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竹楼文集-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纱挡车工小陈挡车挡得正欢时,郑斌路过,凭他的直觉,细纱机车头存在隐患,他命令似地要挡车工将机子立即关了。作为挡车工,只要机子还能运转,出不出故障与她没多大关系。“不行,这样会影响我的个人产量。”挡车工不予采纳,郑斌坚持要挡车工关机抢修,僵持一会儿,这一举动巧被车间主任撞上,主任很快明白郑斌的用意,凑近机台用耳朵听,听出了一种“轰达、轰达”的声音,这声音是设备出故障前的一种报警,机子停了,主任打开车门,一丝青烟冒出,果然不出所料,如再不进行抢修,机头可能着火。容不得挡车工反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机台修好了。“这次多亏小郑发现的早,要不┉┉,”主任心中充满了一片感激之情。挡车工小陈不顾忌自己是个姑娘,紧紧地握住郑斌的手一个劲地致谢。
郑斌的所作所为很快传遍了全车间,特别是抖麻工更是不理解。“自家的事不管,管到别处去了,他分明是炫耀自己。”“难怪,他是电工出身,吃这碗饭的,放这多可惜。”
不久,麻纺车间急招一名电工,看到这个启示后,郑斌自然是不会放过的。由于对郑斌先前有着良好印象的主任,郑斌在众多的报名者中崭露头角,经过参加总公司组织的笔试、面试、主任钦点,郑斌轧将过三关,最后,他成了麻纺车间的一名电工。
“企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企业不进行改革,仍然朝着老的路子原地踏步,最终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作为每个员工,都要经得起考验,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不管将你放在哪,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是郑斌在一年后公司召开的庆祝国庆节表彰大会上发言时讲的一段话,不得不让人佩服他,大家也为他不畏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深深感动。
梅姨的故事
    这些天,母亲在我面前叨唠她乡下的妹妹:现在外面骗子很多,要是谁能到乡下给她提个醒、捎个话,那该多好呀。我知道母亲话中有话,她是要我到乡下看看梅姨。我知道,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梅姨,她与梅姨的感情特别深。乡下不同城里,骗子很少到乡下骗人的。我安慰母亲:不要为梅姨操心。
母亲的妹妹,我们更多的时候叫她三姨,不过,村里人都叫她梅姨。梅姨长得不漂亮,这不能怪她,一个整天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在土地里刨食吃的人要那个没用。梅姨一生过的很不容易,如今,六十多岁的她,在乡下守着那份还能解决温饱的土地,种点小菜什么的,长年过着独身、清贫的生活。
早年,梅姨一家也是让人羡慕的。那时,梅姨一家住在城里,梅姨和姨夫都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印象中,她家很有钱,住在学校的后面,离我家只有百米远。三年自然灾害时,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困难,城里人能吃到新鲜的大米,那是一种奢望,梅姨家同千百万个家庭一样,生活困难,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来,她不知从哪打听到的消息,说乡下的日子好过些,有粮食吃,她居然信了,不顾一切地要到乡下去,不顾我们家的劝说,当时,梅姨认定乡下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从城里到乡下,没有交通车,我是看着他们一家挑着担子迁回乡下的。
梅姨所在的村子住着几十户人家,村里的房子都是草房子土坯墙,全村的水源就是村外的那口池塘,梅姨家的房子却在一个山坡上。回到乡下的梅姨,开始的一段日子过得还行,日子久了,从城里带回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这时,他们想到了我家,姨夫便带着扁担和麻袋,他当我家是粮店,来我家借粮食,他们每次来,爸妈都是有求必应,其实,我们家的粮食也紧张,吃什么都要凭票。时间长了,我们做子女的坚决反对,决不让他们带走一粒粮食,因为,我们家也到了快揭不开锅的时候了,我们的日子不是过过来的,一天三餐吃的是山芋干子煮稀饭,也是熬过来的,在喜一天忧一天中熬过来的。
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看到我们城里人过着舒服的日子,姨夫常常后悔,后悔自己来到乡下。他常常埋怨梅姨,认为回乡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以后,姨夫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梅姨出气。姨夫骂人狠,梅姨一天也不知道要挨多少回骂,挨多少回打,实在憋不住了,梅姨就往我家跑。
姨夫从一个城里人变成一个庄稼汉,他的心里是不平衡的。一回,我到乡下去玩,亲眼看到姨夫耍酒疯,整个村子给他搞得不安宁,家里亲戚都来到他家,阻止他打梅姨,帮梅姨求请。
梅姨没有过上快乐的童年,在她身上,有的只是饥饿和无边的沉默。听母亲说过,外婆去世的早,我的两个舅舅就是梅姨带大的。
这样的困难日子一直维系了十多年,梅姨是在艰苦的生活中走过来的。后来,赶上党的富民政策,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梅姨家的日子才渐渐地好起来。再加上他们的三个子女陆续长大,梅姨一家才有了快乐的时光。这时,姨夫的脾气也改了不少,由过去的极其粗暴变得更加勤劳了,他们开始计划着过日子,加上梅姨的能干,一家三个劳力拼死拼活地干,有了积蓄,很快盖起楼房,走在圩堤上都能看得见梅姨家的楼房,我真为他们高兴,在村里,梅姨家算上了不起的人家。
房子有了,生活条件到得了改善,应当是姨夫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可是,老天不长眼,姨夫突然发病倒下,不久,撒手人寰。姨夫走了,丢下了这个家,两个没成家的儿子和一个闺女。
姨夫走了,梅姨的感情受到重大挫折,曾有一度时间变得消沉,打不起精神,因为,摆在她面前的困难很多,许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面对困难,她没有退却,以后的十多年里,她勇敢地担起了这个家。‘’
令梅姨高兴的是,她的两个儿子不像他们的爹,非常争气,心疼梅姨。大儿子到外地打工,挣得钱虽然不多,能想到家里的母亲,逢年过节,没忘记给在家的母亲寄上生活费。梅姨自己跟着小儿子一道生活,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很快,她的三个子女陆续成家,子孙满堂,梅姨也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近来,她看到村子里有不少妇女外出打工,也产生了打工的念头,经亲戚介绍,梅姨又来到城里,给人家当保姆,时断时续的。惟有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梅姨是最快乐的时候,愿我的梅姨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幸福安康!
伊妹儿惹的祸
    原先,我一直用企业邮箱对外发稿,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九月底,企业网络出现故障,全线瘫痪,导致企业邮箱至今无法使用,这让我用惯了企业邮箱的人不得不忍痛割爱,改用其他邮箱。
我选择了一个搜狐邮箱,这个邮箱,我注册了好几年,在使用企业邮箱前,一直用它的,尔后,因为它收发邮件速度相当慢,而改用企业邮箱的。
当我再次使用搜狐邮箱时,觉得发送邮件速度确实比以前快多了,不过最麻烦的是,当我发送邮件到了第六封时,每发一个邮件还要输入给定的密码,尽管很麻烦,但是,我并不介意,照样用它投稿,可能是一个钟爱吧。
这样,我用搜狐邮箱投稿了一个半月,仍在继续中,坐等稿子发表呢。突然,有一天,我收到本地报社编辑发给我的回复,说我投给他的稿子中有大量的乱码。我仔细看了编辑回复的邮件,文章中至少有二段以上的乱码。我一下子慌了,我一个半月里不分昼夜地投稿,用的就是这个邮箱,如果普遍存在乱码的问题,那么,我这么久发给其他报纸的编辑的稿件会不会也出现乱码呢。
不容多想,我立即到雅虎重新注册邮箱,注册成功后,我检验了一下搜狐邮箱,用搜狐邮箱发邮件给雅虎邮箱,一连发送二个,居然雅虎邮箱一个也没有收到,完了,我那一个半月的投稿肯定白忙了。
后来,有一天,遇到那位编辑,我表示十分地感谢,多亏他及时相告,否则的话,我还执迷不悟,还不知要给伊妹儿耍到何时?我希望不是伊妹儿给我带来的麻烦,因为,我与伊妹儿合作是长期的。
挑菜过年
    乡下务农时,有一年的春节前夕,下了场大雪,足有一尺多厚,天冷得洒水成冰,马路上结了厚厚的冰块,从城里到乡下的交通车全部中断。那个时候,城里买什么都难,特别是过春节,买东西还要凭票,我便早早地准备,在乡下买了些干子、豆腐、豆腐皮等,还将自己种的青菜、萝卜装在篮子里,挑着它回城过年。
当我沿着田埂往城里赶时,引来村民驻足观望,他们不时地站在田埂另一头向我挥手。我大声地说:过完年还会回来的。尽管天下着大雪,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赶,行走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车站,这时已看不见人烟,白茫茫的一大片,焦急中的我,抬腕看表,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心想,恐怕没有交通车了,我挑起担子决意长途跋涉。
雪大,看不清公路,还是走那我再熟悉不过的羊肠小道。那时,我穿着靴子,走在深到膝盖处的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挪动着渐渐地就觉得腿不听使唤了,麻木了,行走愈加艰难。尽管是沿着公路行走,但还是迷了路,不时地停下来辨别方向。尽管我非常小心,但还是差点滑入路边的水塘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后,只觉得浑身出汗,一点力气都没有,真想卸下肩上的担子,轻装上阵,一想到肩上的东西都是自己一年来的收成时,我没有放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家了。我用力敲击后院大门后,就晕了过去。当我苏醒过来后,家人告诉我,他们听到有人敲门后,赶紧打开门,发现了我。我清楚地记得,我那双脚与靴子冻在一起,结成冰块了,任怎么用力就是脱不下来,母亲端来一盆温水说:冰冻融化后才能脱。
望着从乡下挑回的青菜、萝卜、豆制品,我心里美滋滋的,它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呀。
曾经揍过表舅
    周末,天气渐冷,但也阻挡不住我往乡下赶。在叔叔、婶婶家里,他们说我胖了,意思是过好了,我想,他们说的都是实话。闲聊中,他们提起一件往事,倒让我特别感兴趣。
叔叔提起我在乡下当民办教师的第二年,曾经揍过一位小学生的事。经过是这样的:那年,学校人手紧,让我原先只带美术课的,接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这我记的。这个班有四十多位农家子女,男生多,大部分孩子十分玩皮,他们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有的学生的个子与我差不多高。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来到教室,习惯性地靠着门向教室里看着,一位十岁男生,居然爬到桌子上,从这头跳到那头,有的同学被他吓哭了。他当着我的面,仍然不断地跳,好象没看到我似的。我一气之下,趁他弯腰时,拎起他的耳朵,往下拖,他不肯善罢甘休。我拿来教鞭,狠狠地照着他的屁股一阵猛打,可能打痛了,孩子顿时大哭起来,没想到,这孩子的哭声特别大,哭声打破了校园一片寂静,整个校园都能听到他的哭声,他以为,哭声能救他,个别班的学生都跑过来看热闹,面对此景,我很慌乱,担心把学生打重了,不知所措,心里很着急,好在校长到乡里开会去了,我认为,事情也就算了。
中午,我没有到宿舍,而是在学校吃中餐的,整个午间,心里都不安,生怕家长来找我的麻烦。快到下午上课的时间了,我准备去上课,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被打的学生和他的母亲来到学校,打乱了教学秩序,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朝我骂过来,还对我大打出手,指着我的鼻子说:孩子就是有一百个不对,你也不能打学生,打学生,做老师的就是不对。面对家长的态度,我没什么话可说,我认为打学生是不对,很多教师都帮我说话,做家长的也要对孩子多多管教,双方要共同配合。后来,这事也就渐渐地过去了。
如今,叔叔重提这段往事,他说: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你可知道里面还有另一层意思?叔叔问我:你知不知道,当初被打的学生是谁,也就是那次闹的最厉害的一回。叔叔竭力提示我。我在大脑里搜索。可以说,那时,被我打的学生不在少数,我也记不清了,更对不上号了。我迷惑地说。叔叔说:你当初打的那位学生,就是你的表舅呀。
被打的是表舅?连我自己都被弄糊涂了,没想到,我竟然打了我的小表舅。而且一直蒙在鼓里几十年,期间也没有人向我提起过,此时,我竟然不敢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母亲共有五个舅舅,平常只有我的小舅公,也就是住在县城的那个舅公,与我们经常来往。有年,发大水,县城关镇被洪水淹了,小舅公一家就是住在我的家。我与他们关系处得不错,后来,一到祭扫烈士墓时,我和姐姐就到他们吃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