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蒜子眼前一亮,仿佛救星出来了似的,朝何充看着。
何充继续道:“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所谓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者,岂可以白面年少猥当此任哉!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西夏之任,无出温者。”议者又曰:“庾爰之肯避温乎?如令阻兵,耻惧不浅。”充曰:“温足能制之,诸君勿忧。”此处引致晋书何充传。
褚蒜子听何充这么一说,心中高兴的很。一来解了庾家之患,二来她也不必当这个恶人,其三还可以给何充桓温一个面子。正当朝堂内纷纷议论桓温是否可以担当此任之际,褚蒜子立马做出决断,道:“那就依何卿所言,让桓温镇守荆州。”
皇太后和当朝中枢都这么说了,其他大臣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于是一一朝褚蒜子作揖道:“太后明智。”
收到从建康传来的旨意,桓温脸上露出了微微笑意,而那笑意背后隐藏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与果敢。
风越来越大了,司马昱闲了多时,已经许久没有会客了,却没想到丹阳尹刘琰会突然造访,起身朝门外看了看,背对着刘琰,一时并未说话。
“司马兄,不可再犹豫了。”身后的白面书生似乎有些着急,朝司马昱规劝道:“弟与桓温从小一起长大,桓温此人却有奇才,但野心更大,如果让其掌握了荆州之地,将来再经营扩充起来,恐怕于朝廷,于司马家都是非常不利的。依弟之意,不如司马兄自领荆州。”
刘琰一脸期盼地望着司马昱,司马昱却没有搭理他。回过头,司马昱一脸颓废,落座于刘琰对面,端起酒樽饮了一口,垂头道:“朝廷已经做了决定,本王又能说什么呢?”想当年与司马岳争夺皇位已经让司马昱的位置非常尴尬了,此时此刻他又怎敢妄动?
“会稽王,你糊涂啊。唉……”刘琰无奈,愤而站起身来,甩开袖子,看了一眼司马昱便朝门口走去。司马昱没有相送,只是无奈的目视着刘琰离开,心中百感交集,口中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为自己到了一杯酒,司马昱端起酒樽,又是一口闷了下去,也许此时此刻,只有美酒方能解其心中郁闷之气了。
荆州。庾爰之站在庾冀榻前,一脸忧虑,道:“父亲,朝廷已经来了旨意,并未允许孩儿接任荆州,而是选择桓温接替荆州之位。”
“为父早该猜到如此。”庾冀躺在病榻上,微微咳嗽了几声,庾爰之赶紧过来看看父亲是否有事,却被庾冀拦住了,喘着粗气,道。
“如今老夫若死正该如了某些人之意吧,桓温此人向来有野心,我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庾冀以微弱的气息道。
“父亲的意思是,我们不必理会朝廷的旨意,如果桓温敢来,便将此人赶出荆州?”庾爰之试探地问道。
“朝廷已经不是我庾家的朝廷了,恐怕他们还巴不得我庾某早死呢。为父上奏朝廷,一来给她褚蒜子一个颜面,看她是否还对我庾家留有一丝情面,二来这奏章也是做给别人看的,至少我庾家还是听从朝廷忠于朝廷的。”庾冀似乎感到哪里不适,轻轻起身,坐在榻上,道。
“那这次,爰之便不听朝廷的了。”庾爰之心里没底但还是强装镇定道。
庾冀一手支撑着病体,一手捂住胸口,抬头憔悴地看了一眼庾爰之,他看出了儿子心中的恐惧,心中有些不快,喝道:“出息点,你要相信自己相信庾家,一定能对付得了桓温何充以及褚蒜子等人。”
庾爰之被父亲这一呵斥也不敢多说什么,又怕父亲生气病情更加严重,便只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了,窗外,风呼呼地吹着,父子两均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庾冀庾爰之都清楚,桓温本身就是司马兴男的驸马,而桓家早年又有功勋,现如今得了何充和褚蒜子的支持,又有司马家族做后盾,以桓温之聪明才智,一个庾爰之又岂是他的对手。
不久之后庾冀含着一丝忧虑病逝,同年八月,桓温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又掌握了荆州司州雍州益州以及梁州宁州等地,可谓完完全全控制了长江上游,庾爰之果然不敢与之对抗,不得已只好退出了荆州。原先控制长江上游之地近百年的颍川庾氏随着庾家最后一员大将庾冀之死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曾经权倾一时的颍川庾氏终于像当年琅琊王氏一样开始落寞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另一颗新星正在荆州之地冉冉升起。褚蒜子不知道她当年的一个决定会为自己造成怎样的后果,只是此时此刻,她真的需要桓温,需要他帮助她镇守西陲。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颍川庾氏在王导死后不遗余力的将琅琊王氏赶出朝廷,如今它同样被王导姨侄何充联合褚蒜子轻而易举赶出了东晋朝廷。
第71章 荐司马昱()
原本以为桓温占领荆州会经过一番波折; 至少要跟庾爰之缠斗几个回合,却没想到庾家人如此识趣; 并未与桓温争夺荆州; 褚蒜子这一下高兴坏了。她褚蒜子的春天终于到来了,苦难终于结束了。这个时候; 没有人再反对她了吧?既然诸事已经安排妥当,那何不把父亲调回朝中任职中枢; 如此她褚蒜子也多一个帮手。
褚蒜子在显阳殿来回走了几步,想着把父亲调回来的事情还需与何充商议一下,毕竟她还得依靠何充处理朝政,抬头朝门外道:“来人; 招中书监何充。”
“诺。”內侍答应一声便速速前去请何充了。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迎着温暖的阳光; 何充急匆匆从尚书台赶往显阳殿; 因两地都在台城之内,皆属于宫内; 所以何充不一会儿也就到了。
“太后。”何充两手躬于胸前,沉声作揖道。
“何卿家你来了。”褚蒜子见何充进门,赶紧朝內侍道:“赐坐。”
“谢太后。”何充又是一揖,待內侍搬来蒲团便小心落座于褚太后一侧; 抬头问道:“不知太后招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孤想让父亲入朝与卿家一起主持朝政。”褚蒜子试探着问道。
“本该如此。”何充想也未想直接答道。
“既然如此,何卿就拟旨吧。爱卿一直不愿意同时兼任中书监和录尚书事,那就叫父亲入朝和爱卿一起共同主持朝政吧。”褚蒜子微笑着道,这一次她的微笑更坦然了。
“诺。”何充答应一声便退了出去。不久之后朝廷的任命诏书便到了京口褚裒的手中; 褚裒手中握着这一旨明黄的诏书,眼眉深皱,也不知在思虑着什么?
与诏书同时到达京口的还有传召的一位大臣,吏部尚书刘遐。刘遐向来反对外戚专权,对于褚蒜子的诸多作法心有不满。但因终于朝廷,终于陛下的缘故,刘遐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皇帝年幼,太后主政也是朝臣们的一致意见,至于太后想要启用自己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到目前为止,太后的行为对国家发展还是有利的。
“泉陵公(刘遐因功受封为公爵),旅途劳累,先进去休息休息。”褚裒站在门口,手中握着诏书,伸出一只手朝里引着,道。
刘遐看了一眼褚裒,并未说话,直接朝府内走去,褚裒紧随其后,跟在他身边的还有卫将军长史王胡之。
“季野兄(褚裒,字季野),你真的准备入朝理政,主持中枢?”刘遐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没好气的来了句。
褚裒愣了愣,没明白刘遐此话何意,一笑,道:“不知泉陵公此话何意?”
“难道朝中就没有比季野兄更适合主持中枢的人了吗?”刘遐仍是一脸没好气的朝褚裒道。
褚裒与王胡之相互看了一眼,不明就里,道:“还请泉陵公直言。”
“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刘遐朝褚裒直言道。
褚裒早想到入主中枢的事情会有问题,只是一时还不知问题在哪,此刻听刘遐一言忽然有所顿悟。
“此刻入朝,朝中难免议论明府依靠女儿行外戚专权之实,明府可还记得前朝杨太傅。”王胡之提醒似的朝褚裒道。
提到杨太傅,褚裒猛然惊醒,深感这一旨诏书中蕴藏着巨大的危险,眼含惊恐,望着手中明黄诏书,心中一阵忐忑不安。
他知道王胡之所说的杨太傅是指杨骏。杨骏在女儿当上皇后之后独揽大权软禁患重病的皇帝,当时的天下可以称之为杨氏天下,然而不久之后就被政变所杀,株连三族。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他褚裒又岂能步前人后尘,想到此处,褚裒不禁心惊胆战起来。
“与其入主中枢,不如镇守地方。”王胡之继续道。
褚裒一脸惊恐,朝王胡之看了一眼,又看看刘遐,心里想着:“如果进入朝中则难免有外戚专权之嫌,遭人议论,倒不如镇守要地,既能守护女儿外孙,又能经营地方扩充实力,比起在朝中没有实权还要招人议论终归要好了许多。现在不去的话说不定还能留个让贤的美名,朝中其他大臣也不会有什么说法。”
这样想着,褚裒定了定心神,朝刘遐和王胡之拱手道:“二位所言有理,褚季野确实不宜主持中枢,季野这便上书朝廷请辞此事。”
刘遐听褚裒这么一说方才露出笑意,站起来道:“季野兄果然是明大事之人,既然季野兄不入主中枢,那何不推荐会稽王呢?”
褚裒看了看刘遐,低头思索片刻,而后抬头道:“便依泉陵公之言。”
褚裒心想:“如今女儿执政,朝中没有司马家族任何一人主政,满朝忠义之士难免会有议论‘这天下还是司马家的天下吗?’,且看这刘遐不就是这忠义之士中的一员吗?”这样一想褚裒也就答应了刘遐推荐司马昱入朝。
“褚某这边执笔回奏,还请泉陵公代为转奏太后。”褚裒站起来朝刘遐躬身作揖道。
“理当如此。”刘遐偏转着头看了看身边的王胡之,笑了笑,朝褚裒道。
“二位在此稍等,褚某去去就回。”褚裒说完转身朝里屋走去,刘遐和王胡之则在大堂等候。
不多时,只见褚裒手握一封奏章,朝刘遐走来,道:“泉陵公,这是褚某给太后的回奏。”说完褚裒将奏章交到刘遐手中,刘遐翻看一眼,抬头对着褚裒笑道:“季野兄英明,刘某这便启程回建康将奏章交与太后。”
大概三四日之后,褚蒜子原本以为可以见到父亲回朝,却没想到刘遐带来的是一封回奏,奏书的内容自然是辞去中枢之职,推荐司马昱总理朝政。
“父亲这是何意?”褚蒜子握着这一纸奏书,不明就里,痴痴地看着眼前的刘遐,道。
“太傅所为兴许有他自己的想法吧。”刘遐面对褚蒜子不敢说实话,毕竟是太后的旨意,朝廷的诏令,他擅自劝褚裒改了旨意,又怎么敢明说。毕竟他不是褚裒,不是太后的父亲,仅仅是一个关系不大的外臣,太后可以宽恕她的父亲,但她会宽恕一个外臣吗?
“父亲也真是的,屡次召他入朝他就是不愿意入朝辅政,仿佛进入了这朝堂便如跌进万丈深渊似地。”褚蒜子微带怒意,埋怨道。
太极殿,早朝。
众臣们都一一列位入朝,吏部尚书刘遐手中握着奏书,步履加快,正朝殿中赶来。
“启禀太后,太傅褚裒因藩镇之事繁忙,又加之自认无主理中枢之能辞任录尚书事一职,太傅说:会稽王贤德昌明,有主事之能,堪比周公,可入主中枢。还请太后明鉴。”刘遐手中握着褚裒的奏书,大清早便来上朝了,等到褚蒜子一落座,其他大臣还未发言之时便早早站了出来,朝褚蒜子道。
褚蒜子还没来得及说话,刘遐便上了这份奏书,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但这奏书也是自己看过才交给刘遐上奏朝廷的,便也不好多说什么。
听刘遐这么一说,站在右侧列班大臣首位的何充心中暗暗一笑:季野兄,英明啊。
“太傅真是谦让啊,太傅功高,历仕三朝,劳苦功高,如今还能举贤任能,其德行可昭啊。”列班的大臣们听刘遐这么一说都纷纷议论起来,大多是赞同褚裒的作法,赞扬其谦让德行的。
褚蒜子一听众人之言,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又想着司马昱曾经救过自己,人还不错,便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太傅所奏,请会稽王司马昱入朝吧。刘爱卿,你来拟旨传召。”
“太后英明。”众臣们听褚蒜子这么一说,纷纷躬身作揖,道。
“中书监,荆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偏转着头,褚蒜子朝何充问道。
“回禀太后,桓温上任之后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