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为上校,仍代理川军**旅旅长一职;将功抵罪,所获30万元奖金归第二战区所有,以作赔偿之资;其部,全军通令申戒,但不做撤并番号处理,迅至淞沪第三战区领受任务。这就叫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众人众人算是松了一口气。
正如周大少团长得:他娃根本没把啥子职务、军衔当回事情,未必他不是川军**旅的旅长了,手下的弟兄们就不听他的号令了,不信换个人当旅长试试?
军衔啥子的那更是扯蛋,当防空团团长时就是个少校,现在当旅长的成了上校,跟下面的几个所辖团长一样,也根本没有人惊讶,都习惯了,不见很多老弟兄们还习惯团长、团长的喊他娃嘛。
至于到老蒋给的赏金,第一次在华北莫拿到,第二次在阎老西那里又遭钱规则没有拿全,这第三次干脆一文没落到手上,也不算啥子的。对于周大少团长来,啥子可能都缺:缺人才、缺物资偏偏不求缺钱
重庆等地的上百家工矿商贸文等属于他的产业就不了,光是他娃与上海的童凯华等淞沪工商界大佬们联合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合作开的的几条“香雪海”电冰箱生产线就不得了,其“香雪海”大容量电冰箱以领先世界的诸多先进水平顺利占领美国市场,卖得那个火一天就赚十几、二十几万美元
上海这帮子工商界大佬们对于周大少团长的眼光赞不绝口:因为他敏锐地抓住了发展的大好良机---美国经济由于东亚这场战争和欧洲日益激烈的军备竞赛的缘故,使美国经济逐渐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中走了出来,发达的重工业及军工火得很社会和民众的消费能力大大增强,走上了出口、内需双驾马车共同拉动高速发展的良性循环,美国经济达到了一个一战后空前繁荣的局面。早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了货真价实的综合实力世界第一大国。
想到三年后,日本人不自量力,挑战这个巨人,是何等的愚蠢,否则光凭中国自己,这场抗战不知道要多打好多年?
还在手下弟兄们为周大少团长受了“委屈”(确实这场所谓的“哗变”关不到他娃多少事)而有些不平和自责的时候,刚随着大部队坐火车到了大武汉的周大少团长,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拉起兰兰妹妹兴高采烈的坐起那架九二式重型轰炸机改
名的枭龙,在九五式攻击机改名的飞鹰的护航下,准备从武汉直飞重庆,体会一把首长坐专机的滋味哈。
从武汉汉口军用机场(汉口军用机场的陈司令可是周大少团长的老相识了。周大少团长做得第一笔军火生意就是陈司令牵的线搭的桥啥)起飞,顺着长江直飞重庆。
武汉沿着长江水路一路上行,距离一千三百多公里,船一般要开五天五夜。空中距离则只有七百余公里,每时四百余公里的枭龙只需要飞行一个多时的时间就到了重庆。周大少团长一天之间打个来回也足够了,他决定回一趟重庆,从九月初出川江入晋抗战,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他娃实在是想念雨娃子和“家”人了再先体会一把,届时日军从武汉起飞轰炸重庆的航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二批的出川抗战的川军预备队十几万人,陆陆续续已在十月底来到了武汉集结。周大少团长的起家班底---181师直属防空团也在此列,由周斌参谋长率领已经在武汉休整了十余天了。现在,不仅是总数达二、三十万川军都只留少数一些守备部队,大部分开赴抗战前线了。周大少团长的队伍也一样,可以,除了合川、重庆的留守人员,周大少团长的全部力量都已经投入了这场捍卫国家民族领土主权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了。
作为对手下弟兄们英勇杀敌的奖赏,几个大家推选出的官兵也跟着周大少团长回重庆看望一下家人。临上飞机前,几个幸运的弟兄听坐过飞机的人,飞机上冷得像冰窖子,结果穿的像头笨狗熊一样上了飞机,把周大少团长和兰兰妹妹给逗得哈哈大笑:也没有如此夸张啥
枭龙一从汉口机场起飞,爬升到两千多米就开始沿着地面上像一条银带子似的长江向西飞去。华中的天气哪有晋北山区冷嘛,飞机上的温度还可以,上了经验主义当的几个哥子弟兄们只有苦笑:这个样子,下到重庆才他的喜剧哟
在飞机的巨大轰鸣声中,几个重庆人扯着嗓门摆龙门阵,又一支香烟散过来,我一支香烟扔过去,把兰兰妹妹气得直用手扇烟气。
一个多时很快就过去了。美国飞行员喊了一句啥子歪文,旁边的中国副驾驶是周大少团长特地从技术保障分队中几个学过英语的大学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英语水平不错(比现在的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那是强多了),来到机舱对周大少团长:重庆到了
众人忙爬到机舱边边的几个舷窗向下看去,只见从空中俯瞰:重庆的形状就像一头巨大的伸长脖子入水吸饮的恐龙,特别是突入长江和嘉陵江两江汇合处的市中区朝天门一线,一眼望去更使人觉得极像恐龙从头到脖子
的那一段。一条由西而东的山脊,稍有弯曲地隆起在重庆市中区的中轴线上,正是恐龙那巨大的脊骨。
事实上,远古时期的重庆地区,属于内陆海,后来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使重庆从沧海变成了桑田。这一地区温暖湿润,正是一、两亿年前恐龙的活动区域。
就在重庆的合川地区,哦,其实就是周大少团长的防空团驻地附近,就曾经发现过硕大无朋的恐龙骨骼化石。这种大型恐龙最早发现于合川县太和镇马门溪,于是被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蜥脚类食草恐龙,长达二十余米,高九米多,重达三、四十吨,为中国现今发现的最大的恐龙之一。
起重庆,还保留着不少带龙的地名,像啥子望龙门、龙门浩、化龙桥等等。在这头“巨龙”的脊骨、肚腹、脖颈、头(马门溪龙身躯很庞大,但脑袋很只有六十余厘米,真是不可以想象,的朝天门正像这个脑袋)之上,鳞次栉比的矗立着各式各样的房屋,仿佛就像巨龙身上的鳞甲。
重庆的夜景天下闻名:一入夜,万家灯火就像闪闪发亮的鳞甲,倒映在微微荡漾的两江之上,美不胜收。
奇怪的是,中国有不少地方呢都称为龙城,像周大少团长呆的山西太原,别称就叫龙城,偏偏真出恐龙,与龙有着如此众多联系的重庆,却从未得到龙城之名,而一直被人们称为“山城”、“雾都”,真是使人遗憾。
远远望了望重庆山山水水,周大少团长意犹未尽,命令飞机绕着重庆慢慢地盘旋三圈。他娃要好好地看看自己的美丽的山水家园和自己的建设成就---猫儿石工业园和南岸叶州工业带。
“团长,看那不是原来王家沱日租界那块地界嘛,哎呀,现在都成了一片崭新的工业园区了,变化太快了”
其中一个曾经跟随周大少团长参与了收复日租界战斗的弟兄认出了这片曾被鬼子霸占的地方。可以这么,全面抗战一爆发,周大少团长就毫不客气地割除了这个自1894年《马关条约》签署后的吊在重庆的大毒瘤,在中国土地上众多的外国租界中,重庆王家沱日租界是最早回到了中国人手中的一块土地,周大少团长至今仍然非常自豪。
重庆早已经不是周大少团长刚刚穿回来的35年的那个时候的样子了。随着周大少团长等一大帮渝帮工商界人士的大力发展,到1937年底,重庆已经由一个普通的大西南内陆陆地水陆码头型城市,变成了工、商、农、科学、文化教育等门类齐全,欣欣向荣的大西南首屈一指的战略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中心,虽然四川的省会还在成都,但重庆俨然
已经成为了大西南发展的高地,并带动了这一地区的蓬勃发展。
重庆市的人口数量从35年的30余万人,剧增到37年底的六十余万人几乎增加了一倍以上(到38年以后,更是快速膨胀到了一百余万人)。
而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一大批日本人占据华北等沦陷区的、东部打得热火朝天的战区的达官贵人等经济比较富裕的人们,纷纷像潮水般的涌入了重庆这个远离战火的新兴发展的大都市,往日还显得乡土气息浓厚的山城,仿佛一夜间就繁华洋气起来。马路上汽车拥堵,人们衣着光鲜,各种新潮商品琳琅满目,商业气息空前。
面对大量的建设工程,周大少团长控股的山城棒棒军总公司下属的马二哥领导的基建公司,已经成了一个拥有土建、设计、安装、装修等等十余个分公司的庞大集团,光是有钱人在重庆各处修建的大大的新公馆、别墅、洋楼,和周大少团长这两年提前低价买下的大批土地上的住宅区、商业区的基础建设项目,就让马二哥手底下的两万多人,忙得脚不沾地。
而周大少团长告诉马二哥,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如此繁荣还能持续四、五年。马二哥句实在话,当时都幸福得晕了,就这一年半载赚得钱,就是一个不好公开的天文数字了。
扩军,大扩军受到鼓舞的马二哥雄心勃勃要把人马扩大到五万余人,各种专业公司增加到二十余个。
重庆市的市政建设,也随着这两年的重庆以卢作孚、林汤圆、周家欣等为代表新渝帮的一大批工商贸企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税收而得到了长足发展。不到处矗立的楼房、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了,山城的市民们还惊奇地第一次领略了繁华街市的灯红酒绿、光怪离奇的夜世界,古老的城市仿佛一步就进入了现代化,成为了与上海相似的长江一头一尾的两个中国颇有现代化色彩的大都市。
随着从东部淞、沪、杭、宁等一带大量西迁而来的工矿企业扎根重庆,特别是落户周大少团长开发的重庆南岸几十平方公里的叶州工业带。数以十万计的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有一技之长的外地人,大多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被重庆人称为下江人),使山城重庆变得都有些拥挤不堪了。
在重庆市中区,江北,江南的所有空地上,都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建设着无数的,或宽大的公馆、别墅,或密密麻麻的简易住宅楼(周大少团长考虑抗战期会涌来近百万人,吩咐设计建设的当时的廉租房,由于买地的价钱低,房租价钱自然很低,申请条件很简单,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中、低层人们的住房需求。自然,那些住得起高档公馆、别墅、洋楼的,
绝对不会像现在有些人那样自降身份,去跟这些只求一个遮风挡雨之处栖身的人们争这些周大少团长专门开发的廉租房)。
整个重庆市区的范围,迅速向西、向长江对岸的南岸区、向嘉陵江对岸的江北区大大地扩展,市区面积一年多膨胀了二、三倍,达到了令人称奇的一百余平方公里
当然,随着上千家的工矿企业迁入重庆,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来渝的同时,也有大量四川当地人涌入重庆寻找生活机会,他们大都是城市生活的最下层了:棒棒军,三轮车夫,摊贩,告花儿,偷,ji女啥子的
与经济蓬勃发展相对应,随着周大少团长的新东方影视公司等文化产业的巨大带动,重庆也成为了一片文化的西部热土,这里面自然有已经被他礼聘为新东方影视公司的首席编剧的田汉等文化艺术界名人,逐渐从全国各地也汇集了(38年以后更盛)几乎国内所有著名的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戏剧电影名家大腕和报人记者等等:矛盾、洪深、夏衍、老舍、胡风、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冼星海、沙梅、金山、白杨、张瑞芳、秦怡、邹韬奋、张金銮
以文化艺术界为中心的社交界也建立起来了,周大少团长早在一年多前就悄悄在他所知道的沙坪坝磁器口镇、白沙镇,和江北区的北碚镇等地方购置了大批低价土地(当时这些偏偏角角的地方,有的荒坡低到一元钱买得到好几亩),于是这些地方就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结庐在人间,不闻车马喧的这些离大都市地理位置稍微偏远的但学习、生活环境绝对一流的地方就成了这些文人墨客的自然选择(周大少团长又不想在他们身上赚钱,几乎等于白给他们住)。
而全国已经有几十所大学,十余家报社与周大少团长所创办的“西南文化交流中心”联系,搬迁或正在搬迁到以上周大少团长专门建设的文化地区的著名大学截止到37年底就已有十九所,其中有著名的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立音乐学院、国立艺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这些历史上是西迁到大西南各地,最远的甚至到云南昆明去了)等等。
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和他们的教授讲师所聚集的以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