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不愧是大英雄啊!”

    ……

    在满街老百姓的赞叹声中,李风云飞身跃上高头大马,笑吟吟地朝四周拱了拱手,知县吴四有为他牵着马缰,大摇大摆地走向知县府邸。

    注1:古代出嫁的妇人与未出嫁的姑娘打扮是不同的,出嫁的妇人要把头发盘起来,但是未出嫁的姑娘不能将头发盘起来。

第三百四章 泰山之巅() 
站在泰山之巅,俯览江山,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

    呼呼的北风从玉皇顶吹过,如棉花般雪白的云朵时而吹散,时而又聚拢过来,似是一位帝王时而放下珠帘,时而有撩起珠帘,俯窥神州万里大好河山。

    矗立于玉皇顶上,一股豪情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油然而生,教李风云只想仰天长啸,以抒胸意:“天上究竟有没有玉皇大帝?海中又是否真有四海龙王?大喝一声,我来也!(注1)”

    李风云一声长啸,引来山顶上许多武林高手的睥睨。

    虽然山下有各宗各派的人把守上山的道路,防止太多人涌上玉皇顶,影响此次泰巅争锋,但山巅之上还是聚了不下两千名江湖豪杰。不过,两千人对于巨大的玉皇顶来说并不算多,人群稀松地散布在周围,并不显得拥挤。

    这两千多人中,一流高手恐怕也有一两百名,这是关系天下未来命运的一战,也是江湖上从未有过的一场武林盛事,只要能够来,有谁又愿意错过。

    可以这么说,天下间的一流高手,能来的只怕都来了。

    而八个半绝世高手,除了玉虚真人与了然大师没来之外,其他七人都到了。分别是野狐禅、醉道人、燕无双、路惊鸿、耶律明、萧齐瑞和永固宫主。

    能同时看到七位绝顶高手,对于在场的许多人来说,已经是不虚此行了。只是野狐禅仍旧带着一副面具,并不以真面目示人。

    在玉皇顶的的最高处,早已经空出一块地方,用石灰画出,足有十丈方圆,不许人靠近。场边早摆放好七张太师椅和茶几。而在那一排太师椅前的香案上摆放着一个香炉,香炉旁边摆放这一大盒香。

    李风云知道,那里便是就是即将到来的比试之地,而那七张太师椅则是为七大高手准备的。

    在那圈外更搭建起了几层阶梯状的木台,方便周围人观战。

    辰时刚过,七大高手走入场地边坐下,早有弟子献上香茗。

    这时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大步走到空地中央,轻轻咳嗽了一声,大声道:“各位武林同道,老夫就是张宗远,洛阳天演阁的掌柜,人送外号“乾坤霹雳手”,在这里,不少朋友都认识老夫,老夫的身份也就不必多说。

    这次泰巅争锋的因由是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了。

    不错,就是为了《归藏经》的归属。至于《归藏经》是什么,老夫也不打算多费唇舌,总之,这《归藏经》对各位武林同道个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关系天下的存亡,武林的安危。

    虽然到现在为止,《归藏经》到底落到谁人手上还没有一点线索。

    不过,为了避免一场武林浩劫,经过武林各大宗门、天下各方的商量决定,将来《归藏经》当交由此次比武胜利者所属的一方。

    此事已经经过在座的七位绝顶高手的声誉作保,绝不容改动。

    换句话说,假如未来有人不肯交出《归藏经》给获胜的一方,七位绝顶高手都有义务取回《归藏经》,交给获胜的一方。并保证,十年之内,任何人不可觊觎《归藏经》。

    老夫想,七大绝顶高手的意志,恐怕世上没有哪一方能够违逆吧!”

    说到这里,张宗远顿了顿,又道:“现在,老夫宣布比试的规则。

    这次比试的规则很简单,只有五条。

    第一,任何人不得在白线画出的范围之外动手。如若有人胆敢在白线之外做出任何不轨行为,七大绝顶高手都会出手格杀,绝不会姑息。

    事先声明,老夫此次并不参加这次比试,只负责主持,任何人若对老夫下手,同样也会遭到七位绝顶高手的惩罚。

    另外,上场故意捣乱者,或者挑战者无心与场上之人比试,却要强出头,然后认输送场上之人进入决赛者,都会受到七大绝顶高手严惩。情节严重者,立毙当场。

    第二,比试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除七位绝顶高手之外,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但只许参加一次。任何人进入场内,都需报出自己的姓名和代表何方参加比试。

    在老夫说出‘开始’两字之前,比试双方不许先动手,谁先动手就算谁输。

    提醒各位武林同道注意,只要走入这白线之内,生死各由天命,比试中不限任何手段。事后,任何人不得以此为借口对获胜者进报复。

    第三,任何人只要连胜三场,就可以出场休息,进入决战。胜负判定的规则是,自动认输或者是被击出白线之外,如无力再战者,也会判定为败。有疑议者,胜负的评定由七位绝顶高手共同确定。

    注意,如若某位同道上场后,一炷香内无人应战,即判定此人胜出一场。连续三炷香无人应战,他也可进入决战。

    如果某位同道上场之后,有数人同时要与他比试,将临时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轮不到者,此次挑战无效,可继续参加对其他人的挑战。

    第四,晋级决赛的武林同道,将会抽签决定下一轮的对手,依旧是一对一,所有人比赛完毕一轮,胜出者再次抽签,如此往复,直到剩下最后一人。那他便是此次泰巅争锋的最终获胜者。

    第五,比赛中出现的任何疑议,都由七位绝顶高手共同裁定。如有争议,按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规则总共只有这五条,各位武林同道,可有异议?”

    现场一片寂静,这规则定得很公平,这意味着这次比试,比的是某方势力的总的实力,单单一个人武功的强弱,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夺得最终的胜利。

    只是这么一来,就意味着这泰巅争锋必定十分血腥,不少武林高手都会喋血当场。

    比试虽不禁二、三流高手上场,但是如此血腥的比试,二、三流高手若没有特殊的手段,哪个敢上场送死?

    而且,很有可能这次泰巅争锋会持续很长时间。

    不过看看周围预备了不少的帐篷和食物,显然早有准备。

    比赛的规则早就公诸于众,此时再说一遍,不过是走走形式吧了,哪会有人提出异议?

    见场上无人提出异议,张宗远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比试就开始吧!哪一位英雄好汉愿意第一个出场,挑战天下的豪杰?”

    周围又是一片寂静,虽然按照比试规则,先上场跟后上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场的高手谁不想先掂量掂量其他人的实力。

    过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时间,才有一个阴柔的声音道:“既然无人愿意第一个出手,那就让薛某第一个来吧!”

    注1:取自大跃进时期民谣《我来了》,很有气势,很有震撼力。原诗如下:“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

第三百五章 不到最后难说胜负() 
话音刚落,一条人影闪入场上。

    李风云定睛望去,只见那人身穿一件皂青色衣衫,瘦高个,腰间缠着一只铁鞭,又插着六把飞刀,举止中有一股说不出阴柔的味道,但看得出,此人是一名一流高手,只是不知道实力如何。

    那人朝四周拱了拱手,柔声道:“我叫裘仙,江湖上人送外号‘锦猫’,此次代表南汉奉宸卫参加比试,抛砖引玉,不知哪位朋友愿意上来与我切磋一番?”

    裘仙说得很客气,但是他眼中透出的丝丝寒意,却告诉众人不是这样。

    熟悉裘仙的人都知道,他是怎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存在。裘仙的外号叫锦猫没错,可是江湖中人更习惯称他为“锦猫人屠”,此人心狠手辣,为人又阴险,全然不顾祸不及家人的江湖规矩,不出手则已,出手必定会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偏偏此人又有奉宸卫在背后支持,奉宸卫背后又是整个南唐,本人武功又极高,没人敢招惹他。在南唐,此人颇有名声。

    李风云身为风云卫的大将军,身后也有一套情报来源,对天下间的高手,虽说不上是个个都了如指掌,但是对有名的那些高手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情况。

    这次泰巅争锋,看似参加的各方势力不少,连南诏天龙寺也派高手来了,其实实际上,真正有实力一统天下的,无非只有那几家势力:契丹、大晋、南唐、后蜀和一些个野心勃勃的枭雄。

    其他的势力,即使得到《归藏经》,也会将《归藏经》献给这些势力中的某一个,以换取各自的利益。

    “裘仙,贫道且来会你!”李风云正在思量间,忽听有人高声喝道。

    李风云抬眼望,只见名灰衣道人,背着一口宝剑缓步走入场内,冷眼看了裘仙一眼,轻哼了一声后,又朝四周打了个揖,道:“无量福寿,贫道道号镇虚,来自南楚元庆观,且来会会这裘仙同道,称一称他究竟有几分斤两,竟然敢在天下群雄面前做那跳梁小丑!”

    镇虚道人此人气度不凡,显然也是一流高手,只是声名并不彰显,天下群雄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元庆观是支持南楚的,向来与南唐不和,元庆观的道人与南唐奉宸卫的明争暗斗就不断,彼此素有仇怨。裘仙更是杀过不少元庆观的弟子,仇人见面,岂能不眼红?

    自从南唐出兵闽国,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闽国的灭亡之日已经屈指可数,南楚对南唐的芥蒂之心更盛。

    所以,见南唐的裘仙跳了出来,元庆观立刻便有人跳了出来。

    “嘿嘿嘿嘿!”裘仙阴笑数声,反唇相讥道,“原来是镇虚道人,难道元庆观没人了么?居然让你上场?三年前你这牛鼻子赢不了我,教你逃了一条性命,难道以为现在便能赢得了我?”

    原来裘仙与镇虚道人之间还有私怨,难怪镇虚道人出场对裘仙丝毫不客气。

    “打不打得过,总要打过才知,何须逞那口舌之利?”镇虚道人一挥袖,背后的天璇宝剑脱鞘飞出,正落在镇虚道人的手中,转头问道,“张道友,可以开始了吗?”

    裘仙也不敢轻敌,解下缠在腰间的铁鞭,只等张宗远一声令下。

    “开始!”张宗远大喝一声,闪身撤出场外。

    话音刚落,只见人影一闪,裘仙手的铁鞭如同有了灵性一般,突然飞起,快若闪点,直朝镇虚道人卷了个去,铁鞭过处,“呜呜”做响,如鬼哭又似狼嚎。

    原来,裘仙这铁鞭上打有许多细孔,风声灌入其中,各种怪声不断,可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扰人心神,功力稍弱,单单这鬼哭狼嚎之声便禁受不住。

    镇虚道人曾与裘仙动过手,早知他铁鞭有这手段,轻哼了一声,天璇宝剑毫光闪烁,道袍高高地鼓起,这是功力高深的体现。只见他纵身闪过那铁鞭,飞起一剑势若奔雷直朝裘仙胸口刺去。

    天璇宝剑周围散发出的罡煞之气,如囚笼般将裘仙裹住。

    裘仙也不慌,不退反进,跨前一步,左手挥掌切向镇虚道人的手腕,右手轻轻一抖,那铁鞭犹如灵蛇半忽然转身打了个旋,鞭头直蹿向镇虚道人腋下的液渊穴,又快又疾。

    镇虚道人哪会被他打中?见势不妙,不等招数变老,已经换招,改刺为削,迎向那鞭头,同时左手一指戳向裘仙的灵墟穴。

    “叮”的一声,铁鞭与宝剑相击,两股磅礴的真元相交,荡出一圈宏大的波动,朝四周扫去。

    周围观战的那些一、二流高手也就罢了,毕竟这震荡的余波还伤不了他们,但是被带上山观战的各派一些功力较浅的三流弟子就有些受不了,离得近的数名人胸口如受了一重击,闷哼一声,纷纷吐出一口鲜血来。

    这时,周围的那些三流高手才知道,原来一流高手的比试不是那么好看的,离着两人足有三丈的距离,那激荡出来的真元余波也能让他们受伤。

    “好厉害!”人群中有人抽气道。

    一流高手的全力搏命,其威力又岂是三流高手可以想象的。

    好在玉皇顶上的三流高手并不多,不到两百名。

    其实像这种比试,凭三流高手的武学修为根本看不出多少东西来。就像当初,李风云就根本看不懂酒馆内醉道人与耶律明的交手一样。很多宗门之所以带他们上山,主要是让他们见识一番,开阔一下眼见。

    这也是为何数万武林高手,但是能被允许上山的,却只有两三千人的缘故之一。

    场边的张宗远眉头一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