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为王作者:顾雪柔[完结]-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妫辽俚糜幸桓鲈拢奔从帜枇恕
  坐车赶路是件累死人的事,直是找罪受,当年上京离京,游淼年纪还小,自然抱着游山玩水的念头,这里走走那里逛逛,倒是还好。然则这么多年过去,该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什么奇山秀水都见过,大漠黄沙也看过,余下的就只剩下枯燥无聊了。
  幸亏李治锋多少会与他聊聊天,又打点周到,日子才渐渐的有声有色了些。从前是伺候少爷,如今则是伺候媳妇,吃的用的,一概细心得很。
  游淼倚着李治锋,在车里翻账本,细数带到北疆的货物,这一次他是有备而来,光是江南的绿茶与乌龙,就带了三车七十斤。余下的还有东海的珊瑚,珍珠贝类,以及苏绣。
  胡人是看不懂上中下品的,给点清香淡雅的茶叶,他们也喝不出来,只会嫌弃贵,胡人都口味重,须得以炒茶,乌龙以及大红袍等应付他们,苏绣则以花团锦簇等色泽鲜艳,图案繁复的居多。
  李治锋:“苏绣四十匹,木雕二百个,青花瓷杯三千……个?”
  “嗯。”游淼瞥了一眼货单:“胭脂六百盒,三箱,茶七十斤,三车。蜡染六百尺。”
  李治锋翻来覆去地看账本,说:“你买了这么多,只花了八百两银子?”
  游淼笑道:“有的还买贵了,且看你媳妇我到时候怎么给你赚成白花花的银子回来。”
  李治锋道:“这些也就算了,怎么还有《金刚经》和《心经》?”
  游淼道:“这东西可不容易得,上次机缘巧合,才要到了两本金汁写就的孤本,是前朝一位大师……叫什么来着?我也忘了。”
  李治锋道:“给宝音王后?”
  游淼点头,从长椅下取出一个匣子,里面装着两本破旧的佛经,一串念珠,看上去已颇有点年份了,要给李治锋看,李治锋却怕翻烂了,让他收起来。
  游淼显然是有备而来,知道怎么送礼,李治锋翻看了一次货单,便放下心了。昔年帝君赵愗重道轻佛,拆去佛寺,独尊道家,前朝的佛经,念珠等物被当年的老太后带到别宫,恰好就在茂城。游淼从前进宫时,一群太监宫女收拾宫闱,清出些旧本在外晒书,本欲放进书库,游淼闲着没事,便顺了些走,想着回家偶尔也读点佛经,帮李治锋去了杀戮之报。
  子不语怪力乱神,孙舆是从来不吃这一套的,游淼也不信,本想有空就读,没想到拿回家扔在书房里,一晃又是许多年过去。
  这次正好带去北疆,借花献佛,送给礼佛的宝音王后。

    243、卷五  八声甘州

  一路上,天气渐渐地凉了下来,游淼与李治锋白天聊聊天,翻翻书,游淼也无书可读,便只好翻来覆去地看那几本佛经,读着读着,却又仿佛品出点味道来,一时半会反而舍不得送出去了。
  时近深秋,车队经过中原,游淼奇怪的发现,这里的城镇,居然又有了人烟,不复当年万里焦土,荒芜江山的模样了。在胡人的统治下,汉人依旧是能生存的,只是税更繁重,家中妻儿也并无保障。
  商队经过昔年京城以北的黄县时,恰好碰上一队胡人掳劫,追着几个男人从村子里出来,刹那就惊动了游淼。
  胡人大肆喊话,外头又有人在喊救命,游淼正要下车,却和上车来的林科打了个照面。
  林科一脸紧张,朝游淼道:“少爷,不要管。”
  游淼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只觉愤怒且心酸,车队却徐徐起行,离开了黄县。
  于情于理,游淼都知道自己不该管,商队有齐备的手续,通过五胡的领地已经不容易,不知道多少人虎视眈眈,想抢他们的货物。这个时候再救人,很可能会连累整个商队。
  游淼闭着眼睛,车后面远处,传来一声惨叫,以及胡人们的叫嚣。
  “匈奴话。”李治锋道。
  游淼叹了口气,说:“还是得尽早收复北方的领地。”
  “不要太自责了,我们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李治锋说。
  “嗯。”游淼疲惫点头。
  随着越来越北,游淼的心情也渐沉重下来,直到深秋的第一场雪,他们又来到了蓝关。
  这是他上次逃离的地方,游淼对此处记忆深刻。蓝关已驻扎了不少鞑靼的兵马,严密盘查后,林科嘻嘻笑着,给士兵塞了银钱,又分了些吃食与队长,鞑靼人才凶神恶煞地放过。
  游淼的马车里被翻得一团乱,还好最后过了,只得与李治锋相视苦笑。
  数日后,到了延边,此时距离他们从江南出发,已经过了足足一个月,游淼料想赵超现在也已经知道自己北上的消息了,对着他写的信,估计是一脸无奈。林科在延边城留下一部分商人,专做戍边与五胡,高丽等地的生意,再让剩下的车队开拔,前往大安。
  大安城历经五年,早已今非昔比,来到此处,游淼的心里又通通地打起鼓来。
  眼前的大安壮阔恢弘,城墙已翻修过一次,游淼险些认不出来这个地方了。
  “这就是鞑靼人的都城。”林科道。
  游淼不时从军报上读过,却万万没料到,大安已经成了眼前的模样。
  就连李治锋也惊讶了。
  “修得这么好了?”李治锋蹙眉抬头看,低声问道。
  林科小声答道:“城墙下,都是汉人的血。胡日查当年让十万咱们汉人俘虏,没日没夜地重新修建大安城,想登基当皇帝,没想到才当了几个月,就一命呜呼,看鞑子这气数……嘿嘿。”林科嗤之以鼻。
  游淼道:“你去忙罢,别一直陪着我们,当心露陷,从这里开始,一切都要小心谨慎行事了。”
  林科点头,自去带领商队入城。
  李治锋道:“下来走走。”
  游淼无所谓,跃下车来,昨日刚下过一场暴雪,城外银装素裹,他呵着气,搓手站在雪地里。抬头看。
  十里城墙,戒备森严,墙上飞扬着猎猎大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易守难攻。”李治锋评价道。
  游淼点头,他知道赵超手里,一定有大安城的布防图,自己手里也有一份,但商人们画出来的图,与他们自己亲眼所见,终究是有区别的。
  斥候眼里的一座城,无非就是城墙,护城河等建筑的组合,而在游淼眼里,这些砖墙鳞瓦,折合成的就都是人命。
  “十万人你说攻得下不?”李治锋低声道。
  “难。”游淼道:“对方只要一万人守,我方十万人实在难说,而且还要提防高丽,犬戎等地的支援。”
  “可以围点打援。”李治锋道。
  游淼摇头道:“再说吧,除非是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能攻城,攻大安,绝对是下下之策。我说……你就不能说点别的吗?别老想着打仗杀人了。”
  “你还不是。”李治锋道。
  游淼哭笑不得,然而转念一想,发现自己和李治锋都是习惯性的,打仗打出毛病来了,没事就总喜欢聊打仗,但这里头总感觉有什么不对,态度似乎不太对,忍不住道:“哟呵,你还顶嘴了。”
  李治锋道:“现在我是你管家,你得被我管着,你自己让我这么演的。”
  游淼一想也是,李治锋这么说,自己反而驳不了他。
  李治锋蹙眉教训道:“进城以后,少给我惹麻烦。”
  游淼苦笑,点头,两人进状态都进得飞快。
  马车徐徐而行,商队过了一半,守卫瞪着游淼与李治锋,一指李治锋,叽里咕噜地问了句话,林科愕然,忙转身朝游淼道:“方少爷,他说你家管事不像汉人。”
  “东夷人。”游淼早有打算,说:“他母亲是东夷族。”
  守卫们奇怪地打量李治锋,最后都点了点头,李治锋彬彬有礼,客气点头。这才放进了城内。
  进去之后,林科领了牌子,便带着商队到城内的落脚处暂歇,游淼到了客栈内,只见客栈既暗又潮,冷冰冰的,靠在窗边朝外看了一眼,街上有鞑靼兵经过。
  “守备不严密。”游淼道。
  林科在一旁垂手伺候,答道:“回少爷的话,一年前管得极严的,后来咱们商队的人合了王后的意,才渐渐地松懈了些,外头还有不少鞑兵,本来说是保护咱们,实际上是监视,只是现在都习以为常了,便懒得管咱们,各自喝酒去了。”
  “差事费还是要给的。”游淼道:“每人多散点银子罢。”
  “那是。”林科道:“小的不好出面办这事……”
  游淼一听便会意,现在他的身份是方少爷,便只能让李治锋去办。
    
    244、卷五 八声甘州

  李治锋出去巡了一转回来,把该贿赂的银钱都使了,又约略打听到不少消息,胡人该过冬猎节了,在冬猎节前会有一次盛大的庆典,鞑靼与五胡,都会将在塞外狩得的猎物拿来集市上流通。
  而届时,巴图小王子也会集结群雄,带人离开大安,前往长城下狩猎,这最后一次围猎结束后,鞑靼王朝就将正式进入冬季,直至来年春酒节,莫连河破冰。
  “犬戎的消息呢?”游淼问。
  “他们就住在大安城里。”李治锋答道:“时不时会到集市上来买东西,这里的百姓,胡族,就连鞑靼人都怕他们。”
  游淼点头道:“那……还是以安全为主……”
  李治锋答道:“要去,我必须跟着你,否则一来没人保护你,二来我也不怕被人认出来,毕竟已经快十年了。”
  游淼想起李治锋被抓到京师的时候,那年他只有十来岁,过了两年后游淼将李治锋从李延手里买回来,如今李治锋已经二十八岁了。容貌,身材都有变化。
  然而游淼还有点担心,说:“试试看给你换个装扮。”
  当夜游淼与李治锋研究了一晚上,李治锋自己曾派出人到塞外乔装改扮,探听风声,于易容一道早已有所准备。游淼给李治锋锟了白发,又将眉毛略略修去了些,改了少许容貌特征,最后李治锋照了镜子,俨然就是一副中年人装扮。
  “成了。”李治锋满意地说:“老了十来岁。”
  “眼睛。”游淼无奈道:“眼神敛着点,你的眼神太厉害了。”
  李治锋便依着游淼吩咐,稍稍朝下看,两人都笑了起来。
  夜里上床时,游淼抱着李治锋,把头枕在他的肩上,只觉既奇怪又好笑,打趣道:“你都能当我爹了。”
  李治锋饶有趣味道:“乖儿子,叫爹。”
  两人笑着打打闹闹,一夜过去,翌日林科来叩门,游淼睡眼惺忪的,被抱上了骡子,天不亮,众商人便赶往集市上。
  东天刚现出一抹鱼肚白,游淼冷得直呵白雾,商人们便开摊,排布货物,李治锋忙前忙后,游淼呆呆坐着。
  这天不是个好天气,阴风里卷着小雪,商人们都冻得直哆嗦,游淼裹在一大堆皮裘棉袄里,顿时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八年前出塞时,塞外一见中原商人,可是人人趋之若鹜,唯恐买不到南边的货,还有塞钱给他让他卖东西的,如今怎么差这么远?
  随着苍白的天幕渐渐亮了起来,市集的人开始变多,少数胡人挑挑拣拣,逛着集市,而直到天大亮时,拖家带口,来市上买东西的人终于多了。
  “卖茶叶嘞——”
  “南来北往的货,江南的上好绸缎——”
  “卖南货嘞——”
  商人仿佛约好了一般,齐齐喊了起来,还有人摇头晃脑,吹起唢呐,汉人街上登时热闹起来,把游淼吓了一跳。
  游淼正看着他们乐,胡人便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登时整个市集上的人都来了,游淼松了口气——看来北方的通商,还是与从前一样。
  鞑靼人呱啦呱啦叫着,各个摊的商贩开始比手指,无需交谈,也无需讨价还价,说多少就是多少,少一分钱也不卖,几次急得买家要拔刀子砍人。游淼心惊,却被李治锋摇头示意,让他不用怕。
  游淼的摊子前围聚的人最多最热闹,简直是一片混乱,不到半个时辰,今天带出来的茶叶卖得干干净净,游淼来做生意的目的不为钱,二两茶叶,一匹毛皮就卖,捆得妥妥当当的胭脂,茶叶等小包一包一包地出去,背后的狼皮狐狸皮也越来越多,随着日上三竿,使银子的鞑靼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整条街的商人们便开始倒腾出各种好货,专供这些鞑靼贵族购买。
  “早知道今天把货一下全带出来了。”游淼乐道。
  李治锋道:“少爷,这才第一天,咱们至少得做五天生意。”
  游淼虽然久不行商,但看到市集上这繁华景象,忍不住还是手痒,看着身后的毛皮,约略估了一下价值,这次出来,货值起码能翻个三番。
  不到一上午,货卖得差不多了,生意最好的商人开始收摊,李治锋始终盯着来来往往的人,游淼的摊上还剩下一架木制的手工小屏风,一座珊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