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妃长宁倒也不拔苗助长,只讲了两个韵便停了。因府里还有事,长宁便嘱咐清瑜自个好生多读读,才带着仆从离开了。
清瑜捧着书,心里越发认同司徒玄应来。自己这还只是读的声韵启蒙,要是学那艰涩的四书五经,岂不闷死?她望向窗外满院*光烂漫,有些心不在焉。
忽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进了院子,那小丫头穿一身绿,口鼻上覆着纱巾,手里捧着瓦口罐子,跟在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妈子后头。那老妈子从腰间掏出钥匙,开了一间耳房,带着那小丫头进去。
木樨顺着清瑜的目光看去,知道她好奇,便解释道:“这是老妈妈带着纱碧熏香呢。过一会可能会有些香料味道,不知郡主习惯不习惯?要不要避到别出去?”
清瑜还是觉得心里有愧,摇头道:“不用。好姐姐,你去看看,若是太过遭罪,就让纱碧熏了这间屋子别再跟着了。她还小,吃过苦头会长记性的。”
木樨有些犹豫,这是王妃的家法,也是为了给郡主立威,要是太过优容,恐怕其他人不服管束。
木樨还没说话,便听哐当一声,那耳房门被推开,白烟缭绕而出,纱碧踉踉跄跄的跑了出来,对着台阶底下一顿狂咳,偏还不敢放肆大声,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不知道帘红从哪里跑了过来,端着一碗水给纱碧灌。纱碧这才呜呜的止住了咳。那老妈妈探头出来,冷声道:“也太娇弱了。房门一开,这烟子都走了,不是白害人费二道功夫吗?”
帘红哭丧着脸哀求道:“请妈妈发发善心,纱碧没经过这个,不比您老人家。容她喘一喘吧。”
清瑜看得清清楚楚,站起来拉着木樨的袖子,又要开口替纱碧请求。木樨也是小丫鬟熬上来的,看了也心有戚戚焉,叹一口气对清瑜道:“要是王妃怪罪下来,郡主可得帮我说句话。”
清瑜忙不迭的点头。木樨这才出门去,对那老妈妈关说几句,要领了纱碧走。那老妈妈知道木樨是王妃跟前最得意的人,不敢要强,谄笑着巴结了几句,便答应了。
木樨这才带纱碧帘红来到清瑜跟前。纱碧是惊弓之鸟,还道自己咳嗽惊扰了郡主,吓得跪在门边,一双被烟迷了流泪不止的眼睛肿得如同小桃子一般,让人看了好不可怜。
清瑜忙道:“你快起来。我有话说。”
帘红看清瑜脸色甚好,忙将纱碧搀扶起来,两人躬身听清瑜教训。
清瑜不能违了母亲的意思,想了想这才对纱碧道:“你因做错了事情,母亲才罚你。只是各人体质不同,看你的样子,是尤其怕烟的。母亲的意思是叫你记得教训,我这里就你们几个亲近的服侍,不想把人弄得病了短了人手。好在是我屋子里的事,就由我做主,改罚你帮园丁娘子挑水浇花除草吧。”
清瑜这明显是变相的赦免了纱碧,纱碧感激,复又跪下真心拜谢。
。
正文 一百四十五、先和再战
一百四十五、先和再战
帘红心中也欢喜,看来郡主确实是个心慈的,她与纱碧两个年纪小的是被司徒老夫人挑来,预备将来陪嫁的。这个帘红心里清楚得很,她比纱碧老成,忙亲热的上前帮清瑜递茶。清瑜接过,对帘红道:“今日的事情我都看到了,你关心帮助纱碧,是好事。我屋里这些人,正该这样,从今往后,大家互相提点着,避免犯错,在一起时亲热些,我看了也喜欢。”
帘红见自己帮纱碧不仅没有被骂,还讨了清瑜的欢心,心头高兴,忙含笑应了。
木樨这才道:“好了,纱碧你回去洗洗眼睛,今儿便歇了。明天再来帮园丁娘子做事。”
帘红忙扶着纱碧下去了。自这件事后,不仅帘红纱碧,就是红药紫兰银霜香云她们几个,也知道郡主疼惜她们这些下人,对待清瑜就少了些初始的畏惧,多了几分亲热。偶尔也敢开开顽笑,逗个乐子。清瑜房中多了些欢声笑语,不复从前的沉闷,清瑜过得也觉得舒心了不少。
嘉王拉了清远关在书房细细讨论。将姚贵妃、司徒礼的态度全都讲了,陈洪恺抱有最后一丝希望,问清远道:“道友当日在汴京时,我问道友为何而来,道友只说天机。如今看来,这天机莫非不在我的身上?”
清远身为局外人,早就看透了里头的玄虚。知道这是陈洪恺心里最后一根稻草,他斟酌了半晌,才深吸一口气劝说道:“我年轻识浅,找到殿下府上,全因师傅的嘱咐。这天机我也参悟不透。不过我道家讲究,万事皆有缘法,不可强求。此时看来,殿下羽翼全无,恐怕时机没到。如此大事,殿下合该审时度势,三思后行方才稳妥。不过殿下也不必过于忧愤,未到最后一刻,结果都不见分晓。汴京为质十年艰苦卧薪尝胆都熬过来了,眼下不过是略微低头伏小,莫非殿下这点气量都没有吗?”
陈洪恺遭遇连番打击,一颗炽热雄心已被浇得透凉。颓然坐下,默然无语。
清远自然不愿意清瑜因父亲牵累,前途再生什么波折,打定了主意劝服嘉王。嘉王也不是一意孤行之辈,经清远细细分析,虽心头不忿,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清远的劝说,照司徒礼的提议,往东宫拜访了陈国太子殿下。
陈国太子陈洪恪大喜过望,对于这样一位于国有功,又出身不凡的王兄,愿意主动卖好,他委实真心高兴。况且这许多年来,姚贵妃待他如亲子,又狠心将陈洪恺送去做质子十年,太子也一一看在眼里,心中感动得很。故而对于这个长兄格外亲热。陈洪恺虽然心里一时还有些转不过弯来,但是时势不予,他没了要强的资本,只得低头站队。
太子陈洪恪得了嘉王的献计,便带了这位大哥,直入中宫宣德殿求见陈帝。陈帝听太子一番言辞,心中大动。若是能联梁国攻党项,那么陈国既解了北方隐患,进而还可占据陇南膏腴之地,兼借此修复与梁国的关系,确实是一举数得的好谋划。
陈帝看向太子的眼中便更添欣赏,看着垂头站在太子身后的嘉王,也有些欣慰。便点头道:“恪儿果然精进了,能有这番见地,朕心甚慰。”
太子陈洪恪得了夸奖,心中得意。连忙回道:“父皇过奖,儿臣虽然驽钝,却不敢惫懒。若国能为父皇分忧,为国出力,则是儿臣的造化了。”
嘉王陈洪恺一直低头默然不语,听到这里不禁嘴角微瞥,好一出父慈子孝。一个无才无能,得了自己献计就巴巴跑来讨好;一个明知自己的功劳,却是吝词不语。
陈帝不知大儿子心中愤恨,只对两兄弟道:“此事我心中有数,只等你们五弟达州传来消息,看议和调停得如何了,再做打算,且去吧。”
太子陈洪恪这才带着嘉王陈洪恺退下。出了宣德殿,心情极好的陈洪恪强拉着陈洪恺一道回东宫,立意要与这位大哥好好叙谈叙谈。陈洪恺虽然心里有些腻味,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只能强忍不满,堆笑附和。
宫中自有巴王的眼线,将此事即刻报予巴王知晓。巴王心里哪有不失望的?他还不知道陈洪恺已经彻底变成了太子党,只道是情势未明,嘉王在骑墙观望。少不得心里暗暗筹划,怎么将嘉王拉到自己阵营才好。想起女儿应陵郡主要借留园连云阁办诗会,便召来陈清瑶嘱咐道:“瑶儿,虽然你们的诗会是在嘉王府里,但是那还珠郡主年幼,你这个姐姐当帮她好好招呼客人,讨了你叔叔婶婶的喜欢,往后咱们常来常往,我们两家也更亲热些。”
陈清瑶本就是惯会讨好人的,对父亲道:“父王只管放心,料想那一家子困在汴京十多年,鲜有这种人情来往,怕是怵场得很。我自会八面玲珑,将主客都招呼好了。到时候叔叔婶婶就是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感念我的。”
巴王知道这个女儿虽小小年纪,手段玲珑的很,便放心了。陈清瑶得了父亲嘱咐,更加蓄意求好。特意提前下了帖子,邀请一班闺阁中的好友。此事几经辗转,传到了嘉王府。嘉王妃司徒长宁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虽说是应陵提议,但这件事说到底,这也是自己女儿清瑜的东道,嘉王府的事情,怎么通知都没有一句,清瑶那丫头便自作主张下帖子邀人了?越过了清瑜不说,连自己这个长辈都不来请问一句,怪道是人家传闻应陵骄横……
想到这里,长宁坐不住了,便来到颐珑轩,跟清瑜说起此事。清瑜没想到这个堂姐做事这么大意。长宁道:“原本我以为,清瑶不过是图这里景致好,外带一分心思是为我们好。现在看来,她不过是借花献佛,当这里是她家巴王府别院了。想起来我就有气。”
清瑜安慰母亲道:“若是母亲不乐意,我们便推了吧。”
长宁摇头道:“你父王既然答应,我们怎好突然改口?再者说,人家不知道内情,只议论是我们嘉王府的不是。这诗会要办,而且要办好,办得有声有色。还有你,定要压过清瑶一头,到时候让她为咱们做嫁衣裳。”
清瑜便问:“娘有什么主意?”
长宁道:“我一时还一筹莫展,我知道我儿也是个玲珑心肝,帮娘合计合计。”
清瑜便留了心,想到后世那些酒会party什么的,筹划了不少新奇有趣的点子。又发动自己的丫鬟,做了各项准备。只等诗会那天,让来客大开眼界。
又过了几日,达州传来消息,梁陈两国达成和议,永罢刀兵,并以从前约定疆域为界,解除封锁,商道开禁,凡人员往来,一如从前。
陈国朝野上下顿时松了一口气。陈帝下诏,边军撤还,并依功赐赏军士。不几日,梁国那边也同样行事。如此一场牵动四方,牵连数十万军民的大战消弭于无形,也算得上是好结果。
当甘王派快马呈上梁国那边递来的有关联军共讨党项的国书时,已经是四月二十日。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惊雷,将陈国朝廷闹得纷纷扰扰。有同意的,有反对的,有观望的。几个皇子的意见倒是一致,都跃跃欲试。巴王、甘王均言辞恳切,上书请命。谁都知道这是建功立业,聚集声望的好机会。
太子陈洪恪早就智珠在握,反倒是众人里最低调的一个。嘉王陈洪恺看在眼里,心头暗叹,如此一个好机会拱手让人,叫他怎么不有些郁郁?
这日嘉王正在府里,忽然门上报来,说是邓献公邓老将军来访。嘉王本答应了邓磊的事情,恰好这阵子繁忙,又没有合适的借口登门,如今竟然正主找上门来,忙请了进来。
邓献公白发苍须,已过知天命之年,因常年镇守北关,满面风霜之色。见了陈洪恺忙单膝跪下行礼。陈洪恺不敢怠慢,忙将老将军扶起,道:“一别十余载,老师依然龙马精神,教我们后辈佩服”
邓献公不是那作态之人,哈哈一笑,道:“殿下却不复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经是亲王。老夫昔年不过是陪侍殿下练过几天弓马,当不得王师的称呼。”
陈洪恺喜欢这老将军直来直去的脾气,闻言笑道:“老师虽然客气,但是当年对洪恺一番锤炼,我是不敢忘的。也亏得您在我小时候给我打的好根基。使我旅居汴京十载,虽度日艰难,精神难济,身子却一直健康得很。”
邓献公叹道:“殿下以矜贵之身谋国家安定,真是辛苦了。如今老夫赋闲在家,自殿下归国之后,本一直想来探望。知道殿下身陷朝政之中,不欲给殿下添麻烦,这才拖到如今。”
陈洪恺也道:“本应该我去探望老师才是。老师知道我的处境,不要怪我才好。”
邓献公道:“怎么会?不过今日老夫前来,还有一事想问问殿下。”
陈洪恺笑道:“那老师请先说。洪恺也有一事要与老师商量呢。”
邓献公这才道:“如今朝廷上议的联梁国攻党项,到底如何了?我虽年纪大些,但十几年来镇守北关,无论排兵布阵,还是风俗地理,都是极熟的。不知我这把老骨头还有没有机会为国效命?”
。
正文 一百四十六、过继邓公
一百四十六、过继邓公
陈洪恺听了心中一动。他素知这位邓老将军最是刚正不阿,不群不党,故而在朝中算是独树一帜。又因绝了子嗣,没有了可供利用要挟之处,最是清明,连父皇都对他是绝对信任的。若是自己推举这位老爷子领兵,倒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只是这位老爷子年事渐高,具体如何还得看父皇的意思。
陈洪恺忙道:“老师若有此意,真是我陈国之福。若我得了确实消息,定然与老师细细参详。如今朝中纷纷扰扰,我不便多言。若父皇或者太子问起,洪恺定会推举老师。毕竟没有人比您更懂北疆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