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元符录-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地胎膜。”
    “大地胎膜?”风烨的注意力果然被后土娘娘转移。
    “当初地皇曾经勘测洪荒大地获得了一卷大地胎膜,后来落入妾身手中。妾身在证大罗道的时候,以此胎膜借助大地之气护住自身。但没想到那人亦是地神所出,妾身惨遭暗算功亏一篑,还失了半张胎膜。”
    风烨面色古怪,不会又是那位娘娘吧?
    “前不久,妾身感应到其中的印记已经被镇元子抹消,想来那半张胎膜被镇元子祭练到地书中了吧。”
    镇元子,风烨神色松了下来,看来不是女娲娘娘了。
    “艮土之精加上大地胎膜?倒也不愧是地仙之祖的证道法器,不过当初他既然敢暗算娘娘,日后娘娘证得混元道统之后自然可以向他讨教一二。”
    后土看到风烨神色坦然,不由眉头大皱,这厮真的什么也不知情?(未完待续。。)
    ps:  元馗的告示栏:
    今天没有三更。

第五章烨龙入世
    风烨捏玩着玉盘中的芝草幽果,看向对面不住推演的后土娘娘。
    适才风烨突发奇想说出一个计划,引得后土娘娘直接在那里推演这个计划的可能性。
    “城隍确实也是地神分支,道友的计划妾身同意了。”后土推演许久,并没有发现此处有什么疏漏之处,相反对自己的地府一脉有莫大益处。
    “只是这个计划费时日久,恐怕需要娘娘多多劳心了。”风烨笑道。
    适才风烨思及大地胎膜,突然想着要跟后土娘娘炼制幽冥榜册封诸多城隍地神来壮大幽冥一脉。
    城隍,隶属幽冥地府之神,掌控阳间一城百姓的福祉安康。就是在生灵死后,阴魂也会被城隍收集聚拢直接送到幽冥,而不用每一个魂魄单独受鬼门关牵引走上黄泉路,这样对那些亡魂来说也是一份保障。
    原本城隍是护城河之神,是元馗的水神体系中的水庸神。但随着人道的发展,这种水庸神也会受到人道气运加持成为一城之地的保护神。
    在元馗的本意是在日后将城隍体系拿到自己手中,但是如今元馗身死,风烨对城隍也没有什么大的需求,便准备跟后土娘娘商议将此事定下来,将城隍作为阴神归入后土娘娘一脉,也算是跟后土娘娘接下善缘。
    后土取出一块黄土交给风烨:“道友,这就是妾身仅剩的半卷大地胎膜了,如果要炼制幽冥榜的话。恐怕还要道友费心了。”
    后土娘娘对于造化之道到底不甚擅长,加上风烨曾经观摩过道祖手中的封神榜,就是那神赦之法也是风烨琢磨出来,这幽冥榜的炼制自然就是风烨的任务了。
    风烨掂量着黄土,这就是大地胎膜?这卖相也太差了吧?
    “只是贫道要在此分去三成气运,另外牧归也就要娘娘好生照顾了。”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更何况两人固然有些交情,但是也没到那种地步不是?
    “可以,牧归对吾亦是敬重有加,妾身亦不会薄待与他。这幽冥榜上诸多城隍也是地神之流可以让其一并监管。”
    后土娘娘倒是大气。直接将日后城隍一脉三成气运交给风烨。后土也是明白,风烨之所以跟她联手也是希望,风烨在幽冥中的棋子牧归不被后土打压。于是后土承诺在酆都大帝之外,城隍亦要受到地官清虚大帝的辖制。
    幽冥榜并非一日之功就可以炼制完成。其中跟阳界城池有着莫大关联。若非大地胎膜有着沟连大地的功效。这份榜文就算练成亦不能随着阳界的情况而不断更新。
    此后,风烨便跟后土留在轮回殿中炼制这份榜文。
    ……
    时光流转,星辰海太一星系在九皇真母等几位大神的默许下。已经有了一个以华星为基础的统一文明诞生。
    华星上的人族被称呼为华族,而烨龙氏为首的火族亦有夏族之称,所以烨龙的这位文明亦被称呼为华夏文明。以此华夏文明辐射整个太一星系,向整个星辰海进军,这就不单单是烨龙一人之事,也需要整个文明的努力。
    看到一切走入正轨之后,烨龙化身便从星辰海降临到三界赤县神州上。烨龙正巧落到落在楚国地境一座高山之上。烨龙氏抬头推演周朝气运,只见烽火台上狼烟四起,周朝的气运也有崩溃之势。
    烨龙摇头笑了笑:没想到自己也能赶上这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烨龙氏让随自己来的一位星辰海人族去附近找些食物,毕竟烨龙氏虽然是风烨的三尸化身,但也是**凡胎五谷进食也是必要。
    遣走随侍族人之后,烨龙氏神念看向周幽王所在之处。
    看着周幽王和褒姒,烨龙眉头紧皱。那褒姒身上的气息倒是魔道中人,而周幽王的前世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殷纣?莫非周朝夺了商朝气运,所以他又来败坏周朝国运以彰显天数循环之理?只是火云洞诸位居然没有反应不成?还是九州结界破损他们也一时不查?
    恐怕自周幽王之后,这东西周也就要分开了吧?那么诸子百家之际也该来临,诸位同道也要来此一争道统高下,定下王道神兽了。
    烨龙氏俯览九州山河,看到周幽王所在之处的魔道气息,冷冷一笑:且让尔等蹦跶几天吧,只是既然这群搅屎棍又出来捣乱,那么为了防止自己的计划受损还是早些出手吧。
    烨龙氏拿起赤龙杖刻画一个八卦阵,借助大阵在推演某人的转世之身。
    “长老,食物已经找来了。”姜旦捧着从山下农家换取来的食物:“虽然这里的货币跟吾等华星上有诸多不同,但金银之物倒是流通,所以小子用一块金子换取了一些这里的货币。”
    烨龙氏看了看姜旦换取的这些食物和货币对他道:“这些食物倒罢了,只是货币的话,这里到底不同于华星上货币一统。这里诸侯国林立,货币文字也是各有不同,你换取这些楚国货币,到了其他国家恐怕亦有不少为难之处。”
    姜旦一愣:“这里连统一货币都没有?”
    烨龙氏摇摇头,二人用过食物之后,姜旦问道:“长老,如今吾等已经来到祖洲,那么日后该当如何?”到底这里跟华星文明差距太远,姜旦又是十六岁的少年郎,自然要请教烨龙氏了。
    二百多年间,烨龙氏有诸神之助,已经将五方人族统合在华星之下。这位姜旦也是华星上的一位王子,得烨龙氏教化便欲跟着烨龙氏来赤县神州游历。
    华星和赤县神州都是人族居地,同样是女娲伏羲风烨等人造化。可以说是一脉源流。而华星上的人族到底是根据三界人族而来,所以赤县神州也被他们称呼为祖洲。
    随着华夏文明在星辰海中传播,来赤县神州这里交流一番也是应有之举。而且烨龙氏也要借助诸子百家的教化功德来圆满自身,所以在九皇真母的操控下二人便来到赤县神州。
    “先四处走走吧,吾要找一位人族大贤的转世之身。”烨龙氏看了姜旦一眼,若有所思。
    当初烨龙氏要来祖洲,可是有不少勇士要来跟随,但是烨龙氏单单挑了姜旦也是因为此人的身份异于常人。
    自女娲开辟星辰海轮回之后,这里的灵魂也都是女娲重新造化而出,跟后土的三界轮回还是有些区别。后土掌三界九洲轮回。女娲主星辰海众生轮回。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但是姜旦原本却是三界中的魂魄无意中落入星辰海降生在华星之上。
    还有人操控,还是天意如此?姜旦跟着烨龙氏来到祖洲也是女娲的意思,如果是后土娘娘算计的话,女娲自然会出面将这一拳反击回去。但如果是天意如此。那么女娲也就要想想。这是不是天道大势所趋要两方轮回就此同流归一。
    而且姜旦除了是遗落在星辰海中的魂魄以外。在他的某一世中名讳姜尧,是当初帮助风烨后土等人创建地府的那个鬼魂。这厮跟幽冥有缘,跟人族有缘。所以他落入星辰海中,女娲也要考量这背后的意义。
    “大贤?”姜旦琢磨了一下,便跟着烨龙氏下山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
    可能也是二人没有真正隐藏自己的身份,直言自己是来自太一之地。由于如今人族对仙神之事一知半解,也就渐渐流传成了太一神的使者,楚国之中莫名的兴起一阵太一神的崇拜。
    当烨龙氏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二人已经来到鲁国之地。看到是对太一的信仰,烨龙氏也就一笑了之,也想就此看看那位东皇到底还有没有重生之日,便不予理会任由太一神的信仰浮现。
    鲁国是周朝封给周公旦的领地,跟当初姜氏的东鲁一族还是有些差距,现如今的姜氏一族直接将国号改为姜国。
    只是随着姜氏一族远渡海外去赤明洲开疆拓土,这姜国的国力虽然仍是强力诸侯之一,但是比起当初的诸侯之冠可是差了许多。
    二人在鲁国四处游历,过了有半年有余,很多地方也已经来往三四次,烨龙氏的盛名也已经在鲁地流传。
    一旁的姜旦忍不住问道:“长老,那位大贤的转世到底在何处啊?”
    烨龙氏笑而不语,在一处高山上结庐而居。等了不过一月之久,便有诸多少年在父母的带领下来此找烨龙氏拜师,还有鲁国不少贵族也来此请烨龙氏出山相助。
    对于那些以门客之礼相请的贵族王公,烨龙氏婉言谢绝,但是那些少年倒是被烨龙氏收下,烨龙在此开了一座书堂以此教导他们念书。
    姜旦面色古怪,于是这就是长老所言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只是长老所等的那人可在这些少年中?
    又过了三月有余,一位少年慕名而来。少年十三岁有余,相貌普通,但身居重瞳异象。脖颈间系着一颗通明宝珠,手上拿着一副水晶龟甲以此作为拜师之礼送上。
    烨龙氏把玩着水晶龟甲,然后问向少年:“你孤身前来欲拜吾为师,父母可曾知晓?”
    “家父早亡,虽有母亲尚在,但也早已改嫁。之后又生有一同母胞弟,家和美满膝下有人侍奉,倒不用弟子操心。”
    烨龙氏抚摸龟甲又问向少年:“这幅龟甲是跟你脖子上的灵珠一起寻得的吧?”
    “正是,如果老师觉得这份拜师礼轻了,弟子愿意将明珠送上。”
    “不必了,此二物与你有缘,为师岂能夺了你的机缘?”烨龙氏将龟甲又交给少年:“你和吾有三十载师徒之缘,此物还是你拿着吧。”
    说罢,烨龙氏又取出一根法尺交给少年:“此物算是为师送你的拜师礼吧。”
    少年接过法尺,又把龟甲呈给烨龙氏:“老师既然收下弟子,如何不受弟子的师礼?”
    之后一番推辞,烨龙氏将龟甲拿入手中:也罢,日后重新炼制一番,待其出师之时再赐给他就是。(未完待续。。)

第六章书香文气
    那少年到底灵慧,虽然比其他人晚入学许久,但是功课上并不弱于他人,一年之后就远超所有人。
    姜旦暗中观察了几日,对风烨问道:“长老,这位叫侯始的少年就是您所等的那人?”
    烨龙点点头,此子乃是史皇仓颉第一百世转劫之身,经过九十九次轮回终于将己身业力消减干净,又有人道气运加身,就算这一世不成,下一世必然有莫大成就。
    倘若风烨想要和老子一争人教教主的位子,那么就要教化一大批人教圣贤,借此无量教化功德将人教掌控手中,将那位太清圣人就此赶下去。
    姜旦也是烨龙调教出来的学生领悟文气,帮烨龙做一个副手教导这些学童读书写字也是绰绰有余。
    之后又在此静待了三年之间,那些学童已算是有些成就,只是能够按照烨龙的教导方法凝练文气的学童,除了侯始以外也只有两位学童开了文气点亮智慧灵光。
    文道,是烨龙如今教授这些学童的法门。借助书籍启蒙开慧,点亮智慧灵光而汇聚书香文气。
    这文气之道如道门的练气四境一般,修炼到最后精神不朽智慧永存,亦可以证道不朽业位,等同仙道的金仙、佛门的佛陀、神道的神君以及魔道的魔王。
    一开始的点亮智慧灵光,汇聚书香文气也就是等同于仙道的炼精化气是最初的筑基阶段。之后汇聚文心炼制一卷宝箓也就是仙道的金丹、佛道的舍利,同等于炼气化神境界。
    但是汇聚文气从一开始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除了姜旦如今凝聚自身的书香宝箓,也就是侯始还有两位鲁国贵族之后汇聚了文气。
    只是教学三年,烨龙看到侯始如今距离凝聚书香宝箓只有临门一脚,便准备带他去四处游历增长见闻。而那两位贵族子弟家有双亲,日后前程早已被安排妥当自然不会跟烨龙远行。
    到了最后也就是姜旦和侯始二人随烨龙继续四处游历,临行之前烨龙直接在诸多学童面前露了一手,将草堂化作巴掌大小给收入怀中,然后从自己头顶的书香宝箓中化出三只白马载着烨龙三人去齐国游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