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唐女医-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正清却道:“这可就不容易了吧?皇上怎么知道咱们几个是七侠客呀?难道咱们还能当翰林院七侠客?礼部七侠客?吏部七侠客?”

    周子瑁啐了一口:“呸,你以为皇上是你爹呀?”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章锦婳也跟着笑出声,她实在是很喜欢这帮年轻人,无忧无虑,充满活力。

第211章 周大公子征战() 
周子瑁笑着笑着,就愣了,偷偷拍了自己一巴掌。

    说好的要替大哥防狼的呢?

    居然还参与进去,笑得最大声!

    “咳咳!”周子瑁重重的咳了两声:“章小娘子,我们几个说笑惯了,请勿介意。”

    章锦婳笑着摇摇头:“无妨。”

    这样的氛围很好,她很喜欢。

    竹影竹芯将膳食逐次端上。

    季同奇道:“咦?怎么我一个人来你们也准备了这么多食物?”

    不等章锦婳回答,周子瑁指着季同怪叫:“好哇!这就是你给我们的惊喜!”

    季同一下子说漏了嘴,脸涨得通红,生怕众人看穿他的心思。

    这这些人是谁啊,整天混在一起的铁哥们啊,能看不出来吗?

    其他几个人交换了一下会心的眼神,很有默契的坐下。

    章锦婳心情好,并没有留意这几个人的表情变化,而是转身出去拿了一壶酒进来,放在热水钵里,隔水温酒。

    “这壶清酒,是杏林馆特制的桃花酒,预祝各位公子桃李芬芳,誉满天下。各位公子慢慢品尝!孟章告退。”章锦婳笑眯眯的介绍了清酒的来历,转头交待竹影:“等酒烫热了,每人一小盅。”

    去拿酒的时候,张婶拽住她,提醒了一句:“锦儿,要记得人言可畏啊!”

    之前的流言就跟这帮人有关,锦儿怎么还跟他们谈笑风生呢?如今千金堂和杏林馆门前,总是有看热闹的闲人,一不留神让人看到,即便什么事也没有,也能被不明真相的吃瓜观众给编点故事出来。

    这实在是张婶不乐意看到的。

    章锦婳每天工作忙碌,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几个从小丫鬟晋级到医女,平时只会认认真真做事,也不敢跟自家掌柜的说笑。对于满怀兴趣跟外界接触打交道的章锦婳来说,正处在急于表达和倾诉的阶段,一下子来了一帮子能互相听懂对方话的人,她太高兴了,一时忘情,才跟着七侠客一起说笑了几句。

    章锦婳反过来安慰张婶:“放心吧,我有分寸。”

    在平阳公主身上,章锦婳学到了什么是气势,什么是大度。对于流言什么的,并不畏惧。

    不过,她在平阳公主身上还学到了一点,就是顾全大局。

    因此,章锦婳把酒送到了雅间,就退出来,回房去休息。

    留在书房的话,雅间里那几个侠客,说不定还会留下来找她聊天,说不定再顺便玩投壶,说不定出去玩蹴鞠带她去当观众。。。。。。

    讲真,她挺想玩的。

    有些事,无论你多开心,该放弃还是要放弃。

    至少,她不能让远在战场上奋力杀敌的周子瑜担心,不能让周子瑜回到京城的时候因为她而有任何的困扰。

    在天寒地冻的太原城外,秦王的军帐中,周子瑜站在太原城防图前,静静地伫立着。

    再过两个时辰,他就要奉命带队攻城,成败在此一战。

    五十里外的太原城,刘武周将城门紧闭,严防死守。

    秦王带领的大唐军队,已经与之对峙了一个月。

    这期间,秦王下令攻城两次,皆大败而归,刘武周还带兵追杀前来,秦王指挥兵马奋死抵抗,损失兵马千余人,并将军营向后退驻三十里。

    消息传到京城,皇上大怒,勒令秦王不得再退守。

    只有周子瑜明白,秦王这是想要一箭三雕。

    为了达成秦王的心愿,又要完成作夺回太原的任务,还要反将太子一军。还在京城点粮草未曾出发的时候,周子瑜就与秦王反复推敲,商定了这个计谋。

    至少要让外人看出来,秦王是在消极应战。

    或者说,要让太子看出来,秦王已经开始收敛锋芒,无心也无力与之争锋。

    这事说来话长,要是一两句话一两件事就能说清楚,那就好办了。

    如果没有藩镇割据没有义军称王的外患,太子与秦王之间的争拗,只怕早就摆到明面上。

    兄弟俩的明争暗斗,放在普通人家,也就是争个桌椅板凳一间瓦房,放在皇家,争的就是天下。

    试问,讲究父慈子孝的汉人,又怎么会允许内讧呢。

    大臣们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最传统的从君从父的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皇上,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他不但这么想了,还这么做了。

    按照汉人的传统,不能宰亲生儿子,那就拿亲儿子最亲密最信任最要好的哥们开刀。

    这个倒霉的哥们,就是刘文静。

    在刘文静出事之前,周子瑜和李淳风还私下讨论过这个可能性。

    对于父母的偏心,家里不受宠的孩子往往是最敏感的,也最在乎的。

    有些事情,明明就是要让你吃亏,还非要说是为你好。

    你要是不说好你要是敢不听你就是不孝顺。

    周子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曾经以为,别人家的父母都这样对待孩子的,他顺从的接受了这种待遇,所以,他外出学艺的时候,遇到的师父也是这样性格的人,逆来顺受,死守愚忠。

    直到他发现这一切似乎不符合人的天性的时候,才发生了怀疑。

    有了怀疑,就开始找寻,就有了行动。

    周子瑜跟着玉清师叔一起,去太原投奔李渊。

    再到他得了秦王的赏识,纳在秦王麾下,跟着秦王作战,接触到秦王身边那些能征善战的能人,才开始慢慢扭转了幼时到大的认知,才真正的开始了解兵法。

    当周子瑜在中元节的酒宴上,发现太子在秦王府里毫无顾忌的反客为主的时候,他就敏感的察觉到了一丝打压的意味。

    后来中秋节,太子府的酒宴,从规模到宴请的客人,明显的就是要碾压秦王府一头。

    可惜,当时周子瑜的注意力,被李淳风观天象说家宅后院不宁的的说法给带跑了,他光顾着担心锦儿,生怕锦儿被人欺负,受什么委屈。

    他写的兵策里,刘文静还是最佳攻城人选呢。

    因为,没有比刘文静更熟悉更知道要如何拿下太原城的人了。

    太原城的布局,晋阳宫的城防图,都是刘文静和他一起,一笔一笔的画出来的。

第212章 凯旋() 
周子瑜曾经很羡慕刘文静。

    他羡慕刘文静与秦王之间亦君臣亦挚友的关系,羡慕刘文静仗义执言的性子,羡慕刘文静私下不忌身份敢嬉笑敢怒骂的洒脱,刘文静与其弟同生共死的手足情意也让他艳羡不已。

    可惜,不管他如何想,刘文静最终以谋反罪被处死,阖家老少皆入奴籍。

    秦王出面求饶,也没有挽回刘文静的性命,受到连累的还有刘文静的兄弟,与其同时被处斩。

    现在想来,做人也没法面面俱到,不管你有多么优秀,总有人不喜欢你想要灭掉你,或者说不管你有多么差,也总有人就是无条件的会喜欢你。

    人性如此,无关乎人品好坏。

    刘文静的死,的确让秦王收敛了锋芒,也让秦王的斗志隐藏的更深。

    在人前的时候,秦王表现得很是消沉,面色冷峻言辞淡漠。

    私下里,幕僚们坐在一起讨论战备情况的时候,秦王则是头脑清晰而又充满必胜的信心。

    攻打太原城的兵策,一改再改。

    最终,剑走偏锋棋走险招,大家共同商量出一套完美的作战方案,原本由刘文静攻打的部分,换上了周子瑜作战。

    此刻,周子瑜在做最后的准备。

    太原城的地形,晋阳宫的通道,周子瑜全神贯注的在脑海里演练,用火药枪做信号,引来内应,攻开城门,骑马直奔晋阳宫,或者与刘武周对战,或者去密室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带上城门,将大唐的军旗插上太原城门。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周子瑜都做了充分的布置。

    给他做后盾的,是屈通。

    二人合作不算太久,在校场上练兵的时候却非常的有默契。

    吉时已到,周子瑜提刀上马,秦王亲自送出二十里地,只等周子瑜的先遣队一万余人攻开城门,秦王即刻带领余下的两万大军开进太原城。

    平静是最大的力量。

    周子瑜有如神助,一路旗开得胜,虽有死伤,却不影响全局。

    全盘计划顺利实施完成,变数全在兵策之内。

    美中不足的是,刘武周的手下俘获了另外一支劝降的朝廷队伍,并以这些人作为人质,且战且退,最终与来接应的突厥骑兵汇合在一起,扔下人质,逃亡突厥。

    秦王大喜,留下周子瑜屈通带兵两万在太原城驻守,以防刘武周杀个回马枪。

    其余一万人,带着战俘,带着战利品,随着秦王凯旋而归。

    随着秦王返回京城的人员中,还有前去太原劝降的队伍,里面就有前次秘密救回的唐侍郎唐大人。

    好在唐大人没有性命之忧,只是又经历了一番缺食少水的旅程,带回京城,秦王立即安排人送唐大人到杏林苑去养病。

    看来,唐大人命中不宜做劝降使节,屡出使屡被捉。

    唐大人被送到杏林苑的时候,这一天正值冬至,恰逢杏林馆闭关歇业一天。

    朝廷里在冬至这一天,是要举行冬至祭天大礼的。

    收复太原城一战,无疑为祭天大典增添了喜庆。

    在民间,也有大家族举行祭天大礼,只是规模较之皇家要小很多。

    杏林馆,也在后院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祭天仪式,章锦婳焚香祭天,感恩上天赐予大地无数宝藏,感恩上天赐予民间诸多宝药,可以施予救助黎民百姓。

    唐夫人在一边默默的看着,也合掌闭目,无声的祈求上苍开恩。

    竹风来报:“唐夫人,前天有请!”

    混迹杏林馆不愿回家的唐夫人,早就把自己当做了杏林馆的一份子,对于有人指名道姓的找自己,一点也不吃惊:“是什么人?找我开后门订宴席的吗?”

    唐夫人一边笑着一边走到了大门口,当她看清门外马车边站着的人影时,脸色大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爷!”

    安嬷嬷跟在身后也是惊叫出声,随即跪下磕头:“参见唐老爷!”

    唐侍郎身子有些虚弱,视线有些模糊,听力却是极好的:“是汝卿?”

    唐夫人哽咽不已,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唐侍郎的手,泪水止不住的落下:“老爷,真的是你!”

    唐侍郎的眼中也有浊泪:“汝卿,你能走了?”

    这对夫妻,分开了将近一年,唐侍郎以为夫人早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还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夫人了。

    唐夫人又哭又笑,激动得语无伦次:“能走了!怪不得,今天章小娘子说要吃团圆宴,我还想我什么时候能团圆呢!老爷,原来真的是你!快,快跟我去后院,我要焚香谢天谢地,然后咱们一起去吃团圆宴!老爷,今天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坐下来吃团圆宴了!”

    护送唐侍郎前来的,是秦王府的薛收薛参军,见状忙道:“唐夫人,唐侍郎身子有些虚弱,还要请章小娘子代为诊脉,开些药剂服用。”

    唐夫人连忙擦擦眼泪,搀扶着唐侍郎往杏林馆里面走:“老爷,从这边走,章小娘子可是神医,保准药到病除。”

    如今的唐夫人,谈笑风生,应对自如,步伐稳健,与半年前那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婆,完全不同。

    这对夫妻,分开了将近一年,唐侍郎以为夫人早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还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夫人了。

    唐夫人又哭又笑,激动得语无伦次:“能走了!怪不得,今天章小娘子说要吃团圆宴,我还想我什么时候能团圆呢!老爷,原来真的是你!快,快跟我去后院,我要焚香谢天谢地,然后咱们一起去吃团圆宴!老爷,今天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坐下来吃团圆宴了!”

    护送唐侍郎前来的,是秦王府的薛收薛参军,见状忙道:“唐夫人,唐侍郎身子有些虚弱,还要请章小娘子代为诊脉,开些药剂服用。”

    唐夫人连忙擦擦眼泪,搀扶着唐侍郎往杏林馆里面走:“老爷,从这边走,章小娘子可是神医,保准药到病除。”

    如今的唐夫人,谈笑风生,应对自如,步伐稳健,与半年前那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婆,完全不同。

第213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