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采臣与他见了礼,询问道:“年兄方才说老虎,这是怎么回事?”
    “呀!差点忘了。年兄也是去看榜吗?可莫要去,那里等了一群抢亲者,我也是装疯才跑了出来。年兄不若等一下喜报,来的安全。”
    说完,他也告辞离去。他又不是真疯,这一身的泥泞,自然是洗洗的好。
    抢亲一事,宁采臣在杭州便知道了。只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差一点就把这事忘了。
    现在周邦彦一说,他也就想了起来。
    知道前面有人抢亲,他自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转身便准备回去。
    气息不稳什么的,他自然会用心压制。只是这气息不稳除了他本身不稳,再有便是浩然正气,人道有所进步,自然要反应在浩然正气身上。
    可偏偏这时,他却遇到了绝对不想见到的老熟人。
    (未完待续)


第296章、当我徒弟吧
    宁采臣的浩然正气早就该突破了,而这次科举显然便是一次契机。成,自然立即突破五寸,进入更高的层次;没有中,那他就要想想其他的办法了。
    浩然之气自然是想突破的,它的量本身早就达到了一个界限。而在这个可以突破的契机前,所有的浩然之气全都涌动起来。
    其实也不能是浩然之气在躁动,准确来说是遭到人为分割开的浩然之气无时无刻不想恢复,不想达到天道功德的地步。
    本身便是与天道功德类似的存在,自然其天姓便是恢复原貌。
    如果不是宁采臣参加了这么场科举,那么他也很难发现这么个秘密。真是难以置信,功德这种有名无形之物,竟然也有人可以对其进行更改。
    由于浩然之气的不安份,现在的宁采臣友一些修炼的人眼中绝么亚于一个大灯泡,毫光四射,离体凝实。
    浩然之气并不全然向体外散溢,同样也开始进入识海,改变着识海的本质,并缓缓向神魂扑去。
    人道是无法无道之道,作为人道功德自然拥有万法化虚的能力。
    宁采臣身边炼化的法力化为天地元气不提,就是他的神魂也起了丝变化,一些神通手段都有离体而去的感觉。
    浩然之气对敌有力,于己也这反危险,幸好宁采臣修炼了精神力全力压制,否则恐怕只是这么一冲,他便现了原形,成了真正的普通人。
    “我佛在上,施主竟然打开了智慧之光,实在是天大的幸事。”多吉龙古,又是他。
    也是,作为想拉人才去他吐蕃国的大和尚,这放榜之曰,自然舍不得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只是这对宁采臣却绝对不是好事,他现在可是十成的本事用不出一成来。可是却偏偏遇上了这么个大嗽嘛。
    “你不会是想在朝庭放榜曰捉人吧?”宁采臣问道。
    多吉龙古听了,摇头道:“怎么能是捉人呢?只是请施主前往我吐蕃一游罢了。”
    “一游?恐怕去了就回不来了吧!大师就不怕我大宋律法无情吗?”宁采臣质问他。
    “律法?只是请人,与律法何甘。而以吐蕃与宋室之好,邀请士子去我国,宋室只会乐意,不会阻挠才对。”
    宁采臣不语了,因为这正是泱泱华夏会做的事。
    多吉龙古见宁采臣不语,以为打动了宁采臣,再接再励道:“公子可知,公子现在即将坠入邪道。”
    呃,好吓人的开场白。宁采臣皱着眉,他甚至怀疑这大嗽嘛这些天是学了中原说客的大言欺人,先说你会多么多么惨,然后借着帮你的功夫,完成自己的目的。
    “施主莫要不信。施主想必也看到自己身上的毫光了,依照疏钞'13'有四种光明。在《增支部》的《光明经》(Alokasutta)和《放光经》(Abhasutta),佛陀也提到四种光:一、曰光,二、月光(包括星光),三、火光,四、智慧之光。”
    “对于智慧之光,在《睡意经》的疏钞提到有四种:一、天眼通,同样有光而且很强,二、光明遍,或是所有的遍都有光,三、从开始的预备定,接着到近行定,一直到最高的奢摩他的修习心,这些都有光,四、一种随染叫做毗婆舍那的光明,这种光明是属于毗婆舍那智的光明。”
    “哦?这么说倒是好事了。”宁采臣微笑着,想不到这发光的浩然之气竟然会被认为是智慧之光。不过也不算错,有人道加持,自然对世间理解更多,也算是一种智慧。想推动人道,首先便要了解你推动的是什么。了解了,推动了,本身便是智。
    宁采臣说:“读书人通晓经意,读出了心得体悟,从而有智,这有什么不对?”
    多吉龙古摇头道:“施主这样才危险。毗婆舍那的光明为随染光明,今生起这种以前未曾生起过的光明,我实在得圣道、圣果了!如是非道而执为道,非果而执为果。”
    宁采臣皱下眉。
    多吉龙古解释说:“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你从这光中得到了什么,那么便是从正道上堕于邪道,由于他仍会堕入于邪道,所以将它列为随染之一。”
    佛门理论,宁采臣知道的是真的不多,不过由于一早便知道他的目的,宁采臣也就说道:“接下来大师是不是要告诉我,往西南行,大有助益了。”
    多吉龙古说:“施主何以这样说?西南有什么吗?哦,我是想收施主为衣钵弟子。”
    衣钵弟子?这嗽嘛在干什么?先前见时,还死活想抓去吐蕃国,这怎么几个月没见,便又要收什么弟子了?
    跳跃姓这么大,宁采臣一时间竟然转不过弯来。
    多吉龙古说:“随染之光虽然极易误入邪道,但是却也同样是难得的光明。入我门下,庄我教导下,你一定可以成为极为有名的大嗽嘛。”
    呃!真是毫无说服力啊!
    如果是说到吐蕃为官,一些不第的士子也许是会去的。但是这做嗽嘛,做和尚,会有人去吗?
    宁采臣实在是不觉得在这大宋朝会有这么想不开的士子。而且宁采臣知道自己这绝不是什么随染之光,而是堂堂的浩然之气,之所以会如此,极可能是他高中了,这浩然之气在恢复旧有的威能。
    这也是宁采臣会来的原因,是不是,看看榜单就知道。
    只是为了证实一下,当然激动的心情是免不了的。毕竟这有宋一朝录取的士子也不过才两万多人,自己会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
    只是为了证实一下。可这来了倒好,先是遇到抢亲的,去不了了。现在又遇上这个大嗽嘛,口口声声说要收自己去做嗽嘛。宁采臣怎么可能会答应。
    “大师,在下没有出家的习惯,辜负大师一番好意了。”
    “不,你不知道随染之光的危害姓,对于任何人,任何有情都是由名、色所组成,每一个依于心基(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它能够产生心生色。在一生当中,这些心生色以心生色聚生起,没有正确的引导,施主很容易成为极恶之人,为天地所弃。”
    宁采臣转身离开,佛门大法不懂就是不懂,什么色啊心的,等到他可以修炼时再说吧,即使修炼,他也不打算出家。所以他对多吉龙古挥挥手,以示告别。“真到那时,我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好了。”
    “你不明白,在初始”
    宁采臣挥挥手,越行越远。
    不行,这么好的苗子绝不能就这么放过了,自主开启的智慧之光,说不得就是智慧佛光也修得出来。“这由不得你!”多吉龙古直接出手了。
    为了吐蕃国,他都能出手劫人,更何况现在为的是佛门,是衣钵。
    佛门在西方教时,便有劫人入教的传播者,准提道人的一句:“XX与我西方有缘。”可是极为出名的。
    劝不了便开打,宁采臣一直在注意他,没办法实在是前例太有名了。
    开伞。
    把伞打开,不断防御着多吉龙古的进攻。
    要不是现在浩然之气不听使唤,他真想让嗽嘛尝尝言出法随的味道。
    不对。即便浩然之气仍在,宁采臣也不能动手。因为禁武令。
    宁采臣突然笑了。不是有友邦法权吗?不是有禁武令吗?
    如果这两者撞到了一起,不知这泱泱天朝,会选择哪一样。
    是选择友邦法权,让禁武令失效;还是选择禁武令,好好惩治一番这外国来的大嗽嘛。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对这天朝,对这天下,都只有好事,而没有坏处。
    而宁采臣所要做的事,只是阻止朝庭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而且就这么巧,今天偏偏就是放榜的曰子。如果一个外来的嗽嘛在贡院放榜单那追打一名大宋的士子,那么这事便不可能小得了吧?
    又或许真有“理智派”出来,说,为了两国的友谊,为了朝庭的安定,为了天下苍生,这顿揍,你就生受了吧!
    宁采臣是无所谓,反正这大嗽嘛也没有真的打在自己的身上。
    但是敢说这话的大臣,宋朝有吗?他又真的敢吗?
    这可是宋朝,是有士林的。本国士子挨了揍,还是在这么个“大庭广众”之下,你身为本国的官,却不为本国士子讨回公道,反而让他忍。
    你到底是哪国的官?莫非是内歼,是卖国贼不成?
    这样做的人,还想要士林声望?下辈子吧!
    宁采臣倒是有心试试,这大宋朝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
    一边防着嗽嘛打到自己,一边拼命向贡院发榜处跑去。
    多吉龙古不知是真不知道那儿是什么所在呢?还是完全无视了大宋的律法。
    后者的可能姓更大一些吧!否则也不会来这儿堵人了。
    “快看,有人打起来了。”这儿人本就多,而多吉龙古就这么打进来,别人想不注意到他都难。
    更巧的是,这儿还有捕快,正牌的捕快程小蝶。“你们哪个是宁采臣,自己乖乖站出来,免得本姑奶奶动手!”
    在多吉龙古打进来前,她正以捕头的威势威胁着这一众士子们。
    (未完待续)


第297章、小蝶
    程小蝶随的是母姓,她的母亲本是一记人,所以无论如何她都是不可能认祖归宗的。
    头两年还好,很是任意妄为了一番,但是随着一年又一年过去,她的岁数增大,不可避免得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这宋朝本就是一个宅男剩女盛行的朝代,似乎凡是朝代偏向柔弱宅男剩女们便多了起来。
    本身男人们便宅了,再加上程小蝶的字号,哪个敢娶她。也不是没有,比如一些武将便觉得她极好,不在乎那些传言,有娶她为妻的意思。
    但是这是宋朝,不是汉唐,怎么说呢?流行吧!这个朝代的“好男人”,或者说白马王子、黑马王子们,以及绩优股全都在文人士子里面。
    嫁给武将,除了身份上的差异。单单是守活寡,便不是女子们的首选。就是住在汴京的林冲,一年也是多半时间要在军营与军士们呆在一起。至于那些出征或是外地驻防的武将,家眷更是人质一般。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程小蝶的母亲死了,死于寂寞与空虚之中。
    男人都有霸占心理。与赵佶有过鱼水之欢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再有别的男人。所以她死了。
    死在独守闺房的等待中,她知道赵佶不可能娶她,更知道赵佶有许多的女人,但她还是选择了等。
    就这么在湖水上,一直等到了死。
    自己生母的遭遇,小蝶全看在了眼里。从那时起,她就发誓,绝对不会像自己母亲那样,死了,也没等到自己的男人。
    男人都是贱骨头,是必须牢牢拴在身边的,这样他们便不会逃,只会爱你一个人。
    而各行各业,又有地位又好调教的男人,读书人,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哼!他们要是敢不听话,就让他们好好尝尝我这刑训的手段。放心,身上是不会有伤的。男人总是要出门的,而我的男人更要做大官的人,带着伤那就不好。我是绝对不会像欧阳修他们的妒妇一样,做的事,全天下都知道了。
    这,只会是我们闺房中的秘密。
    可是,这帮该死的臭男人,他们竟敢这样做!“说!你们哪一个是宁采臣?”
    榜单已经发下了,但是这还在场的士子竟然没有一个说自己中了。全都说自己是没中,名落孙山。
    “呜…怎么么这样?十几年寒窗苦读,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我没中?呜”痛哭流泣的样子,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好意思再问他中了没有。
    只有认识他的人,才会骂道:“挑!难度弄得这么高,我们怎么办?真是有辱斯文。”
    “有辱斯文也比没命的好!”
    “唉!看样子,三年后再来了。”士子虽然宅了一点,但是可不傻,再加上有人挑头,还有前面吓疯的一个。没有谁会想再步其后尘。
    人都是让逼出来的,只要是不想成为被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