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龙记-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老伯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没什么,只是点零头。

    李复林又多问了一句:“这孩子的父母可同意吗?”

    光有祖父同意,本人同意,如果知身父母不同意,那也不成。

    这回话的是吴老伯他孙子,这孩子头一抬,大声:“我亲娘早死了,后娘前还要把我送走。”

    哦……

    这么一大家就都明白了。

    没娘的孩子象根草,有了后娘,当然就有了后爹。

    话都透了,吴老伯也没有办法瞒着家丑了。

    “我也老了,做不了儿子的主。现在我还活着,能照看他一二。等我一不在……”

    那个孩子也很硬气,对他祖父:“您老人家别难过,等我学成了本事,下哪里都能去,会过得比别人都好。”

    最后这两个孩子,李复林都收了下来。

    吴家的这个还好,另一个吴家亲戚的孩子,姓包,这年纪可太了,这样的弟子收进来别给师父分忧,还得另外找人照顾他。

    “都叫什么名字?”

    吴家的那个:“我叫吴耀祖。”顿了一下之后接着:“吴家也不指望我光宗耀祖了,请师父给我起个名字吧。”

    李复林看了他一眼。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叫什么其实无关紧要。李复林不看重这个,但是他知道许多人都看重这个。有许多人艺业不成,给自己起字号倒是慌得紧,起的还一个比一个威风。比如李复林就知道一个长相……很是一般的女修给自己取的外号就是赛仙。

    “认字吗?”

    那个孩子先点头后摇头,这回他的声音没那么响亮了,有些气弱的:“认得不多,时候学过,现在记得不多了。”

    “嗯。”李复林取出一本书来:“这是《文》,你给自己找个中意的字做名字吧。”

    那孩子想伸手的时候,又赶紧把手缩回,在身上用力蹭了几下,才把书接了过来。

    李复林又问旁边那个更的孩子。

    这孩子个子瘦瘦,可是他自己已经八岁了。

    这可真不象八岁的样子啊。

    晓冬上山的时候也比较瘦,但是至少没有这个孩子这么离谱。

    他话还有些结巴。

    吴耀祖替他解释了原因:“他有时候一就只有一顿饭,不是剩的就是冷的……”

    这孩子和他在吴家算是同病相怜。

    “吴家人就缺这一口吃的吗?”一旁姜樊忍不住:“就把个孩子饿成这样?”

    看那吴老伯身上穿的,脸上容色,都不象家境窘迫的样子,家业肯定很殷实,至于就缺这孩子一口饭吃?省下这一口饭他们是能发大财啊?

    可是再看看吴家的亲孙子都是被扫地出门的待遇,亲戚的孩子照他们看来不饿死他就够厚道了。

    姜樊看了看大师兄。

    师父留下这两个孩子,八成又是心生慈悲了。

    以师父的眼光,还能看不出这两个孩子的处境吗?

    在回流山总没人打骂苛待他们,想吃饱穿暖还是办得到的。反正师父只把人收下来,又没自己要收徒。将来他们大了,实在没有修道的分,就打发他们下山好了,到时候他们总能养活自己了。

    吴耀祖认得字确实不多,拿书给他,他也找不出来。最后他,他娘姓齐,他就叫吴齐。

    另外那个些的孩子,他本姓赵,是吴老伯出嫁的妹妹家的孙子,因为家里遭灾都死了,就只剩了他一个。这孩子话有些结巴,很有些怕人,不过他却大着胆子,自己还想用原来父母给取的名字。

    “好,依你。”

    于是他们就这么留了下来。姜樊先把吴齐和赵伯原两个人领了去,找了几件旧衣先给这俩孩子换上。一脱了衣裳姜樊更是忍不住想骂人。这两个孩子身上都有伤,新的旧的都樱

    “这吴家是什么人家啊?师父怎么能和这样的人来往!”

    一人给了一身儿厚衣裳换上,又张罗饭食。结果这两个孩子干活都很麻利,给姜樊省了不少事。

    可是一面欣慰这两个孩子看来不用人费心照顾,一面又生起气来。

    谁也不是生就会干活儿的,一看这俩孩子的麻利劲儿就知道过去肯定被使唤。吃起饭来先是有些胆怯,象是怕谁抽冷子给他们一下一样,后来发现师兄们都和气,胆子大了,那简直是狼吞虎咽,比大人都显得能吃。

    姜樊赶紧劝住:“别猛吃。”经常挨饿的肚肠一下子暴饮暴食的,很容易闹病的。

    他还是去大师兄那儿讨点能消食的药吧,就是不知道这样的药师兄那里有没樱

    吃完了饭这俩孩子又抢着收拾干活。

    他们现在没拜师,连外门弟子都算不上,和以前山上用的僮、杂役们其实差不多。

    不过这里其实没有什么事情要他们做,姜樊连夜翻找带来的东西,总算找出两件算是合身的袄子先给他们穿。

    旧衣裳找出来几件,可是姜樊动作慢慢停住了,在榻边坐了下来。

    他们下山的时候,姜樊把东西一股脑的往行囊里装,反正那行囊能装,一整间屋子都装得下。

    当时装的时候没在意,现在才发现行囊里还有两件玲珑的旧衣裳和其他物件。他们俩时候一起长大的,本来就比别人往来多,他也有东西放在玲珑那里,玲珑的东西放在她这里也不奇怪。

    衣服是旧衣,早不合身了,当时山上做活的人拿去浆洗过就给姜樊一起收起来了。

    东西则是玲珑自己落在他那儿的,因为是东西,想着她也用不着,姜樊也没惦记着去还,但也没有扔掉。

    褪了色的旧头绳,还有一个磕坏了角的镯子。

    这些东西玲珑不喜欢,觉得叮叮当当琐碎又碍事,随手扔聊也樱

    姜樊出了一会儿神,把镯子重新装了起来。

    将来或许他们还有重逢的一,到时候他再把这些东西还她吧。

    玲珑刚出走的时候,大家都担心她的安危。毕竟她的伤也没好,翟文晖就更不用了,甚至还有师弟嘀咕,她会不会走了绝路。

    姜樊比旁人都了解玲珑的脾性。

    她是绝不会自寻短见的。

    就算要死,她肯定也要亲手报了这次的仇,哪怕和仇人同归于尽呢。自杀这种事,谁干她也绝对不会干。

    所以姜樊现在倒是不担心她的伤了,她走的时候行囊是带着的,里面丹药之类的不少,外伤也易治,内赡话,一时半刻也没什么妨碍。

    姜樊现在却有点担心她走了邪路。

    她肯定会报仇的。可如今她经脉受损严重,想单凭自己的本事报仇希望渺茫。她离开时留下的信上,写的那些话,现在想来字字让人心惊。“不肖孽徒……”“怕给师门蒙羞……”这些话,现在回想起来句句都是不祥之兆。

    她不会在那个时候已经打定主意了吧?不管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变成什么样的人,她都要报这个仇……

    姜樊一点都不怀疑玲珑干得出来。

    如果她真走了邪路,自己又该怎么办呢?劝她回头?那也得劝得动。

    如果她真的作了恶事,杀了无辜,自己又该怎么办?难道象那些传、故事里头讲的那样,真的和她誓不两立,大义灭亲吗?

    姜樊自幼就很守规矩,也把正邪之分看得很重。

    可……

    他越想心里越乱,赶紧让自己忙一些好把这事儿忘了。

    寒地冻,北府城最冷的季节已经到来了。

    接连发生这么多事,哪怕是北府城里也毫无过年的气氛。回流山门派这一年也极为不顺,眼看着临近年关,不管怎么,一年过去了,是好是坏,明年又是新的一年。

    要把院子屋子好好打扫一二,虽然不象民间普通人过年那样张罗热闹,可是灰也要扫一扫,红纸也要贴上几张。今年虽然少了许多人,可是又新添了两个孩子。晓冬还笑着,这下他可不是宗门里年纪最的了。

    吴齐和赵伯原两个都是吃过苦的,刚来的那两格外警醒,但是没有多少日子就发现师父是个和气人,师兄们也不会欺负他们,都能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足,还有和气的姜师兄和一位云师兄抽空教他们认几个字。

    这些过下来他们的胆子渐渐也放开了,敢笑了,连赵伯原的口吃似乎都没有那么严重。

    晓冬拿着笔教吴、赵二人写字,当然是从简单的教起。这两个孩子都挺聪明,一学就会,但是会认不等于会写。

    晓冬以前也是这样,不过跟着大师兄时常会写字,所以比以前进步多了,现在都能再教别人了。

    想到大师兄,晓冬手里的笔一顿,在纸上污了一团黑。

    大师兄和师父不亮就离开了。

    晓冬只赶得及替大师兄递剑。

第一百九十五章() 
莫辰穿了一身青灰色袍服,外头罩着一件雪白的大氅。这样的装束很寻常,可是穿在大师兄身上看起来就是不一样。晓冬现在都有点不大敢看大师兄的眼睛,短暂对视还好,要是长看,总觉得会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吸进去一样。

    “不用担心,黑前就回来了。现在这位城主上任之后整治了城防门禁,现在北府城里还算安全。”

    再,纪真人还在宅子里。有她在,李复林出去的格外放心。

    “师兄早些回来。”

    “知道了。”

    莫辰跟师父这次出去整整一,黑后才回来。两人看起来都没有什么伤,只是脸容上带了些风尘,略显疲惫。

    晓冬把莫辰脱下来的大氅拿去挂上,又倒了热茶来端给他喝。

    “师兄要用饭吗?”

    “不用,我不饿。”

    晓冬端了茶之后就坐在莫辰身边不走了,把今的事跟他。

    “我去药圃照料过那些药材了,可能因为气实在太冷了,都不怎么长。纪真人给的那些种子,杆子长得比止血草还矮些,叶子细细的,看着确实不是中原的物种。”

    莫辰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晓冬泡茶的手艺比刚上山时是大有长进,之前那茶泡的……咳,反正不管味道如何,总之喝不死人就是:“嗯。”

    “还有,今姜师兄和邵师兄两人对招来着,邵师兄那剑法看着确实大有长进。”

    莫辰微笑:“你这口气太大了啊,听着倒好象你是师兄。”

    晓冬连忙摆手:“不是,我是,邵师兄比以前厉害了嘛……”看着莫辰脸上的笑容,晓冬也知道莫辰是在调侃他,可是要顶回去,他又没那个本事,只好干脆跳过这一节:“今吴齐和赵伯原两个也缠着姜师兄想学剑法,让姜师兄好一阵头疼。”

    他们没有正式入门,剑法是不能教的。姜樊虽然是个好话的老好人,可对门规比别人看得都重。旁的事情求求他,比求别人管用。这事儿求他,他尽管很为难,可是不教就是不教。

    “纪真人……”

    “嗯?”

    “纪真人看见了,还顺口的问了赵伯原一句,要不要跟她学呢。”

    莫辰确实有些意外:“纪真人真这么?”

    晓冬点点头。

    按纪真人跟他们现在是……一家人,门里除了莫辰他们几个亲传弟子,其他人她想收谁为徒都校师父和纪真人如果结成道侣,纪真人也愿意入回流山的话,就可以算是一家人,不分彼此,谁收徒都一样。

    大家现在都将纪真人视为师娘了……

    但心里明白是一回事,毕竟没有那道手续,纪真人还不能算是他们的人,赵伯原也就不能跟她学武。

    “纪真人只是一时兴起,还是觉得赵伯原真的适合学她的功法?”很多功法都是挑饶,有的只有女子能学,比如碧霞山庄,那心法男子就是学不了。纪真饶师父早没了,她一直是一个人,大家也不知道她的门派是什么来历。

    按一般惯例来,一般男师不收女徒,女师也很少收男徒,毕竟有许多不便之处。象回流山,师父就只收了玲珑一个女徒弟,那还是因为从捡回去养大的,情况不同。

    完这些,晓冬盯着莫辰,就等大师兄开口了。

    莫辰觉得好笑,有意将一盏茶慢慢腾腾的喝完,放下茶盏才:“我跟师父去了一趟冬山殿。”

    晓冬好奇的问:“那是什么地方?远吗?”

    “不远不近吧,离此大概六百余里。”

    对普通人来六百余里简直远的象边了,但是对修道之人来就不一样了。

    “是在北府城的哪一边?”

    莫辰随手一指:“还要靠西北。”

    北府城这里已经人迹罕至,地势高,又险峻,还酷寒无比。再往北,那会冷成什么样啊。而且从这里再向北,就彻底没有普通人居住了,连道路也没樱修道之人除非自己修炼的功法特异,需要这种奇寒相辅,不然也不会往这样的不毛之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