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投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禧珍没有半点反应。

「格格?」春兰呼唤。

「春兰,妳先吃……」禧珍软软地说。

「可这饭菜是为您准备。」春兰道。

禧珍回过神,对着春兰摇头。「我不饿……」

「不饿也得吃!」永琰走进她房里。

不知为何,对这个八岁孩子,他竟有一股放不下的悬念。

「贝勒爷,您来了正好,同小格格一块儿用膳吧!」春兰对贝勒爷虽然又敬又畏,可见到贝勒爷她却莫名其妙地觉得放心。

永琰大剌剌在饭桌前坐下。「过来,吃饭。」他命令禧珍。

禧珍本想摇头,可他坚定的目光显然正等着反驳她!禧珍只得逼着自己下床。

「别像个小媳妇儿似地缩在饭桌边,我可不乐意陪个哭丧脸吃饭!」永琰板起脸训话。

「我不饿,你吃。」

永琰刚拿起的饭碗又搁下。「妳是铁打的?不饿?那就三天别吃饭!」他筷子往桌上一撤。「春兰!立刻把这一桌饭菜都撇下去!」

「呀?」春兰呆住了。

禧珍委屈起来,可她忍着不掉泪。

「觉得我欺负妳,干嘛不哭了?」永琰冷着脸。「不吃饭,妳额娘知道了,不心疼吗?」

春兰脖子一缩……

又提起娘娘,小格格不知道多心痛!这三爷可真是铁石心肠,就跟王爷一样!

「老哭丧着脸也没用,这府里没人会同情妳!」他话说得重。

「你同情我。」禧珍小声地呢喃。

永琰脸色一霁。

「你同情我,所以陪我说话,陪我吃饭。」她的声音低如蚊蚋。

听见这话,永琰的脸再也板不起来。「傻瓜。」他再次拿起碗筷,口气已经透露一丝温柔。「阿玛的安排不见得不好,往后妳要是能离开王府,那还真是妳的运气!」

「贝勒爷,您这话说的这么笃定,听起来有玄机,可不合理啊!」春兰忍不住插嘴。

「妳的小格格能避开是非之地,从此以后我额娘,还有府里其它侧福晋、小妾,谁都算计不到她;这样妳还不觉得可喜吗?」永琰道。

春兰一听,这才突然想明白了!「是呀!」她大叫一声,然后用力敲了下自己的额头。「我怎么这么笨!就没想到这一层呢?」

禧珍双眼蒙蒙眬眬的,她像是听懂了永琰的话,又像不明白。

「傻丫头,尽管放宽心吧,有妳额娘在天上保佑着妳!」他对禧珍道,这时语调是温柔的。

禧珍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管愣愣地瞧着他……

「吃饭吧,饭菜都凉了!」永琰自顾自吃饭。

他觑眼瞧着,禧珍终于端起饭碗。

她犹豫了下,然后怯怯地开口:「你说要带我上湖南?」

「妳不愿意?」

她摇头。「我怕阿玛不同意。」

「不会!现在谁送妳到湖南,阿玛都没心思理会。」

禧珍筷子还没动,又放下饭碗。

「又怎么了?别别扭扭的。」永琰皱眉头。

「我……」她咬着下唇。

「妳什么妳?能不能别像个小媳妇一样?」他扒了口饭。

「我不知道……」

「什么?没听见,大声点儿!」他不耐烦起来。这丫头,还真不是普通难搞。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永琰。」

「呀?」她眨巴着眼。

「永琰!」他放下饭碗,狐疑地问:「别告诉我,妳还没学识字?!」

她屏着气点头,在他不耐烦的目光下。

「老天!」他喃喃诅咒。「把手伸出来!」

「为什么?」

他懒得解释,干脆主动捉住她软软嫩嫩的小手。「看清楚了!」

一点、一横竖、急钩再短挑、一撇到南洋……

一个「永」字,再一个「琰」字,这夜,就这么在禧珍的手心上烙了印。

可教人料不到的是,这天夜里皇上忽然降旨,要求安亲王府永琰贝勒着即备马,随议政王大臣赴边汛驻防,听候派遣。

烽火将起、漠北战事已不可避免。

两人连见一面道别的机会都没有,当夜永琰领命后已乘快马先行至京外,待队伍齐备后赶赴北边!他对禧珍的承诺,成了永远也无法实现的遗憾!

三日后,送禧珍和春兰往湖南的只有王府管家。

这年,永琰十八岁,他的额娘正盘算着待他回京后,给他物色福晋人选。

第3章



而失去亲娘的禧珍……

离开北京城这年,她其实还不满八足岁。

湖南是额娘的故乡。

然而禧珍选择在杭州居住,是因为她喜欢杭州的山与水。十三岁那年来到杭州城西游湖,她便被这一汪灵逸秀水、远山含黛的景致所吸引,就此携着两婢两僮还有春兰,在这三面青山一面城的西湖畔边,就此长住。

「小姐,吃饭了!」远远的,春兰在那竹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扯着嗓门用力朝她家小姐挥手。

禧珍离开王府不到半年,安亲王便去世,当时王府没有派遣任何人前来报丧,直到每年南下一次为禧珍送米、送布、送白银的总管,见到禧珍时轻描淡写地提起王爷过世一事。

自此之后,禧珍就不让春兰再唤她格格。

她明白,既然阿玛已经去世,她将可能永远无法回到王府。既然如此又何须再喊她格格?这虚有其名的称谓,听着只让她心口儿觉得酸。

「知道了!」小碗吆喝回去,然后回头对主子道:「小姐,春兰喊吃饭了呢!」

禧珍从田里站起来,对跟随自己下田的婢仆道:「小碗、小碟、小杯子、小盘子,快到前院洗手,准备吃饭了!」

「小姐,那您呢?」小碗问主子。

「我把种子全播到苗床后,便回去吃饭。」禧珍回答。

「这怎么成!」小碗可不依:「再怎么说,也没有让您一个人下田的道理呀!」

「是呀!」小杯子道:「我们全都留下!小碗和小碟给土地切板子做水沟让您播种,我和小盘子就负责放肥、锄地覆土!」

禧珍张大眼睛问他们:「你们明明知道春兰食量大,却都不肯吃饭,一会儿春兰要是把饭菜全都吃光,大伙儿岂不全都饿肚子了?我让你们回去,是要你们先占着桌子,别让春兰把我的份儿也给吃光了,你们怎么就全不明白呢?」她挺认真地对众人说。

大伙儿一听,不由得你瞧我、我瞧你,然后小碗先噗哧一声笑出来!

接着四个人全都抱着肚子笑起来。

「小姐说得也是呢!」小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那么咱们谁也别吵了,小姐,不如咱们全都回去占桌子,好好吃顿饱饭,等吃饱后有力气再回来,把半个园子的苗床都播下种子!」

禧珍左右瞧瞧家人,忽然听见自己的肚子已经咕噜噜的叫起来。「我好像真该吃饭了喔!」她傻笑。「那么,咱们就先全都回家吃饭去呗!」

「好咧!」小杯子、小盘子齐声吆喝。

主仆五个人于是收拾农具,便随着主子回到湘竹搭建的家中。

禧珍十三岁那年来到杭州后,便跟婢仆数人,在屋前屋后方圆数里开辟菜圃,并且亲自下田耕作,收成后由小杯子、小盘子挑到闹市贩售。

王府总管每年虽仍然送来白米、布与白银,可禧珍与家人们讨论后决议,每到过年前夕便将王府送的银子和白米全数发放赈济。六人生活所需仅靠大伙儿自食其力所得,克勤克俭,就像个平民一般,过着自给自足的踏实日子。

「就快夏至了!咱们那另外半个园子里的毛豆和萝卜就要收成了!」吃饭的时候小碗兴奋的说。

「是啊,到时候可以做凉拌菜、渍酱菜,馋死人了!」小碟说。

「好呀!妳就知道吃!」小杯子说。

小碗忽然用手肘撞小盘子一下。「噢!」小盘子突然放下碗筷结巴道:「小、小姐,那个日子也近了,他那个……那个总管他今年是不是——」

「小姐,咱们今年收成不坏,看起来今年冬天肯定能多积些粮菜,让咱们好过冬了!」春兰打断小盘子的话,挤眉弄眼地瞪了小盘子几眼。

原本还一脸笑嘻嘻的禧珍,忽然放下饭碗,盯着饭桌。

众人鸦雀无声。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半晌后禧珍抬起头。

「小姐……」春兰紧张起来。

「总管来了也好,不来也罢,总之咱们过自己的日子,踏踏实实的,他来不来都没有半点妨碍。」禧珍小脸上难得收起笑容,表情严肃。

自大前年初夏后,总管已经连续两年不来了。

倘若他们不曾开始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每年指望着总管送米、送布、送银子,这两年断炊,他们全都会饿死。

「话是没错……」小碟说着,心酸起来。「可福晋她好狠的心,不让小姐您回府就算了,近年还断了讯,明摆着压根不顾您的死活!瞧瞧,一个大满清皇朝的格格呢!现下过的是什么日子——」

「小碟!」春兰喝住她。

春兰知道就算再难受也不能说出这话,她恨不能用针线把小碟的嘴给缝起来。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好?」禧珍回复笑容,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咱们有吃的、有穿的、还有屋子住!衣食无缺、自由自在的,我就喜欢这样的日子,我觉得实在好得不能再好了!」她强颜欢笑。

「这有什么好?」小碗忍不住伸手抹眼泪。「咱们大伙儿全都知道,您这是在苦中作乐!」

她是这四人中最懂事的,可现在就连她也忍不住,为主子难过起来。

春兰闷声下说话,低低垂着头:心底也难过。

不知是哪个人先开始,大伙突然一个接一个抽抽嗒嗒地哭起来。

「怎么了?你们全都怎么了?」禧珍哭笑不得。「我很好,真的很好!半点委屈也没受,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可您明明是个格格嘛!干什么要咱们叫您小姐?咱们是奴才,干什么样的粗活都应该,可哪有格格也跟着下田干活的?您让咱们奴才看着,心头怎么不难过?」小碟哇哇哭将起来,越说越伤心。

禧珍瞪着眼,无奈地左看看、右瞧瞧。

好半晌过去,她叹了口气。「好了,哭够了吗?可不可以别再哭了?」见大家仍然哭个不止,禧珍只好从饭桌前站起来。「还哭不够吗?那就等什么时候你们哭够了,咱们再继续吃饭吧!」她走回房里。

「小姐!」春兰也叫不住她。

掩上房门,禧珍慢慢举起右手,摊平掌手……

八岁那年烙在她手心上的热度,彷佛还留在她的掌心上。

当年,「那个人」曾对她说:离开王府,是她的运气!

真是她的运气吗?

十年过去,现在她已不是当年那个不懂事的八岁孩子。夜半时分,他对自己说过的话,禧珍深深嚼咀,渐渐明白他的用意。

就算阿玛将她流放到民间,她也不曾怨过,如果当年她留在王府,也许不能得到这平淡中的幸福。

而十年彷佛一眨眼般,就这么过去了……

想必他早已娶妻生子,儿女成群了吧?

离开王府后,禧珍终于明白,额娘死时安慰自己的那个人……

正是自己的嫡亲阿哥,也是大福晋的亲生子,永琰贝勒。

fmxfmxfmxfmxfmxfmxfmxfmx

安亲王福晋恪瑶是让王府里的家仆抬进偏厅的,在数名贴身婢女的搀扶下,她才能从软轿上站起来,在椅子上坐下。

「福晋吉祥——」

早候在厅里的一名中年男人见福晋走进偏厅,即刻站起来躬身候立。

「燕儿,给余师父换新茶。」恪瑶吩咐。

她贵为福晋,礼数自然周到。

「是。」婢女立刻退下。

「谢谢福晋。」那中年男子一派斯文地鞠个躬。

恪瑶见他这不卑不亢的态度,才露出笑容。「让余师父久等了?」

「哪里的话,应该、应该的!」余一得垂首抱拳。

燕儿丫头回转厅上,给福晋和余师父奉上新沏的热茶。

「早春的西湖雀舌,用埋在窖底三年的立春雨水沏出的新茶,余师父尝尝。」恪瑶道。

「谢福晋。」余一得坐下,尝了一口新茶。「难得的好水!难得的好茶!」他高声盛赞。

恪瑶眉开眼笑,可一转脸她却叹了口气。「好茶好水不是?我愿再喝它几年,可这心愿只怕梦里想想罢,将来不可得了。」

「老夫看福晋福禄寿俱全,不应如此悲观。」见说到点子上,余一得便顺着恪瑶的话。

「这是余师父安慰我的话吧!」恪瑶摇头苦笑。「不瞒余师父说,前年开始,我这两手两腿就渐渐的不管用了,这三年来请了无数大夫,连宫里的御医都来瞧过,可不瞧还好,瞧了以后就成日喝那煎炖药补,一日三帖苦药弄得我每日像在挨着苦日子,浑身一股药渣子的涩味!」恪瑶黯然摇头。「更让人难受的是,苦药挨了、针也扎了,我这身子骨却一点起色也没有!方才余师父也瞧见了,现下我连动个身,都要府里下人用软轿扛着才成。唉,这病要是再不能医,过不了一年我不叫这病害死,也让这些苦药给折磨死了!」

余一得认真听着。「福晋是天乙贵人降生,福寿绵长、自有神佑,又何须心烦?」

「余师父,您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