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税,还有登州那边的上供,外加各镇的进献。特别是长安城百万人口,几乎都靠从东南输送的漕粮。河北叛乱,朝廷还得防止叛军南下河南切断运河。一旦运河被切断,关中百万之口将断粮。”
    做为户部尚书,李蔚已经敏感的发现一个极其危险的事实。
    那就是眼下朝廷东北有河北四镇称王叛乱,东南又有草贼横行为祸。这两面叛乱,不但使得朝廷得两面用兵,军费大升。而且运河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关中长安的生命动脉运河也处于这两处叛军的威胁之下。若是运河被截,关中将有更大的危机。
    做为户部尚书兼政事堂宰相,李蔚反对朝廷在这个时候大举调动河东以及河南、山南诸道各镇兵马前往河北平叛。因为调动这么多镇的兵马,军需供养都需要朝廷负责供军。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一来是担心诸镇会被河北军击败。若是诸镇兵几篇,那从长安与叛军之间可就没有阻拦了。
    又或者,山南与河南的兵马往河北平叛,会使得东南通往关中的门户大开,使得草贼调头直奔长安、洛阳而来。
    李蔚已经隐隐意识到,与其费力调河东河南山南的兵,还不如去调李璟的兵,或者直接调塞外的胡兵。
    当年朝廷就是借回纥之兵,才收复了长安。
    在李蔚看来,调这些胡兵征战叛军,对朝廷还是有利的。胡兵胜,自然是最好。胡兵若是败,起码也能消耗叛军的实力。
    当然,李蔚心中最适合的方案还是立即调镇''入河北平叛。
    或者,稳妥一点,仿效德宗皇帝,可以下个罪已诏,对河北诸藩下大赦令,同时也可以向东南的黄巢下招安令。
    先赦免这些叛臣逆贼,然后再想办法一个个的各个击破,如此避免直接战争,却是最稳妥的。
    但是,满堂诸公,包括年少的天子,却都绝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服软低头。对他们来说,当年德宗之时,那是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便宜之计。而他们,眼下并不处于下风,让他们低头认辅服软,那是绝不可能的。
    要堂堂天子,下诏已罪,向那些乱臣贼子们下赦令?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南北两面做战,可朝廷手中雄兵百万,岂惧区区几个乱臣贼子?
    李蔚的这个建议早就提出,不过被李儇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了。一心想要做太宗的继承者的李儇,是绝不愿意接受这种带着屈辱的提议的。
    面对这些叛贼,李儇的态度是强硬的。谁敢叛乱,那就消灭谁!
    德宗、宪宗都不曾彻底的平灭河北诸藩,祖宗的失败耻辱,必须用胜利来雪洗。
    “卿不必多言,即使是砸锅卖铁,朕亦要灭了河北四镇!”天子强硬的向延英殿诸重臣宣布。“大唐的疆土,绝不允许乱臣贼子割据自立!”
    “陛下圣明!”
    延英殿中,众臣都拜了下去,高声附和皇帝的豪言壮语。虽然如田令孜等绝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但这个时候,却也无人反对。
    李儇有些心清澎湃,目光望向枢密院的左右枢密使。
    眼下的枢密院使有着宰相之上的宰相称号,设立之初他们的职责本来只是做为政事堂与皇帝之间的一个中间承上启下的关系。但是到了现在,枢密院却掌控着朝廷的军事大权。与政事堂可谓是平起平坐。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
    枢密使杨复恭出列,微微躬了下身子,尖细的嗓子说道:“陛下,枢密院上下两院商议,已有结果。”
    “是何结果?”李儇问道。枢密院的权柄极大,左右中尉直接掌兵,枢密院则掌调动之权。
    眼下朝中的兵部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利,朝延平时都是延英殿重臣们一起君臣议奏决定重要军事决定。除此外,真正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的是枢密院。
    身为枢密使的杨复恭,在眼下的平叛问题上,内心充满矛盾。杨复恭早年出任外镇监军,对于军事并不陌生。一方面,他对于眼下南北两面的叛乱的判断,比朝堂上许多人判断的要严重恶劣许多。他与李蔚一样,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在一年之内平定叛乱。不说河北四镇向来强悍,光说一个草贼黄巢,平了四五年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平定,反而是越流窜越壮大,到处攻城掠地,连高骈这样的名将都无法平定。更何况是割据了这么多年的河北藩镇。
    而另一方面,对于这次的战事,他又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
    田令孜有内有神策军,外有高骈。
    张泰与结交了李璟。
    西门思恭虽然被打击的厉害,但右神策军中也还有很大势力。
    反倒是他杨家,现在神策军中几乎没有势力,唯有兄弟杨复光在外出任讨草贼都监。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复恭代表枢密院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支持李蔚的调胡兵入河北平叛的策略。
    “陛下,臣与枢密院以为,朝廷并不需要调动各镇,兵多反而不利于统一指挥。因此,臣与枢密院之计划是,兵需精而不需多。首先调李璟率镇''入关平叛,以其为平叛主力。同时,再以郑从谠的河东军,以及五蕃骑兵配合李璟进攻。在南面,以崔安潜和张自勉集结河南兵马驻守洛阳,再调山南东道、西道、荆南三镇兵马镇守武关一线要道,防草贼西进。另外,臣还请陛下征诏高骈军中沙陀李国昌率沙陀军北上参战,并下旨赦免李克用之罪,令其率沙陀兵入河北平乱。”
    “沙陀人,李国昌父子?”李儇听到这个名字微微皱了皱眉头。
    “臣闻李克用远走塞外之后,便认识到了当初的错误行为,常深感自责,一直想寻求机会将功赎罪。如今李克用阴山北,有兵马万余,陛下可赦免其罪,招其入关平叛。沙陀军战力强悍,若用其部,当能建功。此外,还有塞外的鞑靼、奚、回纥等族,都一心归附我大唐。陛下也可以下诏招各部入关平叛。只要陛下答应要河北之财帛酬谢,便可不费朝廷一粮一草,得强兵劲卒数万。”
    杨复恭和杨复光两兄弟都与李氏父子有旧交,这些曰子,李国昌派使者求见杨复光,提出希望他们兄弟帮助,求皇帝赦免李克用之罪,并招沙陀入关的请求。当然,李国昌保证沙陀人以后愿为杨氏所用。正一心想要有一支自己兵马的杨复恭没多作考虑,便同意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663章 待价而沽
    (mickeyswings)
    为了获得皇帝的同意,杨复恭继续说道:“陛下已决心一战,平定河北。枢密院以为,若调动各镇兵马平叛,一千五百万军费的开销是决然不够的,就算调动诸军参战,但若期以速战速决,期待以一年之内取胜,只怕难以达成。臣以为,朝廷至少要有准备打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准备。而且朝廷除对河北外,对流窜的草贼也不可不防。荆南、河南、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诸道兵马都不能调动北上,必须加强防备草贼西进。”
    “此外,河东、关中诸镇兵马亦不能离镇,需保持戒备,以防有不测之变,保持京畿之地安全。”
    杨复恭先是把这些困难都指出来后,以提高自己的策略的可行姓。
    “若是调蕃兵入河北平叛,党项、吐谷浑、安庆、萨葛、契必五部可用之兵能有三万。另外如果再征召沙陀、鞑靼、奚、回鹘四族蕃兵,还可以在年内募集至少五到八万蕃兵步骑。光是九部蕃兵,就能得兵十万众。而且这些蕃兵只要答应以河北取得之财帛酬谢,连粮草供给赏赐都可以免除。”
    九部十万蕃兵,这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视的战力。
    让蕃兵去对付河北叛军,朝廷还不需要支付粮草,这是多好的事情。朝廷需要付出的,只是给这些胡族首领加封一些官职爵位,允许这些蕃兵在河北取得战利品,说白点就是容许他们劫掠城池百姓。不过河北之地既然是叛军的地盘,这也就并不是问题。
    朝廷的兵马保持不动,既可保留实力,又可以做为第二道防线。同时,还能监视叛军和蕃兵。
    当然,在杨复恭的计划当中,也不能完全指望这些蕃军。
    在枢密的整个详细计划之中,整个河北战场,绝对的主力位置依然是留给了李璟的镇''。
    而为了制约李璟,朝廷将在河东组建西面行营,由郑从谠任西面行营都统,李璟的老师于琄和辛谠任副都统,由他们来节制指挥九部十万蕃骑,并将调河东、振武、大同三镇的两万唐军参战。
    而在南面,由崔安潜和张自勉、杜慆坐镇东都洛阳,他们负责防御,而不进攻。南面行营由崔安潜任都统,张自勉和杜慆任副都统。
    另外在东面,也要组建一个东面行营,将以义昌军节度使郑汉卿为东面行营都统,以义昌军为主,并调集天平军、义成军、泰宁军三镇各守本镇,防止叛军南侵。
    最后,北面还将组建一个北面行营,将由李璟的老师,淄青节度使崔芸卿担任行营都统。
    至于李璟,杨复恭提议,给李璟加一个河北四面行营都统,做为各路都统的都统。
    整个计划,表面上是以李璟为河北平叛的总指挥,但实际上却是以九部蕃骑为平叛主力。这个计划,不管李璟肯不肯出兵平叛,朝廷依然能够平定叛乱,却不用调动太多兵马。
    除了郑从谠西面行营的两万唐军,朝廷其它几路兵马,就只有调往洛阳和山南要道上的两路兵马,全加一起,不超过五万人。剩下的各镇,都是坚守本镇,并不需要朝廷供军。
    如此一来,枢密院的计划,兵力上不比原先的少,但需要供应的却少了三分之二。
    朝廷供应五万兵马的粮草,却拥有二十到三十万的平叛军队。
    河北四镇,虽然卢龙镇接连动荡,但兵马也有不少。兼之成德与魏博这两大镇,四镇加起来,马步全一起至少二十万人。精锐之兵也不下于十万。而且四镇都在招兵买马,短时间内,还能武装起十万之兵。
    河北民风彪悍,这些青壮装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在计算朝廷这边军力的时候,枢密院因为搞不清李璟的态度,因此最后没敢真拿镇''做为主力,反而把九部蕃兵做为主力。朝廷各镇按兵不动,也是出于对李璟可能此时叛乱的而做出的对应之策。
    河北叛乱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朝廷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平叛方案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李璟态度暧昧。
    早在长安收到河北叛乱的消息之后,天子李儇便与政事堂延英议事,随后便立即派出使者飞速前往辽东,向李璟宣旨,令李璟率镇''入关攻打河北叛军。
    结果,李璟对使者回复说他已经向朝廷交出了镇''兵权,因此他无权调动镇''。
    使者带着这个结果又一路赶回长安,听到李璟的这个回答,举朝哗然。
    李儇一直认为李璟应当是忠于朝廷忠于他的,可现在李璟的态度却是这么的暧昧,明显有观望的打算。
    这个结果,可以说让朝中君臣都挨了重重的一棒。虽然李璟没有跟着叛乱,但这已经是个十分不好的信号。李璟现在的态度已经并不想入关,反而是想要观望。接下来,李璟要么便拥兵不发,坐地观望,这还是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李璟很有可能会与河北四镇叛军勾结,如当年李希烈一样的叛乱。
    对此,虽然李儇心中极为愤怒,感觉李璟对他背叛。可却对此无能奈何,李璟手握重兵,呆在遥远的辽东,朝廷现在跟他隔着一个叛乱的河北,根本对他们没有半点办法。
    而且眼下这个时候,朝廷也根本不敢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以免刺激到李璟。若是李璟本来还只是观望,却因为朝廷的举动而使得他也叛乱了,那朝廷可就真是陷入噩梦之中了。
    现在枢密院的平叛计划,也不敢用李璟的镇''做为平叛主力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把李璟抛下。
    原本朝廷对李璟和镇''还并不太担忧,觉得李璟在登州不过五年,根基不深。
    可是现在,当河北一反,朝廷第一次发现他们是这么的需要李璟,需要李璟的钱,需要李璟的兵。也第一次发现,李璟原来拥有了如此大的势力,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当李璟不再对朝廷上供,不再听从朝廷调遣后,满朝君臣茫然发现,他们根本连个制裁李璟的手段都没有。
    特别是当李璟现在这个暧昧不清的态度时,朝廷更加的感叹,李璟现在完全是摸不得,打不得了。根据张泰和后来前往辽东的使者带来的消息,虽然朝廷先前下旨解了李璟的兵权,又提拔李璟的部下,拆分镇'',升任五镇节帅。
    可实际上,李璟依然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