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案之河清海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之间,丧妻失弟,家中发生这样的惨案时,身为家主的他又在哪?是否在现场?又是何反应?

    “梁文先,明日去吃面!”沈情眼睛亮了起来,“我请你!”

    三月初九,风停雨住,阳光明媚。

    沈情早早地到大理寺报道去了。

    大理寺六品司直的春制官服乃春蓝『色』,领口袍袖两指宽的铁灰边,上绣白兰,象征清廉高洁,官袍外罩扣拢,胸前则是一只针绣的狴犴。

    大理寺分管物资粮饷的李姓官员道:“这是春制的官服,无论是到地方巡查还是在大理寺内当值,都需穿在身上,且要得体。”

    今日是来大理寺取日常用物,沈情推了个小板车紧紧跟随在这位李大人身后,边走边问:“李大人,夏制的官服何时来领?”

    “沈司直莫急,夏至前定会发放,到时等宫中通知便是。你需记得,待会儿换了衣裳,去事务司正厅谢过少卿。”

    “晓得了,多谢李大人提醒!”

    刑部又送来了一些案宗请大理寺复审,程启『揉』了『揉』眼角,余光瞥见一角春蓝『色』闪动,从案宗抬首,见沈情站于正厅当中,弯腰拱手,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沈知恩。”程启合上案宗,按照惯例,嘱咐了她几句大理寺条例,又问,“腰牌带在身上吗?”

    “带着。”沈知恩把腰牌拿在手上,手指抚『摸』过腰牌上的名字。

    “拿着它,告诉我。”程启在正厅河清海晏牌匾之下负手而立,“你到大理寺是为了什么?为报君恩,为国为家,为名为利,还是为了苍生黎民?”

    每有新官上任,面对这个问题,回答大抵相同,无非是为国家也为苍生,不负君主提携之意。

    沈知恩『摸』着腰牌,如明珠般的眼睛不躲不闪看向程启,铿锵有力道:“为求真相,为民洗冤,为行正道,不愧我心。”

    “哼……”程启眼微微一眯,狭长的眼睛愈发窄了几分,他嘴角挑起,似笑非笑道,“你倒是与众不同。”

    程启呷了口茶,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牌,道:“沈知恩,我给你请了牌,可至皇陵谢恩。你何时要去,给我个话,宫中可是要派人跟着,指导你谢恩的跪姿仪态。”

    沈情从未想过谢恩还需宫人指导,然转念一想,那里毕竟是皇陵,要给先帝和昭懿太子谢恩,自然要遵礼法,行为得体。

    只不过这个时间……

    沈情问道:“何时去,下官能决定?”

    “你若要在宫宴前去,三天后的三月十三,日子合适,宫中的礼法官会安排。”程启面无表情道,“你若有旁的事,宫宴之后去,那我便回了宫人,推至三月二十七那日洒扫祭拜。沈知恩,你选什么?”

    程启将沈知恩的知恩二字念的颇重,沈情犹豫片刻,问:“少卿大人,小林村杀嫂疑案……我能跟着复查此案的寺正大人一同前去吗?”

    “哦?”程启微笑,“这么说,谢恩与查案之间,你选查案?”

    “证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隐匿,时日越久,查案越难。下官誓要公正办案,雪奇冤,缉真凶,下官待此案终了,查明真相,无愧天地良心之时,再去谢昭懿太子救命之恩!”

    程启拿起手边的卷宗扔给沈情:“拿着,此案是刑部主事刘桐所呈,你若有疑,把案宗送回刑部去,找他重审便是。”

    “哎。”沈情接过案宗,走了两步,才想到这是程启允她这个刚进大理寺的新任官员单独查案,连忙回身谢道,“多谢程少卿。”

    沈情离开后,正厅的文职官员说道:“少卿大人,这就让沈司直接查案子,会不会太难为她了?要不下官去请寺正来,与沈司直一同前去,也好指点一二?”

    “不必。”程启眼『露』笑意,“古往今来,有本事考律法头名的,怎会是普通人。傅瑶当年,也是新官上任就能独当一面的。”

    他口中的傅瑶,即是他夫人朔阳侯,十八岁承袭侯爵,挑起御史台重任,彼时楼皇后暴病而亡,楼家风雨飘摇,累及姻亲傅家,傅瑶在朝中每一步都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能者,年少成名。”程启一字一顿道,“才,不试不知。若她沈知恩能担重任行正道,昭懿太子便没白救她,也算是那年水患,他陷入无尽黑暗中唯一的欣慰之光。”

    得知是因昭懿太子之故,因而少卿要试沈司直之才,官员敛眉低目,不再言语。当年水患啊,都言水火无情,天灾过后,朝中便转了风向。君心难测,风水轮转,楼家与傅家的气运,似也随楼皇后一同消逝了。

    沈情走在四方街上,官服穿在身,便觉重任压在肩,她打起精神,决心严格复审此案,不放过一星半点蛛丝马迹,万不能丢了大理寺的颜面。

    到了刑部,却得知早先审查此案的主事刘桐至京郊办案去了,让她午时过后再来。

    她一只脚刚迈出刑部,就见梁文先穿着黛青『色』官服,迈着别扭的方步走来。

    “哟?梁大人。”沈情理了理官服,拱手行礼,同他玩笑,“官服穿在身,连如何走路都忘了?”

    “别打趣我了。”梁文先正了正头上的帽子,给沈情道了个礼,“沈大人,下官七品。”

    “吏部很不错了。”沈情笑眯眯答道。

    梁文先直起身,道:“带你吃面去。”

    走出四方街,梁文先才道:“此番分至吏部,实属我幸。但这官场形势,我今日刚去,便能感受到各部之间水火不容剑拔弩张之感。我吏部尚书是圣恭侯,也就是你恩师的夫君。”

    沈情点头道:“这我记得。”

    “六部圣听司都在一处,我们隔壁就是兵部,来来往往,低头不见抬头见,今日兵部尚书不在,唯侍郎在,见了圣恭侯神情颇为不屑,我想这兵部可能与三位新侯不合……”

    沈情打断他:“你知道汤面薛家的什么面最好吃吗?刑部的陈固大人告诉我,说薛家老板娘做的阳春面乃京中一绝。”

    梁文先叹息:“你又不听……”

    “唉,今日天清气朗,何故要讲些捕风捉影之事?”

    梁文先再次叹息:“……宫墙之内朝堂之上,那些风雨何时停歇过?罢了,不同你说这些了,你那案子交予同僚了吗?”

    “我吃了面,就要去查办此案。”沈情道,“承蒙程少卿信任,我能复审此案,了却心中疑『惑』了。”

    梁文先震惊:“单独交予你?”

    “梁大人,我可是大延第一个十七岁考取律法科头名的人。”沈情扬起脸,煞有介事道,“良才善用能者居之,我既能胜任,为何不可将案子单独交给我?”

    薛家汤面在京城西侧,店铺临昭川,因近码头,又是饭点,生意火爆。小店内坐不下了,店家就在门面外支了棚子,摆上桌椅碗筷,后来的客人们就坐在外面,吃完抹了嘴就走,给等在一旁的客人让位,不敢过多停留。

    远远看到面馆前的盛状时,沈情驻足,说道:“梁老爹,我们错了。”

    “怎么?”

    “不该穿着这身官服来。”

    她话音刚落,便有眼尖的伙计上前招呼,连连鞠躬:“大人们请上座。”

    外头赤膊吃面的码头工们瞧见他俩也都挪了屁股,十几个人挤在一张桌旁,有的站起来,只为给他俩腾个干净的桌案椅子。

    梁文先的脸如同晚霞下的白面馒头,红了个透,摆手道:“诸位工友不必客气,一起来吃,一起来吃……”

    可惜无人响应。

    “算了,梁兄,既来之则安之。”沈情撩起官袍,稳稳坐到椅子上,问倒茶水的伙计,“小哥,听闻你们老板娘做的阳春面是京中一绝,给我们来两碗。”

    伙计道:“好嘞,我这就去请我家老板娘!”

    周围吃面的工友们都停了筷子,惊喜万分:“今日能见老板娘了!”

    沈情闻言咋舌,才知这薛家汤面的老板娘是需请才出来做面的。

    梁文先两眼发直,满脸憧憬道:“今日托这身衣服的福,得以见老板娘容姿了。”

    过不久,面摊上又来了不少人,多为年轻体壮码头工,一个个伸直了脖子朝店里望,盼着老板娘出来。

    沈情暗暗惊奇:“这老板娘长得是有多美貌?”

    一盏茶功夫,一挽发『妇』人挑帘而来,细眉杏眼,红唇噙笑,腮边俩梨涡。

    这美貌『妇』人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十指涂鲜红蔻丹,衣袖高高卷起,『露』出两截如藕皓腕,腕子上缀着几串玛瑙玉珠,款款莲步行至沈情与梁文先桌旁,侧身放下面,媚眼如丝,娇笑一声,提石榴裙福身一礼:“二位大人慢用。”

    梁文先哆哆嗦嗦站起来,眼神飘忽不定,微微鞠躬,喃喃道:“老板娘辛苦。”

    沈情看呆了,与她身后那群码头工一样,已然成了傻子。

    待老板娘回后房,沈情才回过神来,拿起筷子笑着摇头:“倒不是容貌倾城,然这身段风情当真是京中一绝……”

    再尝面,滋味一般。

    沈情含笑点头:“原来如此。”

    并非面好吃,而是做面的人好看。

    梁文先道:“她是薛家汤面的第三代传承人,有个夫婿,病逝一年有余了,她也未另结良缘,一个人支撑着面馆,抚养幼子……”

    沈情惊的面都不吃了,一根面高高挑起,问他:“梁文先,你这个外地来的是怎么知道她家事的?”

    “我是男人啊……”梁文先仍是那副无起伏的表情,仍是不带半点情绪的语气,“男人有男人的消息来源,半只脚踏入京城,就会有人告诉你,哪里有风姿绰约的女人,她们近日过得如何,家中有何烦恼,只要你不堵住耳朵,不到一天便清清楚楚。漂亮女人的消息,都拴在风上,是传播最快的……”

    沈情这个才十七,还称不上女人的女娃子龇牙摇头:“你们男人啊……”

    “怎么了?”梁文先出身望着面馆后房,说道,“从前只是听说,今日得见,简直三生有幸。这种美似昭水之神的人物,当真让人怜之爱之……”

    沈情翻了个白眼,实在忍受不了好友白胖包子脸上出现如此痴傻的表情,她端着面碗转过身去,忽见一熟悉身形坐在面棚下一角的小矮凳上吃面,因地方不大,人多又拥挤,那人几乎蜷成一团,这碗面吃的甚是委屈。

    沈情一愣,认出了他。

    乔仵作,不会有错。他那一举一动,不像是在『乱』码头前坐在小板凳上端碗吃面,而像是在戏台上梳妆打扮齐整后,不紧不慢姿态优雅的表演美人用膳。

    沈情笑了起来。在所有男人回味老板娘风姿,双眼发飘望着后房的时候,这人低头专心吃面,倒显得别具一格,万分可爱。

    “乔……”沈情叫了一半,想起他是仵作,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来,于是清了清嗓子,放下面走了过去。

    乔仵作只顾吃面,吃着吃着,发觉人影遮了光,一抬眼,连忙放下碗筷,咽了口中的汤面:“沈大人?”

    声音虽还沙哑,但比昨晚要好很多。

    乔仵作一抬头,撞进沈情眼里,沈情便失了声。

    这人……眉目温柔如画,虽眉宇间萦着淡淡病气,然雪肤明眸,眼尾带勾,长睫一抬,那掩在眸中的风流如妖『惑』人,那点病气便如同美玉微瑕,越瞧越可爱了,真真夸他一句俊美无俦也不为过。

    沈情失了声,再看又失了神,迫自己凝神后,心中先庆幸:“得亏他昨晚只『露』了眼睛,不然这张如玉俊颜能当场『乱』了我心神!”

    沈情蹲下来,脸上挂了笑,温声道:“还未问过乔仵作名字?”

    “……乔老爹未给我名,叫我小乔就好。”

    沈情念了几声,笑道:“如此称呼,倒是与你亲近了不少。”

    梁文先走了过来,得知窝在小凳上,这位姿容不俗的男人是昨日沈情提到的那个仵作后,很是有礼的颔首致意。

    “这是我同窗,梁文先,在吏部任职。”沈情软下声面带微笑介绍道。

    声音柔的能掐出水来,

    梁文先小眼一抽,道:“沈知恩,你病了?怎么好端端的,这般温柔?”

    沈情不动声『色』,含笑踩了梁文先的脚,并对乔仵作说:“昨日因复核之故,忘了问候你。今日看你气『色』,倒是比昨日好许多,想来病要痊愈了。是染了风寒吗?”

    乔仵作受宠若惊,细白的手指紧紧叩住面碗,道:“只是天气乍暖,一时不适,喝了些『药』……”

    梁文先见一个如此容貌的人,说话时的声音却像破风箱,便问:“你嗓子……”

    乔仵作垂下眼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