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梦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衣服首饰,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拿去用吧。”看看房间,有点不舍。来到唐朝后,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要离开了,望着屋里的一切,要把它们留在脑海里。

    “我要去跟王妃辞行,你们把东西都拿走吧。”

    跟王妃寒暄一阵,回来时路过李世民的书房,推开沉重的木门,在王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不必再去说割舍不下什么,因为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聚散离首,不经意间来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心中烙下美好的记忆。找寻我走过的足迹,想起曾经的一点一滴,一切渐渐远去。

    坐在案前,轻轻的抚『摸』案上的每一件物品,提笔写封信,放在李世民的案上。李世民不在长安,只能书信代替辞别。

    起身时看了一眼案上的信,怕被风吹走,又将信夹在李世民平时看的书中。

    回头望望房内的一切,头也不回的掩门离去。

    留下一室的孤寂。

第19章 返回李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不知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难免因李煜的词泛起阵阵的波澜。

    深陷唐朝,此时的我,亦真亦假?

    有时反而不希望梦魇醒来时,过往的凡凡种种,只是黄粱一梦。

    马车一路向南,奔跑的马车载着我和李靖渐渐远离秦王府。

    半盏茶的功夫,王府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直至看不到。我缓慢的放下车帘,一阵酸酸的感觉溢上心里,泛起阵阵的涟漪。

    看到我的静默,李靖静静的倚在车窗上,一言不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急速行驶的马车停了下来,我们终于抵达李靖的府邸。李靖率先跳下车,在李靖的搀扶下,踩着长凳,缓慢的下车。

    漆黑的木门上悬着硕大的李府二字,众仆人依次整齐的排在门两旁。待我走进,奴才们低头颔首“恭请六娘回府”听到六娘二字,稍微一愣,原来李蕴排行第六。

    穿过门厅,一路向正厅走去。

    李府看上去朴实无华,却别有一番韵味。宅内是个四合院形状的府第,亭台楼阁、青砖铺路,比想象中的简单,虽没有王府的富丽堂皇,却多了小家碧玉的羞涩。

    在李靖的陪同下,一行人缓慢的来到正厅,厅中一高雅妩媚,楚楚动人、不施粉黛而面如朝霞的女子满脸笑意的注视我。

    女子芊芊细腰款款而来,优雅的道“芸熙,欢迎你回府。”

    看着眼前国『色』天香的美女,不禁的闪神,暂时失去了语言功能。

    “芸熙,这是我夫人。”或许因为我尚未答话,李靖声音在身后响起

    “芸熙见过嫂嫂。”回过神的我赶紧向美女问好。

    她的容貌不仅倾国倾城,又有种空谷幽林中的灵气。原来她就是红拂女,与李靖的爱情可谓千古佳话。

    我正暗自打量,尚未把惊讶的眼神收回,红拂女笑眯眯的道“芸熙不用客气,你我都是一家人。”

    “嫂嫂真是国『色』天香,看得芸熙都移不开眼睛。”红拂女帕巾遮着嘴巴,嗤嗤的笑着“芸熙嘴巴真甜。”

    崔芸熙,你的福分真好,有如此和睦美满的家庭,容我代替你暂时享受家的温暖。

    “芸熙,这是阿兰和欣瑶,这两个丫头十分伶俐,留你使用。”“阿兰、欣瑶见过六娘”娇小玲珑剔透的两位女子弯腰向我请安。

    “嫂嫂,芸熙以后有不懂得地方,望嫂嫂海涵”话音未落,红拂女牵起我的手,温和的道“今日你我二人虽初次见面,却不陌生,毕竟是一家人嘛。”

    李靖看着我们姑嫂相处融洽,满脸欣慰。

    家庭初次见面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

    我的房间在正院右侧的偏院中,整个庭院幽静,睡房,书房,小的亭台楼阁,假山、花草一一具有。红拂女对我这个小姑子十分的照顾,从衣物至首饰准备俱全,花了不少的心思。

    我躺在陌生的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几经翻转下,毫无困意。

    拿起榻边的披风披在身上,蹑手蹑脚的下床,生怕吵醒隔壁的阿兰。悄无声息的关上房门。深秋的夜里,风从四面吹来,不禁的浑身打了个冷颤,紧紧的将披风拽住。

    仰望星空中繁星,层层月光洒在地上。树枝轻轻摆动,犹如秋千在晃动。自从来到唐朝,喜欢晚上独自赏月,时常看着月亮想念另一个时空的爸妈。

    夜凉风轻,微微的叹口气,提起裙子坐在石阶上。静静的望着天空,院中传来簌簌簌簌的脚步声,步子虽轻却发出细微的声响“谁在那里?”寂静的夜空被我突兀的声音打破。

    借着模糊的月光的隐约的看到前方渐渐靠近的三人身影。“芸熙,是我。”不远处传来李靖的声音。

    未等李靖靠近,一身影飘然而至,抓着我的手,开心的叫着“你就是蕴妹妹?”眼前的男子如快乐的小孩一样,眉峰间藏着一股傲气,用惊喜的目光打量我。紧握的双手不知如何是好,鼓动着腮帮子点点头,嫣然一笑试探『性』的道“你是?”

    “蕴妹妹,我是你的兄长李翊,他是咱家老大,李端”李翊掐掐我的脸庞,左右摆动。我瞪大眼睛不解的看着他。

    透过李翊的肩膀看向旁边年长的男子,年长男子嘴角浅浅的微笑,目光温和的注视着我,面对血浓于水的兄长们,思乡之情渐渐消去。“芸熙见过二位兄长。”刚要行礼,被李翊一把拉住,紧紧的抱在怀里,勒得有点喘不过气。

    这人真奇怪,一见面不是掐就是是抱。

    伸手推推,李翊庞大的身躯却纹丝不动。无奈的嘟嘟嘴巴,任由李翊抱着。不管岁月怎样消逝,20年前的记忆不会淡忘,骨肉亲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虽不是我的哥哥们,浓烈的亲情围绕在偏院的上空。

    “芸熙被你抱的喘不过气了。”李靖看得眼角有些湿润。李翊听到,立即松开我,痞子般的笑容浮在脸颊。

    李端,字『药』王,乃三兄弟之长,袭封其祖父李崇义永康县公的爵位。李翊乃三兄弟之末。

    入夜微凉,院中不宜叙家常,把三位兄长请进室内。

    阿兰、欣瑶从厨房端来茶水。

    茶在中国历史悠远,唐朝时期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等独有的茶文化。初到唐朝时喝不惯茶中放着盐糖之类的,久而久之渐渐习惯,淡淡的茶香让我回味久远。

    老大李端『性』格实在安逸,自从坐下,只是温文尔雅的笑着;老三李翊却是格外的活泼,或许是年轻几岁的原因。

    “蕴妹妹,听说阿兄找到你后,我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就是为了及早的看到你。”李翊放下手中的茶杯,兴高采烈的道

    “你还是叫我芸熙吧。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这个名字。”

    “你说叫芸熙咱就叫芸熙。”

    “芸熙,这些年你是怎么过得?”安静如水的李端突然出声

    “小时候被叔伯收养,长大后在秦王府。我就是在秦王府遇到阿兄的。”李端表面上心如止水,但在安静的外表下我能感受到关怀的眼光。

    “现在已经回府了,不用在辛苦了。”李端举着茶杯,抿了一口

    “自从你走丢后,我们兄妹非常的想念你,尤其是阿兄,整日活在自责中。”房间顿时安静,谁都不说话,三位兄长只是静静的喝茶。

    “以前的事情不要提了,现在我不是已经归队了吗。”我打破这沉闷的氛围。

    “怎么没见两位阿姊?”

    “两位妹妹的夫家较远,到长安有段时间。”李靖开口解释

    “芸熙,这是我以前替你求的的护身符,今日来的匆忙,没有准备礼物,这个你收下保平安。”李翊从怀中掏出带有三角平安的护身符。

    伸手接过护身符,怀着兄长的诚意放在身上。

    李氏兄妹六人,排行老大李端,『性』格内敛、成熟稳重、温文尔雅;老二李靖,正义正直、气度恢宏,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老三李翊,粗中有细、仗义刚正;老四李凤,李家长女,沉鱼落雁、温柔体贴;老五李晴,李家次女,冷若冰霜、聪明伶俐。

    李端、李翊居住在各自的府邸,李凤、李晴早已嫁为人『妇』。李家家风严谨,兄妹之间向来相濡以沫,以诚相待。

第20章 豳州大战1() 
秋雨绵绵,断断续续的持续几日。

    天地间弥漫着晶莹剔透的雨丝,雨丝飘飘摇摇洗刷着静默的大地、花草,世间的尘土化为乌有,融化在飘忽不定的世界里。不知什么时候青『色』的青苔已布满大街小巷。

    长安街路上的百姓,撑着油伞,披着斗笠行『色』匆匆的走在路上。雾蒙蒙的天气,店铺零散的站着几位客户,闲暇的小二懒散的呆在店中,无精打采的望着躲避雨滴的行人。

    李靖家是官宦门第,众人得知李府找回失散多年的幺妹,碍于李氏三兄弟在朝堂上的人脉,客人络绎不绝的纷纷上门拜访,李府门前车水马龙,达官贵人纷纷相聚于李府。

    见见李府的幺妹是其次,与李靖搞好关系才是主要目的。

    李靖三位聚在正厅中与来访的客人品茶聊天。我与红拂女则是在闺房中与众位夫人聊天。

    晌午十分,应付完各家的夫人,稍稍午睡片刻。

    刚躺在榻上假寐一会,阿兰慌里慌张的冲进来,摇摇我的身体“六娘醒醒,醒醒。”微微睁开双眼,慵懒的睨了阿兰一眼“什么事情这么慌张?”

    阿兰这丫头,做事灵活,聪明可爱可就是改不了『毛』躁的『性』格。

    阿兰上气不接下气,“太子、太子……………”断断续续的丝毫没有表达出想说的话。

    “阿兰,能不能说完整,太子怎么了?”午后的原因,整个人昏昏沉沉

    “太子正向别院走来。”话音刚落,我睡意顿无,砰然清醒,嗖的一下,快速的从踏上起身。 “你这丫头,不早说。”阿兰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伸手替我快速的整理衣着。

    太子在李翊的陪同下,精神抖抖的走进别院。

    “太子殿下万福”起身后随着太子在厅中的榻上入座。

    “芸熙,没有想到你竟是李靖的幺妹,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呢。”太子随意的坐在长榻上

    “芸熙当初也是吃了一惊呢。”从阿兰的手上接过茶杯,放在太子李翊的面前。

    李翊听了两句,有些吃惊,眼光不自觉的放在我的脸上,轻声道“殿下与芸熙很熟。”李建成轻轻的晃晃身体,“我跟芸熙是朋友。”

    李翊淡淡一笑“怪不得太子见过两位兄长后,让我帮殿下带路。”我悄悄的挪挪身体,换个姿势“太子光临寒舍,不知有何事吩咐?”

    “能有什么事情,前来祝贺你找到家人。”“既然是祝贺,有何贺礼啊?”我端起茶杯,抿了抿茶

    “芸熙,不得无礼”李翊笑着摇摇头,生怕我得罪李建成“就知道你会这样,我早有准备。”李建成伸手招来侍卫,从一锦盒里拿出成『色』非常好的玉佩,“那芸熙谢过殿下”仔细的看着玉佩,不愧是唐朝的二把手,送的东西定是价值不菲的玉器。

    我抬头看看李建成,话到嘴边欲言又止,不停的『摸』着手镯“殿下,不知豳州战况如何”

    李建成嘴边离开茶杯,轻轻的放在案上。“豳州还在世民的掌握之中,应过不了多久世民便可凯旋而归。”

    外面阴雨嗒嗒的飘着,雨滴顺着屋檐顺势而下,豳州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说起唐朝与突厥的渊源可谓水火不容。

    突厥的创始人是游牧于漠北草原的阿史那部族,阿史那土门打败匈奴建立起突厥汗国。在阿史那土门的统治下,突厥一天一天的强大。

    而到了隋朝时期,突厥内部四分五裂、矛盾丛丛,强大的突厥从此一分为二。

    唐王朝建立之初,中原局势未定,无力顾及突厥,使其死灰复燃,□□厥再次成为北方大国。始毕可汗死后其儿子突利可汗、颉利可汗称霸一方。

    豳州战场,水深火热。

    烟雨蒙蒙,地上泥泞不堪。唐朝士兵连日冒雨长途跋涉来到豳州,头戴斗篷踩着稀烂的泥地,在豳州城驻扎。

    李世民身穿戎装,严肃的坐在临时搭的主帅棚内。秦叔宝走进帐内“秦王,刚刚探子回来禀告,突利、颉利可汗各自率部在豳州东部十里外扎营。”

    齐王、秦琼、刘弘基、柴绍、李积浑身湿透冒雨前来帐篷。

    “诸位请坐。”李世民在台上案前就坐。副将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