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一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淮还是板着那张脸,还满是稚色的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誓死不从的味道来。
  易谦见讨好不成,便将腰间的玉佩解下来,拿在手里晃来晃去,道:“庄淮你看,这玉佩好看吗?”
  庄淮虽然年纪小,却也是爱玉之人,对易谦身上这块佩可说是“觊觎”已久,如今见了易谦这架势便不由凑了上去。
  但见庄淮上钩,易谦便将玉佩交到庄淮手中,看着那眉头总是跟打了结一样的小侍读捧着那块玉佩别样欣喜的神色,他便趁机道:“你要给我把东西写了,我就将这玉佩送你了。”
  庄淮惊讶地看着一脸嬉笑的易谦,指尖还触着手中那块玉佩……然后,他莫名其妙地点头就答应了,并且……干净利索地把东西写完了交给易谦。
  那时头一回做坏事没经验,易谦直接将庄淮写的东西交给了师傅,结果被抓了包,庄淮被他父亲痛打了一顿,十来天没进宫,那些日子可是把易谦逼疯了——皇帝罚他看书做笔录呢。
  但是那样的一个人,究竟也跟着时间走远了,如今还留在身边的……这个时候,连夙涯都不在。
  踏出御书房的时候,易谦暗暗叹了一声,又听见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听见有人叫他,九殿下。
  “宁相。”易谦对宁谨铭是敬佩的,同样在这场纠葛里两不相帮,他受人掣肘,但宁谨铭却安然无恙,依旧是那个周正公直的丞相,连皇帝写下传位诏书也要有宁谨铭代笔。
  “九殿下一颗心,可以放下了。”宁谨铭与易谦并行在宫道上,中年丞相气韵沉沉,说话稳稳当当的,却有深不可测的意味。
  “我不明白宁相的意思。”易谦疑惑道。
  “九殿下以为,老臣如何能做这丞相的位置?”
  易谦寻思片刻,惊觉道:“原来宁相……”
  “九殿下毕竟年轻,看世不穿,对皇上的用心也没有理解得十分透彻。”
  “还请宁相明示。”
  “九殿下不如好好想想皇上今日为何要殿下在旁做这个见证,兴许也就明白了。”言毕,宁谨铭拱手行礼,就此退下。
  诏书的内容几乎就是所有人都以为的那样,储君即位,无可厚非,但正如宁谨铭所说,为何做见证的要是他这个在朝中无权无势的九皇子?
  那道诏书也没有即刻就颁布,只是当日宁谨铭与易谦同时陪在御书房的消息传了出去,又惹了些人揣测而已。
  太子易琨照旧监国,朝中之事大多不必来扰了皇帝养病的清闲。还有宁谨铭,近来入宫的时间长了,与皇帝见面却多是闲聊下棋,两人不似一国帝相,倒更像是颐养天年之人。
  宁谨铭在的时候,易谦多不逗留,那两人说话总是透着另一番味道,听着不甚舒服,他也不想多理,心底的疑窦也在这一日日看似平静的生活里慢慢被磨平——但是夙涯,依旧不知去向。
  再见庄淮,已是八月底,快入秋的时节,园子里的花谢了好些,倒是几株菊花竞相绽开,尤有风韵。
  紫衫沉静,比才回来帝都的时候看着稳持了不少,此时就坐在园子里,卧在榻上,身上覆着薄毯子,像是睡着。
  听见脚步声靠近,易谦睁开眼,瞧见庄淮就站在自己跟前,还和过去一样的动作。
  “以前,还有阿夙在的。”易谦从榻上坐起身,伸手比了一个高度,笑道,“大概也就这么高,小家伙还怯生生的,想给咱们做和事老。”
  “结果被九殿下给诓了。”庄淮接口道。
  易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抬首去看庄淮,问道:“说吧,今日劳烦庄大人过来,所为何事?”
  “一物换一物。”庄淮回道。
  易谦霍然从榻上站起,那一记动作太快,先前庄淮又走得近,这会儿没留神,硬是被惊得连连退了两步才站稳了身形。
  “阿夙在哪里?”易谦质问道。
  “那日在御书房,皇上找宁相做什么?”庄淮并不避开易谦此时略带薄怒的目光,即使那眼神比过去锋锐许多,他却心如铁石一般毫无所惧。
  易谦转过身道:“不如直接去问宁相。”
  “那九殿下就只好自己去问阿夙的下落了。”庄淮冷冷转身。
  “庄淮!”那一指急怒攻心,然而当看着旧年知交顿住身形,心里头那些诘责忽然一个字都说不出口。他终究是没有那样决绝的勇气,即使庄淮如今这样对他,那些情谊他却是不能就这样抛开的。
  “殿下改主意了?”庄淮对方才易谦的斥声仿若未觉,转身再面对易谦时还是来时沉郁的靛色衣衫。
  “你随我进来。”易谦拂袖去了书房。
  庄淮就跟在易谦身后,看那紫衣前行,全然没有当年的轻松惬意,那背影肩头似扛着什么,脚步也沉重了。
  书房还是过去的样子,庄淮踏入的时候就忽然有种时光扑面而来的感受,有些过去陈旧的气息萦绕在周围,将那一年彼此还谈笑风生的画面拉了回来,就是那些,都已泛黄。
  易谦速速写了张字条交与庄淮,道:“回去交给大哥,他自然就明白了。”
  庄淮将字条收起,道:“不日就将阿夙的消息传达,九殿下放心。”
  若是过去,他自然放一百二十个心,但面对如今眼前这个庄淮,他如何放得下心。
  见易谦仍有顾虑,庄淮从袖中取出一件用帕子裹着的东西交给易谦。
  本能里仿佛已经知晓庄淮手里的是什么东西,易谦伸手时还有些犹豫,然而看着故友掌心的帕子,他还是夺了过来,思量之后打开,果真就看见那块残了角的玉佩。
  “这……”易谦怒目相向,质问道,“阿夙究竟在哪里!”
  夙涯不会轻易就让这块玉佩离身的,如今这佩居然出现在庄淮手中,夙涯那里究竟是要发生怎样的状况。
  “大哥究竟是要怎样!”易谦终于克制不住箭步上前揪起庄淮衣襟,怒意烧在眼底,再不顾往日情分,低吼道,“阿夙根本就是无辜的,当年大哥自己做的事,连父皇如今都不去追究,他何须苦苦相逼!”
  “太子当年做过什么我不知道,只是事情一日没有最终定论,一日就不能彻底放心。”庄淮看得见易谦眉间仿佛可以烧尽一切的怒火,教这平日看来温善亲和的九皇子顿时变得面容狰狞。
  “父皇诏书都写了,始终也没人能与他争抢什么……”
  “还有五殿下……”
  “五哥根本做不了什么。”
  “如果我告诉九殿下,如今五殿下正在查当年的事呢?”庄淮眉峰一蹙,眼中冷光随之盛极。
  “我说过,连父皇都不予追究,否则也不会写下这纸诏书……”
  “太子要的,是绝对安全。”庄淮冷峻依旧。
  易谦握着庄淮衣襟的手又收紧了几分,却忽然松开,直将那人推开几步,问道:“既然他要的是绝对,我如何能保证在此之后阿夙是安全的?”
  抚去襟前褶皱,庄淮淡淡道:“事实上,九殿下没得选。”
  平静却异常尖锐的一句说辞,再次挑起了易谦内心的愤恨,并不因易琨的行径有多不留余地,仅仅是庄淮,在这样的时候无异于趁火打劫、雪上加霜。
  “怎么说都是手足兄弟……”
  “五殿下要下手的时候也没见多顾念着这血脉之情。”庄淮眉峰蹙起,睇着眼前易谦伤而有哀的神色,终是一叹,道,“九殿下仁义之心,庄淮能明白,但在外面……只有弱者才拿这一套用作说辞……”
  易谦抬手,制止庄淮继续说下去,道:“不用假以辞色了,不管是当年我认识的那个庄淮,还是如今代大哥过来的庄大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一口气憋在胸腔里欲抒难发,总是教他觉得身心俱疲,也不想再去多看多听,他也做不过来,既然心里记挂着夙涯,就当是为了那个分别的少年做的这些事吧——争端之中,要想双赢,只有痴人说梦了。
  “那就有劳九殿下了。”庄淮揖下,俯身的时候眼底终究划过一丝无奈苦楚,也尽是歉意。
  “还请庄大人在大哥面前求求情,总是别做得太绝……”
  “这事……庄淮说不上话……”那长揖未起,庄淮的声音几乎埋在身下,但字字清楚,容不得易谦听不见。
  “也罢……庄大人能保下阿夙,易谦……就感激不尽了。”易谦嗤笑一声,也是自嘲——事到如今,他竟要求了庄淮才能保全夙涯,究竟他这个九皇子,是如何失败。
  门外忽然传来叩门声,易谦传人进来时,家奴回说,宫里下旨,要易谦和庄淮即刻进宫。

  还能跟过去一样吗(一)

  易谦一进宫就即刻去了御书房,瞧见的就是满朝文武几乎都跪在外头,最前头的就是几位皇子,而御书房的门紧紧闭着。
  周维见易谦过来了便即刻上前道:“九殿下快进去吧,皇上等了多时了。”
  众人目光当即落在易谦身上,连猜测都不曾有,就只剩下惊讶了。
  易谦在诸位臣工注目之下快步踏入御书房,瞧见的却是宁谨铭正伴在圣驾之侧。
  “父皇。”身后的门扇被阖上,易谦垂首,眉头已然拧结。
  皇帝将案上一只长匣递给身旁的宁谨铭,道:“接下去的事,就由宁相与易谦共同完成了。”
  易谦认得,那只长匣是当时皇帝用来放传位诏书的。
  “父皇这是……”易谦看着宁谨铭手捧长匣走到自己跟前,便不再多言,转身跟着当朝丞相出了御书房。
  门臼转动,声音沉缓,当易谦与宁谨铭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所有的目光便落去了宁相手中的那只长匣上。
  “众臣听旨。”宁谨铭捧出那只长匣于众人面前,肃容而语,威严刚正。
  本就跪倒在御书房外的一众臣工闻言皆是一憷,纷纷躬身伏地高呼吾皇万岁。
  易谦就站在宁谨铭身侧,看着当朝丞相宣读天子传位诏书,字字不错,句句犹如泰山稳持,不容置疑。
  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纵然如今易谦瞧不见众臣工的脸色,也多少能够猜得出几分,譬如这跪在队伍最墙头的太子易琨,在听见诏书内容后定然极其欣喜。
  易谦的目光落在队伍后头的庄淮身上,那人同样伏地听旨,却跟块木头似的,不为所动,那样跪着,不见丝毫动静,仿佛这天下易主的事与他没有半分关系——刚才,庄淮还在为自己的主子威胁于他呢。
  待诏书宣读完毕,也只有易谦与宁谨铭重新回了御书房,新君协同那些皇子大臣统统退下。
  “易谦?”皇帝看着还有些失神的易谦问道,“还是不明白朕为什么要这样做?”
  易谦垂首道:“儿臣不知。”
  “时候到了,就不得不做。”皇帝与宁谨铭道,“将来就有劳宁相辅佐新君,料理朝政了。”
  宁谨铭当即跪于圣驾前,埋首道:“臣惶恐,谢皇上青睐。”
  “宁相不必自谦。”皇帝示意之下,易谦便将宁谨铭扶起,皇帝又道,“辛苦宁相了,且回去歇息吧,朕还有话要与易谦说。”
  宁谨铭就此退下。
  御书房中唯剩下易谦与皇帝二人,父子之间少了君臣之礼,相处起来也要轻松一些。
  “易谦,扶朕去窗口。”皇帝伸出手道。
  易谦便扶了皇帝走去窗下,稍稍推开窗扇,瞧见外头落了好些树叶的枝杈,连总有匠人精心修饰的花圃,也逃不过这秋日寂寥,如今看来要萧瑟凄凉一些呢。
  “时辰到了,撑都撑不住……”皇帝咳了几声,本就单薄的身子随之颤了颤,就像要散架子似的。
  “父皇保重龙体。”易谦扶着皇帝的手又紧了几分。
  “就是知道要保重了,才这样做的。”皇帝一手扶上窗框,木质的框子摸起来居然也这样凉了。
  “父皇……”易谦总不忍心看着病弱的帝王这样站着,便劝道,“儿臣扶父皇回去躺着吧。”
  “自己的身体朕自己知道,这会儿还站得住。”皇帝勉力笑着,“就是当时知道易琨那么做的时候,有些错愕罢了。”
  “过去的事,既然父皇都不追究了,也就不必去想了吧。”易谦看着垂垂老矣的帝王,内心又生出愧疚来。
  “易琨的路,是朕一早就替他选好的,他那么做,朕也不怪他,毕竟太子当久了,心里痒痒,做点出格的事,朕能理解。”皇帝的声音沙哑,总像是要断在某一个音节上,不将这句话说完一样。
  阖眼的动作都做来相当缓慢,易谦看着,都怕下一个瞬间,眼前的皇帝就再睁不开眼了。
  “看了这么久,易琨能坐好这把龙椅,能坐稳这个江山,所以,朕就遂了他的愿,就是易筠心太大……”皇帝摇头叹道。
  “总是兄弟,大哥总不至于赶尽杀绝的。”易谦道。
  “你啊……凡事都往好的想,有时候朕还真舍不得你就这么出宫,要是能留在易琨身边,补上他缺的这份心,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