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博士的风流韵事》写的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沿人物,题材相当有前卫性,但是价值观念来说,却并不并具有许多前卫作品对传统道德的颠覆性。作者把主人公女博士孟雪放在高层文化人士之中,不过是为了让她经受多方面现代社会独具的精神考验;虽然围绕她的价值是多元的,但是,从性质上来说,主要还是伦理、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精神衰败的精神荒原之中,孟雪显然是以品格上鹤立鸡群的姿态占据中心。她的丈夫(一个商人)的心目中,不管多么美好的女性只能成为男性占有的对象。他反对孟雪攻读博士,原因是,他认为她过分优秀了,唯恐失去她。冲突显然是尖锐的。但是,如果作者仅仅限于在这个领域里展开矛盾,很可能流于单薄。为了把矛盾向纵深层次展开,作者把这种冲突延伸到科学事业领域中去。孟雪不但在生物学方面优秀,而且在文学创造方面也优秀。作者刻意让女主人公具有文学创作才能,目的是非常清楚的,文学是一个充分审美化了的,超越功利价值的创造。偏偏在这个领域里,他所遇到的编辑方国豪,却是一个极端惰落的人面禽兽,后来强暴了她。而在科学领域里,能够给她以有效的帮助的贾博士,要她交纳的学费是跳脱衣舞,甚至上床。可以看得出来,作者为女主人公设置的包围圈,成功地为女主人公提供了精神升华的平台,但是,要登上这个平台,是要付出代价的。孟雪因为拒绝品味低下的男性而陷入困境,正是在困境中才表现了她出污泥而不染的追求。
作者在情境设置上显然独具匠心,构思相当缜密。除了冲突性人物以外,还设置了陪衬性人物,孟雪的朋友涂颖祎,也一样遇到了没有灵魂的丈夫。不过这个人物并不是女主人公的重复,从结局来看,是为了反衬,最后涂颖祎自杀了,而女主人公却从精神上走出了困境。
作品的结构无疑值得称道,孟雪和涂颖祎两条线索交相辉映,驾驭得游刃有余。
作者并不回避当代生活中阴暗面,但是以最大的热情把精神危机转化为精神上突围。作品的结尾虽然并没有廉价地硬装上一条光明的尾巴,但是精神升华的暗示有足够的说服力让读者感到欣慰。
当然这个欣慰并未具有充分的必然性,也许由于作者对精神的前景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主人公的出路有一种外在的特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孟雪认识了Metrice,一个美国女子。是这个美国人帮助孟雪成功地解决科学难题。从艺术上来说,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很可能是比较省力的。外在力量的介入使孟雪的家庭生活有了暂时的平静,丈夫在她离开这段日子里,深刻反省。但是,知识阶层的精神环境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因而暂短平静家庭,很快就因为方国豪的纠缠而走向破裂。这说明作者尽管缺乏创作经验,但仍然凭着艺术直觉看到了当代家庭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严峻。
作者相当有魄力地把精神危机推向高潮。
涂颖祎不堪男性的自私,用自己培养的用细菌杀死丈夫以后又用同样的细菌自杀。而孟雪又面临失业和无可奈何的性骚扰。有经验的读者,也许要预感到悲剧和荒谬的结局等待着孟雪,值得庆幸的是,作者没有让坚持精神立场的主人公走向绝路,愤怒中的孟雪把涂颖祎培养的细菌偷偷取出准备杀方死方国豪。但是,面对失去家庭,失去工作,孟雪爬上大山之巅,把偷偷留下来的细菌投入到香炉中灭菌,然后,她仰望苍天。
作者留给读者的不是绝望而是精神的希冀。
通过这一切,作者把触角伸入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灵空间,伸入现代知识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层,搅醒了池底熟睡的温泉,喷射出一串串令人惊异的浪花。身为女博士、女作家的蓝昊就是蘸着生命之火,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感悟,将她独有的源自生命的体验,包括惶惑与睿智、信念与感叹倾注在自己的作品里。正如蓝昊自己所言:我写女博士的风流是写女博士走向国际,风流世界,独领风骚,写作的立足点是生活本身,为的是让社会各层次的读者能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体味情感,品味人生,从而感知女博士的追求。
小说的语言充满了幽默的情趣,行文酣畅淋漓。科学研究的方法、试剂以及试验过程本来是很抽象,很枯燥的,但是,作者用很形象的画面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许多方面作了探索,在那些最成功的章节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天啊,这不是梦,不是那雾里看花的虚无,不是那个时时困扰她的噩梦,而是真真切切的日挂双铒的天象。直到今天她才真正地从梦境中走出来,实实在在地肯定着那日挂双耳的一切,那经过乌云洗礼的双铒是多么的明晰,多么的耀眼,多么亮丽,多么灿烂啊!
2003年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一稿
2003年12月1日—2003年12月15日二稿
2004年1月6日—2004年1月7日三稿
于中国福州
博士风流:评《女博士的风流韵事》
中国当代严肃文学正经历着大众消费文学的严峻的挑战,从作者队伍到版面都面临着缩水,许多有识之士不免为之忧心忡忡,甚至发出悲观的叹息。但是,严肃文学自有其生命力。其超越功利的价值,理所当然会从商业工业乃至科学技术领域里会不断吸引来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流失的力量和新生的力量极可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女博士的风流韵事》的出现是一个雄辩的证据。
作者来自福建省一家省属科技机构,是一位在读理学博士。
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契诃夫、鲁迅、郭沫若如果当年坚持医学,也许只能在医院中增加几个平凡的医生,但文学史上却损失了三个伟大的作家。
《女博士的风流韵事》写的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沿人物,题材相当有前卫性,但是价值观念来说,却并不并具有许多前卫作品对传统道德的颠覆性。作者把主人公女博士孟雪放在高层文化人士之中,不过是为了让她经受多方面现代社会独具的精神考验;虽然围绕她的价值是多元的,但是,从性质上来说,主要还是伦理、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精神衰败的精神荒原之中,孟雪显然是以品格上鹤立鸡群的姿态占据中心。她的丈夫(一个商人)的心目中,不管多么美好的女性只能成为男性占有的对象。他反对孟雪攻读博士,原因是,他认为她过分优秀了,唯恐失去她。冲突显然是尖锐的。但是,如果作者仅仅限于在这个领域里展开矛盾,很可能流于单薄。为了把矛盾向纵深层次展开,作者把这种冲突延伸到科学事业领域中去。孟雪不但在生物学方面优秀,而且在文学创造方面也优秀。作者刻意让女主人公具有文学创作才能,目的是非常清楚的,文学是一个充分审美化了的,超越功利价值的创造。偏偏在这个领域里,他所遇到的编辑方国豪,却是一个极端惰落的人面禽兽,后来强暴了她。而在科学领域里,能够给她以有效的帮助的贾博士,要她交纳的学费是跳脱衣舞,甚至上床。可以看得出来,作者为女主人公设置的包围圈,成功地为女主人公提供了精神升华的平台,但是,要登上这个平台,是要付出代价的。孟雪因为拒绝品味低下的男性而陷入困境,正是在困境中才表现了她出污泥而不染的追求。
作者在情境设置上显然独具匠心,构思相当缜密。除了冲突性人物以外,还设置了陪衬性人物,孟雪的朋友涂颖祎,也一样遇到了没有灵魂的丈夫。不过这个人物并不是女主人公的重复,从结局来看,是为了反衬,最后涂颖祎自杀了,而女主人公却从精神上走出了困境。
作品的结构无疑值得称道,孟雪和涂颖祎两条线索交相辉映,驾驭得游刃有余。
作者并不回避当代生活中阴暗面,但是以最大的热情把精神危机转化为精神上突围。作品的结尾虽然并没有廉价地硬装上一条光明的尾巴,但是精神升华的暗示有足够的说服力让读者感到欣慰。
当然这个欣慰并未具有充分的必然性,也许由于作者对精神的前景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主人公的出路有一种外在的特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孟雪认识了Metrice,一个美国女子。是这个美国人帮助孟雪成功地解决科学难题。从艺术上来说,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很可能是比较省力的。外在力量的介入使孟雪的家庭生活有了暂时的平静,丈夫在她离开这段日子里,深刻反省。但是,知识阶层的精神环境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因而暂短平静家庭,很快就因为方国豪的纠缠而走向破裂。这说明作者尽管缺乏创作经验,但仍然凭着艺术直觉看到了当代家庭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严峻。
作者相当有魄力地把精神危机推向高潮。
涂颖祎不堪男性的自私,用自己培养的用细菌杀死丈夫以后又用同样的细菌自杀。而孟雪又面临失业和无可奈何的性骚扰。有经验的读者,也许要预感到悲剧和荒谬的结局等待着孟雪,值得庆幸的是,作者没有让坚持精神立场的主人公走向绝路,愤怒中的孟雪把涂颖祎培养的细菌偷偷取出准备杀方死方国豪。但是,面对失去家庭,失去工作,孟雪爬上大山之巅,把偷偷留下来的细菌投入到香炉中灭菌,然后,她仰望苍天。
作者留给读者的不是绝望而是精神的希冀。
通过这一切,作者把触角伸入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灵空间,伸入现代知识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层,搅醒了池底熟睡的温泉,喷射出一串串令人惊异的浪花。身为女博士、女作家的蓝昊就是蘸着生命之火,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感悟,将她独有的源自生命的体验,包括惶惑与睿智、信念与感叹倾注在自己的作品里。正如蓝昊自己所言:我写女博士的风流是写女博士走向国际,风流世界,独领风骚,写作的立足点是生活本身,为的是让社会各层次的读者能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体味情感,品味人生,从而感知女博士的追求。
小说的语言充满了幽默的情趣,行文酣畅淋漓。科学研究的方法、试剂以及试验过程本来是很抽象,很枯燥的,但是,作者用很形象的画面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许多方面作了探索,在那些最成功的章节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