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浸在喜庆的海洋里。
长安城年味十足,平南王府里却是一幅迥然不同的画面,除了几十号下人,就只有李弘和末雪两人,一如既往的冷冷清清,那一道高大的院墙竟似乎成了一道与世隔绝的屏障。
元宵节当天,平南王府里也没有挂起大红灯笼,更不用说那些色彩各异的花灯,一切如往常一样,该怎样就怎样,王府上下的各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正午时分,末雪瞧着太阳一点点地向着西方移动,知道距离那个日子越来越近了,大唐的皇帝陛下,那个大唐最尊贵的人让她明日入读国术院。她听说国术院是一家很大的学院,单是面积就足以和开元寺和大明宫媲美,其中有学生三千,大都是像她这么大的少年少女,她想象不出那该是怎样一副热闹的场景,因此便有些忐忑。
平南王府的景致自然比不得大明宫,但是比起末雪居住了七年的清凉寺还是要好上许多,况且她也并没有真的去欣赏那些亭台楼阁和花花草草,她只是漫无目的地乱逛。
不知不觉中,她跨过了那道门,来到了平南王府的前院,走到了傲雪园边。
傲雪园是一座用来会客的花园,面积不大,也就与秋梧阁相当,园子的中心是一座梅香亭,亭子四周种着几株奇形怪状的老松,栽着十几棵红梅。正月里,积雪才化尽没有多久,料峭的北风依旧寒气逼人,傲雪园里的梅花就已相继绽放,朵朵红梅就如那淡抹的胭脂,傲立在寒风中,就似那不畏强权傲骨铮铮的文人骚客。
平南王府几乎没有什么客人,至少在末雪住进来之后没有见到过,偌大一个王府在新年里本该是一派门庭若市的景象,现在却像极了传说中被打入冷宫的娘娘一般不被待见。
然而,今日却是如众不同的一天。
平南王府里来了客人,这个时候恰巧就在末雪面前的傲雪园里,听着园子里有一句每一句的谈话声,她颇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偏要行那与众不同的事来拜会这间王府,或者说来拜见王府的主人大唐的六皇子李弘。于是,她歪着脑袋偷偷望向园子里。
那是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女,一头乌发在头顶盘起一个漂亮的发髻,生得相当好看的眉眼间化着浓淡适宜的妆,媚而不妖,说话间,嘴角总是噙着淡淡的笑,微羞但不卑怯。她的坐姿很完美,应该说很标准,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书本上描写的那些大家闺秀的特有气质。
少女的对面坐着的是李弘,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在和少女说话时眼睛总是怔怔地望着别处,而且有一句没一句,显得很是意兴阑珊。
梅香亭里还站着三个丫鬟,李弘身后站着秋露和冬雪,那少女身边则站着一位粉色衣裙的丫鬟,看她与那少女的偶尔谈话,相当亲昵,应该是那少女的贴身丫鬟。
兴许是少女为了表示对李弘这位六皇子殿下的尊敬,既没有劳驾身为主人的李弘,也不曾让丫鬟们帮忙,自始至终都是亲自动手沏茶,观她沏茶时的娴熟动作,应当是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就在少女又一次沏茶的瞬间,略微一个偏头,恰好迎上了园子外面末雪的目光。这时候,少女脸上那种大家闺秀一般的矜持高贵消失不见,她斜睨着末雪,眸子里尽是不屑和嘲讽,她微微扬起下巴,王公贵族骨子里的那种高傲一展无余。
少女和末雪的视线相交仅仅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随即,她又转过头去,一边为李弘沏茶,一边巧笑嫣然,仿佛根本不曾看到园子外的末雪。
从那少女的眸子里,末雪读出了敌意,这种敌意就像是小女孩被抢走了心爱玩具时的那种敌视,来得突然,却刻骨铭心。
正是读出了这种敌意,末雪才有些犯迷糊,想了一会儿,想不出什么东西,她撇了撇嘴,轻声说:“不知所谓!”
这个从未谋面的少女从第一次见面就抱有敌意,末雪自然也不可能喜欢她,两人对视的那个瞬间,她给末雪的感觉就像是傲雪园里的那些梅花,骨子里都充斥着一股子傲气,似乎都不屑于争奇斗艳。但是末雪又觉得高傲并不是这个少女的本性,若不然她为何要与一个从未谋面的人过不去?
好一个傲气!好个傲骨!
末雪离开了傲雪园,向着那个独属于她的秋梧阁走去。路上,她忽然笑了,只是这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凄惨,她一直憧憬向往着的大唐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吗?这个大唐里真是有不少人都很让人讨厌啊!开元寺住持,今日初见的这个少女,甚至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实在是无法让人喜欢。
这个元宵节对末雪来说很糟糕,虽然不可能比八岁以前的那些个元宵节糟糕,但是却比不得在清凉寺里度过的那些元宵节。清凉寺里的生活很凄苦,但是元宵节时庙里的炭火,冒着热气黏黏糯糯的汤圆,还有那个没有了牙齿却仍要咀嚼汤圆的老僧,都在末雪心底留下了一份光明和温暖。以后,她会明白,正是心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份份光明和温暖支撑着她,让她不至于堕落。
这个元宵节的夜晚,末雪孤零零地坐在秋梧阁三楼靠窗的椅子上,双手抱膝,将下巴抵在膝盖上,默默地看着平南王府外面的万家灯火。
第316章 圣骑士的争执UaiG。()
大约一万年前,这个世上开始出现一批绝世人物,他们有的武功盖世,有的在术道一途上创造无尽辉煌,到了如今的天下四方,这一景象更胜往昔。
西域神殿是天下四方当之无愧的巅峰,无论是武功还是术道皆是如此,也唯有作为当今天下第一强国的大唐方能与神殿媲美,而大唐长安城的国术院更是整个大唐武道和术道的精华所聚之地,如此一来国术院便成了所有唐人梦寐以求的学府,甚至连他国之人也对其趋之若鹜。
但是国术院仅收三千学生,根本无法满足真个大唐乃至整个天下的需求,大部分人就算挤破脑袋都挤不进去,然而仅仅是大唐皇帝的一句话,末雪便糊里糊涂地进了国术院。
国术院的规矩是每年的正月十六开学,逾期不候,因此很多从外地赶来求学的青年少年们连元宵节都不能在家过,有些甚至在年前就开始动身前往长安。
又是一年正月十六,长安城所处的位置稍稍偏北,这个时候春天远远未至,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可是料峭的北风吹到人的身上,还是会让人禁不住打寒颤。
这一日的早晨,末雪早早就起了床,吃过一顿简单的早饭之后,就被李弘送到了国术院。依旧是那辆破旧的马车,只是车夫却换了人,这一次是李弘坐在门帘外,亲自驾车。
马儿打了个响鼻,马车便咯吱吱地停了下来,光听那声音,这辆马车似乎不堪重负即将散架,但是惊心动魄的只有声音,从大唐边关到长安城,这辆马车一直发出这样的声音,却始终如一,安然无恙。
当人山人海的国术院门前停下这辆挂着缺了一角的青布帘子的马车时,热闹到场景顿时安静了几分,许多人为之侧目。国术院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至高无上的神圣学府,许多王公贵族为了求学都不得门路,这辆毫不起眼的马车竟有这样的能耐?要知道国术院每年六百个入学名额早在年前就被各路龙蛇瓜分殆尽了啊!
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们瞧着这辆马车以及那位虽然样貌相当英俊但穿着一件不起眼的青衣的车夫,纷纷对其嗤之以鼻,眼神里的那种鄙夷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就你们这穷酸样还妄想进入国术院?但接下来他们身边那些长辈的表现却让他们大吃一惊,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浸湿了他们的衣襟。
挤在人群中的某些锦衣玉食的大老爷们忽然瞪大了双眼,望着自家后辈对那位车夫的鄙视目光,悄悄抹了把冷汗。然后,还不等他们呵斥自己的后辈,便被另外一些圆滑世故的老家伙逮住了异常,扯着他们的衣袖小心翼翼地问了声发生了什么。随即,几乎所有的老家伙们都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诚惶诚恐地朝着破旧马车跪拜了下去。
“微臣(草民)叩见六皇子殿下!”
小部分本就知晓李弘身份的少年和一些眼尖的少年也跟着拜了下去,剩下那些仍站着的家伙一个个目瞪口呆,然后转为惊恐,暗自里叫苦:六皇子,您老人家为何要如此玩我们啊!
李弘没有与他们一般见识,走下马车,掀起门帘,伸出手将末雪牵了下来。
当末雪走下马车的瞬间,那些公子哥们眼前一亮,悻悻地笑着,敢情这位不是大明宫里的公主就是哪位藩王公侯府上的掌上明珠了。
李弘在前领路,自然没有谁敢吃了熊心豹子胆拦路,所有人不约而同让出了一条道,直通国术院大门。
末雪跟在李弘身后,周围尽是一些或好奇或炽热的目光,成为众多目光的焦点,她感觉相当不舒服,打从出生起她就从未被如此多的人关注过,有些畏惧这样的目光。但是,她却依旧紧跟在李弘身后,步伐坚定,步履轻缓,近乎本能一般。
国术院所谓的大门仅仅是一座高高竖起的牌楼,近乎五丈高的石质牌楼上看不到一点衔接的缝隙,灰黑色的水迹和石柱底座上的黛绿色的苔藓彰显着这座牌楼悠久的历史。牌楼正中央书有巨大的“国术”二字,朱红色的字迹也在岁月的侵袭下变成了酱色,龙飞凤舞的两个字象征着国术院的辉煌以及历史的积淀。
牌楼下方并排摆着三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都坐着一位身穿白袍书生模样的中年男人,他们都是国术院的教习先生,是今天负责招收新生的检核人。虽然每年入读国术院的学生都是早早就安排好的,但是在报名的那一天仍有很多人抱着找一些别的门路挤进国术院的侥幸想法,比如被院内的被某位教习先生相中收为嫡传弟子,或者被帝国里的某个大人物看中推荐入学。
李弘走到居中的一张桌子前,从怀里摸出一个黄色信封,递到那位先生手上,微笑着说:“周先生,这是父皇的推荐信,请您过目。”
“既然是陛下的亲笔推荐信,那这位末雪姑娘自然能进入国术院。”拆开信,周先生略微扫了一眼,挑拣出其中的重要信息,笑着说。
那封大唐皇帝的亲笔信仅有寥寥百字,信的末尾盖有一个四方的红色小印,上刻四个篆体小字“李裕隆印”,正是大唐皇帝陛下的私印。国术院教习先生的地位很高,能够担任新生检核的教习先生更是地位尊崇,但是在四万里东土之内还没有几个人敢于驳大唐皇帝的面子,仅有的几人也不可能是国术院的教习先生。
天和三十五年,元宵佳节后,阳光明媚,红枫林道两旁的红枫树尚未长出红叶,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只余灰褐色的枝条在风中摇摆。
末雪独自一人走在红枫林道上,微微抬眼便在红枫树枝桠的间隙中看见东方的那一轮太阳,阳光刺眼,她抬起左手放在额上遮挡眼光,从缝隙里远眺东方。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白裙上、眸子里,大概是太阳光的缘故,她乌黑的眸子里闪着光,她有一种直觉,这座国术院将会成为一个对她而言很重要的地方。
第317章 混乱的圣山uaiG。()
国术院之所以是大唐的最高学府,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是因为国术院里有着大唐最好的教书先生、武道大师和术道大师,按照唐人的话来说,大唐最好的就是东土最好的,甚至是天下最好的。
国术院之盛,盛在术道。按照大唐六百年前颁布的术师等级划分条例,将术师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是天术师、地术师、大术师和小术师,站在术道最顶端的天术师在整个大唐都不超过双手之数,然而国术院光是明面上挂名的教习先生就有三个是天术师。因此,国术院术道部是所有国术院学生争先恐后抢着进入的学部。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国术院大大小小的花园林地都重吐绿意,大雁北归,虫鸟鸣叫,好一派生机勃勃!
国术院牌楼的后面是长达三里的红枫林道,从国术院正门一直通到院长大人的住宅,这条林荫道是国术院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年秋天三里长的道路两旁的一千八百棵红枫的树叶完全红透,远远望去就像两条燃烧着的火带。又因为这条路直通院长住宅,接受院长召见的学生都要从这条路走过,于是又被人戏称为“红火之路”。
“明明前几天还光秃秃的,怎么这么快就长出叶子了?”末雪站在红枫林道上,看着吐出嫩芽的红枫树,想起入学的那一天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树丫,有些恍惚。
末雪前方不远处,国术院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溜达,一边议论什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