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家二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瑜不是圣父,不会原著里面每个苦命之人都要拯救,但是英莲不同,她跟黛玉的关系,封家对林家的影射,这些都是林瑜不能不在意的,只是英莲已经被拐走了,他又年纪太小,实在做不了什么,只能等待剧情发展,到薛家举家上京之时再做打算,如果可以的话,他争取连冯渊那个倒霉鬼一起救了。

  ☆、第006章 抓周

癞头和尚的出现给林家带来的影响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林如海和贾敏并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随即抛之脑后,林瑜倒是记得牢牢的,为的却是牢记剧情,改变命运,避免林家走向悲剧。
    转眼到了四月,林瑾和奶娃娃哥哥的周岁生辰要到了,他是四月二十六,奶娃娃是四月初十。乍闻自己的出生年月,林瑜大吃一惊,怎么会是四月二十六,那不是跟贾宝玉同一天了。
    不过再想想,薛宝琴,邢岫烟、平儿、四儿都是那天,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也就只有这么多个日子,遇上相同的在所难免,只要他们不寄居贾家,其实也没什么影响的。
    由于两个孩子的生辰隔得太近,林家不可能半个月内办两次抓周礼,那样给人下帖子都是个麻烦事,贾敏就偷了个小懒,合二为一了,反正抓周礼这个事,本来是不是正日子举行的。
    只要大哥儿推迟几天,二哥儿提前几日,也就是了。奶娃娃正生日那天,林如海公布了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长子林瑾,次子林瑜。怀瑾握瑜,两个字的含义都是极不错的,贾敏很满意。
    林瑜闻言稍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两辈子的名字,居然是一样的。好在他上辈子的大伯是个粗人,没给老是欺负他的堂兄取林瑾这个名字,不然他面对着奶娃娃,可就要别扭死了。
    想着林瑾林瑜已经满了周岁,贾敏也让家里下人改了对他们的称呼,不再唤作大哥儿、二哥儿,而是改称大爷、二爷,黛玉也是一样,不再叫做大姐儿,都称呼她为大姑娘。
    又过几日,到了四月二十,贾敏精心挑选的黄道吉日,林瑾和林瑜举行抓周礼的日子。
    那天,林家来了不少客人,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的女眷,个个口若莲花,夸得小哥俩就跟花儿一样,林瑜原本有点不好意思,却见林瑾一脸坦然的表情,也就跟着无所谓了。
    小孩子嘛,本来就是喜欢被人夸奖的,哪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概念,林瑜就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在作祟,差点含蓄得过了,好在有林瑾在旁边作为参考,让他悬崖勒马,及时纠正了回来。
    此时,小哥俩都已经会走路了,只是林瑾还不太稳,走得远了需要有人牵着,林瑜更要利索些,他不用人扶着,就可以摇摇晃晃从自己屋里走到贾敏的屋子,中途还不带歇气的。
    抓周的仪式已经开始了,因为贾敏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桌子上根本放不下,她就让人在花厅的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毯,把各色物件摆在地毯的四周,再把打扮地喜气洋洋的两个孩子放在中央,任由他们选择,反正已经是春日,地上也不太凉,并不会冻着两位小朋友,而观礼的人就站在地毯外面。
    “瑾儿,瑜儿,你们快抓啊!”黛玉站在贾敏身边拍了拍手,有些着急地催促道。只见两个肉嘟嘟的小朋友支着胖墩墩的小腿站在地毯中间,左摇右晃地摇摆,就是迟迟不肯下手。
    黛玉以为弟弟们不懂抓周的意思,忙道:“你们喜欢什么,就捡起来拿在手里。”
    林瑜不是不懂,他是想等林瑾先抓,然后参考他的抓一样差不多的。毕竟,人家是真正的小朋友在抓周,很有参考意义的,他一个老黄瓜刷嫩漆的,就不要跟人抢风头了,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谁知林瑾的脾气特别古怪,什么东西抓到他手里,都是看一眼就抛掉了,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似的,他在地毯上爬来爬去半天,却什么都没有选中,看着贾敏脸色都有点变了。这孩子抓什么扔什么,地毯上的每一样东西都被他抓了个遍,就是不见他想要什么,她是真的看不懂了,林瑾到底想抓什么。
    林瑜也不比林瑾好到哪里去,人家好歹还有要抓的架势,他干脆站在地毯的最中央,一动也不动,不知在看什么。其实,林瑜只是在好奇,贾敏准备的抓周物品虽然丰富,却都是该有的,比如有弓箭、有笔砚、有书画、有珠宝、有官牌……都是代表文治、武功、金钱和权力的东西,不要说胭脂盒了,就是针线盒也看不到啊,真不知道贾宝玉的胭脂水粉是怎么抓来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原著里贾敏可是在女儿跟前说过贾家的事的,不仅说了荣国公府与别家不同,也说了贾宝玉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贾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可是林瑜穿过来四个月了,并没有听贾敏说过他抓胭脂的事,莫非是太丢人了,不好意思说出口。
    眼见着林瑾再一次把一支上好狼毫扔了出去,贾敏脸上真要挂不住了,林瑜不敢再胡思乱想,迈着小短腿蹭蹭蹭走过去,把那支狼毫捡了起来,林家是读书人家,抓笔什么的,最安全了。
    果然,贾敏的神色云开雨霁,众人的吉祥话也脱口而出,还都不带重复的。
    见林瑾还没有主意,林瑜嘻嘻笑道:“哥哥,抓喜欢的,最喜欢的。”
    “最喜欢的?”林瑾眨了眨眼,似乎听懂了林瑜的话,他最后转了半晌,干脆从地上爬了起来,摇晃着走到林瑜身边,一把从背后抱住他,还笑着说道:“喜欢弟弟,我最喜欢弟弟了。”
    林瑜顿时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贾敏和在场众人也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抓周抓了自己的亲弟弟,这算什么啊,众人惊得都不知该说什么了,不过还是有人反应极快,忙恭喜贾敏说,两位小公子感情深厚,兄弟和睦,其他人也醒过神来,气氛立时变得活跃起来。
    反而是黛玉做事比较认真,觉得林瑾抓了林瑜不算抓周,又哄着他抓了块上好的砚台,小哥俩的抓周礼,才算正式结束了。虽说过程有些曲折,可是笔砚这样的选择,却都是中规中矩的。
    林如海因在外厅陪着男客,并没有亲眼看到儿子们抓周,只是听了汇报的结果,当时觉得很满意,心想不愧是我的儿子,晚些时候听到贾敏说了具体过程,也是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好笑之极。
    说到底,抓周这种事情,也就是个意头,能让孩子们抓的,也都是好东西,不过是个心理安慰,至于孩子日后能不能成材,还不是要看个人努力,林如海和贾敏,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
    林瑾林瑜满过周岁不久,贾敏就收到了京城来信,不想信还没有看完,她的脸色就变了几变,而且是越来越难看。林如海瞧着不对,忙问道:“夫人,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不是……”贾敏轻轻摇头,语气有些沉重地道:“母亲来信说,珠儿上个月,没了……”
    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再不是自家的人了,可是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娘家好呢,那也是自己的依靠啊,贾敏自然也不例外。可惜她父亲贾代善去了以后,两个兄长都是能力平平,侄儿一辈的,也不见得多出色,二哥家的贾珠算是个中翘楚,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不料一病就去了。
    “哎……”林如海闻讯也是长长叹了口气,只是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感到意外。前两年,贾珠回到金陵老家参加童生试,路过扬州时曾经拜会过他和贾敏,还在林家小住了几日。林如海当时就发现,贾珠读书实在太过刻苦,简直有些不顾自己的身体了,他也劝过他,科举这条路不好走,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不然身体跟不上了,如何跟千万人竞争,欲速则不达啊。
    贾珠并没有答应或者否认,只说要是中了秀才,贾政让他下一科就参加乡试。林如海看过贾珠的文章,觉得参加乡试还欠些火候,让他不要急,缓缓再考,反正他还年轻,以后有得是机会。
    如今想来,他的那些劝说贾珠根本没有听进去,还是一味苦读不休。林如海探花出身,也不是一躇而就的,从秀才到举人隔了七年,举人到进士又是七年,为的就是准备充分,有足够的把握。
    “珠儿就这么走了,他媳妇才可怜,进门还不到一年,也不知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若是有幸生个男孩,下半辈子也是有靠了,若是女孩,就更可怜了。”贾敏犹自沉浸在悲伤的氛围里。
    贾珠的妻子李纨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这个事林如海也知道的,当时还觉得贾政眼光不错,给自己找了个好亲家,要是他有耐心点,让贾珠慢慢来,以他的资质,加上李家的指点,进士不好说,举人是很有把握的,贾家还有爵位,贾珠就算只是举人,也能有官做的,可惜就是太急了。
    没等林如海感叹完,贾敏突然又说了句,“也不知母亲怎么想的,竟想要元春进宫。”就算贾珠没了,贾家也不至于后继无人,怎么就要大侄女进宫了,那条路是好走的吗,贾敏一脸忧色。

  ☆、第007章 打击

“这话从何说起?”林如海闻言有些纳闷。通常来讲,除非是皇帝给儿子们选正妃,否则一般的世家贵族,是不会去凑那个热闹的。进宫有什么好,再是皇妃也是皇家的妾室,若是受了委屈,家人也不可能帮着出头,搞不好还要被连累,便是嫁了皇子当正妃,还有被卷入夺嫡风波的可能,因此大多避而远之,把女儿许给门当户对的人家为正室,才是惯常的做法。
    贾家自从贾代善去世后,由于贾赦不争气,贾政也是能力平平,的确是有些走下坡路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家的人脉和根底都是有的,只要管束好下一代,让他们用心读书,未必没有兴起的可能,何必要冒这样的风险。当今的年岁已经不小,后宫嫔妃不知几何,膝下儿女也是众多,就是经历了当年的诸子夺嫡,成年皇子也还有好几位,个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往宫里送女儿,林如海都不知该说岳母和舅兄什么,找死也没这么上赶着的,后宫的高位嫔妃,哪个不是有儿子傍身,有家族撑腰,元春一个小姑娘进宫去,搞不好是要出事的。
    “宫里要选女史,母亲有意让元春去参选。”贾敏也是无语了,若是正正经经地选妃,二哥二嫂想着长子早逝,幼子年幼,想让女儿进宫搏一把,她虽说不赞成,也没什么好说的,可现在只是选女史,进去有何意义。诚然,圣人年纪越长,越宠爱年幼的嫔妃,然而这些女子,都是出身低微,仅有美貌可依的,圣人在一日,她们得宠一日,圣人不在了,苦日子都在后头呢。
    本朝没有殉葬的制度,圣人若是大行,嫔以上等级的或者有儿女的,自有新皇和儿女奉养,若是身份不够又没有一儿半女,就只有出家为先皇祈福一条路了。当然,元春若是进了宫,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没有被人看中,老老实实当她的女史,等到三十岁的时候放出宫,可要是这样,她还进宫做什么,不进去兴许还能有门过得去的婚事,三十岁出来就是当填房不容易了。
    贾敏能为元春想到的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圣人看中,再生得一儿半女傍身,这样就是圣人仙去,她也还能有个依靠,至于更多的,贾敏可不认为经过诸子夺嫡还能活下来的成年皇子都是白痴,还能让个刚出生的小奶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不把自己和家族卷进去,就要说声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林如海和贾敏小声在外间说着什么,林瑜姐弟三个在里间的暖阁里玩,黛玉打络子,林瑾解七巧锁,都是玩得津津有味,谁也不在意父母所说的内容,只有林瑜,手上抓着半块桃花酥,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其实注意力,全在外面。他很想告诉贾敏,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元春在宫里混得可好了,她勾搭上的,可不是现在的老皇帝,而是未来的新皇,还得到了贤德妃的封号。
    只可惜,元春的荣宠来得快,去得更快,到她去世以后,贾家开始走向覆灭。在高鹗的续作里,元春是病逝的,可从前文的铺垫和脂砚斋的点评来看,林瑜并不接受这个结论,他始终倾向于,元春死于政治原因。这一点,她的判词和灯谜都说得很清楚,可惜曹公的原作遗失了,后文不得而知。
    起初想到元春的结局,林瑜只是有些感慨,并不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可他转念又想,要是元春卷进去的,不是一般的小事,而是抄家灭族,甚至牵连九族的大事怎么办。原著里头,林家的人死得早,就是黛玉也是在抄家之前就去了,说不上什么牵连不牵连的,现在不一样啊,他和林瑾两个可是多出来的,他不想被贾家牵连,一点都不想,一定要和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