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说美国人还是相当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如果我军北上攻击美国本土,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场从美国立国以来最大的战祸。美国人在之前与我们交手中已经深刻的领会到这样一点:在没有万全把握以前不要与中国人交手,而巴比伦的下场已经给他们上了生动一课。
为了应对我们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势,美国人开始在国内进行动员,并把军队从80万人进一步扩充到110万人,同时开始在其领土南端的祖鲁谷地一带在原有的防御工事基础上进行大力的加强。而美国国内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前的恐慌和不安中,众多的富人前往波斯和阿兹特克避难,而那些没有钱的普通百姓只能在无边的恐惧中熬过每一天。
中部集群接到的并不是向北进发进攻美国本土的命令(为了这个易洛魁还提出了口头抗议,因为我们没有对它的进攻进行“配合攻势”。但据我所知,国防部并没有要求易洛魁参加我方作战,易洛魁选在这时候参加进来,不过是打死老虎,意图在一场必胜的战争中尽可能多的捞取好处而已,而最后他们也的确得到了一些好处。),而是调防回国,并在拉文那集结,同时“等待下一步命令”。但是这个“下一步命令”一望可知,那就是攻击西丹岛。同时发给海军的命令中也有命令大西洋舰队的完好舰船立刻启程前往拉文那,同时调拨大东洋舰队“相应船只”前往拉文那“补充”。这样明显的命令使中部集群人人都精神振奋:回国,对任何一个在地球背面作战长达两年多的士兵都是一个好消息。而下一步攻击的目标是西丹岛,对手则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巴比伦人,这两条消息对军队来说都是很振奋人心的(在罗马战争结束前,军队对是登陆西丹岛将罗马赶尽杀绝,还是东进摧毁反对我国的策源地有过争执,后来还是东进的意见占了上风。但是在拉文那西北八百海里的地方有一个敌对政权,对中国国防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软肋。如今我们一兵未动,罗马政府已经覆灭,而取而代之的是巴比伦人,对罗马人来说,灭亡罗马国的是巴比伦人,而不是我们。)我们将作为解放者出现在西丹岛,可以预计将得到当地罗马人的欢迎和合作——事实上,当时西大陆罗马本土的罗马族人已经有好几个代表团前往北京请愿要求出兵西丹岛,摧毁“非法的巴比伦殖民政权”,而之前的罗马族人对于中国政府的对外战争即使不反对也是完全不予支持的。政府对这种请愿自然是大喜过望(这意味着下次大选中几千万罗马族人的支持票),自然是满口答应,同时督促军委和国防部尽力达成目标。
第三卷第二次东大陆战争第四十三章
拉文那位于西大陆西北角的拉文那半岛上,1882年的时候它是个有八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现在的拉文那拥有一百二十万人口,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里是北部海寒流和大西洋暖流的交汇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整个城市也是以渔业经济为主。拉文那原来有罗马海军的一个基地,但是在罗马战争以后就被废弃了。罗马战争的时候我也曾经到过拉文那,当时它被作为一个为北上部队提供给养的补给点,为在罗马北部作战的部队提供物资,当时它留给我的印象是异常的整洁和干净(罗马在拉文那的驻军在我军的进攻下只在城外进行了微弱的抵抗,因此整个市区基本没受破坏,而其他的罗马城市几乎都遭到了相当严重的破坏)。
1882年重返拉文那的旅程是相当愉快的。中部集群每一个官兵都为能够回到本土感到高兴,尤其是我宣布回西大陆后将轮次放各部队人员回家探亲,更使他们简直是处于群情激奋的状态。9月2日中部集群的部队开始撤离萨马拉,主要是搭乘空军的巨型运输机直接回国,第一个上飞机的是第55主战坦克师,以奖励他们在萨马拉战役中的优异表现。该师官兵在登机时每人胸口都带着一朵萨马拉著名的球绒花,人人兴高采烈。9月4日,第55主战坦克师全体人员到达拉文那。
我是10月3日离开萨马拉的,三架描画了大大的中部集群“白虎”标志的运输机搭载了我司令部的所有人员和配备,同日启程的还有“霹雳”特种作战大队。当我们飞越萨马拉港口时,可以看到下面的第二集团军的士兵正在港口上往几艘大船上吊装装备:坦克、装甲车、运输车辆、各种轻武器……码头上人头攒动,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巴比伦工人,他们是被雇佣来搬运物资的。码头上的中国士兵们看到飞机飞过,纷纷抬头张望,还有人挥手致意。
初回西大陆,感觉非常之好。从1880年9月以来,两年间我一直在东大陆作战,整天都闻着硝烟的辛辣味道,听着或远或近的枪炮声,每天看不完的战报布置不完的指挥计划……猛然间回到国内,拉文那湛蓝的天空、海边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繁荣的城市面貌,对照萨马拉的那充斥着臭味的污浊空气和破败的废墟、成群呻吟呼号的难民,简直是天堂与地狱之比。
10月底中部集群所有部队都已经抵达拉文那,一时间这个不算很大的城市到处可见军人的身影。这时军委的命令也已经下了,命令要求中部集群在明年3月左右进攻西丹岛,一举粉碎巴比伦人的最后堡垒(本来军委是想将攻击时间放在11月,但是西丹岛地处寒带,在冬季进行登陆作战非常困难,于是在国防部和我一再陈说利害之下,将作战时间推后到1883年3月)。
从11月到3月有4个月时间,于是我兑现之前的诺言,在12月底以前,基本上整个集群的官兵都享受了一次10天的探亲假期。同时我联系了钱遥,请她帮忙为各部队安排了多次慰劳演出,有尹颖参演,这些演出都大受欢迎,沈海在那些日子整天都在为演出的事张罗,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只要每天可以看到尹颖,他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无所谓了。我和苏娜也曾去看过演出,节目相当丰富,看得出Ayooyoo文化传播公司的实力相当的强。这样到12月底整个集群都从上半年连续作战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士气饱满,于是我开始着手安排进一步的作战训练。
当中部集群在拉文那看演出的时候,东大陆的战斗还在持续。我把我们在萨马拉的库存物资全部留给了朱良国——那可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朱良国后勤无忧,顿时振作起来,他在10月组织部队向西发起了一次猛攻,又一次穿过巴比伦森林,意图攻击希腊的克诺索斯。希腊人不甘示弱,就在巴比伦森林里展开了反击。双方在森林里展开激战,拉锯战前后持续达一个月之久,结果是谁也没有赚到便宜,也始终没有分出胜负。朱良国多次派飞机轰炸位于克诺索斯的希腊军事基地,也是收效不大。
另一方面,钱隆在墨比河以北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希腊人吃了大败仗,损失惨重。于是钱隆向西一路推进,1882年9月13日,钱隆攻占希腊亚述,这是继马拉松之后被占领的第二个希腊城市,而且亚述之前是希腊大东洋海军基地所在,素来有重兵把守,它的陷落给希腊人在士气和战略部署上造成的沉重打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希腊人的顽强防守也使一向以精锐著称的中央集团军遭受了严重的伤亡,这个伤亡大到使钱隆在攻下亚述以后无力再继续他一贯的大规模攻势,而是停下来等待补充。在他的侧翼给他担任掩护的柳平在1882年中顶住了希腊人三次大规模攻击,他的北部集群受创也不小。但是他的顽强防守给希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作为中国军队中对防御战的组织和实施最有心得的将领,他在1882年指挥的战斗中有很多战例被选入军事院校的教材,作为组织防御的范本。(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我认为在整个东大陆战争中,在防御作战上最富天才的人应该是巴比伦的“乌龟”拉托德?米力克亚德将军,他常常是以一个师力敌我们四、五个师的全力进攻而丝毫不落下风。但是他最后力战阵亡,而他所参与的战斗都已经处于巴比伦后期的作战,巴比伦内部混乱不堪,作战档案均已丢失。因此我们如今已经无法探究他当时做出了怎样的全盘部署,只有在与他交手的我军战报中还可以约略看出他当时作战布置的巧妙。)
易洛魁人在7、8月的战斗乏善可陈,只能说他们伤亡不小成果不大。但是他们吸住了美国的不少兵力,对我方的形势也不无小补。易洛魁军队在9月间加大了投入,曾一度攻入哥梅市区,但随即又被美国人赶了出来,双方的僵持态势就这么一直拖延着。易洛魁政府多次向我国发出协同作战请求,都被中国国防部以“兵力紧张”为由推辞了。
中部集群在1882年12月底开始的寒带作战训练是以我在罗马北部作战时的经验推行的。罗马战争时,我曾在罗马北部的寒冷地带作战。当时由于对寒冷地带气候的不适应,造成部队的战斗能力大大下降,曾一度达到威胁继续战斗行动的程度。而西丹岛更在西大陆最北端之北,气候比罗马北部更加寒冷。中部集群长期以来一直在东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下作战,对于寒冷气候中怎样作战不甚了了(事实上,到达拉文那以后,天气日渐寒冷,已经有许多士兵出现了不适应寒冷气候的状况),因此学会在高寒地带如何生存和作战,是各部队的当务之急。我当时特地从驻防罗马北方的部队里调来一些有作战经验的军官(罗马北方的驻防军队中有很多人都参加过罗马战争,并在战争结束后就驻防在当地),同时从“霹雳”作战大队中挑选了几个寒带作战专家,专门组织各级军官轮训,而军官在回到驻地后再在部队里推开寒带作战训练。我又组织了一个检查团,对各部队的寒带作战训练情况进行抽查。这样到1882年2月底的时候,整个集群95%以上的部队已经完成了寒带作战训练,这时离军委给我们发起攻击的期限已经不远,我们进攻西丹岛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第三卷第二次东大陆战争第四十四章
离开拉文那的那一天是1883年3月11日。这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中部集群在之前的几天已经把全部应用装备吊装上船,这天我们在海军基地的广场上开了誓师大会,随后就宣布出发。而蒋宾达先一天已经和“霹雳”特种大队一起先走了,按照计划,他们要在我们到达之前先潜入西丹岛,与当地的罗马反抗组织接上头。我记得蒋宾达接到这个任务时一脸怪异的笑容,的确,他也是参加过罗马战争的老兵,也曾参加过追缉罗马反抗分子的战斗,如今居然要把昔日的敌人当成盟友来看,也不由得让他心生怪异之感了。
我和司令部全套人马登上了“乐浪”号航母,这是从大东洋舰队调拨来补充大西洋舰队的。杨诺在回到西大陆后自请贬职,最后是被国防部调去埃都利筹建东大陆海岸警备舰队。为了支援这次西丹岛行动,国防部特地让原来大东洋舰队司令张见昕来担任海军方面的指挥。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张见昕,之前只在电话里交谈过而已。当面时他给人的感觉是很精神,精华内敛,不苟言笑。见面寒暄以后,他请我们进作战室,那里有一个大沙盘,还有西丹岛周围的海图,我们随即就开始研究这次登陆战的进程。
西丹岛那不勒斯港离拉文那的距离是823海里,船行要3天多,那条海路情况良好,没有什么岩礁和浅滩,也是一般前往西丹岛所常选的途径。但是我们却不能选这条路,根据得到的情报,美国人决定帮助巴比伦人协防西丹岛,调集了不少舰艇在那不勒斯的外海巡弋。我们这样贸然过去,势必先要和美国人大干一场。且不论输赢,满载部队行动迟缓的登陆舰在海战中肯定要损失惨重,所以这条路是不能选的。但是西丹岛只有这么一个港口,我们不走这里,走哪里呢?“陆军能不能不要在那不勒斯附近登陆?”张见昕开门见山,直接说出海军方面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我皱起了眉,成逊抱起膀子,都等着听张见昕的高见。
“如果陆军在这里登陆……”他指了指西丹岛最东端的一个海滩,“……海军在西南方全力顶住美国人的攻击,我不敢说我们一定打得胜,但是顶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陆军乘这个机会向内陆发展,”他用手在沙盘上向那不勒斯做了个迅猛推进的手势,“直插那不勒斯。你看这样行不行?”“这个么……”我沉吟着。在那边登陆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西丹岛上道路质量很差,这个登陆点离那不勒斯有近120公里的路程,现在是3月里,春天才刚刚到,道路刚刚化冻,翻浆肯定很厉害,这对于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