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配之独家授权-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雁压抑地叹一口气:“抱歉,我有点怕……怕结果会让你失望。”

    要是知道总分第一名这么说自己,不知道有多少选手会气得晕过去——齐誩又好气又好笑,可种种情绪交织到一起,最后胜出的却是一种细微的疼痛感,落在心底,也落在他抚过沈雁脸颊的手指上:“你啊,应该再给自己一点自信才对。”

    低下头,他有些疼惜地亲了亲沈雁的前额,轻轻贴着那张脸,决定把埋藏已久的话说出口。

    “其实,我还想对你说——”

    正在这时候,蒲玉枝的话打断了齐誩:“下面,我来评一评28号,也是我本人自开赛以来唯一一个全部打出四分的选手。”

    沈雁听见“全部打出四分”这几个字,浑身微微颤了一下,有些迷惘地抬起头。

    迎上的是齐誩淡淡的笑容。

    “你听,”他说,“现在,你知道你的分数了吧?”

    “28号的声音其实特色不明显,属于比较认不出来的那种类型,不过听起来给人一种很沉稳很端正的印象。这种印象即使是在伪老爷爷的状态下也没有改变,这点,在变声系选手当中是非常少有的。”

    蒲玉枝罕见地在点评过程中微微一笑。

    “配音呢,重点是那个‘配’字。这个跟舞台表演有很大不同,而且考虑到《诛天令》是一款游戏,玩家们眼中看见的是游戏里面的人物,声音在贴合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配音员还要最大程度地隐藏自己,让听到声音的人入戏而不是出戏——从这一点来讲,声音特色不明显其实是好事。”

    任何搭配画面的作品,声音都必须符合画面,否则会格格不入,让人听不下去。

    这即是电影、电视还有游戏配音和传统广播剧最大的不同之处。

    “28号你的声音比较朴实温和,让我觉得可以想象出一位隐居在山中,闲云野鹤,淡泊名利的老人,这正是萧山老叟的特征之一。代入角色的时候不会有突兀的感觉,而且你能让声音听起来很自然,不像许多年轻人伪装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会有捏着鼻子说话的生硬感,很好。”

    “更难得的是,你在稳稳控制住声线的同时,还能注意根据角色说话时的身份立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语气,这个是很多人常常忘记的。譬如第一幕里面你从掌门人到师父再到一个殷殷盼望孩子回家的老父亲的转变,是我个人觉得相当用心的处理。官方台词里面标点符号仅仅是用来参考的,有些选手照念,没有考虑到说话人当时身处的环境和气氛,但是我感觉你有考虑进去。”

    接着,她举例说明什么叫作台词融入环境。

    “大家闭上眼睛想想看,在夜半三更之时,萧山老叟忽然现门外有人,进一步联系原作背景的话,当时正是江湖动荡不安的时期,朝廷四处派人缉拿江湖人士,作为掌门人的第一反应是警惕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这时候,他突然现是自己的小徒弟平安回来了,身份改变,情绪当然也要跟着变,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明像是埋怨的话却听得出浓浓的关爱……这是我们这种唠唠叨叨的老人家总盼着儿女回来,真的回来了又忍不住嗔两句的矛盾心理,抓得很准。”

    “这一幕无论是句子停顿点也好,台词的轻重缓急也好,自己加的小小一声抽气也好,都让人在听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角□绪的流动。”

    齐誩听到这里,嘴角不由得轻轻往上扬。

    是的,他以前和沈雁对戏就是这种感觉——仿佛置身场景当中,对方的动态和神色看得一清二楚,自己可以根据这种画面感作出合理的反应。

    “接下来讲讲你的对话感。这点我刚刚很少提,因为选手中能体现出对话感的人不多。所谓对话感,就是指在配音过程中注意到自己说话的对象是谁,根据对象考虑语气,让人觉得即使没有对戏的人,也好像有那么一个人存在着那样。”既然沈雁把一些以前没有讲到的东西展示出来,蒲玉枝当然不介意给众人点出,“说话过程中,我感觉到你的萧山老叟一边说话一边在思考对手戏的人的心情,而且可以从你的语气里,猜测出对方大概是什么样性格的一个人。”

    “最明显的应该是第二幕和白轲的对话。很多人似乎都不知道白轲生性自卑多疑,特别是被人拿来和同辈作对比的时候。所以我听见你的处理,有种眼前一亮,心想‘哎呀,原来有人会注意去体谅白轲的感受了’。”

    “比较出色的地方是那句‘你师弟他’之后的停顿。前面有几位选手也在那个地方停顿过,不过很多人只是语拉慢,没有注意把音调也降下去。听你压低声音的时候,我觉得我甚至可以看到白轲站在对面,听见师父提起师弟脸色一变的画面。你的语气变化听上去就像是因为看见他脸色不好,心生愧疚,用更委婉的方式去把话说完。而且对秦拓先扬后抑的处理是对的,一般来说先要责备几句小徒弟,让大徒弟听了觉得稍稍舒服一点,然后再提小徒弟值得他学习的地方,这样一来他更容易接受。至于后面表现出来的一个慈父担心即将下山的孩子的感觉……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一定听得出来。”

    蒲玉枝说了长长的一大段,又开始哗啦啦翻页,传到齐誩耳中无比清脆动听。

    她一边翻一边还喃喃自语:“对28号选手,其实很难效仿其他人那样单单评价声线,或者单单评音、基础分、感染力等等,因为已经相辅相成融合在一起,缺一不可。我更倾向于放在一起点评,所以一幕幕说好了。”

    如她所言,接着是第三幕。

    “28号的第三幕是今天这场比赛里我听过的之中印象最深刻的——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大家心里有数,不然现场投票率也不会过百分之九十了。”

    蒲玉枝如实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众们的反应她一直默默看在眼里,只不过直到现在才说出来罢了。

    “一个角色要活过来必须要有感情,然而光是表现出这种感情还不够,能不能达到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地步,决定了这个角色的成败。之前我有解释‘基础分’和‘感染力’的区别,有些同学听不太懂,其实‘基础分’是评价选手能不能表现出感情,当然这种感情表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感染力’是指在正确表达感情的基础上,有没有把听的人拉进去,有没有使人为之震撼。”

    “之所以需要正确的感情是因为这样才符合心理逻辑,不符合逻辑的东西经不起推敲,永远打动不了大家。但是光是‘正确’还不足够打动别人,还需要‘真实’。”她慢慢道来,“很多人认为配音过程中,声音是最重要的,这点没错,不过空白也是很重要的。在28号你开始说话之前,留有很长一段空白。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幕和幕转换间的停顿,但是停得太长了,我才忽然间意识到这个是在表现角色当时久久说不出话的痛苦心情,当你开口艰难地说第一句话,我就更加确认这一点。”

    “至于你语气把握得怎么样,前面已经提到很多,就不必我一一说明了。对于所有选手来说台词都是一样的,提示都是一样的,看大家怎么样在其中求变化,加入自己的特色去让台词变得丰满而不苍白,这些都是要靠非台词的东西,譬如拟声词、笑声、哭声等等辅助。”

    “最后那里由苦笑慢慢转为哽咽的处理,是剧本上完全没有讲到的,本来不那么突出的台词,因为加上了这些之后突然间变得非常有真实感。我作为一个老师那么多年,基本上伪装出来的哭和真哭一听就能听出来……我想,后面这段你应该是真的在哽咽。要知道,配音员在那么短的配音时间内能够进入角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以想象你揣摩过你要配的角色,体会得到角色当时的心境,理解他的心境。这些东西不是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你做到了。”

    “沈雁,”齐誩附在他耳畔低低重复一遍,“沈雁,你都听到了吧。你做到了……真的,不仅做到而且做得很好。”

    沈雁眼睑一动,埋下头去,双手一直紧紧抓着齐誩的衣角。

    齐誩把手放在他宽阔的背上,轻轻向上扶:“来,站起来。”

    在失去灯光的昏暗房间里,屏幕上映过来的光线尤其珍贵,然而从沈雁这个角度,永远只能看见自己投下的黑影——所以齐誩想让他转回来,不再背对光源,用他自己的双眼好好看看听众们对他的评价。

    但是在此之前,齐誩以为已经结束点评的蒲玉枝却再次语出惊人:“下面,我特别讲一讲我为什么要扣28号选手一分。”

 56【第五十六章】

    齐誩怔了怔;扶起沈雁的手的动作下意识停住了。

    因为他预测不到蒲玉枝接下来的话将带来多大的冲击力,不知道现在让沈雁站起来;是不是合时宜。

    但是沈雁却轻轻摇了摇头;自己选择站起身:“没关系;这是我想要听的。”

    齐誩观察了一下他的眼睛,眼睛不会谎报他目前的心境。事实上;那种深黑色比自己想象中的稳固——自己并没有忘记那里面的是海,海纳百川;即使川流再湍急再汹涌;入海之后都会归于平静。

    沈雁这个人……其实比自己想的要坚强。

    齐誩“嗯”了一声;手从他背上放下来,改为握住他的手。如果不需要搀扶的话;那么只是陪伴也好。

    这时,蒲玉枝的话语透过微微的电流背景音在房间里响起:“先我想说说我对于你赛前说的那几句话的感想。”

    她所说的内容不仅听众没有料到,齐誩也颇感意外。

    他以为她要批评的是沈雁的配音技巧,然而听走向,似乎并不是这样。

    “正像有位听众朋友说的,感觉你和比赛格格不入,不错,我也这么认为——我觉得你对待配音非常认真,这点很好,认真钻研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任何职业都是值得推崇的。但,不知道我的直觉对不对……感觉你的认真是出于‘责任感’,而不是出于‘喜欢’的心态。”

    沈雁神情微微一变。

    忽然间……有一种被说破的感觉。他仿佛陡然清醒过来,不自觉轻轻掩住自己的嘴。

    ——沈雁,别说话,别出声。

    ——但是,扮演“别人”的时候就可以说话了。

    那是在他心里扎根了二十多年的暗示,虽然字面上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但潜意识里还在受其影响。

    配音的最初动机是“忘记自己”,摆脱身为“沈雁”的压力。到了后期,渐渐作为一种治疗选择性缄默症的手段,通过表演的方式获取说话的自由和勇气。

    再后来,在朋友的要求下陪朋友对戏,在策划的要求下给剧组跑龙套……

    有求必应的背后,自己并没有充实感,其实仍是一种“治疗手段”和“责任”罢了。

    “我感觉你……并没有在配音过程中获得快乐。”蒲玉枝音量不高,词语中的力量却不容忽视,重重敲在他心坎上,“你单纯是来完成义务的,完成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就像你说的那样为了纪念你的爷爷。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反响如何,我想你可能完全没有想过,也不在意。”

    的确是这样。

    当蒲玉枝一路剖析至此,齐誩不禁暗暗叹一口气——没错,沈雁正是这样的心理,像完成一个任务那样登上舞台,尽职尽责地表演到谢幕,然后什么都不说不看就退场了。

    其实自己刚刚也想对他说这些,没想到蒲玉枝也听出来了。

    其实……配音不应该只是义务,还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存在。

    “我前面对你的配音技巧已经评价过了,估计大家都能听出来,你今天晚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可以想象你平时应该花了不少时间去练习,对角色也琢磨得很用心。不过,如果你以后继续配音的话,很遗憾,你选择角色时受到的限制会很大很大,而在表演上再进一步的余地很小很小。”蒲玉枝似乎很惋惜地叹气道,“而且,你现在是随时都可以放弃的样子。”

    “啊……”沈雁喉咙深处出短促的一声,手指微微颤。

    齐誩感觉到他似乎有准备转身的迹象。

    蒲玉枝继续说:“也许是一个当老师的人的本能吧,我认为你有这样的才能很可贵,而任由这样的才能浪费掉很可惜——不过决定权还在你自己。”

    齐誩默默地跟着点了点头。

    “但是你决定之前,应该看看你的听众们被你的配音打动的样子。”蒲玉枝这时候微微笑起来,抬高声音,“我的学生中有很多商业配音员,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为自己可以征服老师而高兴,出来工作后为自己可以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