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大宗师-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年生坐在条石之上本来就显得雄伟如山,如今站起身来,就更显得伟岸无边,似乎整个小庙院子里的有限空间,都难以将他容下。

    在他起身之际,整个小庙的空间好像都像水波一般荡漾起来。

    他双腿修长有力,站在那里,自有一种支撑天地的莫名韵味,古朴沉凝,厚重深远。

    一阵狂风吹来,将他满头长发吹得迎风乱舞,本来被遮住的面目终于显露出来。

    此人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双眉斜飞入鬓,气势极为不凡。

    但在他额头正中,却有一个诡异的手指头粗细的血洞,这伤口如此之深,甚至能够透过伤口看到里面乳白色的脑浆。

    此时正不断有鲜血从洞中缓缓流出,但刚刚流出伤口便倒流而回,旋即又开始流出,随后又倒流回去。

    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他似乎被人一指点中了额头,才有了这么一个骇人的伤口,但即便伤成这个样子,他竟然还没有死掉。

    看到梅年生额头的血洞,杨显双目一凝,身子微微僵直,但旋即恢复如初,只是在眼角深处隐隐透露出极大的担忧之情,却又不敢询问,只好低下头来,不敢再看。

    梅年生站在小庙荒芜的院子之内,眼望天边夕阳,叹息道:“每当看到夕阳落山,我就会想到‘日暮途穷’这四个字来。”

    杨显听到梅年生如此说话,身子一紧,急忙开口道:“太阳朝升西落,今日落下,明天还会照常升起,‘日暮’虽有,‘途穷’却也未必。”

    梅年生摇头失笑,“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显儿,你就不要安慰我了。”

    他静静站立,深情的凝视着西边山头火红的夕阳,长长叹息道:“似乎是因为快要死了的缘故,我愈发的感到大天地间这种日月轮转交替往复的痕迹与景色是如此的令人心醉。”

    杨显轻轻道:“老师,天无绝人之路,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还未可知。”

    梅年生闻言笑道:“天无绝人之路?显儿,我问你,若是天真的绝了人的道路了,那又该怎么办?”

    杨显一愣,默默无语,眼中难以自抑的流露出伤感之色。

    似乎觉得自己说的话太过悲观,梅年生笑道:“天下间谁人不死?若不能为生民谋利,不能为天下百姓出力,即便长生久视又能如何?”

    他的语气渐渐飞扬起来,“我梅年生百年光阴之中,为了振兴儒门,肃清叛徒,溯本还原,一生之中诛杀贪官污吏,斩杀魔头几千人,一向不曾低头。”

    他缓缓道:“我从未辱没过我儒门先贤之道,虽然还做不到为万世开太平,但那是我能力有限,不是我没有没有尽力!”

    杨显在旁边道:“弟子知道。”

    梅年生笑道:“生死之事暂且不说,你先来说说这次青山镇的事情罢。”

    杨显道:“老师容禀。”

    他轻声道:“三皇子周伏嗜杀,被我警告之后,应当会收敛一段时间,这两天应该就会开仓放粮。但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大周皇家的供奉高手定然会来青州详查此事,到时候我可能会与这些皇家宗师级的高手对上。”

    “哦?那你准备如何应对?”

    梅年生看着自己的这一个关门弟子,脸上露出伤感与欣慰交织的神色来,“大周王朝虽然风雨飘零,大厦将倾,可也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抵挡。”

    杨显抬头道:“我想试试。”

第七章 传位() 
“你想试试?”

    梅年生听了杨显的话,倏然抬头,双目之中如有雷霆闪烁,“显儿,这大周朝中高手无数,你想要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朝廷么?”

    杨显道:“不是对抗,而是想要见识一下。”

    他看向梅年生,缓缓说道:“老师,当今天下,天灾人祸不断个特别是青州,连年干旱,百姓多饿死,饥民人相食,可谓是惨绝人寰,民不聊生。这大周皇帝不体察民情,安抚百姓,反而严刑峻法,加倍的惩处不听话之人,使得民怨沸腾,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

    他对梅年生道:“老师,我想若是有机会的话,最好能见一见大周的明皇,向他陈述此事,也好让为天下百姓尽上一份力。但见明皇之前,我得先要衡量一下大周朝廷高手的实力,再作打算。”

    梅年生目露奇光,定定的看了杨显一会儿之后,忽然放声大笑,“好!”

    他大笑道:“不愧是我的好徒儿!果然有想法有胆子!你是不是想着,若是见了明皇,将这种事情如实说给他听,就能改变这种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

    杨显道:“弟子不敢如此想,若这明皇真的一心为民,天下也不至于成如今这个样子,但将这种事情当着满朝文武说给他听,他如果还要面皮的话,就应该有点行动才是,只要他能发话,总能多活一些百姓。”

    梅年生道:“显儿,你可知道,就算你能见得了明皇,也未必有机会说出这些事情,即便你能将事实说给他听,他也未必如你想的那样做。”

    他看着杨显叹气道:“尤其重要的是,如今理学门人把持朝政,他们怎么可能放过你?你若是真去中京的话,那就是十死无生。”

    杨显道;“弟子知道。”

    梅年生问道:“那你还去不去?”

    杨显道:“去。”

    梅年生哈哈大笑,“好,明知必死,也要慷慨前行,舍生取义,果然不愧我儒门子弟!”

    他伸手宽大的手掌在杨显肩头拍了拍,叹气道:“孩子啊,你说的这些事情我之前都已经做过了!”

    他指了指额头扔在不住流血的血洞,“你以为我这伤口是怎么来的?”

    他嘿嘿笑道:“几年前我被他们再三邀请,请进中京皇宫之时,还真以为明皇厌倦了理学,想要恢复我儒门的地位。谁知道刚进皇宫,就被佛、魔、兵家以及我儒门叛徒理学中的几人围困,他们对我连施杀着,招招要命,当时我虽然也杀了几个,拼命逃出,但终究是还中了魔门门主的断阳指,被他点中额头,断了我的生机。”

    梅年生说到这里,双眸之中流露出极为惭愧之色,“也是我太过急于恢复我儒门地位,才会受了明皇与理学门人的算计。这是我利令智昏,咎由自取。明知道对方不可信,却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去了,结果就是成了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他说到这里,不胜唏嘘,“显儿啊,不要相信任何人!”

    他死死盯住杨显的眼睛,“永远不要将希望放到别人身上!我们儒门失去的东西,就由我们亲手夺回来!无须假他人之手,也不能假他人之手!”

    梅年生连连咳嗽,额头上的血洞中鲜血回流的愈发的快速,“这大周朝积重难返,已经没救了!若是想要天下太平,就只能推翻大周,另择明主!”

    杨显道:“是,弟子记住了!”

    他看着梅年生额头不断流血的血洞,轻声道:“原来如此!老师,我之前向你询问你伤口的来历,你一直闭口不谈,却原来是被明皇设计陷害,才被人伤成这个样子。”

    他伸出手来欲要触摸梅年生额头的伤口,但终究还是不敢,手臂重新缩回,“老师,他年我若有暇,定然将你的伤口还给他们。”

    梅年生摇头道:“报仇事小,救天下事大。”

    他说到这里连连咳嗽,脸上露出不正常的嫣红之色,额头伤口处开始有鲜血滴下。

    杨显见梅年生伤口竟然开始滴血,身子一震,双眼登时红了,“老师,你就要去了么?”

    梅年生闻言哈哈大笑,“不错,我确实要去了!”

    他伸出手来摸了摸杨显的头顶,“显儿,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杨显微微点头,却不说话,他生恐自己一开口,就会哭出声来。

    自从梅年生在六年前救下了杨显之后,便收了杨显做了弟子,两人明着是师徒,实则不亚于父子。

    自从杨显第一次见到梅年生之时,梅年生额头上的伤口就不停的循环往复的流转,但却一直不曾流出。

    杨易当时年幼,只觉得老师的伤口可怖非常,却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直到他如今成就武道宗师之后,才知道老师额头的伤口处定然蕴含有另一位武道高手的武道真意,因此才会血流不止,无法止住。

    但好在打伤梅年生之人,并没有比梅年生高出多少,这伤口处附着的武道真意虽强,却一时半刻要不了梅年生的性命,那不断流出的精血在刚刚流出之后,便被梅年生以无上神功又吸了回去,因此才有鲜血不断循环往复的情况发生。

    在教导杨显的这五六年里,梅年生额头伤口处的鲜血流速不断加快,同时身上多出伤口的伤势也不断爆发,气息越来越弱。

    杨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知道单凭自己如今的本领,根本就无法对老师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因此他只能在老师教导自己之时,加倍的勤学苦练,力求早一日能达到老师的境界,也好为老师驱除伤口处的武道真意,替他延续性命。

    但如今看到梅年生伤口处竟然开始有鲜血滴落,看来老师已经压制不住了体内的伤势,不然不会有这种状况发生。

    此时被梅年生抚摸头顶,感受到老师掌心的温热,杨显身子微微颤抖,心中大恸。

    他自幼家贫,一家九口人,都在大灾之年相继饿死,只有他侥幸活命。

    他在逃亡之时,有一次眼看要被饥民捉来吃掉,幸遇梅年生搭救,这才有了师徒之缘。

    杨显家人早亡,从六岁开始,就随着梅年生习文练武,心中早就将梅年生当成了自己的至亲之人。

    如今见梅年生重伤即将不治,纵然他这几年来,已经见惯了不知多少的惨烈事情,早已经心如铁石,但此时见恩师命不久矣,依旧难免是悲痛欲绝,难以自抑。

    梅年生手掌轻轻摩挲杨显的头顶,笑道:“痴儿,你又何必伤心?我如今一百有九,若是按照普通百姓的看法,其实已经是长寿之人,即便就此身死,那也是白喜事,算不得丧事。”

    他从怀里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黑铁印章,递给杨显,“显儿,这是我儒门大印,只有门主方才能够持有,你接着罢。”

    杨显跪倒在地,举起双手肃容接过。

    梅年生见杨显接过大印,微微点头,忽然开口喝道:“杨显,我儒门士子如何修行?”

    杨显恭声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梅年生又问,“我儒门历代先贤所留训条是什么?”

    杨显手托大印,大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梅年生又问,“你可能知行合一,一声躬行?”

    杨显道:“能!”

    梅年生点头道:“好!如今我便传你为儒门第三十三代门主。”

    杨显道:“喏!”

    梅年生哈哈一笑,忽然对杨显行礼道:“儒门梅年生,见过门主!”

    杨显急忙起身,向梅年生还礼,“老师客气了!”

    梅年生笑道:“显儿,好孩子,你虽然年幼,却还真有一派门主的气度。”

    他看向杨显,“今天你做了我儒门门主,这是高兴的事情,怎么能哭丧着脸?应该笑一笑才对。”

    杨显闻言扯动嘴角,咧嘴笑了几下,但笑声未出,眼泪却扑簌簌的掉了下来。

第八章 饮酒别() 
“显儿,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打碎牙齿和血吞,你哭什么!”

    梅年生见杨显忍不住落泪,厉声喝道:“你既然接了我儒门门主的大印,那就是现如今儒门的门主,怎能轻易落泪?”

    杨显擦干眼泪,对梅年生哽咽道:“我不哭了,老师有什么嘱托,现在说给我听罢。”

    梅年生转怒为喜,展颜道:“不错,这才有一门之主的样子。哭哭啼啼,能成什么大事?”

    他看着杨显,眼中流露出慈爱之情,呵呵笑道:“为师能在临死前收了你这么一个徒儿,一生已然无憾。只可惜看不到你日后横推八方的雄姿了!”

    他对杨显吩咐道:“从今日起,我要你蓬头垢面,赤脚行遍十九州,在没有成就大宗师之前,不可去中州兴事,你可能答应?”

    杨显道:“弟子遵命。”

    “很好!”

    梅年生哈哈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他伸手向身后的破庙里虚虚一招,几丈远处的小庙的庙门里忽然晃晃悠悠飞出一个大大的酒坛来,这酒坛有一尺多高,小口大肚,形制古朴。

    小庙距离梅年生怎么也有七八丈远近,而酒坛更是放在了庙殿的深处,但此时梅年生伸手一招,真气竟然拐着弯子将庙里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