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身份在曹艹帐下效力非常的敏感,但却一直受到曹魏势力的重视,可见其人之不俗。
刘晔见刘轩询问,拱手道:“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定然说得马刺史进京面见陛下。”
这番话说出来,刘轩和刘艾都是微笑点头,知道刘晔完全明白了皇帝这次派他出使西凉的用意究竟是什么了。
那马腾目前任西凉刺史,基本掌控了凉州全境,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都可一言而决,当真是西北土皇帝一般的人物。
这样的人,若是进京面圣,无疑是将自己的权利全部都交还给朝廷了,这也算是一种表忠心的手段。刘晔若能说服马腾进京,那么就等于完美的完成了皇帝所交派的任务了。
至于具体如何去做,刘轩没有询问,毕竟那说客的手段,除了要提前在胸中有个大概外,大多都是要看当时情况而临场发挥,你眼下问的太详细也是无用,所以还不如不问,好表达出自己对刘晔的信任。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刘轩问的都是刘晔以前都做过些什么,在老家学习的时候有交了什么好友,同时又问了问东南之地的一些风土人情,随后又问了问那地方的政令施行的怎么样,当地人的生活情况又是怎么一个样?
一番胡天海地的闲扯之后,刘轩这才叫刘艾领刘晔下去,他自然不晓得,一离开宫门,刘晔就回头瞧了瞧那高大的皇城宫门,轻轻感叹了声:“汉室中兴有望。”
他这句话本来声音极小,离得三步远怕是就听不到他有说话,但是刘艾就在身旁,加上刘艾这人旁的优点没有,这耳朵却是极为好使,闻言不免转头瞧来,暗自奇怪刘晔为何会有这般判断?
因为自打刘晔进境,刘艾就对这个年轻人颇多关注,经常邀他过府饮宴,期间也谈论了不少天下大事以及对政事的见解,当然刘艾也承认这种做法多少也是想要考校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才学。
最后的结论让他很是开心,觉得这年轻人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尤其还是刘氏中人,光武嫡派子孙,甚至刘艾觉得刘晔可以成为中兴汉室的一代名臣。
同时,这般怀有大才之人,一般眼光也是颇高,虽然刘晔没有直接评论过朝中诸公,但是刘艾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心中,无论是对于当朝三公还是对于目前手握实权的一些诸侯,评价都不是很高。
却没料到今曰不过才与皇上聊了没多久,就有了这么高的评价,心中好奇下不免就追问了一番。
刘晔的回答倒也简单:“陛下雄图大志,而且又很是实际,适才所问虽然不甚起眼,所于治国有大用。”
毕竟你得先知道那地方的情况,究竟出了些什么问题,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而且刘轩问他老家那边,自然就是想要将朝廷的势力扩展到那个地方——而在那之前,西北之地就不谈了,关东诸侯也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要对付的人可并不少。
刘轩会问那些,自然是对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有着充足的信心。
当然若只是如此,他也不会觉得刘轩就是一个明君了,真正起决定因素的还是这段时间里他亲眼所见的一切。
刘晔来的这段时间里,恰好赶上六部改革,人口清查以及大肆鼓励耕种和开垦,在这么一个混乱的时期和目前这种尴尬的环境,皇帝没有一味的加强军力,而是从民生着手,可见这位新君并非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冲动之人。
而六部改革,也可以瞧出新君要收拢朝廷大权的意思——而只钦点了户部侍郎一个职位,其它位置则让朝中老臣选出,也看出来新君并不是那种急于求成,沉不住气的人。他懂得适当的放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回旋余地,从这一点来看,这名年轻的天子已经是个合格的皇帝了。
但若只是如此,至多也就给汉王朝续上几年命,苟延残喘个十几二十年罢了,接下来依旧免不了陷入大乱。
真正能让刘轩得到刘晔看重的,还是刘轩对兵事的看重以及对现有不合理的军备制度进行的改革——而且雷厉风行,丝毫不拖泥带水。
这些事情综合起来,刘晔才会给出这么一个评价。
如果说一开始进京是因为朝廷征辟,不好拒绝的话,此时他才真正的有要在朝廷中一展才学,匡扶汉室使得汉王朝重新崛起的想法。
这些话,他都没有与刘艾说,毕竟这些话要是说出来,恐怕会惹得这位汉室宗亲大大的不满,可能还会惹来这位宗正的厌恶,刘晔虽然年轻但却并非不通世故的人,这些话还是烂在肚子里比较合适。
只是刘晔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这边心中评价了刘轩一番,那边刘轩也在评价刘晔。
“的确是人杰,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这等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刘轩笑了笑,对着旁边的荀彧又说了句:“抽个时间与那刘子扬多聊聊,问问他识得不识得什么有才学之人。”
荀彧听到皇上这么说,不免好笑道:“有才之人,哪里这么容易就遇到的?”
刘轩却挥了挥手:“不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才学之人自身也是颇有傲气,非同样有才学之人不能与之为友,所以但凡大才之人的亲近好友也多是贤才,可莫要一不注意错过了去。”
何况,刘轩可知道从这一年开始接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好像不要钱一样的往出蹦了多少人才,简直就是这个民族最繁荣的人才井喷期,自己不奢望一网打尽,起码也得将大半划拉进自己手下来吧?
“若不是当皇帝不能到处乱窜,我早就去把什么赵云、典韦通通给拉来了,哪里还要这么麻烦,招个人才还得兜上几个圈子?”
不过就目前来说,倒是也够用了,谁让他这个天子真正拥有的势力就只控制了长安这么一小片土地呢?
“这个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了……”心中暗暗估摸了一下:那禁军改编完毕,虎豹骑也开始真正的进行整编和训练,又有虎贲军以及羽林军在侧,长安已经不似前两个月的时候那么脆弱了。
而且,卢植估摸着只要再给他一年时间,他可以将禁军人数扩充到三万人,那时候朝廷不但有了自保之力,同时也有了可以收复西北的实力了。
而就在刘轩准备装死低调求发展的时候,东面传来了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董卓死了,死在了突然造反的将领手中。
;
第59章 如何封赏?
董卓死了,死的毫无征兆,而且非常突然。
当长安接到消息的时候,关东联军已经攻破虎牢关,直逼雒阳城下了,朝廷诸公听闻此消息,欣喜者有之、担忧者有之、不甚关注者同样有之。
欣喜者,都是一些觉得关东联军还是朝廷兵马,依旧会听命于朝廷的人,刘轩甚至怀疑这些人莫非当官当傻了?以为只凭借那么一个虚名,他们就会听命朝廷差遣么?
担忧者,自然是看出了当今情势——有兵有粮就有权,这些人担心关东联军一窝蜂的冲到长安来,然后又来一出董卓领兵入京师,挟天子令诸侯的戏码,那样的话对于满朝诸公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对于汉室江山同样不会有什么益处。
眼下皇帝虽然开始收权,但实际上对于他们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太多的影响,反而因为六部的改制,使得不少官员有了晋升的可能,真正受到影响的只是三公九卿那几个真正大权在握的人。
但是目前朝廷又是用人之际,皇帝还是会用他们,所以他们的权柄至多削弱,不会失去,所以目前的情况众人都还算满意。
可要是那些家伙冲进京师里来,估计他们就什么权利都剩不下了。
不甚关注的人,却是以皇帝刘轩为首的一票人,这群人包括吕布、曹艹、朱儁以及皇甫嵩,这几个人俨然是目前朝廷中的帝党,不但大权在手,而且有兵马可以调动,按理说联军兵逼雒阳城下,这群人应该最紧张才对,怎的眼下却一个个没什么兴趣的模样?
他们不晓得,吕布是不在乎这些,若关东联军不识好歹想要冲击潼关,吕布不介意亲领兵马过去教训他们一顿。实际上这位吕温侯对于所谓的关东联军并不怎么放在眼里,他甚至觉得若自己还在董卓麾下,那么这群所谓的关东联军早就被自己打发了。
曹艹不在乎,是因为他知道关东联军只要不是脑残了,就不会来冲击长安——毕竟长安与雒阳不同,雒阳还可以算是比邻关东诸郡,长安却在关西之地,从关东到关西可不是一步两步的问题,那人吃马嚼的,他们得消耗多少粮草?
何况,长安有潼关天险,这些人打个虎牢都舍不得下血本,最后还是靠董卓手下将领叛乱才占下关隘,这潼关他们又准备打多久?
更重要的是,打董卓可以说是铲除国贼,那么率兵冲击京师算什么?就不怕惹来其他诸侯的讨伐?
要知道现在各个诸侯都有兵马在手,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各家,缺的就是一个借口罢了,带兵冲击京师形同谋逆,这不是上赶着给人送理由去吗?
所以,曹艹丝毫不担心那群家伙会冲到长安来,而且即便真的来了,他们也没能力打下潼关。
至于皇甫嵩和朱儁,他们想法倒是简单的很,联军若就此散去也就罢了,若真有什么不臣之心,他们也不介意再多来几次平叛战争。
因此这几位是最淡定的了,不过相比之下,刘轩头疼的事情要更多一些。
他不认为关东联军会继续西进,甚至雒阳能不能打下来他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只是如今关东联军算是剿匪有功,他又得如何封赏呢?
想了想这些诸侯的身份和一些背景,其中只有幽州牧刘虞、北海太守孔融可以入朝任职,其余众人都不适合招进朝中,继续留在外面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中袁绍的官职倒是好解决,眼下他不过是北海太守,刘轩准备给他加个冀州刺史的职衔,以后等袁绍真的把冀州掌控在手了,再加个冀州牧的头衔。让袁绍当一个从名义和实质上都割据一方的诸侯。
按理说,皇帝应该竭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刘轩一直谋划的就是这种局面,所以他还准备让割据的情况更加严重。
幽州那里,因为准备把幽州牧刘虞招回来,他准备加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加上他本来就在北平经营多年,有了这刺史之名估计立刻就能将整个幽州掌控在手。
实际上刺史并非是一地长官,所谓刺史不过是替朝廷巡视州郡,考察官吏等事务的使者,并非是直接上官。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节,很多事情早就变了味道,比如马腾以西凉刺史的身份,掌控凉州大权不也谁也没说什么吗?
给公孙瓒加这么一个头衔,也不过是让他有了掌控幽州的一个借口罢了,其实即便没有这个官衔,那幽州也大半被公孙瓒掌控在手中,幽州牧刘虞虽然名义上掌管整个幽州,但是北平以及周围郡县都不在他掌控中,同时幽州最精锐的兵马也都是公孙瓒麾下的兵马,最最知名的莫过于公孙瓒帐下的白马义从。
一没了刘虞节制,公孙瓒立刻就成了幽州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即便刘轩不主动给其州牧的职位,估计他自己也要给自己加上。
等到那时候,幽州和冀州比邻,双方都周围都没了旁的势力,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这场大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自己再把孔融给征辟入朝,青州那边也没有个能够调停和稀泥的人,原本应该在青州以及兖州起家的曹艹又被自己给带到了西北,这么看来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大战可能比自己预料的还要更早爆发。
想到这里,刘轩不禁用手摸了摸下巴:“这样的话,中原地区似乎没有什么强手,也许一个不留神就被那三兄弟捡了便宜?”
这种情况可不能发生,刘轩随即让曹苞去将卢植唤来,他想要通过卢植将那几个人叫进朝中,就近掌控起来。
曹苞去了不久就寻到了卢植,这些阵子禁军整编,卢植大多都在禁军校场那里转悠,听闻皇帝传唤,心中虽然奇怪不过还是很快就整理好仪容,然后随在曹苞身后进了皇城。
一路上心中不停寻思皇帝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也不怪他这般,自打刘轩登基为帝之后,虽然对卢植也算重用,但君臣两个的关系可真不算多好,但凡有事情也多是在朝议上说,私下里很少单独聊上什么。
卢植自己也晓得皇帝对自己不感冒,归根究底就是当初自己追杀张让的时候,因为刘轩保下张让,自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因此而恶了皇帝。不过他始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做错了,当然若皇帝因为看他不爽而免了他的官职,他也无话可说。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刘轩登基后虽然对他没什么好脸色,但是大事上却对他没有半点成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还可以说相当重用——那禁军改编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只看皇帝委任的几个人就知晓新帝对其何等看重。
这种大事要自己参与其中,可见皇帝对其器重,就因为此事,卢植都被朝中的一些老臣划归到了帝党一派中去,当时得知这一点后卢植也是哭笑不得,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