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贾家大少-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及到钱银问题,顿时没有人敢说话了。当初,司徒衍一登基,就雄心壮志搞出一系列工程,把太上皇积累的银子花得精光都不够,还逼大臣们还了早年的欠款,又抄没了像甄家那样的巨贪,才勉强支应过来。圣人如此冒进,朝上不是没人担心过,昔年的秦始皇、隋炀帝,不也是想着做一番大事业,结果却导致秦朝、隋朝二世而亡吗,圣人执意如此,小心重蹈那两位的覆辙。
    太上皇尚在,他老人家都对大手大脚的儿子没有意见,朝臣们的议论管什么用,好在司徒衍并不是那两位的翻版,随着这几年新式工具的出现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国库的银子重新充盈起来。
    只是这一次,贾瑚明确地告诉司徒衍,跟以往那些在原有基础上改进的器具不同,蒸汽机的可运用范围异常广泛,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等等等,他甚至提出了火车的概念,就是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司徒衍见过蒸汽机的试用,对它的推动力大为观止,因此贾瑚说的那些话,他都是深信不疑,真要有了比马车更快更平坦的交通工具,他说不定也能全国各地到处走走。
    此时,距离永和八年的春闱还有不到四个月,司徒衍让贾瑚旁的先别管,专心把功课捡起来,他没有正式入朝,他想给他点赏赐都不容易。贾瑚却趁机建议,司徒衍应该增加低等级官吏的进入途径。因为很多学有专长的人,他未必擅长四书五经,若因此将他们拒之门外,是朝廷的巨大损失。
    司徒衍沉吟片刻,说他早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提出增加给专利发明者的奖赏,朝上就有人不满了,若是不考科举也能入朝,只怕引起全天下士子的不满,目前条件下,他开不起这个头。
    贾瑚苦恼了,这个年代的教育普及水平实在不够,读书人不精杂业,精通杂业的呢,要么是没读什么书,要么就是读书成绩不好,可是这两种人,都是朝廷需要的,该怎么调和他们的矛盾呢。
    贾瑚尚在皱眉,司徒景出了个主意,说给这些精通某一方面的人单设考试,比如户部需要精通算学的,就单独招考,工部需要懂水力建筑的,也单独考,然后招上来的人,根据能力划分等级,确定待遇,可不管待遇高低,他们都是只是吏,不是官,只做事,不管人,应该就能平复争议了。
    贾瑚马上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现代部队军官和士官的区别,六级士官的待遇相当于团长了,可他还是个兵,小排长的军衔再低,人家也是军官,职能不同,分工不同,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
    司徒衍也觉得司徒景的说法可行,就让他自己理个章程出来,然后把他们打发出去了。
    不用说,贾瑚肯定是要跟着司徒景去东宫的,要是知道他进了宫而没有去看他,司徒睿小朋友会生气的。司徒睿是欢欢的大名,是他三周岁生日的时候司徒衍给定下来的,喜喜的名字是涟漪,司徒涟漪。除了名字,龙凤胎同时还有了各自的封号,司徒睿是毓敏郡王,司徒涟漪是锦绣郡主。
    不过贾瑚到了东宫,还没来得及行礼,司徒睿的那声“免礼”就先到了,然后小家伙就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径直冲到贾瑚怀里。司徒景曾经吃味地表示过,他亲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司徒睿回话说,不是他不想抱他,而是他上次跑得太快,差点把司徒衍给扑倒了,不像贾瑚练过武的,能接住他。司徒景无语地望了望天,心里却对司徒睿对贾瑚的亲近表示很满意。
    抱着叽叽喳喳问自己话的司徒睿,贾瑚侧目看了司徒景一眼,目光意味深长。他知道,司徒景是故意的,要不同样是他的孩子,他跟司徒涟漪怎么就少有往来,小姑娘还没到需要避讳的年纪。
    但是司徒景不承认,他说是因为他对司徒睿有救命之恩,还为他断了一条腿,所以他才跟他好的。贾瑚挑眉笑笑,没有再问了,司徒睿才多大一点,没有司徒景提醒着,他能记得是谁救了他。
    司徒景为什么这么做,贾瑚心里很明白,他是怕自己将来走在他的前头,所以要他跟未来皇帝搞好关系,司徒涟漪是女儿,以后早晚嫁出去的,所以没有这个必要,他的心思他全都明白。
    “睿儿,你都多大了,怎么不自己走?”见司徒睿扑到贾瑚怀里就没下地的意思,司徒景淡淡提醒道。皇家的孩子懂事早,司徒睿虚岁四岁就进了宫学,读书习武都很认真,人前看着小郡王的气势十足,也就在司徒景和贾瑚面前,还有几分孩子气。他被司徒景呵斥也不害怕,只笑嘻嘻地说,“永瑜好久没来看我了,今天就多抱一会儿嘛。”跟司徒景一样,他也叫贾瑚的字。
    贾瑚也跟着帮腔道:“就是,我好久没见到欢欢了,今天多亲热一会儿。”贾瑚说完冲着小家伙眨了眨眼,自从司徒睿有了大名,欢欢这个小名就是他的专属了,贾瑚对此颇为得意。
    司徒睿以鬼脸报之,气得司徒景快步走到了前面,真是不想看到他们你侬我侬的样子。司徒景不是在吃儿子的醋,他是觉得自己对不起贾瑚,他跟睿儿都这么好,要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不知喜欢成什么样子,可就是因为他们在一起了,贾瑚放弃了娶妻生子,连祖传的爵位,都准备传给侄子。
    “哎呦,爹爹生气了,我还是不去招惹他了,先回书房写功课去。”司徒睿说着从贾瑚身上挣扎下来,转身往自己的书房跑去,身后一堆人追着他喊“郡王殿下,你慢点跑”,可热闹了。
    贾瑚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司徒景的书房走去,这个小家伙,真是越来越机灵了。
    司徒景没有坐到书案后面,而是在花窗下的炕上半靠着,见贾瑚进门就笑道:“看你们难分难舍的样子,我还以为得亲热好久呢。”他说着往身边的空地儿拍了拍,示意贾瑚过去坐。
    贾瑚顺势坐下,浅笑道:“欢欢写功课去了,说是下午不过来。”司徒涟漪更是养在褚太后身边,平时都是司徒景过去看她,少有回来的时候,他们要在东宫做点什么,完全没人干扰。
    听出贾瑚话里的意思,司徒景压低声音道:“现在还是白天……”白日宣那什么的,就是外面都是心腹太监,也是不太好的,司徒景一向觉得,这种事情应该夜里不见人的时候才能做。
    贾瑚无奈道:“不是白天我能在宫里吗?”他们在一起两年多了,除了去年秋天去了一趟别院,哪次不是在白天,晚上宫里要落钥的,贾瑚可不敢留下,被人发现后果实在是太可怕了。
    司徒景只是随口抱怨,对贾瑚要做的事还是很配合的,三两个月才能有一次,就不要太挑剔了。
    云停雨歇过后,司徒景抱着贾瑚不撒手,还严厉道:“你回家好生温习功课,明年一定要考中。”
    “考中了如何?能向圣人提亲吗?”贾瑚坐起身来,双手覆在司徒景手上,也舍不得放开。
    司徒景无言以对,以为他是公主吗,还要金殿提亲,半晌方道:“等你考中了进士,我让你和苏怡给睿儿当老师。”司徒景想了很久,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司徒睿年纪小,也只是郡王,苏怡和贾瑚的话,教他是足够了,等到日后他登上帝位,帝师这个身份,对贾瑚来说是再安稳不过的。
    “看来我需要努力了。”贾瑚松开司徒景的手,起身开始穿衣。苏怡是司徒睿是舅舅,又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他给小郡王当老师,一点不奇怪,司徒景非要捎上自己,心意他哪有看不懂的。苏怡将来是国舅爷,是不是帝师无所谓的,可他就不一样了,司徒景真是为他想得很周到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没想到元旦节的合唱练习是天天都有,今天的双更实在赶不出来,先欠着,我看周末能不能补上,真是不好意思啊。

☆、第066章 战事

为了打消贾赦和张氏让自己成亲的想法,贾瑚曾经自导自演了一出大戏;效果很不错;吓跑了京城很多想让他当女婿的人家。饶是如此,由于司徒衍对他的一再嘉奖,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家前来打探消息。这么个前途光明的女婿放跑了;真是很可惜,总有人会幻想;自家闺女的八字说不定够硬,能压住贾瑚也有可能。好在这些人家的档次不够;贾赦和张氏看不上,这才没了下文。
    可是随着蒸汽机的改进成功;还有明年春闱的到来,贾瑚还是很担心;到时候会有门户相当的人家上门来说亲,人主动送上门的,他可没法让人家姑娘病一场,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心塞。
    怎么才能永绝后患呢,贾瑚冥思苦想,可他一直想到进了会试的考场,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是第三次进贡院了,贾瑚经验丰富,准备也很充分,考完出来信心十足,就等着迎接殿试了。
    俗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贾家尚且沉浸在贾瑚会试进入前十名的喜悦之中,扬州就来了封丧报,贾敏辛辛苦苦盼来的儿子,竟然夭折了,她本人受此打击,也病倒了。
    史太君就只有贾敏一个女儿,一辈子最疼她,听说小外孙没了,女儿也病倒了,急得不得了,马上就要打发人去扬州。因贾瑚还要考试,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贾琏头上,他幼时去过扬州,在姑父姑母家住过不少时日,跟贾敏感情甚佳,很快就收拾行李出发了。贾赦、贾政都是疼爱妹子的,张氏也跟小姑子关系不错,个个都很为她担心,只有王氏,面上一脸悲切,心头却是喜悦得很。
    王氏跟贾敏较量了大半辈子,早年可谓样样不如人,直到她生了贾珠和元春兄妹,贾敏却是婚后十年无子,王氏才觉得自己隐隐占了上风。然后就是贾珠早逝,元春婚事不顺,好容易进了宫,又被英王看中,本以为从此可以一飞冲天,谁知英王是个爱出门的,又对王妃石氏爱重,府中的几位姬妾,能见到他的时间有限不说,还每天要在王妃面前立规矩,日子过得不知有多艰难。
    贾敏却是苦尽甘来,先有了女儿黛玉,后来又生了儿子,眼看林如海过两年回京就要衣锦还乡,王氏心里嫉恨得不得了,如今扬州传来消息,说贾敏的儿子没了,王氏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她这些年被史太君和张氏钳制着,除了把自家闺女的婚事搞得乱七八糟,也没本事惹出其他乱子,倒也学会了收敛,不管心里有多高兴,面上都是悲苦难当,看得史太君有点不耐烦了。
    贾琏出发去江南没有几天,贾瑚就进宫参加殿试了,今年殿试的题目跟海贸有关,可以说是贾瑚最擅长的,他提笔就开写,洋洋洒洒数千字一气呵成,中间一点停顿都没有,自我感觉良好。
    殿试当场阅卷,主考官们把前二十名的卷子呈给司徒衍,让他排定名次。司徒景带着司徒睿也来凑热闹,不过他只能看,没有发言的资格。贾瑚的答卷也在那二十份试卷之内,司徒景看了感觉很复杂,单就内容而言,他比谁都说得更深入,就是文笔,实在是太朴实了,要不是有一手好字加分,说不定前二十都要错过,不知道司徒衍会怎么点,只是前三的可能性不大了。
    毕竟,一榜三甲的试卷是要公开的,不说苏怡那样的锦绣文章了,就是另外十九个人,哪个都比贾瑚更有文采,他若进了前三,除非是能看懂文章内容的人,不然真是没法理解是何原因。
    殿试前二十的名次是倒着公布的,出乎司徒景意料的是,一直念到第五名,贾瑚的名字都没有出现,他不由紧张起来,莫非父皇这会只重实质,而不管其他了,要点贾瑚进入前三甲。
    没等司徒景高兴完,第四名的名字就念出来了,正是贾瑚。司徒衍终究是没让他进一甲,而是给了他二甲的头名,也就是俗称的传胪。司徒景想了想,觉得这个名次也不错,就笑着点了点头。司徒睿对其他人的名字不熟悉,听到毫无反应,可念到贾瑚的时候,却是咯咯地笑了起来。
    殿试过了还有分科考试,各人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往不同的部门,而不是像以前,要么翰林院,要么就外放,会考试不等于会做官,中间还需要熟悉过程,选对方向是很重要的。
    贾瑚的去向毫无疑问,直接就是詹事府,被封了个从七品的主簿。正如贾瑚事前所料,春闱的成绩一出来,就有人蠢蠢欲动了,家世比之前的几家更好,他怕再这样下去,张氏要动心了。
    恰在此时,贾琏从扬州带信回来,说贾敏已经去世了。原来,贾敏生下儿子以后身体就变得很不好,前几年是为了孩子硬撑着,治疗保养也都细心,可惜那个孩子胎里带病,好容易养到三岁,还是一病就去了。贾敏大受打击,也就病倒了,而且病逝汹汹,林如海遍请江南名医都没有用。
    贾琏赶到扬州的时候,贾敏已经沉疴难起,林如海和林黛玉也是病歪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