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龙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这也是因为他已经一脚踏进了修行的门坎吧……对口腹之欲不那么在意了,有时候打坐完,觉得身上特别舒服,都不觉得肚饿。

    莫辰笑着看了宁钰一眼,示意他也别太爱捉弄人了。

    宁钰只是笑。

    难得遇着个这么好玩的孩儿嘛,自家那些师弟师妹们都老油子了,皮实得很,见着他们就腻歪,哪有云师弟这么真啊。

    宁钰果然吃过饭不久就来了。

    晓冬起先还想着,是不是找点儿别的事儿做,避开他算了。可是一想,人家是客,自己好歹也得一尽地主之谊吧?再吃早饭的时候都好了,再躲开,那也不合适啊。

    来就来吧,晓冬还把大师兄制的茶叶取出来,打了一壶泉水烹上。招待客人话,总不能一盏茶都没有吧。

    宁钰一进来就吸了吸鼻子:“在煮茶啊?”

    “是山上的泉水,不知道宁师兄能不能习惯。”

    “你们山上的水不错,灵气足。”

    水沸了之后晓冬提着壶往杯中注水,宁钰端坐在一旁,笑着:“云师弟啊。”

    “什么?”晓冬随口应了一声。

    “我怎么觉得你好象有些怕我呢?”

    晓冬手一抖,水溅出来一些,他把壶放下,擦着桌上的水,有些闷闷的:“没有啊。”

    “那你怎么好象总想躲我呢?”宁钰笑眯眯的问:“是师兄我长得不入眼?还是我什么时候做撩罪师弟的事儿?师弟别见外,有什么话直就是了。要是我的错,我就改,再给师弟赔不是。”

    晓冬赶忙摇手:“没有没有,宁师兄你真的误会了。”

    他对着宁钰的时候是有点不自在,可其中缘由又不能出来。

    没等晓冬想出什么解释来,宁钰已经很自然的把话题转开了:“你现在在看哪本书啦?”

    晓冬巴不得逃过这问题,赶紧从案头摸起一本书:“这本。”

    “哦,这个是讲阵法的啊。”宁钰收藏的书很杂,随身带着的整理的也不太细致,上次给晓冬的时候随手取了几本,这本就夹在里面。

    宁钰对阵法感兴趣,关于阵法的书籍也收集了不少,虽然大多数都没什么实料,全是传、杂闻之类的,他抱着万一不定有用的心态,一本都没扔,全都带着。

    “怎么云师弟对这个也感兴趣?”

    晓冬老老实实的摇头:“这个我一点儿也不懂,就是看上面的图挺多的,就拿起来翻了翻。”

    “那看出什么来了?”

    晓冬抓抓耳朵,不大好意思的:“一点儿都没看懂。”

    宁钰一笑,把这本书放下了。

    “阵法我也所知不多,这门绝学失传许久了。现在外头那些号称能布阵的,有一多半都是骗子,能布几个简单的阵法也都是照着先人留下的阵图依葫芦画瓢,错漏百出。”宁钰摇摇头:“骗骗外行还凑和,真遇着厉害角色一点用处也没樱”

    晓冬好奇的问:“宁师兄,那我们回流山上的护山阵法呢?我听大师兄这个阵法很有来历,很厉害。”

    “这是自然。我听家师,李真人是年轻时机缘巧合得到了关于这个阵法传承的秘籍。不过虽然得了传承,那本秘籍残破不全,对阵法的来历也不甚清楚,阵图也不全,所以虽然这阵法厉害,却发挥不出大用场。”

    这和大师兄得差不多。

    师父对这事也不甘心。这就象是守在一个大大的聚宝盆边上,明知道盆里都是宝贝,却空看着就是拿不着。

    饮过茶,晓冬怕宁钰再问什么不好答的话,低头翻书。宁钰坐在一旁,顺手把罗盘又取了出来。

    晓冬现在一看见罗盘就有点儿发怵,实在是那受惊之后到现在心里还不踏实。

    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罗盘是怎么指向他的,又不好向宁钰打听,只能闷头看书。

    他现在翻的就是那本特别旧的破书,纸页发脆,晓冬一点儿不敢使力,恐怕把书给翻散架了。

    看着看着他就渐渐忘了身边有人了。

    本来没觉得这书里写的东西有什么可信,但是翻到一半的时候,晓冬却看入了神。

    书上写的是,一个姓曹的书生去探望亲戚,在乡下的别庄过夜,夜间梦到一个男子就在他住的那间屋子里被人勒死,并埋在了床下的地底。因为梦中的一切太过骇人,曹生醒来后让人挪床掘地,果然在床下挖到了一具男子骸骨,这人枉死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被人发现。因为曹生梦中所见,也很快找到了那个谋财害命的人。

    晓冬心里一动。

    这故事讲的也是梦见……虽然和他的情形有些不一样。

    可以记下来等下给大师兄看一看。

    再往下翻,讲的却是一个女子,溺水被人搭救上来之后昏迷了三日未醒,待醒来后她自己在昏迷未醒时去了几百里之外的老家,还见着了老家的亲故,众人都不相信。可是等过年时老家来人,竟然那几日确实见到这个女子回去了,大家还一起吃饭话,一时间众人哗然,面面相觑。

第六十九章 真假难辨() 
晓冬掩卷沉思。

    这俩故事和他的情况,有点象,又不大象。

    有点象是指,晓冬和书上讲的这俩人,都是在梦中,或昏迷不醒的时候经历了一些事,见到了一些人,这些事情还都不是假的。

    但又不大象。头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见了鬼……虽然晓冬没见过鬼,不过姑且算这个曹生是见鬼吧。

    晓冬可没有见过鬼。

    第二人是昏迷不醒的时候去了几百里外的地方,并且有很多人真的看到了她,还和她了话,甚至同桌吃了饭。

    但晓冬没有被人看见。

    这就是不同之处。

    可是记述下这些故事的人,并没有找出这些奇事发生的原因,只把曹生的故事简单归结为冤魂不甘屈死,寻找机会为自己伸冤。

    第二个故事则是溺水的女子牵挂故乡,所以才在身体昏迷不醒的情况下,生魂回到了故乡见到了那些亲故。

    那晓冬是怎么在梦里看见那些发生过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呢?

    大师兄替晓冬理过了他的这几次梦境。

    晓冬看见了发生过的事,姜樊丢了擦手油,还有莫辰随师父上了论剑峰,这都是他事后看见的。

    但是最近的这一次,他看见的是正在发生的事。

    能看到过去与现在。

    还有就是晓冬的梦境似乎只能回流山上,确切的是方圆大概百里之内。宗门所在的这一片地方不算,但也不算太大,至于论剑峰,离宗门也不到百里,顶多数十里路。再远一些的地方,晓冬就没有梦见过了。

    要是大师兄不,晓冬自己都没有发现,原来他的梦里,一直在自家山门里打转转,连山门都没出呢。

    就这一点来,他和那个生魂跑出几百里地的女子又不一样了,人家跑得多远哪!相比之下晓冬可以算是很没出息了。

    莫辰还问过晓冬在来回流山之前的一些零碎的梦境。那些事情年深日久的,晓冬都不大记得了,能记得的……似乎,大概,他梦见的也都是身边的人和事。

    “云师弟?”

    晓冬回过神来,赶紧应了一声:“宁师兄有话请讲。”

    “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宁钰在旁边已经观察了他好一会儿了,看着晓冬脸上神情一会儿一变,实在是好奇的很。

    这一会歪头,一会儿抓耳朵。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叹气。

    这孩子到底是看什么了,这么多感慨?

    “哦,这个……”晓冬书翻开:“这两个故事,宁师兄读过没有?写下这书的人是谁呢?上面写的是真有其事吗?”

    宁钰目光一扫就心里有数了。

    这两个故事写的确实比较有趣,宁钰自己看的时候也颇为感慨了一番。

    “是不是真事不好,不过写书的人我知道,是我们宗门中一位前辈,这个写下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那位前辈酷爱四处游历,有时候途中遇着什么奇人奇事,就会记在手札上。光是这样记事的手札就有数十本,不过最后也就这么几本留下来。其中几本记着对修行有益的要诀,我自然不能随意带出来。这本没什么要紧的,旁人不上心,我就一直收着了。”

    “已经一百多年了?”

    那这书还得算保存的好的了。起码回流山上就没几本上百年的书。

    “没错。”宁钰看了那几页,点头:“这两件事事当地人言之凿凿,绝非编造。尤其是第一个曹生,不管他是不是遇到了鬼魂,那间屋子里确实挖出了尸首是真的。被杀掉的那个人是被自己的兄弟谋害的,杀死他之后,谎称这人出远门行商去了。之后不久,他的家业就被霸占了。也许曹生是听了这事有所怀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挖出尸首是个巧合了?”

    “可能是。不过当地人本来也有怀疑猜测,这人出远门了,可是头这人还在家里并没有出门的打算,也没有一个人看见他出门,怎么好端赌就不见踪影了?如果这人没有出远门,甚至根本没有走出家门一步,那他不论死活,就肯定还留在了这个宅院里头。”

    晓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照这么看,梦见鬼魂一就靠不住了,曹生可能只是做了个梦,凭自己的猜测,碰巧挖出了这个被害之人。

    “曹生也有可能是知道什么内情,假借托梦,就是为了彻底查清楚这件事。”宁钰:“毕竟梦没梦见鬼,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口无凭啊。”

    晓冬点头。

    确实如此。

    这件事就是口无任。曹生自己梦见鬼魂了,那他有什么凭据呢?挖出来的死人……咳,能算吗?

    “那第二个呢?第二个可是有很多人看见聊。”晓冬赶紧追问。

    “这个呢,也不好。”宁钰把手里的书往后翻了几页,指给晓冬看:“你瞧这一行写的。”

    晓冬还没看到这里,赶紧低头去看宁钰给他指的地方。

    “初六日至冯家集,未寻至冯氏族人……”

    这里字写的格外潦草,似乎写字的人心绪格外不好。

    “这是?”

    “问题就在这里了,我那位前辈就是为了想验证这事的真假,听了这位冯氏女的事情后,特意赶了几百里地去她老家想查证。结果在那里并没有找到冯氏族人。”

    “没找到?”晓冬纳闷的问:“那些人去哪儿了?搬家了吗?”宁钰摇头:“这个上头没写,我也不知道。”

    晓冬有些失望。

    这也就是,冯氏女的这件事,也无法证明真假了?

    唉,可能也不是真的。

    那对他来,这两个故事就都没有用处了。

    看晓冬有些失落的模样,宁钰猜着他多半是对这些异闻怪谈感兴趣。

    这也不奇怪嘛,这么大的孩子,又才摸着修行的门坎,对神神怪怪的事情格外向往好奇。

    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多半也这样吧?

    宁钰挺喜欢晓冬的,也不想见他不高兴,主动起件事来。

    “书上的事真假不好论,不过家师还年轻的时候,倒是碰见过一桩离魂的奇事。”

    “啊?真的?”

第七十章 姐弟() 
晓冬的急切让宁钰微微有些奇怪。他且不急着事,反而端起茶来慢悠悠的喝了一口。

    “世上的事,不是只有真假两种答案,非此即彼。好些事情谁也分不出真假。”

    晓冬被他的有些糊涂了,脸上露出迷惘的样子。

    “有的事可能是假的,但是人们宁愿都相信那是真的。就象曹生的事,传了那么远,因为许多人都渴望公理正义,盼着恶人有恶报,沉冤终得雪。而有的事,虽然可能是真的,但因为没有佐证,出去又骇人听闻,所以反而没人肯信。”

    晓冬品一品他这话里的意思……是让自己别太较真?

    可他的情形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听这些,可能就是当个消遣,听完就算。

    可晓冬指望着从这里头找出点于自己有用的东西来,走出现在这好似无解的困局,哪能不较真?

    “那件事……家师同我起过,就过那一回。是他亲身经历,至于真假就先不论了。”

    “起来得是三四十年前了,家师往北方去,在山间一户人家借宿,那户人家的女儿十来岁年纪,偷偷拿了家里的鸡蛋在灶下给家师做了一碗茶羹。家师知道那家人生活拮据,对那碗茶羹很是过意不去,走时悄悄给那家人留下了几枚金扣子做报偿。”

    晓冬听的很入神。

    他还忍不住分心去想,胡真人那时候还很年轻吧?二十来岁?那家的姑娘是不是喜欢上他了?不然哪会特意拿好东西偷偷招待他?

    “隔了约摸半月家师办完了事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