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兆府长安和万年两县官吏和金吾卫将士正在对朱雀大街进行最后的清道,以保证受阅队伍所经过道路的安全和符合礼制。清道的内容包括道路两旁不能有办理丧事的场所,不能有穿着丧服的人,不能有不吉利和秽邪的事,不能有不健康的音乐声,不能有哭泣的声音。
“来了来了!”随着不断传来的敲响之声,一阵整齐而又清脆的战马铁蹄敲击着天街青石板的声音终于传来,远远的只看到了左右金吾卫的一千骑兵为前导。一向担任着百万人长安最繁重最麻烦的长安秩序维持工作的金吾卫,一向以来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长安的金吾卫以及各坊的武候,就如同后世的城管一样不受欢迎。
不过今天担任受阅前导的一千左右金吾卫却换上了崭新的铠甲衣袍,连胯下的战马也全是轻一色的枣红马。看着整齐而又有威武的金吾卫,朱雀大街两边的百姓都有些惊讶。
大家议论纷纷,刮目相看。
不过当赤红的金吾卫刚过,后面涌现出无数黑色之时,整个朱雀大街从明德门开始,不断向北兴奋欢呼起来。
黑旗军的出现,彻底点燃了围观百姓的激情。
出现在最前面的,是黑旗军黑色的战旗,那面旗帜上什么也没有,既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纹,有的只是一片漆黑。一丈多高的黑旗军旗帜由镇''全军最高大的一个家伙担任旗手。他身高八尺,休重两百多斤,不是那种肥,而是全身都是结实的肌肉。在军中,人称巨人。巨人的块头很大,但身手却很敏捷,是李璟卫队中的亲卫。这一次入城,高顺励特意向李璟把巨人借来,担任了黑旗军的旗手。
黑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摄人心神。
然后是一身黑色战甲的高顺励,在他的后面,是李璟的六个门徒,刘寻、王彦章、高思继、李存孝、杨师厚,符存。六将也是一身漆黑,里面是涂了黑漆的山文甲,外面还罩了一件索子甲,每人还有一件黑色大长披风。最震憾的还是人马皆着铁甲,他们都将头盔上的摭面甲放下,整个人和跨下的战马,就如同是冰冷而且毫无感情的钢铁傀儡。
两千黑旗军走的并不快,五十骑排成一排,前后四十排,整齐的队伍缓缓前进。但在这缓慢之中,所有人都能想象的到,这样的钢铁之躯一旦冲锋起来,将是如何可怕的结果。不过也有许多禁军士兵没有当值,也挤在人群中观看。见到镇''居然拥有一支两千人的重装骑兵时,不由咧嘴直吸人气,然后撇嘴道:“这个李璟,真是有钱烧的,居然弄出这么多重骑来。谁不知道,如今的天下,最强的还是轻骑兵。”
不过这样的话也招来许多崇拜重装骑兵之人的反驳,“谁说轻骑兵最强,以前突厥人的狼骑强吧,还不是被玄甲重骑击败。再说,沙陀人的黑鸦军精骑强吧,可不也败在镇''的手中?要说骑兵,最强的还是重装骑兵。”
这几人还在争论不休,又是一阵如雷的呼声响起,几人连忙停止争论,跳起脚引颈望向天街,只见黑旗军已经过去。如今后面居然又出现了一支银光闪耀的骑兵。
银盔银甲银披风,银枪银刀银鞍,再配上清一色的白色战马,这支骑兵队伍丝豪不比前面的黑旗军弱,
“这又是哪镇的兵马?”有人急问。
“你没看到前面那英俊小郎打的旗号吗?”旁边一个中年文士看着那三千银盔银甲的骑兵眼中放过,“这也是镇''的骑兵,叫银枪郊节军,刚才的那支重骑叫黑旗军。两千重骑,三千轻骑,何等雄壮威武啊,怪不得李璟如此年青就威名大震,光是有这五千骑兵,就足矣。”
旁边那个问话的见这文士那眼冒红光的样子,不由连忙往一边躲了躲,真是晦气,出门也没找到个好位置,居然跟个有龙阳之癖的恶心家伙站在了一起。
有了黑旗军和铁林军两支镇''骑兵的出色亮相,后面各镇的队伍虽然也引来了无数喝彩声,但却远不如开始了。不过随着镇''的大旗出现,百姓们的激情都又点燃起来。
“快看,快看,李镇国来了!”
“李三郎出场了。。。”
各种各样的欢呼之声想起,众人无不翘首相盼,这个李璟也许在一个月前,也只是少数人知道他是谁,但在今天,整个长安城中就连六七十岁的妇人,下至三四岁的孩子,都没有人不知道镇''大帅李璟李季玉了。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早点看到,想看一看,这个搅的京师百万人都不得安宁的年青节帅,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三头六臂。
在新组建的铁林军的护卫之下,李璟缓缓策马前行。一边骑马,一边还不忘记微笑着向两旁的围观百姓挥手示意。那些百姓开始还有些惊讶,随后明白李璟是在向他们挥手之后,无不激动万分。
李璟今天的这身御赐铠甲确实拉风,再加上李璟那年轻英气的面庞,以及并没有多少架子的平易近人,立即引得京城百姓纷纷交口称赞。
“这就是李镇国啊,果然不错。”
“什么叫不错,应当是非同凡人,简直就是天上神将下凡啊。”(未完待续。)
第465章 许骑马佩剑觐见
(求订阅,求月票,兄弟们,最后一天多的时间了,大家手上还有月票的请投出来支持木子吧!)
平定代北沙陀叛乱凯旋的八镇三部落三万四千大军,押着三千沙陀战俘一路缓缓前进,极为雄壮。前面的黑旗军已经快到了皇城跟前,最后的镇''控鹤和捧曰二军才刚刚经过明德门。
李国昌和李尽忠、李友金三个族兄弟,此时被关押在铁制囚笼之中,位于三千沙陀战俘的最前端。看着朱雀大街两旁无数的长安百姓那鄙视嘲讽的目光,李国昌悔恨交加。想当初,他一次次随唐军出征,然后凯旋,也曾做为凯旋之师进入朱雀大街。记得最后一次入长安,还是在六年前平定徐州庞勋之乱,那一次凯旋入京之后,先帝下旨,赐他国姓李,赐名国昌,并且列入卫王世系,不但成了赐皇姓大臣,而且还直接成了李氏皇族的一员,并且加封他为大同防御使,朱邪氏在长安东市旁边的亲仁坊,还有一套早在当年朱邪执宜归唐时,宪宗皇帝亲赐的宅第。
一晃六年而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居然是坐着囚车再度回来的。在他的身后,还有他的族兄弟李友金、李尽忠,以及儿子李克修、李克柔、李克章,另外儿子克用的义子存璋。突然之间,李国昌披头散发的脸上,滑下两行老泪,悔不该当初啊。
走在前面的黑旗军都知兵马使高顺励突然看到一面白泽旗打了过来,不由的微微一愣。
事情有些出乎原来的计划之内了,白泽是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黄帝曾经在海滨见到过白泽,这种动物能说话,通晓世间万物,黄帝让人把白泽的形象描绘了下来。后世的人就把它作为章服和旗帜的图案。
白泽旗出现,就意味着皇帝的天子大驾出现了。
大驾中的白泽旗有两面,分别由旗手骑在马上持举,每个旗手前面有引导人,左右两边有夹执的护卫者。
高顺励只得停了下来,这个时候果然另一面白泽旗由另一个雄壮的旗手举着出现了。
两面白泽旗后面,出现的是皇家的金吾卫队,由左右金吾卫大将军亲自担任领队,卫队的士兵有的手执长槊,有的身穿铁甲,还有一些腰挎横刀和弓箭。这些士兵们所带的弓都装在用虎皮缝制的弓袋之中,称之为虎韔,箭支则装在叫胡禄的箭筒之中,挎在腰间。
金吾卫队分为左右两列行进,走在两列卫队中间的是一面朱雀旗,然后是十二面龙旗,手执龙旗的金吾士兵身穿戎服,戎服外面披着大袍,每一面龙旗前面有两名骑引导,后面有两名骑兵护卫。
龙旗之后是6种车辆,分别是确定方向的指南车,记录里程的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和皮轩车。每辆车都由四匹马驾驭,各有十四名驭手,并且有一名匠人随车。
这些车辆后面是仪仗队的一支鼓吹乐队,因为走在仪仗队的前部,因此叫做前部鼓吹。乐队由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成,从传承上讲鼓吹属于军中的乐队。
在前部鼓吹中有㧏鼓、铙鼓、节鼓、大鼓、小鼓、羽葆鼓等鼓类,有金钲这种锣,还有被称作长鸣的号角,笛、箫、筚篥、笳等吹奏乐器。前部鼓吹的乐工都骑在马上排成横队行进演奏。
紧跟着前部鼓吹的是二位并排骑行的殿中侍御史,第一天上任的左拾遗王邹因为直言敢谏,现在已经升为殿中侍御史,和另一个同僚并排骑行。
他们身后是象征着皇权的黄麾大旗。接下来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太史令,他领着两副属于太史局管理的观测仪器车,一辆是相风舆车,舆车上的一只铜鸟随着风向改变着朝向,这种铜鸟叫做相风铜鸟,专门用来测定风向。另一辆车辆是行漏车,车上载有铜钵刻漏等计时仪器,是一辆流动记时站。每辆仪器车除了驾车人员外还有太史局的技术人员随行,行漏车跟随有司辰、刻漏生等官员。
接下来行进着的是钑、戟前队。钑、戟前队分为左队和右队,每队一百四十人,由左右武卫果毅率领,分别骑行在大队两侧。
钑、戟队伍中央依次是五色绣幡旗一副,金节十二副。金节是黑色的漆杆,顶端有一个圆盘,圆盘周围缀有红色的丝拂,从上到下一共是八层,并且用黄色绣有龙型图案的袋子罩着。罼罕大旗两副,罕在左,罼在右并排而行。朱雀幡旗一副。左青龙幢,右白兽幢各一副,幢是一种用羽毛装饰的旗帜,白兽幢就是白虎幢,唐代避虎字的讳,因而改为白兽。
在一幅导盖伞的后面是八十八名武卫的士兵,八十八名士兵分为左右两队,左队四十四人,右队四十四人。钑、戟前队到此结束。
紧随钑、戟前队的是左右卫将军各一名,在两位将军身后是二十四匹御马和两名尚乘奉御,尚乘奉御是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员。
在一面青龙大旗和一面白兽大旗之后,行进着那些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员,包括台官和谏官。有通事舍人,侍御史,御史中丞,左、右拾遗,左、右补阙,起居郎,起居舍人,谏议大夫,给事中,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左、右散骑常侍,侍中,中书令。这些官员每两个人一组,左右并列骑马行走在队列中,通事舍人和起居郎步行。在这些官员两侧行进着左、右卫的兵士。
在这隆重的仪驾之后,这时候前面的黑旗军已经可以看到皇帝乘坐的车辆。
走在一系列车辆前面的是由左右卫将军率领的卫士队伍,这些卫士身佩班剑手执仪刀,班剑和仪刀都不是真剑真刀,而是木制的,主要用于仪仗。
皇帝李儇今天乘坐着玉辂,这是一种装饰极为华贵的车辆,这种华贵是为了显示天子的尊严和地位,它甚至到了繁琐的地步,连每一个挂件都具有深刻的含义。驾车的是青色的马匹,它们有一个很动听的名称叫“苍龙”,这些马匹头上戴有金冠以及镂金的饰品,还插有山雉的尾羽。
就边驾驶玉辂的车夫都是穿着紫色袍服的大臣,主驾是从三品的太仆卿——朝廷的九卿之一,他领导着四十一名驾士。
皇帝坐在玉辂上,旁边还有一名千牛卫将军陪乘。
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因为佩戴着千牛刀而得名。
千牛刀的名称取自《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那个庖丁分割牛肉十九年之久,所割的牛有几千头,而他手中那把解牛的刀依旧像刚刚磨砺过的一样,后来人们就把锋利的刀具叫做千牛刀。
千牛刀是皇帝防身用的武器,大唐的皇帝身边有左右千牛备身各十二名佩戴千牛刀充当贴身侍卫。这二十四名千牛备身都是从皇家子弟高级官员的子弟中选拔的,年青力壮,姿容美丽,武功高强,能够入选千牛备身预示着此人将会有很好的前途。
陪同皇帝乘坐玉辂的千牛将军就是千牛卫的首领,千牛卫将军不是寻常的武将,他们在皇帝身边是跨着千牛刀的。在大唐,所有的将领进入皇帝的宫殿前必须把武器解下来放在宫外,如果忘记取下佩刀入殿,那就是死罪。
而如果一个大臣能得到剑履上殿的荣耀,那基本上就和加九锡差不多,表示着那是一个即将取现在的皇帝而代之。
千牛卫将军,是唯一可以带刀出现在皇帝面前的人,千牛卫将军之职荣耀无比。
在玉辂车的两旁则有左右卫大将军护卫同行,而紧靠着玉辂的则是号称着五仗的供奉仗、亲仗、勋仗、翊仗、散手仗等五仗。这些全部都是皇亲国戚子弟,以及大臣子弟担任,非亲即贵。他们有的徒手骑马,有的骑着披戴盔甲的马匹手持仗矟,身带横刀。
玉辂的后面依旧是络绎不绝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