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不败在清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詈笏聊狭耍训谰兔挥兴镭范G能做好这个缘由么……
  
  东方不败随意自在地一笑,口中却继续逼迫他,“八哥,方才你也说什么差事都得慢慢学,慢慢做,如果你……坐上那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不懂什么政事什么民生,请八哥教我。”
  
  胤禩满心的混乱不堪,一时也没听明白他什么意思,更是顾不上他这话问得离经叛道,“我会……”他开了口,脑中各样想法便纷纷扰扰地冒了出来,就像他已经想过两辈子了,只是千头万绪的,他一时也寻不出个脉络来说。
  
  此时他才惊觉,他竟想了那么多那么细,那个位置有什么,坐上去就是个孤家寡人,劳心劳力。他要是去问眼前的少年,恐怕这人还当真不稀罕。那位置有天下至高的权势,难道他胤禩得了那权势就是为了享受荣光么……
  
  当然,不是。
  
  胤禩一想,才知道原来他有那么多想做的事,这万里江山就如一副画,他想要依着他心意去挥毫泼墨。
  
  东方不败看得心中了然,轻轻一叹,暗道他做了这个大清九皇子好几个月,可是当真没想过这些,什么官员百姓,都离他很远。不过他不去关心,并不表示他看不到那么远,毕竟他身边就有那么个人……他知道该用什么去打动眼前这个人。
  
  他想着,不轻不重地开口:“八哥有赤子之心,想要用这一身才学替百姓做些事,既然八哥有心,在什么位置上又有什么要紧?”
  
  胤禩不由沉默了,他终于明白了他的话。他的九弟,明明看得比任何人都明白,却绝不承认他是为了他,至少不是仅仅为了他。他丝毫不容情地揭穿了他,然后推着他逼着他醒悟。
  
  “八哥,不要站在这里,今儿的事也就到这里了。你认了也好,不认也好,这就是个结果了。只是,这就是最后了么?”
  
  胤禩凝视他,忽然轻轻笑了,这当然不是最后。
  
  “小九,你知道么,我们这大清朝并不是那么鼎盛繁华的,你要是去看去听,就能晓得黄河又决堤了,山东又闹蝗灾了,北边有毛子,南边有小鬼子,还有人造反……近来国库库银慢慢少了,官员们一边在贪污,一边又从国库里亏空挪用,百姓们年年交税,年年叫苦,吃不上白米饭穿不上后棉衣……有些事我明白,有些事我不明白……”
  
  东方不败挑了挑眉,神色漫不经心,但心里是明白的,“听,你这话跟四哥差不离,可见什么事儿不明白,就自然会有那明白的人,我哪儿知道你们嘴里的什么水灾旱情呢,唯有做那个不明白的人。”
  
  胤禩又笑,“小九,你不明白,却看得比别人都远。我说呢,四哥倒是好能耐,将你这么个跳脱性子的人也调、教长进了。”他这话可是若有所发,说得很是认真,“旁人在那屋里你争我夺,胆战心惊地进去,失魂落魄地出来,而你早就想着以后了。”
  
  东方不败暗道那以后的事是胤禛想的,他一笑,只说:“我不管什么以后,反正那是个苦差事,也就只有我这种愚笨的才能逍遥自在。”
  
  胤禩点点头,蓦地就觉得好笑,又长长叹了一声,“这算是什么事儿呢……”虽如此,但他叹息过后,心里那分空泛也没有了,也许,不是康熙的心思,不是胤禟的选择,也不是因为他的算计不够,而是不管梦里还是现实,他从一开始就少了那么点什么。
  
  梦里一伙人闹哄哄地争来夺去,就一个胤禛隐忍。为什么说他隐忍,因为他在埋头做事,做实事,得罪人。康熙看重他什么,严谨稳重冷酷强势,到最后,康熙不是个父亲,而是个皇帝,他得给大清选一个合适的皇帝。
  
  方才乾清宫里头重伤的康熙,看着是极力推崇、果断选定了胤禛一个,但谁又能知道康熙心里会不会还疑心着犹豫着呢?他会不会有那个想法,即便眼前这个儿子就是暗中谋害他的人,康熙还是得选他,因为胤禛就算不孝就算弑君,他还是最合适的……
  
  若是下一刻康熙就死了,那他就得将江山交到胤禛手里他才能瞑目,不管他是不是恨他。
  
  也许,这大清就该有那么个勤勉冷酷的皇帝。就如文武之道张弛有度,有过康熙的仁政,就该有胤禛紧一紧,收一收。
  
  命运使然么?胤禩不知道,他只知道如今时间比梦境里早了许多,胤禛成了大清的太子,往后,他会成为大清的皇帝,也许,整个大清就走向不一般的路了……
  
  大清,国家,无论什么事儿只要一冠上这么个格局,就添了重担。
  
  “……是个苦差事。”胤禩笑,格外开心。
  
  东方不败怔然,想了想,才一字一句认真道:“他会做好的。”
  
  两人再不说这个话题,闲语几句便追上了前边五阿哥人等,不疾不徐地往宁寿宫去。
===============
作者有话要说:到最后,忽然就多了好多想法,果断觉得之前没写好。。


 112只争一朝夕

  随后的半月整个大清朝上下都忙乱起来;康熙这回的伤情当真严重;他接连见过阿哥们和朝中重臣之后,夜里就禁不住发了高热;竟是一闭眼就昏沉过去;当晚就惊动了太后急急赶来探问,娘娘们阿哥们也神色惊惶赶到,随后便是片刻不敢轻离;而乾清宫外几个重臣纷纷留守不得离宫。
  
  幸而宫里的太医也不是吃素的,在太后懿旨严令之下;终于放手用了对症的方子;纷纷扰煎了药灌下去;清晨时分康熙的高热便降了下来,只还是未醒。
  
  太医们一看如此心里有底,便拼着砍头的风险跟太后进谏,只道,皇上这伤要好生静养,不得再操劳政事,这汤药也得放安神的药材,得给身子休养生息的时间。
  
  太后在此等情形下,抹着眼泪也振作起来,第二日又听了东方不败的建议,叫了人来立起屏风,在偏殿里召来了臣子们。她先将康熙情形说了,而后细细问起康熙清醒时的安排,得知先前虽然时间紧迫,但康熙还是强撑着将诸多大事吩咐过了,余下的不过是枝节而已,她便也放了一半心。
  
  最后,太后板着脸吩咐:“以前这大清朝还有太后垂帘听政的事,只哀家向来是不管事的,此时也做不来。皇帝既然已下了明旨要立太子,你们就照着皇帝的旨意做,尽心辅助胤禛临朝理事。哀家在宫里也听来了不少闲言闲语,前两日诸位都忙乱,一时不察措手不及也就算了。但从今日起,皇上的伤情不得泄露,也不得随意编排太子阿哥们的事,定要将这股子歪风压下去,稳住大清根基。”
  
  众人听了这话,不管心里做何想法,均是恭敬地答应了,“谨遵太后懿旨……”
  
  太后所说的闲言闲语可当真不少,虽有康熙发了话要立胤禛,圣旨也拟就了,但康熙这伤情不稳,旨意也来不及颁下去,因而有些纷扰胤禛一时也压不住。若不是那日康熙对着阿哥们强势宣告,拿话逼住了他们,而胤禛自己原本就有不少臣子交好推崇,如今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儿。
  
  就如先前东方不败跟那大阳教护法说的一样,只要康熙伤重不死,不管这大清立不立太子、立谁做太子,这朝局都得乱上一段时日。不得不说,前阵子康熙以雷霆万钧之势或杀或压,或贬或逐,一下将明珠和索额图两系人马弄下去,实在是大伤筋骨之举。至少,眼下就没有一个重臣有像能耐迅速将满朝文武的乱象压下去的。
  
  不过虽然略有些对立胤禛做太子不服的人,但胤禛和东方不败都并未将这些人等看在眼里。
  
  此时就体现了东方不败选择这个时机重伤康熙上的好处了,毕竟前几日满朝推举太子的大事还未过去,那一串惹得康熙大怒的推选胤禛的名字众人都还记得清楚。
  
  众人要推举胤禛,而康熙此时顺从众议,就立了胤禛,谁也说不出不妥来。
  
  东方不败本就是要钻这个空子,他可不管那些推举折子上的人是不是胤禩故意联络起来陷害胤禛的,他能暗暗找了隆科多,也能悄悄找到别人。若说之前没有御花园一事,他找的人还有明面上答应暗里抗拒,还有左右逢源不说个准话的,但眼下遇着康熙重伤,又拟旨要立胤禛了,这些人等不用如何笼络,立时就识相地靠了过来。
  
  他们这一回头,可就得了莫大的从龙推举之功了,成就了好大的政治资本,就算原本再有什么怨言,也改成欢喜了。自然,这些事当中也有胤禩一份功劳。
  
  胤禛倒不觉得胤禩会心甘情愿帮他,即便胤禩真做出了要帮他的举动,他心里还是有所疑虑的。只是胤禩很是聪明,他不会做什么投诚的举动来取信于胤禛,他只安静下来,什么都不做,这便让旁人看出该如何抉择了。
  
  此时此刻,就算还有人愿意一条道走到黑,顶着谋逆的名头出来另选贤能,但眼见这个贤能自己都放弃了投靠了太子,他们也就只能罢了,转而做个忠臣。
  
  于是因着有这么些重臣支持,又有正统大义的名头,胤禛便不动声色地培植拉拢,将内外兵权逐步都掌控起来,待这些实权都握在手里了,朝中吵吵闹闹几句又如何。
  
  而争权夺利这等事无论是在胤禛还是东方不败看来,都是时不我待的。
  
  实则,若是康熙重伤这件事不是东方不败暗里下手的话,恐怕这个时刻康熙亲口在众多阿哥里头选择了胤禛,胤禛心里会有些别样的触动,感激或是敬服。而后胤禛心里念着康熙,也就孝义为先,以稳为住,临危受命安分稳重地做这个太子,慢慢发展自身势力。他会维持住一年半载,好等康熙康复,而后父子联手,再共同建立大清盛世……
  
  或多或少的,康熙心里也有这么个想法,他实不知,他的儿子已然到了弑父的境地。
  
  但就因为东方不败的举动,胤禛眼下忧心他的九弟安危,根本不能留给旁人一丝幻想,就算是他的亲阿玛康熙也不能够。
  
  胤禛硬下心来,利用康熙昏迷的时候威逼利诱,旁人在说闲话,他也让人去说闲话。什么康熙好不了了,胤禛这太子不做几日就得改做皇帝了,改朝换代的时间到了……有这等话逼着,胤禛收拢人才起来事半功倍,恐怕就算康熙伤好了,也就不能再拿掉他这个太子了。
  
  眼下胤禛缺得不过是时间罢了,等火候够了,胤禛度过最初的杂乱无章之后,就该上下效力,显得得心应手起来。
  
  而东方不败就想要从康熙手里抢时间,此时他费了心思怂恿了太后冒着后宫干政被万民唾弃的名头,在乾清宫偏殿里立屏风去召见外臣,就是要趁着康熙昏迷让胤禛这太子名正言顺……
  
  偏殿里,太后敲打了一番臣子们,随后便道:“今日还有一事,哀家知道眼下诸位里里外外都有不少政务要处理,但眼前就有一最紧要的事要诸位去做。”
  
  她一顿,沉吟着道,“皇上还病着,时机不好,但这册立太子的事要准备起来,不必太多繁盛奢靡,但朝会颁布、祭告太庙和百官朝见等事都不能少,太子的吉服礼仪各样都规制好,待一切妥当,就让太子监国……”
  
  “太后娘娘,如今紧要的是替皇上治伤……”
  
  “太后娘娘,这祭告太庙的事是不是等皇上醒了再说?”
  
  “太后娘娘,皇上先前可是提及让四阿哥先学习,这监国一事似乎还有些不妥……”
  
  “什么四阿哥,皇上立了太子,就该布告天下,祭祀祖宗,让全大清的臣民百姓都晓得,都尊重起来,不然皇家威严何在,大清根基何在?”太后直言斥道。
  
  有太后这一番话,立时便有人开口附和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将起来,再不情愿的人也明白这是大势所趋,于是再不敢浑说,只得暗叹一声认了。
  
  经此一事,胤禛得以名正言顺地处置政事,虽一时也不敢召开大朝会,但他另辟了一偏殿日日传见朝臣,不几日这大清朝六部机制便运转起来,初看之下倒也井井有条。
  
  不得不说,眼下这个时节,前边有二阿哥胤礽初废,朝中众臣还未曾因为争储分成好几派,也并未因为争储闹得你死我活,所以一看胤禛立住了脚跟,稳住了形势,很快也开始认同起来。毕竟胤禛有大义支撑,这人严谨自持、勤学好问,很有几分明君的势头,几个年长阿哥里头此时又有谁人能比上呢。
  
  那册立太子的典礼布置胤禛不好参与,便请了他的皇伯父来担名头,下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