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大公子虽然走了,这府里不是还有二公子嘛!周行石的脑子转得飞快,已经想好了后面的好几步。为了让儿女的富贵,他也是拼了。
“周大人,清莲都十五了,这一去一来,岁数就大了。”
“呵呵,老弟呀,那你就在京城多住些日子吧,我让人带你们在这附近走一走看一看。”
“谢谢周大人!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周行石打定主意,只要周正义不赶他走,他们父女俩就在这住下好了,他去考察一下京城的铺子,有周大人这个后台,做买卖也不是件难事!
跟周寺卿家结亲,本来就是奔着名利而来,要不是老爹早死,他周行石也有机会多读几年书,说不定这个时候也在京城混,谁求谁还不一定呢!
第190章 心事()
到周子瑜离开家,直奔杏林馆。
此时此刻,他更急着要见到章锦婳,这样才会觉得心里踏实些。
大白天的,街上人挺多,他的马跑不起来,只能放马慢走。
拐进杏林馆的里巷,沿着城墙边,挂了一溜的红灯笼,平添了几分过节的喜气。
周子瑜在千金堂门前停下马,竹青迎上前:“周将军,锦儿在杏林馆书房。”
“好!”周子瑜跳下马,把缰绳扔给罗怀,自己大步向杏林馆走去。
他故意提早下马,准备给章锦婳一个惊喜,要不然章锦婳一听到马蹄声就会抽出来迎接。
杏林馆的大门虚掩着,周子瑜轻轻的推开大门,放轻脚步往里走。
书房门也是虚掩着的,周子瑜嘴角上扬,一把推开书房门:“锦儿!”
正在书桌前玩百巧板的章锦婳和季同抬起头来,看着不期而至的周子瑜,俱是慌张。
“瑜兄?”
“周大兄!”
周子瑜站在门口,嘴角的笑意隐去,换上了木头脸:“锦儿,竹青说你在写医案!”
章锦婳急忙放下手边的木片,走到周子瑜身边,带着笑脸:“瑜兄,我还以为你要吃完晚饭才过来接我。”
周子瑜低头看着章锦婳,觉得这笑容看起来很心虚:“怕你等着急了,就提前过来了。”
“不急不急,”章锦婳还是笑:“瑜兄,你坐,我给你沏茶!”
周子瑜抬脚往罗汉榻上坐下来:“好,正好中午吃咸了。”一边看向季同,不明白这小子怎么又来了!
杏林馆的中秋宴席,就是京兆尹季大人定的家宴,亲戚加上客人,一共来了十几个人,坐了两桌,热热闹闹的吃到过了午时才走。季同自然又找了借口留下来。
季同只不过与章锦婳共处了三两回,就发现了章锦婳的特点,发现她不像一般的小娘子那样喜欢胭脂水粉,而是喜欢各种费脑筋的智力玩具,或者是他们男孩子喜欢的群体活动,一听到蹴鞠投壶赛马之类的娱乐,就显得兴致盎然。
季同就投章锦婳所好,说起了重阳节登高的事,果然引起了章锦婳的兴趣,好奇地问,登山还有什么好玩的活动?
于是,季同让章锦婳把百巧板拿出来,拼各种造型,说明登山游玩的乐趣。
拼着拼着,又拼了一架秋千出来,季同道:“章小娘子,如今京城里的小娘子都流行打秋千,我看杏林馆的院子也够大,不如你也搭个秋千架,那些女客过来,也多些乐子,你也可以多交些朋友。”
章锦婳道:“我又不会琴棋书画,只怕那些小娘子不愿意跟我交朋友了。”
季同在桌上又放下几块木片:“整天都是琴棋书画的小娘子,其实并不多。我看爱玩的多。我那些同窗的姐妹们,没出阁的小娘子们,倒是喜欢涂脂抹粉,一起踢毽子打秋千什么的。”
章锦婳脸红了:“涂脂抹粉踢毽子我也不会。”
季同奇道:“你做的蜜脂那么好,我娘都喜欢得不得了,你看刚才她们都追着问你要蜜脂蜜丸的。”
章锦婳笑了:“也对!季公子,那你看,秋千架要安在哪里?怎么安?”
两个人就开始讨论怎么安装秋千架,又从秋千架说到棋牌桌,又从花圃说到赏花亭,说得正热闹的时候,周子瑜来了,把他们的话题打断。
季同讪讪的,表情不自然地向周子瑜打招呼:“周大兄,中午是我父亲在这里请客。”
周子瑜往罗汉榻的另一边空着的位置看了一眼,示意季同坐过来:“小季,你很有闲功夫嘛,下个月就要秋试了!”
季同放下手里的木片,走到罗汉榻上坐下,只觉得周子瑜气势逼人,想走吧又舍不得章锦婳亲手泡的茶汤,硬着头皮坐下,只盼着赶紧喝口定神安心茶。
春兰冬兰提着炭炉拎着水桶走进书房,放在茶桌边,低头退下。
章锦婳笑盈盈的走进来:“刚好有新摘下来的金桂,就给你们泡桂花茶!”
“啊!好香!”季同吸吸鼻子:“这么早就有桂花了吗?桂花也可以泡茶汤?”
章锦婳把装有桂花的茶荷递给季同:“季公子,桂花可以提神醒脑,你喝桂花茶汤最好了。”
季同接过茶荷,用力嗅:“太好了,我读书经常头痛。”
周子瑜凉凉的看着,不发一言。
“咦?火折子呢?”章锦婳准备点炉子烧水。
季同跳下地:“我来!”
还是去干点活吧,点火取取暖,他都快被周子瑜的冰块脸给冻僵了。
章锦婳也不客气,由着季同去点火,她拿了一个盖碗,往里面添加食材,等水烧开了,立即冲泡好,盖上盖子,端到周子瑜面前,讨好的笑道:“瑜兄,这是给你的!”
“这是什么茶汤?”
“暖胃茶汤,特别为你专制的!”
一声特别配制,让周子瑜暗暗得意,他喜欢这份与众不同的亲昵:“都放了些什么?”
“有红茶,有红枣,有丁香,有银桂花,有党椮,有大麦,还有黄芪和肉桂,加了三粒冰糖。”章锦婳一一细数:“你这几天吃得有些油腻,脾胃肯定不调和,要喝点暖胃的茶汤来调治一下。”
“放了这么多?”
“嗯,除了药材和食材的功效,还要配数,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哈,光是听着,肚子就开始暖暖的了。”
“瑜兄,如果你这么说,那说明你这几天晚上肯定做梦了。”
“还真是!你能猜到是什么梦吗?”
“我想想,”章锦婳做沉思状:“瑜兄,你是不是梦见日头特别大,把土地都晒裂开了?”
章锦婳想起来了,这几天周子瑜的表情一直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坐下来的时候,放在炕几上的手掌,红红的,这是内热的表现。
之前,周子瑜的脾胃是寒凉的,现在是虚热的,反差有点大,所以要喝点化痰顺气的茶汤来调和。
不等周子瑜答话,季同走到章锦婳的身边:“章小娘子,原来你还会解梦啊?”
第191章 箜篌()
周子瑜的眉头轻轻挑起。
这是在挑战他的底线吗?
内忧外患是吧!
周子瑜下意识的端起盖碗,凑到嘴边。
“瑜兄,茶汤焖泡的时间还不够。”章锦婳伸手制止,就要去端茶碗:“还没有焖透,再稍等一会儿。”
周子瑜将端着盖碗的手往后移,另一只手趁机捉住章锦婳的手:“小心,别烫到。”
章锦婳很自然的任由周子瑜握着她的双手,笑嘻嘻的:“瑜兄怎么这么着急了?”
“能不着急嘛!锦儿特意为我泡的茶汤呢!”周子瑜故意加重了特意两个字。
章锦婳听明白了,一向含蓄的周将军居然也会公开表示吃醋,她不禁抿唇。
这两个人也不避嫌,就这么相视而笑。
季同轻咳一声,退回去炭炉边,拿起小蒲扇,假意煽风点火。
再迟钝的人也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章锦婳微微侧头,从眼角的余光里瞥见季同的动作,回过头来冲着周子瑜挤了一下眼睛,将自己的手抽出来,拿起炕几上的茶荷走去茶桌边,继续泡茶。
“季公子,《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过,五脏六腑若有出现阴阳失衡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梦境。我不过是根据梦境反推疾病,或者根据表征来推断身体的脏器哪里失衡了。并不是我学了相术占卜之类的。”
“哦,原来是这样,是季某无知了。”
“季公子谦虚了。就是太医署的医科学生也不见得就懂这些。”
其实,这并非是季同孤陋寡闻,而是孙圣手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验证之后,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章小娘子,要是经常做飞翔的梦,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胆囊受了刺激,说明季公子爱吃肉。”
“咦,真的哎!”
“小季,以后少吃肉,做飞翔的梦,经常会掉下来,半夜惊醒还以为见鬼了!”周子瑜突然插了一句。
季同兴奋的抬起头来:“周将军,你也看了《黄帝内经》?”
妈呀,这也说的太准了。
周子瑜笑,哪个男孩子小时候没做过会飞翔的梦呢?他就是在梦里飞着飞着就踩空了,半夜在被窝里惊醒过好几回。
“《黄帝内经》我看了一点,没看完。小季,你过来坐吧,尝尝锦儿泡的茶汤。”
周子瑜拿出主人翁的姿态,自如的招呼着季同,谁是主谁是客,立见高下。
季同重新坐下来:“周大兄,最近很忙啊?”
周子瑜笑:“是啊,我看你很闲嘛!”
季同摇手:“不不不,我哪里闲,我都要秋试了,赶着看书呢,你看中秋我都没约子瑁他们出来。”
“挺好,喝了醒脑汤,赶紧回去看书吧!”
“啊?”
“啊什么!我要带锦儿去秦王府!”
“哦!”
章锦婳好笑的看着周子瑜把季同打发走。
那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暖心暖肺的周子瑜,在别人面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周子瑜也是在写兵策的时候才发现,做事考虑的太多不是坏事,坏就坏在光想不做,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一点也不痛快。倒不如想到什么就赶紧去做,免得夜长梦多。
季同的表现,很明显就是个可发展的威胁,必须在苗头初露的时候,掐掉!
本来么,只要章锦婳定亲了,也就免了许多人的肖想。
可惜呀,现在只能防微杜渐。
周子瑜要是知道他当初一时的犹豫,能让他的亲事出现这么多波折,说什么他也不会顾虑太多。
章锦婳跟着周子瑜提早到了秦王府,她还不知道离别在即,高高兴兴的品尝秦王府的美食,欣赏番邦的乐器弹奏。
经过上次的舞姬受伤事件,被太子殿下抢了风头,还因为中元节的晚宴场面太过喜庆张扬,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在朝中都被言官弹劾。
因此,相隔一个月的中秋酒宴,秦王府只请了一班乐工,吹拉弹唱些清歌小曲。
这些很对章锦婳的胃口。
秦王殿下还特意问了句:“章小娘子很喜欢这些阳春白雪之音啊!”
章锦婳笑意盈盈:“殿下,这些丝竹之音,并不是一时的娱乐,每一种乐器,都能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经常听到这些天籁之音,都有养生延年的效果啊!”
此话一出,秦王大感兴趣:“那你说说,本王适合听什么呢?”
“殿下,用五音来调治身体,也要与时辰以及环境相配合。”
“章小娘子请讲!”
“殿下,《素问》有言,东方生风,在音为角;南方生热,在音为徵;中央生湿,在音为宫;西方生燥,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在音为羽。五音六律,就对应了人体的五脏六腑。”
章锦婳先是不紧不慢的说了五音对正五行的原理,才开始讲调治:“殿下目前最喜欢听商音,须得曲风高亢,琴声铿锵方入殿下的耳。”
“正是!”秦王大喜:“章小娘子如何得知?”
“望闻问切。孟章只需前三样,就可判断出。”
“详说。”
“是,孟章从命。”章锦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殿下,天策府所在位置,在京城的大范围之内来说,府中的地势稍低,不易散热,整个夏天的话特别湿热难捱,闷浊之气难以排解,只有等到秋天干燥秋风肃杀之时,湿浊之气才能得以吹散。因此,曲调高亢的商音,为对治湿浊的音律。”
“哪有什么曲子是商音呢?”
“殿下,能发出商音的乐器,在我大唐,是筝。”
“筝?本王并不喜欢听筝曲。”
“殿下,筝的音调还不够空灵,有一种番邦乐器,叫做胡箜篌的,琴弦拨动的时候,有金属之音。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