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元符录-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最后也就是姜旦和侯始二人随烨龙继续四处游历,临行之前烨龙直接在诸多学童面前露了一手,将草堂化作巴掌大小给收入怀中,然后从自己头顶的书香宝箓中化出三只白马载着烨龙三人去齐国游历。
    齐鲁姜三国都在东方,鲁国距离齐国亦是不远,在游历完齐国之后。三人又开始向其他诸国游历。
    天地万物皆可证道。这文道教化之途,未必没有大成就。只是文道启蒙开灵到底艰难,而且比起其他法门来说,文道只能养神修身。不得长生神通。甚至由于书香文气没有克魔的属性。反而成为那些魔头最喜欢的饵食之一。就好似污染佛门修士可以增进修为一般。用魔法玷污一位文道修士的智慧灵光对他们的魔道也有所进益。
    随着三人的游历,文道之法倒也算是传播出去。受书香文气侵染,那些人就算只是汇聚最初的文气。也有清神醒目之效。
    对于这文气的修炼法门广为传播,烨龙倒是乐见其成。只是随着文气凝聚宝箓开始也就艰难几分,很多人终其一生才不过是汇聚文气,至于凝聚宝箓根本就不可能,也就更别提后面境界的宝箓虹化等等境界,那些人都是将这文气的修炼法门作为日常的一种辅助罢了。
    烨龙带着二人游历诸国总共化去三年之间,路上又捡了一个孤儿,受到文道启蒙也跟着三人一起游历。
    只是这时,侯始已经步入宝箓之境,而姜旦距离宝箓化虹的元神境界却是几次而不可突破,见状烨龙又带着三人来到当初的西岐城。
    看到当初那座书斋烨龙也有几分怀念之感,只是沧海桑田如今这处书斋也是无人问津。不单单是他,就是一旁的姜旦看到那处书斋之时心中也有所触动,隐隐感觉到在其中有一份自己的机缘。
    文气,没有种种破魔之功,但是对于开启智慧灵光,用来推演天机的话还是有种种妙处。
    “你上去将书斋推开吧。”烨龙对姜旦言道。
    这处书斋是炎居所建,自然有种种禁法,后来被风烨身旁的书童继承,也是西周一位著名名士。当初太姜亦是知道炎居风烨等人的身份,她自然明白能够在这些仙神身旁随侍亦是一份大机缘,日后或许也有成仙了道之缘。所以对于这份机缘,太姜直接就让自己的族人来了,而来人名讳姬旦,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周公旦。
    文道的创立,应该说就是在这座书斋中开始最初的雏形,周公旦也是除风烨以外第一个修行文道的人。
    有文道开启智慧灵光清神醒脑,精通推演易算之法,对各种事务处理起来也是方便的很,只是文道到底不得长生,最后周公旦也只是在凝聚宝箓的境界就此寿元耗尽。
    姜旦推开书斋,里面空无一物,只因当初炎居布下的禁法所以一点尘埃也没有。
    但姜旦好似受到牵引一般,头顶的书香宝箓直接从识海中飞出。宝箓上姜旦这一世阅览领悟的诸多经文典籍都一一呈现出来,书香之气四溢,智慧灵光在宝箓上飞舞。而书斋中也凭空出现另一份宝箓跟姜旦的宝箓相合在一处。
    宝箓化虹彻底成为实质,也就是所谓的阳神,道果与仙道的元神期相仿。
    烨龙在一旁满意的点点头,周公旦到底也是自己门下所出,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知道这一世没有长生之缘,将自己的宝箓文书留下以求得转世之身来此得到这份长生之机缘。
    “你也莫要羡慕他,这就是宿识灵慧。”烨龙看着侯始、展扬二人说道:“如今,为师又领悟出将宝箓寄托魂魄,带着宝箓转世轮回的法门。日后就算是身死转世也可以将宝箓一起带去。当胎中之谜破除之后就可以将前世的灵慧一起加诸于身。”这可能也是文道的优势,一世不成下一世通过上一世的宿识灵慧,在此基础上再度重来。
    只是这法门必然要有宝箓护体才是对吧?展扬眉头紧皱,侯始师兄倒是不凡,如今已经汇聚书香宝箓。但是自己随着跟烨龙老师的这一行见闻,如今才不过刚刚汇聚书香文气啊。
    书斋中,姜旦头顶两道宝箓合而为一,姜旦也就此得到前世的记忆,这时姜旦看向烨龙的目光又是不同了。
    “弟子见过烨龙大圣!”
    “如今的你到底是周公旦还是华星上的王子姜旦?”烨龙笑眯眯问道。
    “本源灵光不变,一切外相皆是弟子。巢父是、周公旦是、姜旦亦如是。此后弟子真名名讳‘旦’。”
    巢父?周公旦?一旁的展扬神色震动,这两位可都是人族的大贤,这就是文道的宿识之法?这么说,姜旦师兄是这两位大贤的转世?
    “不单单是文道的法门。”姜旦感应到展扬脑中所想。对其道:“如果只是继承宝箓的话。应该只能回复宝箓凝聚那一世的记忆。至于前面几世还是吾当初因为功德在身,有些便利罢了。”
    侯始若有所思,又打量了姜旦一遍:“师弟向来以为。文道只有养神静气之功,没想到居然还有他心通的法门。”
    烨龙在一旁插言道:“或许文道没有战斗神通,但是文道启蒙智慧,呈天地之奥妙,观四面八方。除了清神醒脑以外,还有他心通,推演之法等等辅助神通。”
    接着,烨龙问道姜旦:“如今你回复本来面目,日后当要如何?可要帮周朝度过此劫?”
    “弟子如今才不过刚刚宝箓虹化,距离后面的天书法相还有精神不朽可是差远了,自然要在老师门下多加修行才对。”虽然姜旦恢复了周公旦的记忆,但是前边几世也都一并恢复,人格可不是以周公旦为主,对于周朝如今的情况姜旦也是看得开。
    而且姜旦如今看向侯始目光也有些不同,这位好像也是某位大能转世吧?联想一下重瞳异象,还有他手中的那副龟甲,除了史皇仓颉想来也没有别人了吧?
    那么这位烨龙老师收拢这些人族先贤是为了什么?姜旦恢复前几世之后,想的自然也就多了起来,知道烨龙本有安排也就不去将其打乱。
    之后,烨龙将这座书斋也一并收了起来,再度带着三人游历四方,直到亲眼目睹西周破灭,东周建立。
    这日,烨龙正在教导三位弟子文道之法,突然感觉西方一股杀气冲霄,天空中西方诸星宿开始变化起来,数颗白色星辰从天空中划落。
    “是白虎一族?”烨龙起身纵观天象。不单单是烨龙,人族中那些大贤一个个也开始推演起来。
    杞国王宫,王后横卧床榻,身后有九条狐尾摇摆:“没想到白虎一族居然派下来这么多人?算了,反正吾青丘一脉不准备争夺此王道神兽,且看着就是。”此王后就是当初的妖狐妲己,如今收女娇点化,彻底成就九尾天狐之体,加上当初跟商朝有一番因缘,如今又被女娇派了下来。
    朝歌某处,一群商朝遗族在此汇聚,不断看着面前的篝火。其中有一只新生的玄鸟诞生,听闻玄鸟之声,这些遗族不由双目垂泪,终于吾等大商又有了再兴之机!
    姜国国主原本正在案头批阅奏章,琢磨近些日子是不是要再派一些人去赤明洲开荒,抬头看了白虎异象也就不再注意。
    “反正当初炎居老祖跟轩辕一脉定下协议,吾等血统不失,日后王权之争亦跟吾等无干。”由于姜氏一族不再插手人王王统,所以就是国主也可以修炼一些法门,而且随着文道的传播,姜氏一族也有不少人修炼此道。
    楚国之中,除了新晋的太一神信仰,这里可是祝融大神的大本营,同样亦是颛顼帝的后裔,看到白虎杀伐之象显化,楚国之中也开始暗潮涌动。
    随着白虎一族正式现世,其他神龙、凤凰等四灵神族也开始布下手段。(未完待续。。)

第七章文武兵家
    白虎一族很有自知之明,如果单论王气的话,白虎一族可不是万兽之王的龙族,万禽之主凤凰的对手,就是同样有四灵祥瑞之称的麒麟、玄龟两脉也多有不如。
    龙凤麒麟可以说是神兽一脉三大种族,就是后面的玄龟一脉也能和白虎一族分庭抗礼。
    所以直接争夺王气归属那根本不可能,在白虎一族的计划中是要先争夺兵权,然后借此兵权坐拥王庭徐徐图之,所以白虎族人降世之后都可以划入兵家一脉。
    兵家主杀伐,和白虎一脉属性相合。而且真要是论起源头应该在轩辕之时,不管是轩辕陛下、九天玄女还有九黎那位大尤,都可说是兵家的祖师爷。
    兵家亦是有着派系之争,最明显的就是武将和谋将的区别。白虎一脉入世之后,大多都是走的勇武兵道,学的是盖世武艺,讲求的是万人敌。
    无独有偶,在白虎一脉入世之后,从万寿山逃出的魔神蚩尤也入驻兵家,成为兵家的护法神——战争、兵戈之主。
    蚩尤,跟当初和轩辕争夺王权的大尤还是有些不同。当初被镇元子封印的蚩尤,只是借助众生愿力所诞生的信仰神。由于镇元子看出蚩尤日后必然会引动天下兵戈,血流成河,所以想要将其戾气净化,但最后功亏一篑让蚩尤逃走。如今蚩尤借助兵家的气运彻底为自己正名成了兵主。
    随着白虎一脉和兵主蚩尤入世,天下兵戈之气四溢。血光四起,又有凶兽朱厌从沉眠醒来对天长啸,象征天下大乱。
    烨龙氏带着三人又过了十几年,看着天下大乱,战火四起,风烨沉默良久,然后对姜旦道:“如今兵家以勇武为主,你且入世走一遭,去兵家演化兵戈韬略之法吧。”
    姜旦轮回数十世,虽然只有巢父之后的记忆。前面几世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姜旦前世作为周公旦的记忆可是完全继承下来。周公旦也是兵法大家,只是不同于勇武兵道,周公旦行走的是谋略之法。如今眼看白虎蚩尤在兵家中做大,烨龙便有意让姜旦入世分去兵家气运。传下韬略之法。
    “侯始、展扬。你二人如今也都已经汇聚自身宝箓。也随着姜旦下山游历去吧。”
    风烨将当初从侯始手中得到的龟甲又还给他:“你如今也该知晓,你在百世前与为师有段因缘,故而今生有此三十载师徒之缘。此日月珠和水晶甲亦是一位欠下你因果的大能所遗留之物。你当好生使用才是。”
    这幅龟甲是当初龟灵圣母分去仓颉功德之时,沾染功德灵光而成的宝甲。后来此龟甲被龟灵圣母蜕下,制成一件灵宝以作护身之用。在溟荒二人暗算龟灵圣母之时,此日月珠和水晶甲一起被龟灵圣母投入凡间,如今被仓颉得去也是天理昭彰,因果循环。
    龟甲被烨龙从新祭练之后,背上九宫图又被打入天极山一脉的九宫玄妙,侯始接过龟甲对烨龙拜谢。
    然后烨龙又对展扬道:“在久远世前,你跟吾亦有一份因缘,此物便送与你了。”一道金光直接被烨龙打入展扬识海中。
    之后三人收拾一番,便一同下山。
    “此次一别之后,未来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姜旦叹息一声,侯始和展扬亦是相对无语。三人都是修行文道,对于天机未来亦可推演一二,知道这次离别日后再难有相见之时,三人相交数十年自然伤感。
    侯始勉强道:“如今老师将文道传于吾等三人,日后吾等三人自当将此道发扬光大。吾等看看谁可以就此先一步证道灵光不朽如何?”就算这一世不能相见,不是还有来世吗?文道可以宿识积累,到时亦可分出高低。
    “善!”
    “也好。”
    姜旦、展扬二人跟侯始约定后,便在山下分别踏上各自的路程。
    可能也是天意弄人,正如三人所感,此后三人这一世再没有相见之时。先是侯始没过几年便身死转世,而展扬到最后亦是没有参悟虹化之法,寿元散尽带着宝箓入了轮回以待来世。
    只有姜旦在兵家盘横许久,传下战魂布阵修行之道。
    兵家的理念虽然有勇武、谋略两脉,但是随着白虎蚩尤等人插手,武将一脉发扬光大,又是炼体武艺锻炼自身,引杀伐之气洗炼肉身,日后可达到金身不破,法体不损的不朽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早已衰落的体修一脉借助兵家而面临又一次大兴之机。
    姜旦看到这种情况,便传下谋将的布阵之道,凝聚自身战魂布下本命大阵。然后在沙场之上借助杀伐之气、战死军魂炼入大阵提升大阵的威力,借助战局来演化自己的本命大阵。到最后借助战魂不朽,精神不灭,而得到和勇武一脉同样的不朽道果。
    姜旦已经有了前几世的记忆,对于轩辕等人传下的兵书秘要自然也是清楚得很,便整理诸多兵书流传后世。
    兵家两脉,一主力,一主智,姜旦在世之时还能压下,但是在姜旦死后二者便开始争斗不休。直到后来兵家有孙武出世,才将兵家统合起来,作为百家之一跟其他诸家高人一争高下。
    ……
    待三人下山之后,烨龙氏突然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