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家璟玉逆袭记-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手将河灯和笔接了过来,林璟玉边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表字,边漫不经心的说:“一个佞幸,一个昏君,挺配的,一起遗臭万年。”
    “哪能啊?”彦央笑着将河灯放到河里,虽然摇摇摆摆,但任然顽强的飘到了河里。他谋算七年,好不容易才将这块玉标上了自己的名字,哪能让他碎了呢?
    林璟玉觉得彦央疯了,他也不遑多让。在这冷风呼号的元宵节,他就耐心地陪着彦央将所有的河灯都写上他们两的名字,然后亲自放到了河里。
    上千的河灯在水面上映射着星星点点的灯火,有些风一吹就灭了,有些依旧在寒风里摇曳。熄了又怎么样呢?反正都是写的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内容。
    下游,彦央的心腹沉默着将上游漂下来的所有河灯都打捞上来。

  ☆、第116章

自那日元宵节后,除了举止亲密一点,林璟玉觉得他和彦央也没什么差别,彦央还是一如既往的忙。
    兴建后妃省亲时下榻的地方,对于元家和贾家来说,自然是越富丽堂皇越好,至少也得配得上宫里娘娘的身份。元家贾家两家筹建地方所需要的花销不小,当然,这对于彦央的私库来说,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进账,还需要顺道摸清楚两家的家底,以备后用。所以,彦央很忙,算来,他们两还没说开之前见面多。
    转眼便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人心也随着天气浮动不堪。
    过去了将近一年,贾家筹建的大观园也已经颇具规模。随着大观园越来越完善,贾母召林璟玉和黛玉两人到荣国府说话便越来越勤。
    贾母端着架子不肯拉下脸来直接言明说贾家缺钱,林璟玉便也假装不知道。贾母召他们兄妹两过去说话呢,他们也踏踏实实的说话。只要不挑破那层窗户纸,林璟玉就东拉西扯的拖着,反正看贾家众人的脸也挺有意思的。
    这天,林璟玉和黛玉被贾母召过去侍疾,当然话头自然不是这么说的,来请人的婆子想是贾母的心腹,话说得相当体面。
    “人老了便越发怀念从前,加之老祖宗最近身子不太爽利,汤水都咽不下去,就想着大姑娘在家时熬的粳米粥,最近几晚上老祖宗都在梦里念叨大姑娘呢。”
    这婆子说的大姑娘自然便是贾敏,林璟玉和黛玉的母亲。
    话都说到这份上,作为贾敏儿女的林璟玉和黛玉自然要收拾东西,上荣国府侍疾。还有三个多月便是秋闱,赶考的学子基本都已经到了京城。三三两两呼朋唤友,结交友人。
    林璟玉作为江浙一带士子的领头人,特意为江浙士子办了两场诗会,靠着他先生和他父亲的脸面,邀请了几位官场清流点评和几位京城的名士大家作裁人。
    十年寒窗上金殿,这是所有学子的期许。可绝大部分人是名落孙山,那么随着名士进学、给清流大官作幕僚、在学馆里当教书先生,都是不错的选择。想做这些,自然要向世人证明你有才。在这个文风盛行、骄子多如牛毛的朝代,千里马不缺,缺的是伯乐。
    林璟玉自觉自己不是伯乐,可他不排斥介绍一些伯乐给这些学子们认识。
    “哥哥,你今天不是要去参加一个诗会吗?”
    贾母派过来接人的婆子还在府里等着,林璟玉和黛玉先回去换衣裳。林璟玉觉得他外祖母总自视甚高,不知她对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反正对于他和黛玉两人,从来不提前派人说一声或者是递帖子,一大早直接就过来接人。
    好像是你之前的安排在他荣国府老祖宗面前不值一提一样,架子端得太高,所以特别招人反感。
    “你没听那婆子说吗,老祖宗都汤水都咽不下去了。身为晚辈的我们自然是要到跟前侍疾的。”林璟玉笑得温柔:“要不然就是不孝。”
    百善孝为先,‘不孝’这两个字,对于要出仕的文人来说,是致命的。
    老话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很明显,手心的肉要多一点。对于黛玉来说,荣国府是亲戚,可林璟玉于她来说,是亲人。而且贾母最近说话做事越来越明显,偏又拉不下脸来,黛玉心里也有些不痛快。
    “晚上父亲母亲托梦说你不孝吗?还是素未谋面的祖父祖母?”
    他们姓林,老祖宗是荣国府贾家的老夫人,姓都不一样,哪能扣上不孝的帽子?
    “小促销鬼!”
    林璟玉自然有他的顾虑在,他们毕竟是姻亲,做得太绝,别人会说他们兄妹两心太狠。他还好一些,好些别人说他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坏些也顶多一句无毒不丈夫,这个时代对男子都要宽容得多。
    但是,靠闺誉来评判女孩儿家教品德的岁月里,心太狠太硬,落在女儿家身上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一句铁石心肠,便可让一个闺阁女儿出嫁前乏人问津,出嫁后无人与之相交。
    等林璟玉和黛玉到了荣国府,自然先到荣禧堂看病重的贾母。
    贾母自然没有那婆子说得这般厉害,有些咳嗽是真的,也有些咽不下去米。八十多岁的老人,吹风受凉便是小病不断。贾母身子不舒爽,还在内室里躺着。林璟玉和黛玉直接去了贾母的内室,到的时候,王熙凤正在给贾母喂白粳粥。似乎是贾母不想再吃了,王熙凤正在劝她:
    “老祖宗,再用些吧,昨儿便没吃什么呢。”
    “老祖宗”
    “你们两来了。”贾母一句话没说完,就有气无力地咳了起来。
    “老祖宗,你这是怎么了?前几天都还好好的。”黛玉担忧的问话,上前接过王熙凤手上的碗,接着喂贾母。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他们一惊一乍的。”见黛玉喂,贾母皱着眉又吃了几口。
    林璟玉站到一边,轻缓的摇着扇子给贾母打扇,柔声问道:“老祖宗,今天感觉怎么样?”
    贾母咳嗽了两声,“还是老样子,不死不活的半吊着呗。”说着,又就着黛玉的手吃了几口,后面便是黛玉柔声细劝也不吃了,站在一旁伺候的鸳鸯见此,忙将黛玉递过来的碗接过去。
    “呸呸呸”黛玉连‘呸’了几声,才柔着声音劝道:“老祖宗可不能松了这股子劲儿,人嘛,活得就是一股劲儿,只要这股子精气神在,吃灵丹妙药都没这管用。你想想,大表姐荣升为贵妃,来年元宵节又要省亲,哪家老太太有您这福气啊?”
    “这府里不止凤丫头那张嘴厉害,你也不弱。”贾母拉了黛玉的手,“有你们几个在,便是我天大的福气了。黛玉,扶我起来。”
    林璟玉黛玉王熙凤三人忙上前将贾母扶起来。
    “老祖宗,屋子里怪闷的,怎么不通通风?”进来这一小会儿,林璟玉觉得背上已经起了一层细密的汗。
    “之前老祖宗贪凉,吹了一夜风便着凉了,现在我们哪还敢敞着窗子?”鸳鸯说着又叫小丫鬟拿扇子给几人扇风。
    可能是屋子里没有放冰的原因,便是扇出来的风都是热乎乎的。
    黛玉身子素来就不太好,近些年虽被调养得好了些,过冷过热却还是有些受不了。“老祖宗,再放一盆冰吧,你这屋里也太闷了,容易闷坏的。”
    贾母没开腔,王熙凤接过话头:“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天气正热,冰都被炒得比金子贵了。今年因着要建大观园,不说匠人管事的,请来的主事的总要分几盆冰吧?今年的客人也较前几年的多些,一来二去的,去岁冬天存的冰都快见底了,我正愁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呢。老祖宗心慈,要减自己的份例呢。”
    林璟玉和黛玉笑了笑,没开口。这荣国府上上下下,短了谁也不敢短到老祖宗院子里。
    “就你话多,凭白叫你林表弟和林妹妹看笑话。”等王熙凤说完,贾母才皱眉骂了王熙凤两句。
    林璟玉笑了笑没接话,转而问道:“怎么没见宝玉?”
    “他倒是有心,一早去庙里拜药王去了,看时辰该是要回来了。”静站在边上的鸳鸯手脚利索的上前给贾母披上衣裳。
    王熙凤是不可能给贾琏生下嫡子了,平时自然要多讨好贾母。况且,荣国府的账面她是知道的,而大观园是整个贾家的荣耀脸面,若是再筹不到银钱,很有可能要她的私房来填补,那可是真正的肉包子打狗。老祖宗扮红脸,她自然要把白脸唱好。
    “宝兄弟平时浑浑噩噩的,懵懂顽童一个,关键时刻几兄弟里面还就看他了。”
    贾宝玉这一辈里的小子,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琏是王熙凤的外子,贾环是王熙凤和贾母都不放在眼里的庶子。一排开,林璟玉觉得,王熙凤是在映射他。
    他来这么一小会儿,王熙凤已经在他这点了几次火了,林璟玉觉得莫不是王熙凤以为他是泥做的?便是泥人还有三分气性呢,林璟玉毫不客气地回敬了。“可不是?荣国府以后可就靠他了,他也该知事了。”
    贾赦袭了荣国府的爵位,贾琏是长房现下唯一的嫡子,如不出意外,便是贾琏袭爵了。荣国府以后由贾宝玉挑大梁是贾母和荣国府二房上下公认的,关于这点,估计王熙凤和贾琏心里早就不痛快了。
    “宝兄弟他不是一般人,醒神和知事自然比常人晚些,可不是谁生下来都带玉的!”王熙凤亲手给贾母拾掇衣裳,笑着反问道:“我听说知事早的人命苦,林兄弟你听过这话没?”
    林家先有当家主母贾敏先逝,不久一家之主林如海也跟着去了,林璟玉如果知事晚的话,怕是林家早就被啃得渣都不剩了。
    林璟玉看了贾母一面,虽然面无表情,却也没出声呵斥王熙凤。林璟玉觉得荣国府的老祖宗啊,她用得着你的时候,你要把自己当荣国府的亲孙辈,尽心侍奉。她用不着你的时候,你就要守好自己的本分,要记得你在荣国府是外客。
    林璟玉还没说话,黛玉扶着贾母的手,轻轻柔柔的问:“二嫂子,巧姐儿现下七岁了,知事了没?”
    七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年纪,说她小,有教养的人家里,七岁的姑娘已经可以做针线活看账本子了,说她大,可又才是个半大孩子,看人家还早着呢。
    王熙凤这辈子就巧姐儿一个女儿,平时她自己重话都舍不得说一句,巧姐儿在屋里怕她闷着了,在外面怕她晒着了。
    黛玉说完也不去看王熙凤的脸色,笑着问贾母:“老祖宗,今天日头不大,我扶你到外面走一走吧?”
    “好。”

  ☆、第117章

时值夏日,芳菲未歇,夏木阴阳,绿荫幽草,一草一木都彰显着昂扬的生机。在缠绵几天病榻的贾母眼里,此时的景色正是无比可人。
    黛玉和王熙凤两人搀扶着贾母,出了贾母的院子,王熙凤含笑带着几人穿过东西穿堂,来到荣过度新盖的大花厅。
    “这个花厅是近些时候刚建成的,我还以为只有几堵墙在这儿杵着,没想到他们手脚倒快,都已经把树种上了。”看到比预期的进展快,贾母心里颇为开怀。
    听贾母的意思,即便她没有在此督工,可各处的进展,她心中还是有数。
    巧姐儿是王熙凤的命根子,之前黛玉将话说到那份上,若是平常,王熙凤早翻脸了,今天脸上却没有丝毫愤恨不满。此时听到贾母的话,笑着一张脸给自己表功:“这起子人心思鬼着呢,好在还知道点轻重,不枉我一天跑三趟的催他们。”
    “还是年轻人手脚利索,老婆子我便是有心也无力了。”
    王熙凤笑着道:“老祖宗这是说的什么话?老话说长辈有事,晚辈服其劳,难不成还有老祖宗操心这些琐碎的事情,我们这些小辈在一旁干看着不成?林兄弟,你说呢?”
    话倒是说得轻巧,她怎么不用自己的嫁妆私房去充荣国府的面子?她还是荣国府长房长媳呢。
    林璟玉笑着道:“老祖宗有事情吩咐,下面多的是人使唤呢。我们手脚慢,哪还轮得到我们?”
    只要有心,别说是手脚慢,便是手脚都残了,都能赶得上时候。林璟玉很清楚的表示了他的意愿,贵妃省亲这事儿他林家不掺和,他林璟玉不想别人的,别人也别想他的。
    王熙凤沉了脸色没说话,贾母像是丝毫不知刚刚的你来我往,兴致勃勃的说道:“既然都走到这儿了,我们顺道去看看大观园到底建得怎么样了。我估摸着,应该是建得差不多了。”
    说完,贾母又转头对林璟玉和黛玉两人说道:“你们来府里的次数不少,却基本都是在我院子里打转,还没到东大院去看看呢。细算来,你们还只是在动工之前看到过图纸呢,今天我便带你们去瞧上一瞧。”
    大观园在宁国府、荣国府两府的后半部分,是充分利用荣国府的东大院和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半侧合并扩建而成。
    还有不到半年便是贵妃省亲的日子,大观园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房屋桥湖都已经建好,就差花草虫鱼点缀。
    林璟玉和黛玉随着贾母刚进大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