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伯承传-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承还深入各部队进行具体的检查指导。9月4日,他来到太行军区第十四团。这是原第三八五旅的一个主力团,在抗战中立下了诸多战功。这个团的武器装备算是较好的,战士们手里好歹都有支枪,但子弹严重不足。
  刘伯承看到有的战士只有两三发子弹,便问他们有没有信心打好这一仗。战士们齐声回答:“有!刺刀和手榴弹都是极有效的武器。”刘伯承满意地笑了。他从来认为作战制胜的主观因素,一靠士气二靠打法。如今二者兼备,怎么不使他感到由衷地高兴呢!
  9月7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
  9月10日,上党战役正式发起。刘伯承与邓小平把指挥所设到屯留与潞城之间的故县镇,以便靠前指挥,在充分估量敌我态势、兵力对比、战术优劣和战场条件等基础上,刘伯承与邓小平决定采取首先逐个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长治敌人主力出援,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援敌,而后攻取长治的方针。并确定在逐个夺取外围各县城时,以主力兵团一部担任攻城,以地方兵团、游击队和民兵围困其余各城,不让敌向长治集中;主力兵团大部集结于机动位置,准备歼灭长治出援之敌。在攻城顺序上,为防止敌人利用白晋路与沁县以北的日军相策应,决定按先北后南、由西到东的方向来打。从9月7日到17日,刘伯承与邓小平连续下达了4个命令,依次让部队攻击屯留、长子、潞城、壶关。
  长治外围4城的攻坚战紧张而秩序地进行着。陈锡联、陈赓、谢富治、陈再道,分别指挥太行、太岳、冀南纵队英勇作战。为了克服攻坚战武器装备上的困难,各纵队遵照刘伯承的指示,普遍采用夜战、近战,以避开敌人火力优势。炮兵运用抵近射击,步兵利用长梯爬城,时间许可时还采用坑道作业,运送炸药轰城。这些,大大提高了攻城的效果。12日攻克屯留,17日攻克潞城,19日攻克长子、壶关。在攻击屯留时,长治守敌曾出动6000余人救援,因害怕被歼,与打援部队刚一接触即仓惶回缩。以后3城被攻,长治守敌始终不敢迈出一步。
  刘伯承见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就立即部署第二阶段作战。20日,他与邓小平发布第五号作战命令,指示部队“以勇猛、速决之作战夺取长治城,最后歼灭侵入上党区之敌。”部署上由城东、南、西3面同时攻击,同时放开北关至城东北角,引诱敌军外窜,而于野战中坚决予以歼灭。随后,他们将指挥所移至长治南郊北天河,直接指挥攻城战斗。
  3个纵队主力齐集长治城下,按照分工分别向东、南、西3个方向攻击。
  长治是上党地区的首府,是过去日军设防的重点,城高壕深,工事坚固。守敌万余人是阎军主力,因一直龟缩不出未有损耗,装备也较齐全。这时天气也变得很不利,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城墙湿滑。这些都给攻城带来了困难。
  刘伯承十分了解和体谅部队的处境。当天,他特地致电各纵队,指示他们备足梯子、跳板等登城器材,必要时用煤油、汽油火攻,要求战士、民兵多带镐头以便挖掘城墙和交通沟,并强调要“多方研究敌方守城战法准备对策,尤应准备打击其逆袭”。21日,他来到冀南纵队,检查指导攻城部署。因为他知道,冀南部队长期从事分散性的平原游击战争,对城市攻坚战更为生疏一些。经过刘伯承的帮助指导,各部队普遍重视了攻城的技术和战术,有组织地向城垣展开了连续的攻击。至24日,攻克北关等城关据点多处。
  27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第六号作战命令,专门对各部队协同动作、炮火准备、城墙爆破、登城后的纵深战斗及后梯队使用等有关战术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攻城的指导。
  这时,刘伯承通过内线获悉,阎锡山拟派重兵增援长治,3个师约7000人已到沁县,其先头部队分两股伸向夏店和南里村。刘伯承当机立断,决心以攻城打援的战法,在野战中歼灭援敌。28日,他与邓小平发出第七号命令,作了攻城打援的具体部署。令陈再道指挥冀南纵队和太行、太岳围城部队伪装主力,继续佯攻长治,以吸敌来援,并准备打击长治突围之敌;令陈锡联、陈赓率太行、太岳纵队主力北上打援,结合监视白晋路的第十七师等部队,设伏于白晋路虒亭以南的常垄上村镇一带。
  从29日起,刘伯承与邓小平的指挥所又一再前移,以掌握部队的行动。
  援敌指挥官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预定沿白晋路前进。阎锡山唯恐长治失守,连电催促彭毓斌急进。彭毓斌只得临时决定走捷径,在虒亭率部渡过漳河,改沿虒亭、屯留间大道开进。
  30日,刘伯承得报援敌已脱离白晋路改道,立即变更部署,令打援主力依次向虒屯大道两侧转移,并增派第十七师尾敌前进。10月21日,打援主力与敌预期遭遇在屯留西北王家渠、白龙坡至井道上一线。按计划一部正面诱敌继续前进,主力向敌两侧展开迂回,第十七师山敌后向南展开攻击,将援敌合围于老爷岭、西窳、磨盘垴至榆林镇地区。
  一连几天,彭毓斌并未察觉刘伯承已置重点于打援,还是一味严令部队火速南进。等到发现破围,为时已晚,只得下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
  刘伯承下令力求割裂敌人,各个歼灭。激战数昼夜,歼灭部分敌人,敌被迫收缩阵地,最后猬集磨盘垴、老爷岭地区,缺水、缺粮、疲惫不堪。
  此时,刘伯承发现原先情报不确,援敌不只3个师7000余人,而是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第二十三、八十三军及省防军等8个帅、两个重炮团,共2万余人。为了加强兵力优势,决定冀南纵队也北上投入打援。刘伯承在电话里跟陈再道说:“长治这块骨头先不啃它,咱们先吃掉眼前这块肥肉。陈赓在老爷岭,陈锡联在磨盘垴已经按住了敌人的两条大腿,你赶快从中间大道往北插,掏敌人的卵子。援敌已陷入我四面包围,很快要发动总攻,你尽快准备出击。”
  为避免敌人作困兽斗,故意在北面给敌人留了一个缺口。10月15日,左翼部队攻克老爷岭主峰。援敌在火力打击和政治攻势下,不少士兵纷纷放下武器。
  当夜阎军向北突围,迂回部队已先敌占领了虒亭以北之土落村一带高地,截断了敌军退路。刘伯承指挥主力部队从两侧展开平行追击,敌溃不成军。至6日,除2000余人逃脱外,悉被歼灭。彭毓斌被击毙,数十名高级军官就擒。至此,战役攻城打援的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长治守敌待援无望,向西突围,企图横穿太岳解放区,逃回浮山、翼城。
  战役转入追歼逃敌的第三阶段。刘伯承除以围城部队跟踪追击外,又令太岳纵队从虒亭日夜兼程,直出沁河两岸的马壁、桃川地区,控制沁河,进行兜击。经太岳军区人民武装沿途截击,各追击部队密切协同作战,10月12日,在沁河以东的将军岭、桃川地区,把逃窜的阎军第十九军全歼。军长史泽波被俘。
  此役,阎锡山的13个师3。8万人,除逃散3000人外,全部被歼。生俘了3。1万人,缴获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这一巨大胜利,给进犯的国民党军以迎头痛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打败蒋军的信心,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兵员装备也得到补充,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从而加速了向正规兵团前进的步伐。
  第二节邯郸胜算
  1945年10月10日,上党战役尚未结束,刘伯承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军区指挥所回到赤岸,着手组织即将发动的平汉战役。几天后,他们又移到离邯郸不远的峰峰矿区。
  制止和迟滞华北国民党军北上集结,不让他们及早投入东北战场,是当时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中共中央要求晋冀鲁豫军区歼击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主力,以挫败蒋介石的战略计划。
  刘伯承十分清楚平汉路这一仗的重要意义。上党战役发动前,8月29日他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就提出在上党战役结束后,“拟将太行、冀南主力转向平汉线,结合冀鲁豫主力及太行七、八分区部队控制平汉线更长一段,扫清伪军,相机夺取新乡或迎击蒋军北上部队”。10月10日回到赤岸的当天,他与邓小平向晋冀鲁豫军区第一、二纵队下达了关于平汉路作战的部署,开始了战役的具体行动。早在这三天前,他们已将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晋南、太行、太岳各纵队依次编为第一、二、三、四纵队,每纵队约1。2至1。5万人,进一步加强了野战兵团的力量。在10日的部署中,刘伯承与邓小平指示“为适时组织平汉战役”,所有平汉路沿线部队应打破区域界限,实行统一指挥。同时命令部队控制邯郸南北的汤阴和临洺关一带,以“准备在漳河北消灭敌人”。他们还告诫冀鲁豫、冀南军区“应放松次要方向,抽出大军使用于平汉线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不可处处顾虑,兵力分散,到处无力”。
  由此可见,他们已决心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方向,在预设战场歼灭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
  把战场预设在漳河以北、邯郸以南地区,刘伯承是经过了周密考虑的。
  这里西有太行山作屏障,东面是漳河和滏阳河两水之间的河套地带,地势平坦,土质多沙,除村落外,敌人难以构筑有效的防御工事。这里又是太行、冀南、冀鲁豫3块根据地的交汇之处,战前便于3区主力向心开进,战中利于地方武装和民兵支援配合,后勤供应和战场准备工作也易于在根据地内就近筹划。从敌我斗争态势看,这里还是阻扼国民党军的最后防线,如果让他们顺利越过邯郸,与石家庄方面的敌人会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将难于完成堵击任务。
  为了创造更好的战场条件,刘伯承先期已派第二纵队等部队攻占了邯郸、临漳、临洺关等城镇,控制了若干要点。同时指示他们结合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夺占铁路两侧的敌军据点,肃清铁路沿线的敌人,平毁岗楼、碉堡,拆除敌军可能利用的村围寨墙,破坏其通行的道路,在敌军可能进入的地区坚壁清野,堵塞水井。尽可能增加敌军的困难,为己方军队行动创造便利条件。
  10月16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平汉战役的基本命令,并扼要报告了中共中央军委。这时候,北犯华北的国民党军正沿同蒲、平汉、津浦铁路3路并进,深入到了华北的腹地。中路平汉路的敌军分为两个梯队行动。第一梯队第四十、三十军和新编第八军及河北民军一部已进到新乡以北,先头到达汤阴。第二梯队第三十二、八十五军等已到新乡一线。刘伯承、邓小平在基本命令中提出,集中冀鲁豫、冀南、太行主力,歼击上述敌军第一梯队。
  规定参战部队区分为路东军和路两军,以第一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为路东军,以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及冀南、太行军区部队为路西军,对敌实施东西钳击。另以太行军区第七分区3个团组成独立支队,负责骚扰敌人,待战役开始后控制漳河渡口,切断后续敌军的通路。命令还规定了各个部队的具体任务、开进要求及后勤、通信联络等。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十分赞赏刘伯承、邓小平的计划,第二天即来电指示“由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指挥,精密组织各个战斗,取得第二个上党战役的胜利。”
  平汉战役将在野战条件下与国民党正规军作战,平原村落战斗是可以预计到的主要作战方式。刘伯承了解部队在上党战捷后士气高昂,武器装备通过缴获补充也已大大改善,最为欠缺的仍是战术问题。10月17日,即平汉战役基本命令下达的次日,他发出了《关于平汉战役战术上某些问题的指示》。这个指示,针对交战敌军装备优越,善于阵地战;斗志不坚,不善于运动战,害怕夜战、白刃战等特点,提出了关于野战特别是村落战的作战原则及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兵力运用的原则:“攻弱则强者也弱,攻强则弱者也强”,即以少数兵力钳制其他方面,借此腾出数量多、质量高的部队,攻击敌人最弱的地方,得手后以破竹之势扩展战果。对平原村落实施进攻,要求在指挥中应隐蔽接敌,突然攻击,求得一举突破。如不可能,即应注意纵深部署,设法破坏障碍物与工事,进行有组织的攻击。在突破的队形上,要求采用有重点的多路攻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火力,求得至少有两处突破,然后对敌纵深钳击,并要作反复突击和持续突击的准备。在突击点的选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