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阳光的照耀下迅速地消融。
他猜自己晒太阳的爱好一定让那个可怜的男孩深深地忧郁了。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带来的偏见。虽说亡灵会在阳光下被削弱——因此他们每年都要派人去亡灵城维持黑暗天幕的存在,但像他这样的亡灵法师,尽管外貌上对于他的年纪而言有些过分年轻了,终究还是人类的身躯,即使对圣光有些排斥,也是体质问题,就像花粉过敏一样。这些话显然让那个倒霉孩子更加困惑了。因此他并没有继续指出,现在居住在北地的这群人对于南方没有任何想法,几百年下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北方的气候,何况北边最不缺的就是地,更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本质上北方的政权是个纯粹的法师政权,这些人的征途所向,不是尘世的领土,而是至高的真理。从他的角度看,亡灵战争实际上是因为夏天过剩的阳光和雨露让南方的人口变得臃肿,军功分封所形成的内部矛盾向外转移的机制也决定了南方王朝的中央权力需要依靠对外战争来维系,北地人只是奋起反抗罢了。
公正地说,这是场永不终结的、没有胜负的战争。夏季只是中场休息的时段,几百年来双方之间互有胜负,但没有一次,南方人在战后将旗帜插在了北方的土地上,也从未有过,北方人将据点建在了古战场以南。然而近百年来,随着南方人对古战场的探索的日渐深入,土地争夺的天平开始向生者倾斜,过去往往是南方人积蓄好了力量,以正义和信仰为名对北地开战,而这次他回到北方,却清晰地感觉到内部弥漫着的焦虑氛围——也许从这一次开始,战争不得不由北地人挑起。
战争,未必是源于征服的渴望。他曾经到过潮湿、贫瘠的西海岸,在大陆最南端的金色热土稍北一些的地方,在龙骨大船上工作的水手之间流传着东方的传说。乘船南下,绕过金色大地,穿过无尽风暴之海,待风平浪静之时,便能看到散落于东方玉海之上的珍珠群岛。这些岛屿分属于不同的势力,其中最为强盛的,是拥有黄金城的中央国度。那里的国王骄横自负,称黄金城为宇宙的中心,珍珠群岛的其他势力都是中央国度的附属国。国外将途径此地的商人与流亡的浪客都视为觊觎黄金城宝贵财富的小偷与强盗,因此商船只能在隔壁的兰芳岛停靠,在那里置购香料与丝绸,有时也会去稍远一些的哈西玛岛出售做工精美的铠甲和兵器。哈西玛人尚武之风浓厚,又对遥远的西方文明充满好奇,商人们往往能用华而不实的铁制品换来大量稀罕的宝物。然而在几十年前,哈西玛岛与中央国度之间却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最后自然毫无悬念地由强大的中央国度取得了胜利,但哈西玛岛主动挑起战端的原由却是众说纷纭。有些人说是愚蠢的哈西玛人妄图征服庞大的中央国度,也有些人说是因为中央国度插手了哈西玛岛与小黄金岛之间的纷争。小黄金岛陡峭的海岸崖壁下有盛产贵金属的溶洞,岛上的居民特别崇尚中央国度的文化,便仿造中央国度的首都造了座小黄金城。只不过这座城实际上是以砖石和泥土砌成,只是在房顶的瓦片上镀了层金,远远望去好像还真与正品有几分相似。小黄金岛和哈西玛岛历来敌视,或许最初是因为贪婪,到了后来却因为一代代的鲜血而变成了毫无理智的仇恨。这两座岛均在中央国度外围,大约黄金城的国王也有意平衡双方,暗中通过兰芳岛购买了一批军备秘密送给了已经处于灭亡边缘的小黄金岛,一举扭转了局面,让两座岛屿之间的战争陷入胶着。哈西玛岛或许意识到了中央国度不除,自己对小黄金岛的征服永远不可能实现,才有了荒唐的开战举动。
他还听过另一种说法。其实在对中央国度开战以前,哈西玛人就对战争的结果作出了充分悲观的预测——他们开战,便不是为了胜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中央国度所辖的岛屿发起了冲锋,并且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在战术上的优势,以至于在战争的前半段,中央国度可以说是节节败退,损失了外围的一大批小岛,包括兰芳。直到战争后期,哈西玛岛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才被中央国度反攻成功。而当哈西玛人落入注定无法挽回的颓势后,他们又非常果断地投降了。结果便是,中央国度稍稍受挫,但无伤大体,小黄金岛绝处逢生,哈西玛岛虽然承受着战败的屈辱,但实力大体上保存完好,然而兰芳岛上的势力却被彻底清除了。
对于哈西玛人来讲,大国和小国之间的距离不是静止的,大国会因为其自身的优势越发地将小国甩在后面,这是个难以逆转的过程。中央国度富有万物,蒸蒸日上,哈西玛人再怎么努力发展,也无法追上中央国度,反而要坐视这种差距的拉大。即使不开战,中央国度最终也会因其无可匹敌的强盛而让哈西玛人不得不屈从,对于高傲而自尊的哈西玛人而言,这是不可容忍的。那么不若开战,通过战争遏制中央国度的发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这时候的开战,不过是极端的恐惧和恐惧之后的绝望所带来的疯狂。
当他的学生请求他回到北方继承皇位的时候,眼中也是同样的疯狂,那双深沉漂亮的海蓝色双眸下涌动的是同样压抑的恐惧与绝望。这也正是他之所以答应了对方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唔,今天再不更新也太对不起追文的亲们……周末努力码字,争取下周不要这么混乱orz为了补偿亲们,推荐一款饮料,今天在学校小卖部发现的:貌似总共有九种口味,学校里的不全:话说今天上课碰到一超牛逼的姐们,她坐在第一排,正对着教授的地方,双开貌似是梦幻西游的某款回合网游操作的非常流畅,一整堂课都没停下,教授就站在她面前不足30厘米的地方忘情讲课……
☆、第一章(5)
大约从他记事起,就隐约有这样一种明悟,他将要接替属于他父亲的位置。那是把冰冷的椅子,椅背上青铜铸造的浮雕硌得人生疼,那图案描绘的是天堂与地狱之争,尽管棱角已被磨得光滑,画面上的恶魔依然狞厉。扶手上是龙首的造型,须刺繁多,让人不知如何下手,整个椅子的基座是龙的身躯,长而有力的尾巴环绕着蹲伏的身体,五颗龙头分别在椅子的五个角落。与其说这把椅子是用来坐的,不如说是用来威吓下方匍匐的人们。
他一点也不喜欢那把椅子。
逃亡到北方的这群人在政治上实在没有什么创意。神降士在大陆上建立起的统一的国家一开始是共和的,这种制度带着部落联盟的痕迹,每个部落推举一个长老,长老们谁也不服谁,只能坐在一起商量,谈判,交换筹码。随着众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的逐渐合并,最终掌握了可以左右大局的实权的长老只剩下了几个。他们彼此讨伐,征战不息,曾经有过某个长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想改变这种动荡的局面,就逐步收回了长老手上的兵权,换成自己派系的人去掌握。他的行为让长老们感到不安,以恢复共和的名义联起手来针对这个自命皇帝的独裁者发起一场阴谋。皇帝死了,那些得了他的命令拥有军队的人却被帝位诱惑着,没人愿意将权力重新交给一群仗着资历和家族势力的老头子们。他们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又这样战火绵延了几十年,他们才接受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帝国分成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皇帝,对自己的领地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这个方案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然后又是战争,但结果却是尴尬的,每一个派系里拥有贵族之血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无论哪一方取得了胜利,都找不到一个可以继承胜利果实的人。神降时代也就此终结。
这群逃亡者沿用了神降士的帝制,也沿用了帝位传承的方法。皇帝将军中最有权势的人收为养子,皇位由养子继承,这样就可以避免军权分配带来的动荡。但是这群乌合之众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族,都掌握着差不多的军事力量,那么谁能够服众、成为北方新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呢?当时有个名不见经传的星辰术士叫做克里亚苏斯,这个人自感无力参与到帝位之争当中,一直向北,本来打算找一个远离权势纷争的地方隐居,却无意间找到了藏身在冰川之后的亡灵城。获得了亡灵巫术的传承和千万亡灵大军的支持后,克里亚苏斯重返逃亡者的聚居地,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新帝国的首位皇帝。
亡灵巫术的起源,在北方帝国内部也是个无解之谜。他在南方倒是听过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概是在光辉时代之初,有一位出身高贵的白袍祭司。当时的教廷已经有了后来争权夺利的苗头,但这位白袍祭司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四处行走。那时候大陆的局势还比较动荡,神降士家族的覆灭,使得大陆上骤然出现了权力真空,什么佣兵团的头目,颇有名望的冒险者,都纷纷举起大旗,自立为王。到处都在打仗,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而白袍祭司散尽家财,在各地建立起简陋的小教堂,花重金购来食物救济贫民,还救治战争中受了重伤的人们。祭司在当地招募愿意为教会奉献一生的虔诚者,教授他们神术,让他们主持赈济,又安排得到教会帮助的人在附近安置家业,教他们相信天堂,来重建秩序。这个人实力之高,恐怕连当时的教皇都不敢称自己在神术上比此人造诣更高,也因此,他所走过的地方,并没有流寇和残军敢来袭扰,甚至还要特意避开这片土地。
然而随着祭司播撒光辉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难以兼顾如此广阔的地方,祭司便将自己挚爱的女人留在了东边,自己继续向西前行。这个女人叫做特丽莎,原来是个战地护士,医术高超,她与祭司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相识,志同道合之下心生爱慕,旁人便也如尊敬祭司一般尊敬特丽莎。相比祭司的高高在上,出身平民的特丽莎更加随和,有一次她耗尽了自己的神力之后,就在附近的一户农家休息,恰好一队骑兵路过劫掠,又怕留下的痕迹被祭司发现,惹来祸端,就放火将村子烧了。特丽莎没能逃过这场劫难,等祭司寻到她时,只剩下烧得发黑的残缺的骨架了。祭司震怒而又悲痛,却无力挽回,尸骸被破坏的太严重,就算他的神术再怎么高明,也无法将爱人复活。痛苦与愤怒让祭司越发质疑起神的意志,为何行善之人却不得善终?为何作恶之人却可享天下之权柄?究竟神的庇佑是留给那些善良虔诚之人,还是为手中沾满鲜血的恶人所拥有?地狱的恶魔窥到了信仰的裂隙,便在祭司耳畔私语诱惑,最终让祭司背叛了光明的信仰,走向了黑暗。恶魔传授祭司一种与神术正好相反的邪道,告诉祭司这样便可复活他的爱人,这便是亡灵巫术第一次出现在人间。
这个故事被他的学生严厉地斥为异端之说。那时候他从裁判所收缴上来的一批巫术和异教祭祀用品中抽出了一张破破烂烂的羊皮纸,上面就用隐晦的语句抒写了一首歌颂这段凄美爱情的十四行诗。当他正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时,他的学生毫不客气地将羊皮纸夺去,丢到火中烧掉了。大体上教廷也主张亡灵巫术是恶魔用来诱惑世人才散播到人间的邪术,但要说第一名亡灵法师是教廷中人,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容忍的。何况教廷的典籍中从未记载过这样一个强大的祭司,类似的圣徒传说倒是不少,在他的学生看来,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别有用心者编织的拙劣谎言而已。
或许是裁判所拷问那个倒霉诗人的声音太过不堪入耳,他将这个话题继续了下去。这样一桩丑闻,倘若真的发生了,教廷自然要想方设法将其抹除,怎么会在典籍中记录下来呢?这点上他的学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只好强调故事中有许多细节是不符合常理的。比如特丽莎虽然不得善终,但死后灵魂必然为天堂所接纳,祭司并不需要为此伤心难过。对此,他则推断特丽莎实际上是自杀的,那些骑兵很可能侮辱了她,之后放火其实是为了掩盖这段真相。对于自杀的人而言,天堂无路,地狱无门,只能化作怨魂在世上游荡。祭司无法复活她也是这个原因,躯体的破坏只能给复活术增加一定的阻碍,就算尸体全部化灰,按照传说中描述的祭司的力量,也有办法将其复活。但灵魂不在天堂就是另一回事了,神术就算再强大也无法找到徘徊人间的灵魂,只有亡灵巫术才行。
这场唇枪舌战除了让他可怜的学生纯洁的世界观又崩塌了一小角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故事显然是经过后人添油加醋各种改编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