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李晟将要巡视这三郡自领,届时有要事与他们商议,请他们务必在这两个月内都呆在自己的家中,等候我的接见。

是!听着李晟那表面看上去很和气,但实际上却是强硬无比的话语,三人狐疑的互相端看了一眼,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至于各地的军防嘛。我想先把南海和苍梧的队伍先调过来于我带来队伍换防,并统一在这苍梧城里集训。我不知道这集训要进行多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把你们这交州的士兵都训练精锐了,我们就根本打不过士燮那家伙。李晟最后下达了关于军队的命令,他想把整个交州的防务先掌握起来再说,毕竟他这个交州牧眼下也只有管理军队的权利而已。



会议结束了,李晟与孔明自是回到自己的居所。在草草的用过了晚餐之后,已见四周没有任何人的两位自是对今日的种种议论起来。对于在安定了之后便很少有如此枯坐的李晟来说,今日的一切都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真是一件累死人的事情。

别再抱怨了,再怎么说今天也是升官发财的好日子,你应该高兴才是啊。看着李晟嘟囔着挂起了嘴巴,诸葛亮温和的笑了笑平和的说道。

所谓升官乃是说李晟由太守升至州牧的事情,李晟在今日之前的官职是镇南将军领长沙太守的,俱是两千石的官职。虽也算得上是高官了,但却与李晟的实力不符,毕竟他眼下所领的不是单单的一个长沙郡。本来在赤壁之战以后他可以挂起荆州牧的名分,但在考虑到了荆州复杂的形式和孙、刘、李三家联盟的关系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而将荆州牧让给了刘琦。

这当然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令李晟和他的手下十分不满。他们都认为,李晟无论如何也该有一个州牧的名号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李晟现有的实力值这个名号,更重要的是,李晟必须拥有委任太守的权利。长沙太守是不能委任零陵太守、武陵太守之类的,而州牧却不同,州牧是可以委任太守和刺史的,哪怕是外州郡的太守和刺史。想当初刘表之于交州,曹操之于扬州还不都是这样的事情吗?

眼下赖恭、吴巨他们肯让李晟当交州牧,虽然只是一个不能管理州内具体事情的州牧,但也足以让李晟的属下们感到高兴了。对于他们来说此刻最关键的无疑是大义的名分问题,至于其他的都好说,反正那些权利之类的,也不是需要相当的实力作为后盾吗。而以实力来论的话,李晟这边自认可是交州的头号前者呢孔明他们对此都十分的乐观。

有什么可高兴的,不过升了一个虚衔,得了一顿饭的财而已。孔明,你也知道的我们来此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个。李晟对此犹自不满着。

话不是这么说。你所说的虚衔对我们来讲自是真的,可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来说恐怕都要嫉妒死了。汝不坐半箭之功便得交州,真是可恨!兴许他们都会这样嚷嚷一番吧。能让别人嫉妒我们,这可是一件好事,主公还是知足点的好。孔明学着传说中曹操听闻刘备受领了陶谦让去了的徐州之时的口吻给李晟这么一说,倒是把李晟逗得乐呵呵的直笑起来。

那我还得庆祝一番了?李晟微笑的望着孔明。

庆祝恐怕还是太早了些,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先高兴一下子,等调理好了心情,这才好接下去处理问题嘛。孔明轻笑了一阵,这才转颜敛色道:主公可是想在这交州大干一番好让其成为我们定业之基?

孔明何以知之?李晟瞅向诸葛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赞许的目光,可嘴上还是不肯有一点漏风的痕迹。

今日之会,亮只带了眼睛和耳朵前去,并不曾参与其中。只就以旁观者为清的角度来看,主公所执行政策的目的可是一目了然哩。诸葛亮微微一笑,这才在李晟示意的目光下继续说了下去:主公今日说了那么许多,但关键却是围绕着两个问题来进行的,即治民之道和治户之道。治民,主公力求的公正、平等。而治户,主公追求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不同的立场而采取不同的对待,似乎是要将交州之地大族的影响消除到最小吧。

确实如此。李晟对于诸葛亮所说的抚掌附和起来,同时又问他:孔明可知道我为何非要如此吗?

民不患贫而患不公。虽然以你我的作为不可能实现所谓绝对的公平,但在一定可能的情况下实现相对的公平,却也还是能够做到的。若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的解决百姓的温饱,只怕要实现民心在我,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治民之道,贵在坚持,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却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孔明笑着,从容不已的回答李晟的问话:两策的关键只怕在于治户。大户的力量实在太大,大到了即使我们掌握的民心也很有可能在他们一力的反扑下全然破灭。因此,我们不可能真的与他们对着干,只能分治他们。一方面用实力打击他们,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妥协给于他们好处,让他们实力在我们软刀子下一点一点的被消耗,以致最后完全不能与我们抗衡。这恐怕就是主公治户之策的关键吧。

卧龙果然就是卧龙啊。你说得一点错也没有。我就是这样打算的。见孔明说得如此明白,李晟顿时大笑起来。

李晟笑了,但孔明却没有笑。他非但没有笑,还因为想到了什么不好之事的缘故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变得略有些忧愁起来。主公!他对李晟轻轻的一拱手说道:这治户之策想的是很好,所提出的方案也甚有可行之处,但主公就不怕今日因主公之策的妥协而惠及的那些大户渐渐的取代旧有大户的地位而重新威胁到我们自身吗?

说实话李晟闻言收拢起脸上的笑容来,作出一份正经的模样,口中言语道:我不怕!


星火 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

夜虽然已经深了,但在李晟屋里的两人依旧没有歇息的打算。灼灼的明灯闪烁着橘红色的光亮,那跳动的阴影,在两人的脸上翩翩起舞着。看这两人那劲头十足的模样,似乎他们已经有了秉烛夜谈而至天明的打算。

为什么?谈话还在继续着,对于李晟的肯定,诸葛亮觉得很奇怪,虽然他也觉得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但他绝没有李晟那样充满的自信。

因为两点。李晟竖起了连根指头:第一,因为我有军队,在这个皇权不彰的乱世,军队就代表了我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利;第二因为我有你、有士元、有公渊这样许多多的人才,因为我有了你们,所以我就拥有了你们的智慧。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确实有几分困难,但我绝不相信这份困难是以你们的智慧也解决不了的。毕竟,你们的先辈已经在你们的前头作出的榜样。昔日文景之世的诸侯可谓是势大,与今日的大户颇有些相似,但今日的那些诸侯何在呢?我想似乎可以用与之类似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哦?听了李晟所说,孔明的脑筋飞快的转动起来。他稍稍的一想,便已明白李晟给于自己的提示:妙啊!若是能让类似于推恩令的政策不断在大家族中持续下去的话,那大家将变为小家,这样就不太可能与我们相抗衡了。不过,这命令恐怕不好被推广吧。毕竟谁都看得出其中的要害啊。大家族中也不是没有人才的,甚至他们那儿的人才并不必寒家的少。若是就这样以军队为保障强制性的将政策推广下去的话,只怕这些大家会联合起来反对哦。到时主公只怕无人可用了。

这倒不急。对应这种局面我还有两种办法来解决呢?李晟神秘的微笑起来。

两种办法?诸葛亮巴眨着眼睛,其中满是好奇。

科举和学堂。迎着孔明好奇的目光,李晟微笑的吐出答案来。

科举和学堂?孔明瞪大了眼睛:这学堂我明白,可是科举呢?这是什么?他不解的问道。

科举又被称为科考,简而言之便是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考什么由我们来定,题目由我们来出,将考试面向所有的读书人,不论他们出身贵贱,只以他们在考场上所得的成绩而论。只有成绩优秀的人才能成为官吏,这便是科举。李晟脸上笑着,心中却复有觉得有些悲哀:科考科考其实还不就是考试么?想当初我可是被这玩意还得惨了,想取得什么东西都要考。证书要考,学位要考,真是一个靠字他暗自诽腹着,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继续说道:科举只能考应试者的具体实力,而万万不能把诸如经典、德行之类令人无法判断的东西都掺杂于其中。否则我们考出来的人只怕就会变成那种笔下有千言,胸中并无一策的呆子了。

啊?原本就被李晟那个科举之创意弄得深思起来的孔明,又听李晟如此说道,不由得惊了一声,不过他倒是很快就明白了自家主公为什么还要单独将这一点列出。主公可是怕取来的人不合用?孔明微笑的说道。

正是如此。李晟点头:所谓在其职谋其位。断案需要断案的判断力,主簿需要相应的账目计算能力,管行政的需要相应的政务谋划能力,这种种的能力不是单单凭着修身养性的道德水准能做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我们最多只取他一个清字,至于他能我们并不能看出来。而这个便需要我们用考试的方式来得出结论了。有又能又清的人那是最好,但若只有能而短于那我们也可以通过种种立法的手段在约束他们同时,并利用他们的能力嘛。在这样的乱世里,有能力可是最重要的哦。

这倒也是!孔明被说服了,不住的点头称是。

而且,我们还可以把科举和我们的学堂结合起来。李晟微笑的继续说道:一来,可以让我们的新制度更加迅速的被众人知道;二来,也可以大量吸收各种流落在民间的人才;这三么,则是可以用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培养我们的接班人。争夺天下的事情,可不是数年可以搞定的。我不知道这乱世还要持续多久。虽然我们眼下都还年轻,但我们却应该考虑更加久远的事情了。

主公说得在理啊。想必主公对此早已有了构想吧。未知主公究竟打算怎样办这个学堂呢?诸葛亮见李晟没有任何思考的就把问题作出了解答,心底好奇的继续追问了下去。虽然那解答稍嫌粗糙了一些,没有什么细致的地方,但明显可以知道,李晟对这所谓科举和学堂之事,盘算的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这样的事情呢?孔明觉得有些奇怪了。

这个学堂啊。我打算大体分做五个分院来做,也就是所谓儒学院、杂学院、兵学院、政学院、法学院。李晟微笑的开口解释道:所谓儒学院乃是研习儒家之真解,探索古人之智慧,穷究经典之所;而杂学院则是精明算术,再复百家,奖励百工之所。孔明我想你也知道,天下四名是按士农工商来分的。士者,乃管理国家之人。农者,乃种植粮食之辈。此两者都不曾受到歧视,倒是排在他们之后的工商,却累累为世人所瞧不起。我不知道你对这些人的看法如何,我只觉得我们今后要发展就离不开工商,尤其是其中的工者。江南人口并不如北方,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完整的利尽人力才行。工者所制之物,往往被世人呼之为奇技淫巧,这绝对是一个误解。对于我们来说,工者所制之器具若是能以一人之力而成三人之力,那岂不是增加了三倍的人力?这对人口稀少的我们来说,可是一件大功啊。所以我打算单独设立这么一个杂学院。说到这里,李晟止住话题,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或许是觉得有些口渴了,便端起身前案几上的茶水来喝了一口,眼睛却直直的朝向诸葛亮那俊朗的脸庞。你说呢?他眼中透出这样的意思。

主公所言甚是,这重工技而升人力之事确实是我们眼下所需要着重发展的。若是能有些成果,不仅仅是利于我们自身领地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军战力的提升啊。就像当初主公炼制出那个什么火药一般,只怕那也算是百工里的一技吧。诸葛亮也是精通杂学之人,平日里也看了许多除却儒家典籍之外的书,对所谓的百工之道并不是全然不通,再加上就与李晟相处,明白李晟那火药的炼制并不是如外头所传说的那样是什么先加秘法,自然耶就分外能够理解李晟这要重百工的想法了。

见孔明同意自己的想法,李晟得意的笑了起来。然而他的笑并没有持续多久,却听见这边的孔明又提出一个问题出来:嗯,为兴百工,而专门设立杂学院确实有其的必要。但为何还要把兵学院、政学院、法学院与儒学院分开呢?主公难道不晓得现在的儒者以不是单独的研习经典,而是在研习经典的同时也学习这些东西吗?像我,像士元,像公渊都是同时修习这些事情的。毕竟我们身为士者,为官论政乃是份内之事啊。

为官论政乃你们士者份内之事?李晟听了微微的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的这位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