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相关
相关背景
先说小蓝头次穿越,他到达的是大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唐高宗时期,由于小蓝出现的时间短,不作详细介绍,这一年发生的有关文中人的事,王勃被沛王征为侍读,奉教选《平台抄略》,此时他十四五岁,后面人物介绍时,还会有更详细的内容。
接下来小蓝第二次穿越来到唐朝时间十年以后的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依然是高宗时期,不过此时武则天已经掌管了大部分的军国权力,高宗称“天皇”(日本的天皇称谓应该就受此影响),武后称天后,两人合称“二圣”。此时长子弘已于一年前被其母后鸠于洛阳合璧宫家宴上,那一年他只有24岁。高宗心痛万分,亲写祷文,封敬孝皇帝,停于洛阳,并于这一年六月葬于恭陵。次子贤被封为雍王,于五月封为皇太子,时年22岁。
李弘生性仁厚,为人正直善良,谦虚温煦,颇得高宗喜爱,和众大臣的支持。
李贤精明强干,太子监国处理政务实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也因此为母后所忌,正因为这两个人可被寄予厚望,才招了武则天的忌讳,生为武则天的儿子,还真是郁闷。
(随时更新)
相关人物
初唐才子数王勃
王勃王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大家都知道吧),据说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后来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信中展示了他雄姿英发的少年气质。刘祥道读了后,很是赏识,就上表朝廷。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金殿对策,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十四岁就被皇上封为朝散郎,怎么说也是个天才。
后来皇子沛王李贤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
此时王勃春风得意,顺风满帆了,但是他政治觉悟不行,那时候皇家流行斗鸡,皇子之间经常玩这个,一日沛王和英王斗鸡,王勃年轻气盛写了个《戏为檄英王鸡文》的文章。结果,唐高宗见了却大怒,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唐高宗李治想起来他们兄弟间争斗的事情,文章触了皇上的敏感神经,王勃能有好下场?就给罢官了,以后王勃也没再在官场上有什么机会,一代天才的仕途就这么毁了。
罢官的王勃就去游历天下,作了不少怀才不遇的文章。
后来途径洪州,就是今天的南昌,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参加阎都督举办的宴会时,其实王勃只是路过而已,恰好有人介绍他做个陪席的罢了。人家阎都督早就安排好了,让他的女婿事先准备好了文章,到时候显能露脸。就好像有些有奖活动一样,大奖早就内定下了。但当假意让到王勃这愣小子面前时,王勃还真老实不客气地见竿就上,见树就爬,提笔就写了起来。王勃这人十足是“领导夹菜他转桌”的那类人。要说人家唐朝当时风气还是比较好的,就算放在现在,假如也有这样的情况时,必有几个阎领导的心腹将王勃喝叱几句,说些什么“你一介小生,怎么这样狂放大胆,一点不知道谦恭之礼”之类的话,将王勃写文章的权利剥夺了,然后再让阎都督的女婿顺利地表现自己。另外人家老阎也比较有涵养,虽然当时也一脸的不高兴,拂着袖子退了席,但却令人打听了王勃所写的内容报知自己,而且当听到王勃写出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好句子的时候,居然不弃前嫌,转怒为喜,大为夸奖。说来人家老阎的鉴赏能力也很高呀,这两句是果然是后世公认的名句。
后来又出了件王勃擅杀自己窝藏的一个罪犯的事情,当然也有人说此事是别人陷害王勃,不管怎么说王勃在当地(虢州)的官场上由于恃才傲物得罪了很多人,这事出了以后,帮他的没有,落井下石的可能倒不少,因此王勃就倒了大霉被下狱,还差点被判成死罪,好在后来遇赦才保全了性命。但被革职为民,终身不得再做官。连他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贬到交趾(越南)去做县令。
我总觉得他遇到的这两个郁闷的事情,一定是因为有人妒嫉他的才华陷害他,要不怎么高宗就看到那篇开玩笑的文章,王勃又怎么会杀人。
他到交趾(越南)去看望父亲,结果乘船时遇到风浪,落水而死(一说落水受惊而死),年仅27岁。这是公元风仪元年的事,也就是本故事发生一年半以后的事。
少年才俊,风流倜傥,只是天妒英才……
扬州令李思训是皇戚,史称李大将军,青绿山水最为有名,开一代先河,他儿子画画的造诣也很高。
张旭、杨嗣、卢照临、骆宾王就不用说了,配角路人。
(随时更新)
关于愤青,关于本文
我第一次听到愤青这个词,是在大三考研补习班动员会上,那时候校园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类补习的大字报,只要有考研的,我们就会进去听一听。一来是无聊的紧,去凑凑热闹乐和乐和,二来可以领到不少免费的考研资料,也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有的拿就行,就像超市里芝麻西瓜一起捡的疯狂购物老太太,这两点充分说明我们当时真是无聊的厉害。
动员会上某名师告诉我们,考研路上,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雄心万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越来越少,报名的时候更少,考试的时候更更少,所以不怕身边竟争多,很多都不能支持到最后,可惜他这个伟大的结论竟然说中了我的考研之路,虽然有种种原因,但是我确实没能走到最后。记得大师说复习到临近考试两个月的时候,书已经看过三四遍,再看就要吐了,但是做模拟题的成绩依然凄惨,尤其表现在英语上,那时我们就是一个愤青,坚持就是胜利,大师把我们说得热血沸腾的,恨不得马上扛枪上战场。
那时我理解的愤青就是一个热血、激情、甘于惨淡,为理想抛头颅的家伙。我想我是这样的一个家伙,我自豪!
后来没考成研,但是体会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心境,也算够愤的了,进入社会,开始对天下一切不平事心有所怨,那时的口头语是:这年头……这社会……这来这去后发现,这些根本于事无意,与其把自己弄得怨天尤人、唧唧歪歪,还不如先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我想冷漠可能就是从这样的想法开始的,好在我心中还有着什么,不至于冷了脸也冷了心。后来发现社会上的愤青都跑到网络里了,一点鸡毛的事,骂得昏天黑地,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真给愤青这个群体丢脸,究其原因可能是我本人对愤青这个词的理解与很多人不同吧。方的、贬的、椭圆的,都对愤青这一感念有误解,怎样它也应该是褒的,不管包什么,饺子、荷子、烧麦、锅贴,总之应该是香的、解馋的,当然什么吃多了也不好消化。
所以,骂鬼子之类的行为只是愤青一小部分激进的表现,我倒更认为愤青之愤,源于青年们内心所涌动的热情,而这热情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份匹夫之责,之所以是匹夫,因为我们尚年轻,尚浅显,尚偏激,尚容易煽动。倘什么时候我们由匹夫成了大夫,那时也不称为愤青,而是国务卿了。
对社会的一份强烈责任感,有担当,有博爱的年轻人,可称得上一个大义,义这个字博大精深,决不简单,就像愤青一样,决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激烈言辞,怪异举动。沉静的、理智的、温文尔雅的愤青同样是这一群体的有力组成。
当看到有读者说这篇文章没有愤青的大粪味时,我想说的是,我希望我的愤青同志不是用粗鲁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正义,而是一份深藏于内心的责任感,驱使他不断挑战着自己,不断地成熟,不断地付出。责任本就不是用话来表现的东西,主人公可能一开始还处于言论阶段,那是因为没有真正存大义的事情在考验他,但随着身份的改变,随着事件卷入的加深,这种只可见行动的职责促使着他不断历练自身,逐渐成长为一个人们心目中情义的代表。
不过,鉴于作者水平有限,这样美好的想法不知能否真正实现,关于愤青还有好多话,只是一时说不上来了,前面可能说得有点严肃,但是责任就是严肃的事情,没有责任感的社会让人不敢想像,可以说社会因愤青而美好,我是愤青我自豪!
序章
我第一次听到愤青这个词,是在大三考研补习班动员会上,那时候校园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类补习的大字报,只要有考研的,我们就会进去听一听。一来是无聊的紧,去凑凑热闹乐和乐和,二来可以领到不少免费的考研资料,也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有的拿就行,就像超市里芝麻西瓜一起捡的疯狂购物老太太,这两点充分说明我们当时真是无聊的厉害。
动员会上某名师告诉我们,考研路上,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雄心万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越来越少,报名的时候更少,考试的时候更更少,所以不怕身边竟争多,很多都不能支持到最后,可惜他这个伟大的结论竟然说中了我的考研之路,虽然有种种原因,但是我确实没能走到最后。记得大师说复习到临近考试两个月的时候,书已经看过三四遍,再看就要吐了,但是做模拟题的成绩依然凄惨,尤其表现在英语上,那时我们就是一个愤青,坚持就是胜利,大师把我们说得热血沸腾的,恨不得马上扛枪上战场。
那时我理解的愤青就是一个热血、激情、甘于惨淡,为理想抛头颅的家伙。我想我是这样的一个家伙,我自豪!
后来没考成研,但是体会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心境,也算够愤的了,进入社会,开始对天下一切不平事心有所怨,那时的口头语是:这年头……这社会……这来这去后发现,这些根本于事无意,与其把自己弄得怨天尤人、唧唧歪歪,还不如先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我想冷漠可能就是从这样的想法开始的,好在我心中还有着什么,不至于冷了脸也冷了心。后来发现社会上的愤青都跑到网络里了,一点鸡毛的事,骂得昏天黑地,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真给愤青这个群体丢脸,究其原因可能是我本人对愤青这个词的理解与很多人不同吧。方的、贬的、椭圆的,都对愤青这一感念有误解,怎样它也应该是褒的,不管包什么,饺子、荷子、烧麦、锅贴,总之应该是香的、解馋的,当然什么吃多了也不好消化。
所以,骂鬼子之类的行为只是愤青一小部分激进的表现,我倒更认为愤青之愤,源于青年们内心所涌动的热情,而这热情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份匹夫之责,之所以是匹夫,因为我们尚年轻,尚浅显,尚偏激,尚容易煽动。倘什么时候我们由匹夫成了大夫,那时也不称为愤青,而是国务卿了。
对社会的一份强烈责任感,有担当,有博爱的年轻人,可称得上一个大义,义这个字博大精深,决不简单,就像愤青一样,决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激烈言辞,怪异举动。沉静的、理智的、温文尔雅的愤青同样是这一群体的有力组成。
当看到有读者说这篇文章没有愤青的大粪味时,我想说的是,我希望我的愤青同志不是用粗鲁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正义,而是一份深藏于内心的责任感,驱使他不断挑战着自己,不断地成熟,不断地付出。责任本就不是用话来表现的东西,主人公可能一开始还处于言论阶段,那是因为没有真正存大义的事情在考验他,但随着身份的改变,随着事件卷入的加深,这种只可见行动的职责促使着他不断历练自身,逐渐成长为一个人们心目中情义的代表。
不过,鉴于作者水平有限,这样美好的想法不知能否真正实现,关于愤青还有好多话,只是一时说不上来了,前面可能说得有点严肃,但是责任就是严肃的事情,没有责任感的社会让人不敢想像,可以说社会因愤青而美好,我是愤青我自豪!
序章
蓝山同志是个愤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蓝山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好青年,他每天都在关注着国家大事,然后关注自身小事,再然后他就开始愤怒。
“奶奶的!狗日的成天叫嚣,真当我大中华没人敢整它不成!”
“爷爷的!老美为点儿破税没完没了,以为咱好欺负啊!”
“姥姥的!找个工作都这么难,亏我在考研的百忙当中抽出时间顾着它!”
“姥爷的!考个研那么费劲,搞些个臭洋文瘪屈我这个大人才。”
“舅舅的!上了四年大学连个男朋友都没搞上,太没成就感了,枉费我长得丰神俊秀,站得玉树临风,笑得天地失色,酷得江河倒流,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