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金东笑眯眯看着她,说:“你这小财迷,挣了钱还舍得花呀!”
“金东哥,你说我财迷,我看你比我还财迷。”姚三三好奇,她爸妈不在家,并且她自己挣学费,鲍金东爸妈都在家,上学应该都是管他的,可看这鲍金东,也是一门心思挣钱。
“我家里兄弟四个,负担太重,到如今才给大哥盖上房子,大嫂娶来家,爸妈就欠了不少的债。我寻思了,要是光靠着家里,我们下边三个兄弟,就算把爸妈累死,早晚也得打光棍,我总得靠自己才行。”鲍金东虽然十六岁,却已经有了大人的心眼子,早早的就打算往后的事情了。
靠自己,姚三三如今最支持这话了。然而听到鲍金东说“打光棍”,还是忍不住噗嗤一笑,这半大毛孩子,咋想这么长远。
“嗐,跟你小孩说这个做什么。我今年都初三了,学习不好,不指望考上学,就算考上了,家里也供不起,还不得早点做旁的打算?”鲍金东说着,一抖驴缰绳,一声吆喝,毛驴撒欢地跑了起来。
一支雪糕下肚,太阳也升高了,回程驴车轻快,跑得就更快,赶在晌午饭前,他们就回到了土沟村。
******************
等到逢集,姚小疼跟姚三三果真赶集去买羊了。她们原打算买两只小山羊的,等到了集市上,又改了主意,姐妹俩都看好了一只母羊带着三只羊羔儿。卖羊的人说是家人得病,顾不上这些羊,要不真舍不得卖这样带着羊羔的母羊。
“这只母羊下窝好,每回都能下两三只羊羔。赶到年底,我这羊羔都能长成大羊。”卖羊的人似乎有些不舍。
这样一只母羊三只羊羔,价格就必然就不便宜。卖主一口要一百三,姚三三还了一百一。
“这只母羊,看着瘦瘦的,我问过了旁人的,顶多八十块钱。三只羊羔,这样小,才生下来的,十块钱就够。”
“你这小丫,还真会砍价,我这个价钱就没要谎,你到底是真买假买?”
姚三三便说:“我当然是真买。”
“真买你多少再添点钱。这个价可不行。”
姚小疼急的在旁边扯三三胳膊,小声说:“要不咱还是去买两只小羊吧!咱如今手里的钱,除了收泥鳅的本钱,要是再花这么多买羊,可就没有多少余钱了,怕你跟小四的学费不够。”
“没事,咱不还再挣吗?”姚三三安慰她,“咱这暑假里收泥鳅,保准能把学费挣出来。”
姚三三跟卖主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姚三三添了五块钱,115块买下了这大小四只羊。
“大叔,你这羊,平常都喂啥饲料不?它最喜欢吃什么草?”姚三三一边付钱,一边跟卖主打听。
“羊这东西好喂,田里长的草它几乎都吃。你要是割草喂的话,露水草不要喂,喂了露水草它拉稀。怀孕的母羊吃了露水草,还会流产,雨水草也不行。冬天吃干草,要给它加点麸子、豆饼。”
兴许是顺利卖掉了羊,卖主絮絮叨叨地对她们传授经验,其实关于养羊,姚三三多少知道一些,毕竟前世生活了三十几年,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不过买羊不是小钱,算是家里一大笔财产了,她还是十分小心的。姚三三决定,回去要找那些家里养羊的人多聊聊才行。
姚小疼一直在旁边看着三三跟人谈价,根本不需要她插嘴。姚小疼总觉着眼前的三三,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性子变了不少,变得……怎么说呢,强势了,聪明能干多了。这个家,虽然是姚小疼和姚小改年纪大几岁,却已经开始习惯听姚三三的安排。
姚三三付了钱,跟姚小疼一个牵着母羊,一个在后头赶羊羔,一起离开集市。时间足够,姐妹俩干脆就一路放着羊回去。
她们牵着羊一回到家,姚小改跟小四就喜欢上了。小四抱着一只小羊羔,赶紧跑去扒拉粪箕子里的猪草,挑了一棵嫩的,喂给小羊羔。
小羊羔还没断奶,却也能吃下嫩草叶了,一棵嫩草吃完,小四干脆把羊羔抱进屋里玩去了。她才刚剃的光头,即便带着凉帽,也不愿意出去,生怕有人看见她的光头。
“小四,往后这羊就交给你了!”姚小改故意说。
“行,我明天就牵它去放。”小四喜欢小羊,把这话当真了,引得三个姐姐哈哈笑。
“咱这羊买来了,还没个羊圈呢!”姚小改说,“光急着买,都没准备羊圈。”
“没事,反正就这一只老羊,白天栓着就行了,咱那猪圈后头还有一堆石头,等回叫二叔来帮忙,挨着猪圈后墙帮咱建个简单的羊圈。”姚三三早盘算好了。
姚三三看着自家的两间房子,连个院墙都没有,太不安全了,便暗暗决定,只要有了钱,房子可以不盖,先要把院墙建起来。
“大姐,你打听一下,谁家老狗生了小狗,要一只来喂,好看门。”
☆、第31章 坐二车
姚三三买了大小四只羊,下晚就找来姚二叔和两个邻居一起帮着盖羊圈。姚二叔这回便不由得对几个侄女刮目相看了。头先知道她们收姐猴,他也没拿着当回事,三三一个小丫头子,由着她能怎么样?后来听到说挣了几十块钱,姚二叔还说,不孬啊,挣钱就行!
现在,几个丫头又把羊牵回来了,姚二叔当然不笨,那羊,几十块钱肯定买不来的,何况人家几个丫头身上都添了新衣裳呢!
“听说你几个还开始收泥鳅了?”姚二叔问,“能挣钱不?你几个到底年纪小,稳着点,不管挣钱不挣钱,千万小心,说到底千万不能赔钱。”
姚三三也想过,九十年代初,生意买卖机会很多,就比如收姐猴,肯定能挣钱的事,为啥村里就没人干呢?
一方面是农民意识,早些年老百姓有句俗话: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认为种好地是根本,看不上这小打小敲的买卖;另一方面,也是长期形成的胆量问题,还没开始挣钱呢,就生怕赔了钱。
满脑门子“别赔钱”,什么也不敢干,还上哪去挣钱?
姚三三笑着说:“二叔,陪不了钱,多少挣两个小钱,咱家姊妹四个呢,爸妈不在家,咱总得有个油盐火耗的开销。”
“唉,那你试试也行,小心点。”二叔一边说着话,一边倒水和泥。盖羊圈不是一个人的活,有两个邻居帮着,姚家姐妹也都跟着帮手,借着猪圈一面后墙,又拿石头垒了三面墙,上头用木棍和麦草搭成顶棚,一下午工夫,就建起了一个简易的羊圈,还安了一扇木板拼成的小门。
“讲究不了,晚上能栓下羊就行啊。就是这门不结实,真要来了小毛贼,也挡不住。好在你家住村里,周围都有人家。”二叔看着新建起的羊圈,基本满意。
“晚上上锁,总还是有用的。”姚小疼说。羊圈建好,她便忙着招呼二叔和两个邻居进屋喝水。村邻之间帮工,说起来要管饭的,姚小疼刚要张罗,两个邻居就赶紧推拒,说她几个小孩在家,本村本邻的,哪用吃什么饭!
“二叔,要是把这院墙建起来,大概要多少钱?”姚三三问。她真心觉着,没个院墙实在不安全,要不然,当初王小莽也进不来院子。她盘算着要养条狗,但最根本还是得把院墙建起来。
二叔看了姚三三一眼,说:“建院墙,看你怎么建,简单点,用石头垒,用不了多少钱,两三车石头,不算人工,顶多百十来块钱。要是用砖跟水泥,那钱就多了。”
一百来块钱,姚三三心里寻思着,等过一阵子挣了钱,就把这院墙建起来。家里四个小女孩子,没个院墙,门前一片敞,真不是个事儿!
要不怎么说,姚连发这些年光顾着躲计划了,家里这些事,根本他就没操心理会过。
赶到暑假开学,一个来月工夫,姚三三靠着收购泥鳅又挣了三百来块钱。加上原先收姐猴余下的钱,她上学,小四上学,算算都够了。至于她姊妹四个过年前的日常花销并不多,自家种菜,自家的粮食,旁的需要买的小零碎儿,光是给杨北京饭店的乌拉牛的钱,也差不多够了。
自己挣钱的感觉真好。
初中发了入学通知书,31号报到。不知怎么的,姚三三竟然有些小激动,头天晚上就开始准备了,拿出新买的书包,装好文具盒、本子。入睡前,她还想着第二天要穿哪件衣裳——当然是穿新买的那件。穿啥鞋?穿布鞋吧,头一天报到可能要干活,拔草、打扫卫生啥的,穿凉鞋不跟脚……
有必要这样紧张吗?真是不经事!姚三三忍不住又开始自嘲,你怎么真跟个小孩似的!不过上了初中,再去念三年书罢了,起码文化要够用的。
家里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姚三三实在骑不了,老式的大车架子,她骑上去两只脚都够不着脚踏,再说那车子破的,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稀里哗啦的响,实在难骑,姚三三干脆就不骑了,步行吧!
步行上初中的小孩,村里也不是她自己,那时候自行车还贵,收入少,有的人家就不能专门给孩子准备一辆自行车。六里路,倒也不愁。
31号这天她起了个大早,姚小疼也早早起来了,跟她一块弄了饭,给她吃了去上学。
姚三三出门的时候,悄悄进里屋看了一眼,小四还在睡觉,姚小改也在床上躺着,看上去似乎还在睡。姚三三轻手轻脚走过去,叫了声:“二姐,我走了。”
“走吧走吧,别耽误我睡觉。我反正又不用上学,再睡一会儿。”
姚三三伸手拍拍她,转身出去了。她心知二姐就这么个脾气,嘴上对上学根本不在乎,甚至不屑,其实,心里对不能上学识字的事儿总是介怀的。姚小改,实在是个精明要强的丫头。
******************
姚三三出了家门,走上了那条熟悉的土路,天还早,路边的草叶上还带着露珠呢,她心情总觉得莫名的好,脚步就不免轻快了起来。六里路,似乎走起来也很快乐。
头一天报到,无非也就是像姚三三想的那样,点点名,打扫打扫卫生,连新书都没发。姚三三分在四班,班主任老师姓韩,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分到一个班的小学同学有两个,都是男的,女生却没有。
旁的,不知道了。她实在不是个活跃的学生,更不会引人注意。
打扫完了卫生,老师宣布下午不上学,第二天正常上课。姚三三跟姚领弟一块走出了校门。姚领弟骑着自行车的,在校门口停下跟她说:
“要不我带着你?”
“算了吧,你才刚学会骑自行车,自己都骑不稳,还敢带着我!”
“那……我就不等你了?”
姚三三挥挥手:“你先走吧,我一会子就走到家了。”
姚三三走路的本事是有的,两只脚不紧不慢地挪动着,很快就出了镇区,走上了一座大石桥。石桥镇之所以叫石桥镇,就是因为这座据说很有历史的老石桥,至于老石桥到底有多老,姚三三不知道,老百姓也没几个说得清。
姚三三走上石桥,一时来了兴致,就在桥上停住歇歇脚。她刚在桥头石墩上坐下,就看见鲍金东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这一暑假,姚三三跟鲍金东一块收泥鳅,往埝城送泥鳅,已经很熟悉了。鲍金东看见她,很自然就下车跟她说话。
“三三,你分在哪个班?”
“四班。老师姓韩。”姚三三说,“金东哥,初中的功课好学吗?我听同学拉呱,说要学英语、物理什么的,很难,女生学更难。”
“瞎说,我们班第一名就是个女生,英语呱呱叫。我跟你说,女生嘴巴比男生巧,学英语肯定比男生好。物理要到初二才学,也不难。”鲍金东说着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我成绩不好,就没过用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听说还要上晚自习。”
“晚自习是住校生上的,不住校,就可以不上。我反正没上过。”
“你晌午也走家吃饭?”
“夏天走家,到冬天,中午放学时间短,我都是带饭吃,弄两个煎饼,卷点咸菜什么的。我们班主任是个女的,讲究特别多,不许学生在教室里吃葱,要不,卷棵葱就行了。”
鲍金东跟姚三三随口说了些初中里的事情,老师比小学里严格,要月考,还有可以入团之类的。没多会子又有两辆自行车过来,车上也是土沟村上初中的半大孩子,嘻嘻哈哈地招呼他们一块走。
鲍金东拍拍自行车座,说:“走吧,坐这晒太阳,你还嫌一夏天没晒黑?我带着你。”
当地农村管坐自行车后座叫“坐二车”,姚三三就顺便搭了鲍金东的二车回了家,一路上免不了还是商量他们收泥鳅的“大事情”。
开了学,他们自己没时间收不说,小孩子们也没时间逮了。当然村里也有不上学的小孩,偶尔也会有大人凑巧逮,这个姚三三也想到了,她倒可以叫大姐在家里收,就是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