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下酒-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中的规模大了许多,我呆过的那个学校的整个初中的在校人数加起来都不过是高中一个年级的人数的一般,我就像是一只井底之蛙,来到了宽阔的池塘,从没见过乌泱乌泱的这么多同龄的学生。
  报道的时候学校把每个班的榜单都贴了出来,要依据榜单来找自己在哪个班读书。那天的学校里人山人海,县乡镇里的学生家长更是拖家带口的一齐出动,大大小小的人头窜动,拥挤不堪的填塞了偌大的校园,我曾经以为无比宽大的学校,在那一天显得何止是狭小,简直是摩肩接踵,叫人透不过气来。
  而况那还是八月,不是“秋高风怒号”,而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盛夏,但是人们丝毫没有酷热的觉悟,“力尽不知热”,还是会拼命的挤向红色的印刷榜单。
  我看得心烦意乱,但是自己根本不受任何控制,热情的人群把我向前推进,我险些被拍到了墙壁上,但是一抬头,巧的是正对上了最后一个班的名单。
  更巧的是,“夏玖”两个字赫然在列,尽管非常靠下。
  然而,没有比另一件事更为巧合的却是,我看到了唐乾之的名字,在同一张纸上。
  高兴的真相想欢呼雀跃,我在逆流而上的走出人群的时候,看到了与此时紧张兴奋的空气完全不搭调的、风轻云淡、气定神闲的唐乾之。
  即便三年没有正式的见到他,都不能影响我一眼就能认出他来。他在人群里就像一块金子,我无法忽视,也不可能忽视。
  我热情的向他呼喊招呼,“嗨,唐乾之!”
  他在听到被喊了名字之后转过身来,对我微微一笑,“嗯,好巧啊,夏玖,你也在这里。”
  “你知道吗?真的好巧哦,我们在一个班呢。”我兴奋的告诉他说,“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们又成了同学了。”
  唐乾之点点头,“噢,是啊,真的好巧。”
  我拍拍他的肩膀,“够义气的,我没想到你中考考的那么好居然也没去外面上学啊。”
  唐乾之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一句话其实着实把我惊讶到不行,“你又不去,我去外面干什么。不过我没想到,你考得还不错。”
  我对唐乾之尴尬的笑笑,“哈,我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嘿嘿,蒙的,蒙的。”
  唐乾之不再多言语,只说了一句“别管怎么着,总之考进来了就是好事。”
  后来我们一起走到校门口之后分开,彼此致意再见。
  再后来,带着憧憬和兴奋我踏入了高中的校门,原来在这里的日子,其实也不过是三年而已。我早就明白了三年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到了这里,就又不愿意承认了。
  高中的节奏明显比初中快了许多,还增加了夜自习,每天晚上都会到十点才放学。教室里灯火通明,总是会招来各种各样的虫子,令人讨厌。但是这还没有比我们初中的时候教室里飞进来一只蝙蝠更叫人震惊,当时连我都吓了一跳的,更不要说胆小的女生都已经哭出来了的事实。
  也是在上了高中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一个班里可以有那么多住宿的学生,我原以为除了大学以外是不会有学生住宿的,看来这充分体现了我的“四体不勤”以至于“五谷不分”。
  学生之间的友谊其实很纯洁,学生之间的感情其实很无奈。学生之间是战友,但更是敌人。的确是你死我活,你考上了就意味着我的落榜,小学的时候大家要挤进去好的初中,初中的时候大家要挤进去好的高中,高中的时候大家要挤进去好的大学,到了大学,就是无休无止的排名次,拿奖学金,保研考研找工作,反正就是一句话:“竞争无处不在,人生何其艰难。”
  因而高中里的同学关系其实玩了一点点勾心斗角,一道题如果我会做你不会做,考试的时候我就比你考的多,到了高考考场上如果有这道题,那么我就比你多考了好几分。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要分分必争的,每一分上一个省都有好多人的,如此一来,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
  我对此十分讨厌,当然由于自己的疏懒,我既不会问问题,也没有人找我请教问题,乐得清闲。
  一直不得见的唐乾之倒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到了高中之后的第一次月考,唐乾之就进入了年级排名的前列。
  第一个学期文理不分科,什么都考,什么都大排名。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唐乾之还是能够名列前茅,这着实令我惊叹不已。
  我会叹服的对他说道,“唐乾之,你考的真好。”
  唐乾之就会不以为然的说道,“就那个样子。”
  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装模作样的摆架子,就好像某些传统的好学生一个样——平时装出一副并不努力学习的样子,吃喝玩乐,然后在考试的时候一鸣惊人,脱颖而出,震惊四座,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聪明能干。
  但是事实上的唐乾之全然不是这个样子,他内敛,淡定,生活十分有规律,看书读报写作业,还写的一笔好字——一笔文科类老师最喜欢的工整字迹,加上作为男生的他思路清晰,答题不罗嗦重复,知识点明确精准,这如何能够不考好,要是考不好那才奇怪呢。
  唐乾之在班里的评价很不错,不单单是学习好,人也很好,虽然看上去比较寡淡——其实多数男生只是看上去都比较冷,但是心肠很热,问他题目的人很多,他也不会模棱两可的回答,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唐乾之的初中同学很多,同班的不少,但是唐乾之没能表现出额外的熟悉,但是之于我这样的半路出家的小学同学外加幼儿园玩伴,唐乾之对我的态度相当不错,我们每天晚上都一起吃晚饭——因为有夜自习的缘故,那个课间的时间又不够长,所以我们每天的晚饭都是在学校里凑合。除此之外,唐乾之就不会为了省时间而在学校就餐,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不需要牺牲吃饭的时间来学习,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一个因为学习而没有时间吃饭的人,其实是很无能的。”
  许多人为了省时间,一天三顿都在学校里匆匆解决,然后再钻进教室埋头苦学。困了的时候就在桌子上趴那么一小会儿,闭着眼睛打个盹儿,从高一甚至之前开始就是已经是如此节约分分秒秒的时间。
  所以很多人就对唐乾之的这个态度不以为意,觉得这就是他不愿意吃苦和刻苦的说辞,但是“不刻苦”的唐乾之拿着很高的分数,胜过了绝大多数被标榜为“刻苦”的榜样的人,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说我很佩服唐乾之,因为我就不行,我也不刻苦——我是真的不刻苦,懒懒散散,由于太懒,我就是宁可叫自己闲的无聊到发呆,都不会去像其他男生一样的进行打游戏什么之类的任何娱乐活动。当然也是因为懒,我的学习时间很短,至少比我的同学们都短。我还喜欢晚睡晚起,所以宁可每天飞奔之后跑到学校里啃早饭,都不肯早起五分钟,等等。诸如此类的毛病,我可以数出来非常多,有一点儿罄竹难书的意味。
  但是,一个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间高一过半,学校里要进行文理分科了。
  学校一向重理轻文,理科尖子班必须是实打实的考试成绩排名筛选出来的结果,相比较而言,文科尖子班还可以给关系户放放水。
  但是每个班都是三十个人,真的算是精英培养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肯定,优秀的唐乾之绝对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考进理科尖子班,毫无疑问。
  我试探着问过唐乾之会去学文还是学理,他表现得很无所谓,“不知道,我很纠结啊,随便,反正学什么都是一个样。”
  我比他还要难以抉择,以我的文科成绩来看,我适合学理;以我的理科成绩来看,我适合学文。
  所以我干脆不做纠结了,回家问了爸妈,他们出奇的一致的叫我去学理。
  学理就学理,反正学不会。
  但是,在寒假里我惊讶的得知,唐乾之居然学了文科!
  我吃惊地问他,“你是为了保险的进一个尖子班吗?看你不像是考不进理科尖子班的人啊,你平时成绩那么好。”
  唐乾之也有一点儿惊讶,“难道你学的是理科?”
  我反问回去,“难道你觉得我学的文科?”
  唐乾之喃喃道,“我以为你会去学文的……”
  我也跟着他喃喃道,“可我还以为你会去学理的……”
  “……”“……”两个人在一波大于一波的吃惊中结束了本次对话,结果开学之后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我就后悔了。
  我虽然不一定适合学文科,但是一定学不了理科。
  我被分在了一个理科的重点班,就是次于尖子班的那个部分。
  但是明显我跟不上进度——我什么都不会,使劲儿听也听不懂,上数学课因为无聊到昏昏欲睡被罚站一天,在理科班越呆越生气之后回家开始和父母大吵大闹,“我不学了,不学了!我要转科!我要学文!”
  我爸很反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学文科出来以后你能干什么,你能考上好大学吗?”
  我反驳道,“得了吧,人家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爸,我知道你已经很好了,你就让我学文吧。我再这么学理学下去,不光考不了好大学,我连个大学都不一定考得上了!”
  我爸气得够呛,打电话找我的一干“哥哥姐姐们”来教育我学理的好处和学文的弊端,但是我统统听不下去,最终是我妈先开明的妥协了,“他要是学文学好了,不也一样吗?别难为孩子了。”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啊,我乐颠颠的拿着家长签过字的转专业申请书去找年级主任,却在路上碰见了唐乾之。
  我告诉唐乾之自己要转科的决定,唐乾之先是瞪大了眼睛,最后还是对我笑了笑,“挺好的,学文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奖竞猜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天为什么会在去征询转科的路上碰见已经稳稳地坐在了文科尖子班的唐乾之,我起初原本以为只是恰巧而已,可是后来才明白,其实那天的相遇根本不是巧合,当时的唐乾之其实和我一样,也是想去问转科的事情的——但是尖子班的学生享受着额外的特权,转科不必像我和其他的非尖子班成员一样苦逼的连哄带骗家长的写申请,只要能和老师进行沟通且效果良好,最终达成一致就可以了,如此便可以有一个新的归宿。
  这就是赤果果的歧视啊,学校就是这么偏袒好学生,真是讨厌,一白遮百丑,一好顶百好——学习好了,就仿佛什么都好了;一坏抵千坏,学习不好,仿佛就什么都不好了,这好像是所有教育评判的通病。
  但是由于走向年级主任办公室的在路上碰见了我,唐乾之临时取消了这个临时起意的决定。如若不然,结果很可能就是我转科学了文史哲,唐乾之却又和我背道而驰,投入了理化生的怀抱。
  所以俗话说得好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些话用来形容我和唐乾之,再恰切不过了。怎么能这么巧呢——嘿,巧的就是这么巧。
  但是这次,我爸可就真的托门子扒窗户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了一次,约来了某某领导和某某老师一起共饮一番之后,就把我送进了文科的尖子班。
  因为我爸觉得,既然我都已经想不开去学了如此没有前途的文科了,再不给放进去一个好的环境里去,孩子就更不可能成才了,此时的他终于幡然醒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为我打算了。
  事实呢倒也真是这么回事,尖子班到底是精英云集,师资优秀,各种资源福利是没的说了,肯定这学习环境什么的各种条件都好啊,我还是很感激我爸的,即便他曾经如此反对我学文科,我还是大度的原谅了他。
  我爸是个生意人,在我看来,还是个很成功的生意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生意人不可能放过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脉了。
  由此观之,我在文科尖子班学习的好处便显而易见了,我的同学必然是名校的大学生,我自己很可能也会成为名校的大学生,我会成材,我的同学们更是如此,世道在艰难不会给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不留活路,如此一来,我最基本的朋友圈、同学圈的起点就很高,这无异于对我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而这就约等于我已经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最大的一笔、也是第一笔十分基础的财富。我爸就是这么盘算的,我很清楚,唯利是图已经内化成为他的身心的一部分,我没有任何贬低他的意思,只是事实求是的阐述一下他做每一件事的初衷都不可能是赔本儿的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已。
  可是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懒得计较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