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世谔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苦笑一声道:“邴侍郎莫走,某还要邴侍郎指点一二呢!”
  “这恐怕不好吧?”邴元真皱了皱眉,撒腿就要走。
  韩世谔急忙一把拉住他,十分诚恳地道:“听闻邴侍郎多谋善断,某正需要邴侍郎助我一臂之力呀!邴侍郎放心,事成之后,某一定重重有谢,还望邴侍郎多多帮忙呀!”
  韩世谔说着,差点就要跪下了。邴元真停住了脚步,他喜欢钱,当然了,大多数的人都喜欢钱,但邴元真是特别喜欢,他尤其喜欢收集黄金,他有一个爱好,就是临睡前,都要看着家中金灿灿的黄金,然后才能美美地睡一觉。
  听到韩世谔说重谢,邴元真眼睛亮了,他故作为难,显得十分犹豫。韩世谔生恐他走,急忙道:“邴侍郎,我愿赠送你一百两黄金,表示谢意!”
  这一下邴元真的心被打动了,一百两黄金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他在洛阳城中购买一栋采光好,位置好的良宅,并且还装饰的非常华丽。
  邴元真咳嗽一声,笑道:“既然韩总管那么看得起在下,元真就勉为其难,为总管出谋划策了。”
  韩世谔大喜,一双大手抓住邴元真,连胜致谢,邴元真一个书生,差点被韩世谔摇散了架。韩世谔大喜之后,让士兵走了进来。
  那名士兵走进来,急忙递上军文,同时低声道:“总管,阴城县校尉得到消息,说唐军兵马调动频繁,准备要攻打阴城,因此派人前来求救。”阴城与均阳非常近,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士兵的话让邴元真心中暗喜,唐军果然进攻了!形势对大郑来说,越来越有利了。
  韩世谔一脸凝重地挥手示意士兵退下,等到屋子里只有了两人的时候,韩世谔看完了军文,轻轻叹息一声,将军文递给了邴元真。邴元真接过,仔细地看着,眉毛轻轻扬起,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韩总管,唐军如今有两万人,如今他们气势汹汹,已经连破数县,气势十分旺盛。可以这样说,此时与唐军对敌,并不明智!”邴元真说道。
  韩世谔点点头,表示邴元真说得有理。
  邴元真捋着胡须,继续说道:“敢问总管,襄阳城兵力如何?”
  韩世谔急忙道:“如今整个南阳盆地,兵力不到两万,其中南阳有五千人马,穰县(今邓县)两千,冠军、新野、菊潭三县各有一千。”这是南阳郡的情况,韩世谔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南阳郡就有了一万兵马,而且这几个县都是非常重要的县,需要重兵防守。
  “至于襄阳郡,襄阳城和樊城各有三千,阴城和谷城各有一千。总兵力约在一万八千!”韩世谔说道。
  邴元真踱了几步,一副思考的模样,片刻之后,他抬起头,道:“韩总管,襄阳虽然是大城,但襄阳和樊城乃是互相依存的两座城池,缺一不可,总计只有六千的兵力,要守住襄阳樊城,非常困难啊!”
  “一旦樊城有失,汉水就有可能落入唐军之手,而汉水如果被唐军掌握,襄阳城就成了孤城,韩总管,数千的兵力,要防守襄阳这样的大城市,可谓捉襟见肘啊!”
  邴元真的声音中带着焦虑,仿佛为韩世谔思考一般,让韩世谔不由十分感动:“那么邴侍郎有何良策?”
  “嗯!”邴元真悠悠走了两步,道:“整个南阳盆地,最为重要的便是襄阳和南阳,此外,穰城由于紧扼湍水,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而菊潭,在淅阳郡落入唐军之手后,也变得十分微妙起来。”
  “某的建议是,南阳留下两千人,余下的三千支援襄阳。至于穰县,只需要一千兵马,余下的一千赶往菊潭,同时,冠军和新野两县各自抽调五百人,支援菊潭。这样一来,菊潭县的兵力就有了三千人,只要在菊潭堵住了唐军,形势就好了许多。”
  “同时,请求淮安郡出兵协助,我想,有了他们的加入,南阳郡一定能力保不失。而襄阳的兵马多了三千,就相对变得容易了许多。”
  邴元真一口气说了半响,韩世谔不由连连点头,邴元真说完之后,喝茶润喉。韩世谔忽然问道:“邴侍郎的意思,我已经明白,只要守住了菊潭,唐军就无法两面夹击南阳盆地,而只要守住了襄阳,唐军就算占据了其他地方,也不足为虑!”
  “正是如此!”邴元真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在他心中却是暗暗鄙视,韩世谔是大隋名将韩擒虎之子,听说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可是此时看来,却是一个徒有虚名之徒啊!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想必就是这样了。
  韩世谔踱了几步,道:“既然是这样,阴城县和谷城县各有一千兵马,不如让他们撤退,守卫襄阳!”
  邴元真一愣,旋即鼓掌笑道:“韩总管果然精通兵法,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襄阳的防守能力,更能避免与气势正旺的唐军厮杀,保存了实力!”
  “如今天气已经逐渐寒冷,我想,最晚在十二月底,一定会下大雪,如此,唐军要从关中运输粮食,漫长的武关道必定成为唐军的噩梦。等到那个时候,唐军就不得不撤退,便是韩总管收复失地,击败唐军的时候了!”邴元真笑着,言语中充满了雀跃。
  韩世谔兴奋地一鼓掌,道:“邴侍郎说的极是!若没有邴侍郎相助,某就误了大事了!”
  邴元真皮笑肉不笑:“这是韩总管洪福。”
  “来人!”韩世谔说道,门外一名小厮听见,匆匆走了进来,韩世谔吩咐小厮,“取一百两黄金来,我要好好谢谢邴侍郎!”小厮匆匆而去,邴元真故作推辞,却被韩世谔拒绝了。
  片刻之后,小厮进来,端着金灿灿的金饼,邴元真眼睛都亮了,差一点就流出了口水。又推辞了几句,邴元真便毫不客气将一百两黄金收下。
  两人又说了几句之后,邴元真觉得大事已成,便要告辞。韩世谔连连挽留他吃饭,说要再好好谢他。邴元真表示国事重大,婉言谢绝了。他要尽快回到洛阳,将消息告诉大郑皇帝。
  说到大郑皇帝,韩世谔思考了片刻,告诉邴元真,他希望大郑能够尽一尽同盟之谊,帮助大隋对抗伪唐,应付这一次的危机。
  邴元真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之后,表示会尽力,韩世谔很是识趣,再度让人送上黄金五十两,这让邴元真乐开了怀,他十分肯定地告诉韩世谔,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说服王世充出兵支援南阳,帮助大隋渡过这一次的危机! 
  


第523章 请君入瓮

  杨侑在书房里喝着茶,杜如晦在一旁笑了,道:“陛下,邴元真此时一定在暗中得意!”
  “此人十分贪财,并不可怕!”杨侑淡淡一笑,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走到窗子边,窗外冷风呼啸,吹得枯枝猛烈摇晃着,杨侑冷冷地看着窗外,继续说道:“王世充的洛阳朝廷,始终不是铁板一块,他的部下,有大隋的将领,有瓦岗的旧部,此外还有一些土匪强盗,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依附王世充,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联盟。”
  “前些日子,王世充想要整合内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过,王世充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洛阳的兵权是松散的,不少江陵有着自己的部曲,比如说裴仁基部下两万人,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忠心度很高,一旦王世充有异动,这将是不可忽视的灾难。”
  杜如晦习惯性地捋着胡须,道:“既然是这样,陛下为何放任王世充反叛?”
  杨侑哈哈一笑,道:“这样,朕才能名正言顺地接收他的部下,朕想,一定有不少人想要投靠大隋吧,东都洛阳,是大隋的另一个根本所在,也是祖父的心血,朕不希望一场战乱,将洛阳弄得白骨千里,民不聊生。”
  杨侑的话音刚落,独孤武师匆匆走来,禀告着:“陛下,邴元真出城之后,他的随从朝着西边狂奔而去。”
  杜如晦眼睛一亮,道:“如此看来,他一定是向李元吉通报军情。”
  “就是要这样,才好嘛!”杨侑笑着说道。
  此时杨侑已经理清楚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在邴元真出使襄阳的幕后,是王世充与李渊的博弈,是伪郑和伪唐的博弈。李渊想要将王世充拉下马,从而破坏大隋与伪郑的“良好”关系,让大隋的敌人再多一个,削弱了敌人就等于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而王世充同样也是如此,他与李渊联盟,并且还和李渊演了一出戏,想要麻痹大隋,可是王世充没有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将秦叔宝投靠了唐军,让他急红了眼。
  邴元真出使,在探听了襄阳虚实的同时,进一步麻痹了韩世谔。王世充甚至还使出了诡计,一旦隋军在南阳的兵力无比空虚,而王世充又打着支援隋军的名义,拿下南阳郡不是难事!
  杨侑走到了沙盘前,仔细地看着地图,王世充既然使用了这种诡计,那么杨侑怎么会不笑纳呢?邴元真派人赶往西边,毫无疑问是为了统治李元吉,告诉他襄阳的虚实,其目的非常阴险,一旦李元吉知道隋军在南阳的兵力不足,为了迅速占领襄阳,李元吉十之会出兵襄阳,而隋军为了保住襄阳,一定与唐军展开大战。
  等到双方恶斗一番,士气低迷、体力衰竭之际,他王世充再出兵,就能白白享受成果。如此险恶的用心,不愧是一代枭雄。
  杨侑与杜如晦在沙盘前商量了半响,认为在李元吉动手之前,王世充是不会动手的。杨侑踱步,由于伪唐和伪郑之间的彼此不信任,就成了杨侑的击破点,而两个势力的进兵必然会出现一个时间差,对于杨侑来说,这个时间差就是击败两人的关键点!
  杨侑仔细地看着地图,心中逐渐升起了更为完美的计划,然而,杨侑并不知道,这个计划在实施的时候,因为一些意外,出现了一丝偏差,但这个偏差对于大隋来说,却是好事。
  均阳县。李元吉脸上带着笑意,如今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了淅阳郡最为重要的几个县治,让他得意非凡。而让他更为开心的是,他已经得到了消息,父皇决定派兵支援他,倾关中之兵,乘虚拿下襄阳。
  带兵来的是江夏王李瑗,虽然此人也是李唐皇族,但陛下的旨意说的很清楚,这支军队的兵权还是由李元吉来掌握,一想到掌握的部队即将翻一番,李元吉就忍不住开心起来。
  俗话说双喜临门,对于李元吉来说,好事远远不止这一件。在襄阳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马家,决定和大唐联手拿下襄阳,反抗隋军的。
  马家的家主马文佳亲自赶到了均阳,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隋军的兵马再度调向南方,如今整个南阳盆地的隋军不足两万,根本无力防守如此广阔的地方。
  马文杰卑躬屈膝的态度以及他的知情识趣,让李元吉非常欣赏他,在接受了马文杰献上的黄金和美女之后,隐隐地,马文杰成了李元吉身边的第二心腹。
  这些日子,马文杰没事就鼓动着李元吉进攻襄阳,他表示,宜城马家有不少人在襄阳城中,其中不乏有行伍之人,只要唐军攻打襄阳,这些人会在第一时间里就跳出来,响应王师。
  马文杰的话虽然让李元吉心动,但李元吉十分清楚,他需要王世充为他分担一些压力,毕竟隋军虽然少,但襄阳和樊城都是大城,隋军还有水师可以策应,要拿下襄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元吉虽然也有水军,但由于丹水的限制,战舰并不高大,与隋军水师交锋,很吃亏,所以,为了较为容易地夺下襄阳,李元吉需要王世充为他吸引火力。
  李元吉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并没有急着出兵。借着这个机会,马文杰利用钱财,与唐军中的几名将领混的很熟,他出手阔绰,谢叔方、慕容罗睺这等没有心机的将领对他好感大增,时不时在李元吉的耳边鼓动着进兵。
  刘政会对马文杰的出现十分警惕,他曾经上言李元吉,说马文杰是隋军的探子,不可不防啊!刘政会的话遭到了谢叔方、慕容罗睺,甚至是李元吉的不喜。
  在谢叔方的鼓动下,李元吉将刘政会怒骂了一顿。李元吉骂的很难听,他说,如果孤听从你的话,就夺不下丹水、南乡,甚至是均阳。如今的局势对大唐越加有利,隋军已经如同秋后的蚂蚱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整个南阳就将要落入大唐之手!
  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刘政会不是为国效力,不是思考如何破敌,而是一个劲地劝说不可进兵,要留在淅阳郡。留在淅阳郡做什么?坐视着战机的流逝吗?你到底是不是大唐人?为什么不替大唐考虑?难道说,你私通逆隋?
  再说了,父皇已经同意增兵,也就意味着父皇要拿下南阳盆地,作为进取天下的资本,你一再反对,难道是怀疑父皇的决定吗?难道说父皇是糊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