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采臣笑而不答,反而说道:“这神甲一共有八十八件。分为最好的黄金神甲十二件,中等的白银神甲二十四件,余下的则是五十二件青铜神甲。”
    不是宁采臣不想告诉他们功勋获得方法,而是他实在没想好,只好先言其他。
    果然听他这么说,其他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这盔甲上。就是聪明的,也只是以为宁采臣不想说怎么从神那儿获得功勋的方法罢了。
    既然有了这样的聪明头脑,反而不会有什么怨气,大家又不熟,防着一手也是应该。
    至于阮氏兄弟这样的纯武人,他们是不会多想的,对他们来说,他们只要有盔甲穿就可以了。纷纷问道:“大官人,这件便是最顶级的黄金战甲吧!”
    不用猜,就是这黄金的色泽,便没有人会还疑这不是黄金做的。渡金什么的,你以为这是现代,以为人人是金匠?就是金匠来了,也不能说这不是黄金,因为这表面就是黄金的。
    自从有了冥石矿,这战甲的主原料便成了冥石矿。
    冥石矿产于冥府,吸收了无尽的死气,死人是无所谓,活人绝对是负担。而在粉衣试验了大量材料后,发现可以有效克制死气的,竟然只有这黄金、白银、铜等三种金属。这不能不说是天定的巧合。
    不过也因为这样,影响了战甲的炼制进度,不过这与冥石矿带来的完美防御力,以及至今都不知道的能力,还是很合算的。
    宁采臣点点头说:“不错,这便是顶级的黄金战甲了。不过神甲也是有意识的。”
    “意识?”
    “就是活的。”
    “这盔甲是活的?”
    “不错,它不仅有自我修复功能,更有着自我认主能力。”这是宁采臣千叮咛万嘱咐,强烈要求粉衣加上的,不然都是他顶着,既不方便,也累人不是。
    “自我修复?认主?”他们这帮人哪儿知道修真的强大,一个个全都变成了好奇宝宝。“怎么认主?”
    “这个有些难。”
    “怎么难法?”
    “一切在乎实力。”
    “实力?”
    “不错,娘娘座下的战士阴兵不算,分五感战士、六感战士、七感战士、八感战士,以及九感战士。”
    宁采臣知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设定,毕竟书还没出。于是一个个解释道:“五感战士,形、声、色、味、触,充分掌握了这五感的战士;六感战士,除五感外,拥有了战斗直觉,又或者可以综合运用五感的战士,这一层级可以获得青铜,又或白银战甲认同;七感战士,第七感是超越6感得存在,是七感战士的奥意,”想穿戴黄金战甲,获得黄金战甲的认同,便必须拥有第七感;八感战士,即阿赖耶识,也就是神之意志,拥有它,便几乎是神了;九感哦,现在没必要。告位头领似乎有什么要问的。”
    不设定不知道,一设定才发现,这圣斗士的修炼方法简直就是专门为了炎黄子孙存在的一样。
    不说拥有魔星业位的梁山好汉们,他们本身便有业位力量可以引导。单单是炎黄子孙,哪一个不是脱胎于盘古。
    从这方面说,理论上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引导出自身盘古的力量。
    这与圣斗士那几乎无限的力量基本一致,甚至还有所胜出。
    更妙的是,这挂在后土娘娘名下,更加可以掩饰人类对圣人封印的触动。等他们察觉到时,那力量也已经引导出来了。
    梁山众人问道:“大官人,那我们现在的实力?”他们很关心,因为这是攸关他们谁穿盔甲的问题。
    梁山众人的武力,后世也有一个表单,但是宁采臣既然有了新的设想,他们以往的实力便失去了述说的价值。
    宁采臣想了一下说:“五感战士是最底层的战士,与龙宫相比,也就是可以击杀虾兵的战士;六感战士可以击杀蟹将;七感战士可以屠龙。”
    宁采臣不准备为他们的实力排名,想知道自身的实力,那么便去杀吧!
    人的潜力无限,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引导。当然,宁采臣也不会让他们力竭而死。
    老实说,面对他这么个城隍在一边,他们想死都难。
    当然他也不会故意的知法犯法,搅乱阴阳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不想等人死了,再搅乱阴阳,只有一个方法,提高他们的实力,不断提高。
    于是梁山开始了三班制,一部分在梁山修炼,一部分在路上,一部分在汴京桃花庵修炼。不是修真的力量,而是引导出他们自身的力量。
    宁采臣也知道圣人的封印哪儿是那么好冲破的,所以他才会选中了梁山众,即使没有引导出盘古的力量,单单是魔星神位,也足够灭了这即将来犯之敌了。
    看来,这块牌子也是到了需要动用的时候了。
    宁采臣手中还有一块牌子,是丹辰子的牌子。
    为了万无一失,他是必须去这四川的修真坊市一趟,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是自己可以换到手的。
    不这去一趟四川,来往路程上可不短,这边的琼林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宁采臣是必须参加的。
    浩然之气解封的好处,他是不能放过的。因为没了这殿试,这琼林宴上也就决定了殿试的名次。
    而找人代表自己去,自己这边没有一个修真都没有,谁去?
    派妖精去?
    别逗了,那儿可是蜀山,修真者的大本营。一个妖精别说去淘宝了,不让人抓了,杀妖取丹,就是命大了。
    而且宁采臣这儿可以与修真者交换的东西也不多。
    金莲子,这是绝不换的。剩下的法力可以,但是他手上只有一颗内丹在,没有内丹外壳,法力是极难存下的。
    一颗内丹能换多少,宁采臣不知道,而且也不能只兑换这么一颗内丹。
    还能换的还有冥石矿,以及造化力,造化力还没凝聚,略过不提。冥石矿虽然知道了产地,但是找到挖掘也需要时间,也不能短了粉衣炼制所需。所以宁采臣只有等了,等到过了这琼林宴再去。
    (未完待续)


第323章、官家的算计
    “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宁采臣一大早便来到了琼林苑的门口,今曰的皇家园林由于要宴请他们一应新科进士,装扮得分外喜庆。红的灯笼,红的丝绸,装点得这园林一片火红。
    中了举,成了进士,宁采臣一直以为自己住在城外的桃花庵,这路子近,自己起的又不比任何人晚,以为自己是最早到的,可是到了一看,还真是莫道君行早,总有早行人。
    两百多名科进士几乎都已经到齐了,自己这么早,还是远远地落在了后面。所有人都已经排好了列次,静静地站在那里。
    这么奇芭的科考题,仍然有这么多人中,可见永远都不要小看这天下人。
    来了之后,宁采臣才知道这来得早也没用。
    这大宋的规矩并不是按名次排位,而是以尊老爱幼,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序。
    本来如果有殿试,这殿试头名,也就是新科状元是要排在前面的,但是由于赵佶的原因,这殿试取消了,也就没谁是新科状元。于是乎,所有的人都要乖乖的排排站。
    什么一榜二榜,都没有老人。
    从第一个数起,须发银白,满面沧桑,不断过渡到花白、灰白,中年,青年。
    宁采臣今年不过十七周岁,十八虚岁,排在了倒数第四的位子上。
    真是没想到,这样的考题,竟然还有比自己年轻的中举者。不得不再次感叹华夏幺来都不缺少天才。
    进贤冠、锦袍、皂靴。这一身行头穿在宁采臣的身上,还真为他平添了几分英气。而这么多同样装束的人站在一起,却依然不减他的威风。
    人都到齐了,不多时,所有进士都已经排好序位。
    宦官与侍卫亲军走了过来,前者是对这些进士进行逐一的登记,检查官引和喜报,后者则是搜查大家的身,看看有没有携带什么危险的物事。
    待得都检查完毕之后,忽见门内又走出一个宦官,尖声唱道:有敕!
    众人在前面的长者带领下再拜。
    其实宋朝是极少会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一般除了祝寿大典等大礼,大家也只是跪了、拜了,然后站起来听旨也就是了。
    幸好宁采臣排在后面,否则受后世电视剧的误导,激动之下,他非山呼万岁不可。
    “入宴!”宦官又叫了一声。
    大家立即又再拜,然后在前面的一个礼部官员引领下,鱼贯进入琼林苑中。
    打头的刚刚进门,雅乐响起,一排的乐师演奏起《正安之乐》,直到所有进士都走了进来,来到庭中的阙位站定,音乐停了下来。
    这在宁采臣看来,这便是古代版的入场式了。虽然不是播的进场曲,但是这也算是了。
    众人立定之后,是不能抬头乱看的。这一点,在前几曰排练时,宁采臣已经受到过警告了,只是当时是在礼部接受的排练,不是在这儿。
    四周是众多的禁军侍卫,他们警惕的目光不断在宁采臣他们这些人身上巡视着,仿佛他们这些士子是什么不安全的因素似的。
    这使得一些人不是那么舒服,不过这毕竟是琼林苑,自然没有哪个士子敢在这儿放肆。就是再看不起武人的顽固分子,都必须忍住。
    这时候,一声唱起:“就位!”
    引领的礼部官员走出,向西而立。他就是一个标范,虽然礼部已经训练过他们了,但是毕竟是第一次陛见,不派一个人跟着,礼部也不放心。
    有这么一个人站着,大家也就连忙有序地站在了自己酒席上的位置上,老老实实站着,这时候是不能坐下的。
    又有一名中使走了出来,喊道:有敕!众进士再拜,然后中使喊道:赐卿等开喜宴!众进士又再拜。
    宁采臣心下暗暗叫苦,心说:这饭还没有吃上,便一个又一个头叩了下去。听说这皇帝赐宴是不能吃饱的。是不是因为这样,礼部才不断拜叩,拜叩得累了,自然也就没有胃口了。
    口的谢座,总算是可以坐下了。
    可是这一坐,宁采臣又宁愿不坐了。
    这琼林宴和一般的宴会不一样,并没有大型的酒桌。整个大厅的中央的空着的,专门供人跪拜,众进士则是分东西两班就坐,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几,上面摆着几样菜和一副碗筷、一个小酒樽。
    还没来得及抱怨这样坐法,卷得很,伸不直腿。
    这时候,《宝兴贤能之乐》响起,众进士便齐齐举起酒樽,对着远处上坐上的皇帝一举,然后便凑到嘴边喝下。等到旁边的宦官过来添酒完毕的时候,音乐就中止了。
    然后,《於乐辟雍之乐》想起,大家又再次喝下一樽,等到宦官来添酒的时候,音乐又再次停止。
    如此往复,每一音乐开始,大家就喝酒。《乐育人材之乐》、《乐且有仪之乐》、《正安之乐》结束,经历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大家就喝下了五樽酒,而自己面前的菜,虽说是皇家御食,早就冷得不像话了,恐怕是再也难以有什么美味了。
    就是这样,你还是不能吃,因为音乐再次响起,还是一开始弹奏的《宝兴贤能之乐》,大家又喝酒重复了一遍半个时辰之前的那无音乐,当大家再次喝下五樽酒的时候,宴席已经开始了一个时辰了。
    这是赐宴?这是受罪。
    然后,一名宦官又走上前来,喊道:有敕!
    空腹喝酒的不适,都比不上这宦官的口令。得,为了这官位,再不舒服也得拜。立即都跪下去再拜。那宦官又喊道:赐花!便有宫娥捧着大红的花儿过来给诸位进士戴在胸口。
    戴花完毕,礼部人员再度引路,来到了庭中的阙位,诸位进士也都跟着走了出来,大家一起再拜,口称:谢花!
    过了这一关,终于可以自由吃喝了。
    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菜早凉透了不说,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坐着,他们这帮官场初哥,哪一个还吃得下,只能随便吃吃,压压前面的酒气。
    可是就是这样,赵佶还不消停。声音尖细的宦官,赵佶身边的贴身内侍传令道:“官家有旨,今年为太后大寿,殿试难以开名,故琼林宴上设题考拔,以定殿试名试。”
    这声音一出反应最大的不是今科士子们,而是礼部的众人们。
    他们所有人头上都起了黑线,心说:难怪官家不让各位考官参加这琼林苑,说是连曰监考批卷辛苦了。现在看来,这才是官家的目的所在。
    可是诸位考官不在,他们出来反对,不仅会驳了官家的面子,这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免了殿试,也只是官家对他们这些官员说过,理论上士子们是不知道的。
    这殿试攸关状元等名次,他们若是在这否了,这些士子今后非埋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