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卦红楼+番外-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忙斟满了酒,两人饮了一番,林如海这才将来意道明。
    “赵兄请多多见谅,因我老来得子,对小儿小女难免宠溺了些。如果冒犯了赵兄,还请赵兄多多包涵。”林如海终于说出口,不管成与不成,自己倒先松了口气。
    “咄,何至于此!”赵先生指着林如海大笑,“平常看如海兄处理公务雷厉风行,今日竟也有如此扭捏之时!不过是教导女学生,我本来就不是迂腐之辈,如海兄小看我了!”
    “那赵兄是答应了?!”林如海大喜。
    “听我把话说完。”赵先生摆摆手,“我向来对这些俗事规矩不甚在意,但令千金如果不得我心意,我可是要婉言谢绝的。”
    您把话都这么直接说给我听了,还好意思说什么婉言谢绝。林如海对这位腹黑先生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面上还要微笑点头:“自然自然,如小女不得先生青眼,那是她没这福气。”
    既然都说定了,赵先生兴致一来,干脆让林如海直接喊了黛玉过来。‘择日不日撞日,总听说令千金聪慧无比,今儿正巧考察一番。’他如此说着。
    黛玉过来的时候,两个大人都有了三分酒意。借着几分酒意,赵先生慢吞吞地开始考察了起来,开始无非是问些读了什么书之类。听到黛玉说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之类,赵先生眉头皱了又一松。
    “《诗经》呢?”他如此问着。
    “读了一半。”黛玉清清脆脆地答着,一点儿也不怯场。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何解?”赵先生摸了摸胡子。
    “人要有亲朋好友,亲友来了要以丰盛的酒肴热情款待。”黛玉三两句说完,眨了眨眼睛又补充了一句:“就像父亲对先生这般。”
    “哈哈!”赵先生抚掌大笑,“注解妙矣!”又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何解?”
    “郑玄曰‘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曰‘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黛玉一小段说下来,面不改色。
    “那依黛玉,郑说朱说何人正确?”赵先生饶有兴致地继续追问,并端起杯酒稍稍抿了一口。
    “太史公早郑玄两百余年,可见自汉时起,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黛玉侃侃而谈,“学问之事,世人都有见解。郑说多为世人接受,也就占了大义。朱说能将旧词新解,也让人耳目一新。学问一途,黛玉不过管中窥豹,实不敢评述何人正确与否。”
    赵先生开始尚且带着笑意,听到后来却渐渐严肃起来。等到黛玉一番话说完,转头看向林如海语气喟叹:“如海兄,你虽老来得子,却后事无忧矣!”
    “我浸染书海数十年,却不料也渐渐忘形起来。”赵先生叹了又笑,“黛玉是管中窥豹,吾又何尝不是?刚才那一问实在不妥。”
    林如海虽内心得意,面上却连道不敢。
    黛玉在一旁听的半懂不懂,问了句:“先生这是‘吾日三省吾身’?”
    这话一出,林如海和赵先生都捧腹大笑不已。林如海手指巍巍地指着赵先生:“我家小女还没拜师呢,就先护上你了!还三省吾身呢!”
    “自然是三省吾身!”赵先生得意地梭了林如海一眼,心中熨帖无比。再看旁边黛玉依旧懵懂的模样,笑的更加开怀。
    “虽只读了半本《诗经》,却难得上下索引,旁征引博。思绪如此缜密,且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见解。前人曾说半本《论语》治天下,今日一见,如若都是如此读书法,半本便也够了!”赵先生心下早已满意,面上却还想继续考考,这次是任意题:“黛玉除了这些还会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比起你问我答的模式来,任意题这种自由发挥的模式更让人蒙圈。黛玉低头摇了摇嘴唇,再抬头语气认真:“我还会儿歌。”
    “儿歌?”别是赵先生愣了下,就连林如海都不太知道。两人面面相觑,黛玉才不管那些,清清嗓子就开始了:“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首歌唱完,赵先生和林如海两人双双张大了嘴巴。
    “这都谁教你的?着三不着两的!”林如海其实不必问就知道,肯定是恪儿所为。这个恪儿怎么尽教黛玉这些东西!教些琴棋书画不好么!只是他当着赵先生的面,又怕黛玉说出是哥哥所教,恪儿现在名声本就毁誉参半,做父亲的自然不想平地再起风波。
    果然听到林如海这话,黛玉虽有些迷惑,却也不吭声了。还是赵先生过来打圆场:“如海兄过了过了,不过一首孺子歌,也蛮新奇有趣,怎么这么大火气。”内心打定了主意,赵先生反倒是越发欣赏了,“令千金这可爱灵透的样子,我可是欣慰的很。”
    “那赵兄是答应了?”林如海听闻这话也不顾得林恪了,急急地问道。
    “自然!”赵先生呵呵笑道,回头看向懵懂地黛玉:“以后可要听话,不然要被打板子喽!”
    7七
    临近年关,本就琐碎事物一堆,偏又加上林妹妹拜师。这让从来未曾经历过古典礼仪熏陶的林恪忙的晕头转向。
    在贾敏的提点下,林恪一板一眼的忙完了林妹妹拜师仪式。继而又开始为了祭灶祭祀忙成一团,中间既要看本年度百味斋业绩审核报告,还要看替贾敏分担的自家铺子业绩监督报告。
    直到大年三十,林恪才终于歇了口气。虽然劳累了一个月,但看贾敏气色红润,黛玉娃妹活蹦乱跳的模样,林恪也觉得欣慰许多。
    林家因为外放不能回苏州老宅过年,一家人一切从简,除却大年三十祭祖守岁,就是吃了些年食,等到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林恪和林黛玉第一反应就是爬到自己的院子里——睡觉!
    明年,但愿也能如此平安!
    过了元宵出了年,林恪又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贾敏的肚子越发大了。林如海这段时间公务越发处理娴熟,反倒比前几个月更有时间陪着贾敏。等到林恪把一切事物终于打理完毕之后,时间也到了黛玉生辰。
    “哥哥,你今年陪我出去玩吗?”生辰前一天,黛玉跑到林恪书房内询问道。
    “当然了,哪年不陪你出去玩?”林恪顺手摸了摸黛玉的小脑袋,惹来黛玉不满地一瞥:“哥哥我是大人了,别老摸我头发。”
    黛玉拜师之后,赵先生埋头一晚上,翻遍了各色书籍给黛玉定了个学名:忺(xian),取自洪升的清游胜,满意忺。
    说来这洪升和贾府还有些缘分,此人系钱塘望族书香之家,早先两家共处江南,一来二去,竟和荣国公变成了莫逆之交。只是后来贾府搬至神京,才渐渐联系断了。见到这名字,林如海无可无不可,贾敏却一声叹息,和黛玉零零碎碎地说了这些陈年往事。
    林恪虽不满意自家妹子学名又和贾府扯上关系,但想到名字有喜乐开怀之意,便也罢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谐音‘仙’。
    是嘛,我家妹妹自然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不知道是因为黛玉有了学名的原因,还是因为开始上学的原因,亦或者是最近林恪太忙没时间陪她的原因。总之这段时间,她越来越有像淑女发展的趋势。
    听到她刚才这老气横秋的话语,林恪不轻不重地弹了她小脑门一下:“小孩子家家的,装什么大人。”虽然被弹得额头有些红,但得到了林恪明天陪她出门的允诺,黛玉只是白了他一眼便笑着跑了。
    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个在后世已经基本没人知道的节日,在此时却是和春节、中秋并列的三大节日之一。
    汲取了去年差点被人潮挤死的经验,林恪早早就预备下了几个身强体壮的仆役,再加上五色彩纸厚厚一沓以及小铲子小网子小水壶若干。一切预备完毕,当日晨光熹微之时,在贾敏地絮絮叨叨之下,林恪和黛玉用完了早膳便亟不可待地准备踏青去也。
    通往花神庙的一路上,眼见朝阳缓缓升起,又见路边无论住宅还是店铺,都将家中爱花搬了出来,或桃李、或牡丹、或海棠、或芍药……起起伏伏、姹紫嫣红,可谓鲜花铺城,入鼻都是各色花香。
    这些尚且是开始,路上看到勤劳的花农推车或挑担,一路往花神庙行去。脚下的花、担子上的花、大姑娘小媳妇头上的花,五颜六色真真假假,晃得林恪和林黛玉目不转睛地看着,兄妹俩看到好笑处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两人到了花神庙前,不由齐齐惊叹一声。黛玉是因为年纪小,没多大见识才惊叹;而林恪,后世鲜花昂贵稀少,年少轻狂时他也曾一掷千金买过999朵玫瑰,但是像这般陷入花海的景象,他更没见识= =。如果说刚才是鲜花铺路,那这里便是鲜花簇拥了。庙会两旁几乎都是一车车的花卉,仅有中间一条狭窄小路通过。亏得林恪和黛玉两人来的早,还不算拥挤。
    黛玉一路上蹦蹦跳跳不知道看哪里好,时而跑到人家花摊上瞅瞅,时而又看到了新奇的簪子玉佩驻足不前,时而又见到糖人回头瞅瞅林恪,再不就蹲在捏泥人的旁边看的津津有味……
    兄妹俩一路笑笑闹闹,慢慢游赏,直到日头渐渐升起,花神庙中人也变得拥挤起来。林恪这才扭头看看黛玉:“玩够了没?去这附近的园子里转转?”
    黛玉想想果断摇头:“不去,园子看来看去就那一番修饰过后的景致,哥哥我们去郊外玩耍。”
    林恪听到她这么说,招呼林清过来吩咐一番,这才先带着黛玉去了花神庙旁边的青山绿水处。
    这里已经有些人席地而坐,大家闺秀带着纱帽矜持着坐在草地上,下面垫了垫子,周围护卫更是眈眈而视;小家碧玉讲究不多,直接席地而坐,叽叽喳喳,笑声银铃般悦耳;读书人或腼腆或豪迈或自命风流,吟诗作对不亦说乎。兄妹俩远远找了个景色优美僻静之处,也有样学样地坐在草地上,将从家中带的食盒一一取出,又倒出杯果酒,浅酌慢饮,悠哉乐哉。
    林妹妹吃着点心,旁边平卉忙前忙后地伺候着。林恪暗自观察一番,也不由地点点头。经过那次事件,这丫鬟是真的顿悟了,行为做事渐渐变得玲珑起来。妹妹身边至少也要四个心思聪慧的大丫鬟,还有三个慢慢挑选吧,三四年的时间足够了。
    林恪手中握着殷红的葡萄酒,心中杂七杂八地想着事情。不多会儿,林清满头大汗地拿了几株小树苗从远处走了过来,黛玉最先看见了,用力挥挥小胳膊:“这里!”
    林恪被这一声打断了思绪,看到小树苗也笑了。去年他第一次带黛玉出来玩,两人都是懵懵懂懂第一次经历,还以为和普通的庙会游玩一样,于是五色彩纸没带,小树苗小花枝什么的也不知道买。虽然玩的也热闹,但终究是少了份同乐氛围。
    因此今年的花朝节,林恪决定入境随俗一把,一定要过个原汁原味的节日。别人家准备的,自家准备了;别人家没准备的,自家也准备了。曹公既然给自家妹妹弄了个花朝节的生日,百花之首的黛玉妹妹,自然要好好过一番,不能委屈了。
    果然见到小树苗,才歇息一会儿的黛玉眼睛又亮了起来,转头看看林恪。林恪笑着看向身边小厮:“车内有几把小铲子还有小水壶之物,你都去拿过来。”
    等到小厮将预备的东西都拿来,林恪这才站起来四处看了看,找到一片乔木茂盛之处,牵着林妹妹走了过去。
    此处花草树木繁茂,虽然不像自家院中景色精致,却别有一番天然田园之美。黛玉喜得连连催促,开始还乖乖等着自家哥哥把五色彩纸拆断。后来干脆自己夺过来慢慢分拆组合,配了鹅黄青绿淡紫嫣红几种颜色的纸条,扎起来好似彩带长长一串,再小心地绑在芍药花的花枝上,此为‘赏红’。
    微风吹来,飘飘荡荡。
    林恪不吝赞美:“嗯,妹妹搭配的真漂亮,真是我亲妹妹!”
    黛玉听闻前一句笑眯了眼睛,听到后一句,小手在脸颊上划了划:“哥哥羞不羞,每次夸奖别人都要带上自己。”
    兄妹俩将手里的彩纸差不多用完,才恋恋不舍地停了手。之后便是植树了,这个事情林恪轻车熟路,小时候没少干。
    当初的自己,还是优秀少先队员呢。林恪脑海中冒出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记忆,继而失笑一声,摇摇头将这没用的思绪甩到了脑后。
    两人找了块软和的地方拿了小铲子开始刨土,黛玉开始还兴致勃勃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