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昌道:“最近荆襄局势不稳,我家主公军务繁忙,实无暇与先生会晤。”
    眼看刘晔面露失望,当即又笑道:“不过先生放心,我家主公说了,曹操大人乃是我家主公昔日好友,今曹操大人缺粮,我家主公自无袖手之理。先生所求之事,我家主公已经答下了。不过昌还有一事相求,还望先生应允。”
    刘晔这才松下一口气,肃手道:“先生请说。”
    戏昌微笑道:“是这样,扬州刺史刘繇大人素有威望,又是汉室宗亲,我家主公有意拥立刘繇大人这帝,只是并无盟友支持,若曹操大人能助一臂之力,则我家主公感激不尽。”
    “这”
    刘晔智计过人,稍微一转念头,立刻便明白了戏昌的用心。
    “这个在下怕是无法答应先生。”
    刘晔一脸为难地道:“此重干系重大,在下还需禀报主公,才能定夺。”
    戏昌微笑道:“正该如此、正该如此,就请先生修书曹操大人禀明我家主公之请。至于粮草之事,在下这便去命人准备,争取在曹操大人回复前将粮草征集到位。”
    “这个,好吧!”
    刘晔何等聪明,如何听不出戏昌的言下之意,心里大感不悦,随即又有些无奈,交情归交情,国事归国事,自家主公和周坚代表的并非是个人利益,而是两个军事集团,换了谁都一样,也不怪人家趁机要挟,当下无奈道:“在下这便修书主公,请主公定夺。”(未完待续。。)

第204章 出使零陵
    南郡。
    周坚屯兵江陵,还以范康为南郡太守,蒯越为武陵太守,广发告示理政安民,以期尽快稳定南郡、武陵局势,尔后发兵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南郡、武陵局势未稳,周坚是说什么也不敢出兵南下的。
    数日后。
    许褚三千骑兵刚刚从武陵返回,兖州牧刘岱战死身亡的消息也传到了江陵。
    “主公,刘岱死了。”
    周坚安抚南郡士族,忙的不可开交时,戏昌匆匆奔了过来,附耳低声道。
    “刘岱死了?”
    周坚心头一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曹操、
    曹阿瞒虽然入主了东郡,但名义上,还要受兖州牧刘岱节制。
    眼下刘岱死了,兖州无主,周时可不相信曹阿瞒那厮会错过这个机会。
    “走,回内堂再说!”
    周坚把手一挥,当即撇下应召前来的南郡士族,起身转入后堂去了。
    戏昌则嘱咐了范康几句,连忙跟了进去。
    临湘,长沙太守官邸。
    孙坚正在烦躁地来回踱步,心腹大将程普就匆匆奔了进来。
    “主公,江陵有消息了。”
    程普脸色十分凝重,眉头都快皱成了川字。
    孙坚心下就是一沉,疾声道:“德谋快讲。”
    程普凝声道:“细作传回消息,周坚亲率三万大军进驻当阳,将范康大军引到葫芦谷口驻防后。又谴偏师经华容小道绕到江陵侧后,一举袭占了江陵。”
    “嘶!”
    孙坚倒吸一口凉气,厮声道:“华容小道车马无法通过,周坚小儿是如何将攻城辎重运到江陵的。若无攻城辎重,周坚小儿的偏师又是如何袭破江陵的?”
    程普道:“主公有所不知,周坚小儿早就在江陵城内埋伏了数百精兵为内应,江陵守军不察之下,竟被南阳军里应外合,一战袭破了江陵。”
    孙坚长叹一声,喟然道:“江陵已下。范康已经完了。”
    程普苦笑道:“主公有所不知。江陵被袭破后,范康就已经投降了。不但如此,周坚小儿还命范康向武陵太守曹寅求救,允诺击退周坚大军后。可将巫县、秭归及佷山三县割让于曹寅。曹寅不查之下。率军来援。大军驻在津乡,被周坚趁夜袭破大营,曹寅不及逃走便被生擒。眼下周坚已迁大将许褚贡三千轻骑奔袭武陵,以曹寅为挟,武陵也已经降了。”
    “什么,武陵也降了?”
    孙坚大吃一惊,久久无语。
    过了半晌,才喟然道:“荆州七郡,周坚小儿已得四郡。吾虽招募了万余军卒,然不但缺乏军械装备,且疏于训练,怕是独木难支,无力抵挡周坚大军难下。韩玄、张羡等辈皆无能之辈,也指望不上,如之奈何。”
    程普只觉的气往上冲,奋力挥舞了下手臂,大声道:“周坚小儿欺人太甚,若彼敢引军来犯长沙,末将等纵然不敌,也要与其血战到底。”
    孙坚脸色一狞,恨声道:“程普所言极是,周坚小儿狼子野心,欲鲸吞荆襄,吾料其不出三月,待南郡、武陵局势稳定后,必出兵长沙,可速去准备。”
    “末将遵命。”
    程普铿然应命,随即疾奔离去。
    与此同时。
    桂阳太守韩玄、零陵太守张羡也得到了周坚攻下南郡、武陵的消息。
    正如孙坚所说,荆州七郡,如今周坚已据有四郡之地,荆襄之地再无人可抗。
    赵羡、韩玄本来还在厉兵抹马,准备攻打长沙,若非两人也在相互忌惮,怕是早就已经对孙坚动手了,如今得知周坚已攻下南郡、武陵,立刻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曲阿。
    曲阿令原是刘繇故吏,刘繇自丢了寿春,就率三千残兵逃到了曲阿,又在当地招募了些精壮,编组了八千大军,静待时机,准备复起,重新夺回寿春。
    然曲阿是会稽太守王朗的地盘,刘岱虽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但,但眼下丢了寿春,无数容身,俗话说的老,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再名正言顺,没有地盘和实力,也没人卖账。
    自刘繇至曲阿,王朗已经不下五次谴使前来询问,何时反攻寿春。
    虽然王朗再三表示,若刘繇反攻寿春,必会提供一些军粮。
    但言下之意,刘繇如何听不出来,王朗这是希望他尽快去开曲阿呢。
    种种滋味,不一而足。
    刘繇的心情自然好不起来,这天,正在临时的官邸中愁眉不展呢,注有亲兵来报,府外有人求见,说是昔日同郡故人。
    “同郡故人?”
    刘繇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是哪位相熟的同郡故人来访,就问,“可有名姓?”
    亲兵答道:“复姓太史,名唤慈。”
    “太吏慈?呃,原来是他。”
    刘繇怔了怔,随即大喜而起,道:“快,快快有请。”
    亲兵忙领命而去,不多时,引着一体态魁梧的年轻武将进来。
    此人身高近八寸,年约二十出头,身的十分雄壮,一看便是武勇过人之辈。
    “太史慈见过大人。”
    太史慈大步上堂,向刘繇拱手长长一揖。
    “哈哈,子义免礼。”
    刘繇大笑上前,亲自扶起了太史慈。
    太史慈本是东莱黄县人,与刘繇同郡,少有武勇之名,刘繇昔在东莱时,对太史慈的勇武及重义十分欣赏,对其十分赏识,还曾举其到郡府为吏,因此相熟。
    “不知子义此来扬州,可有要事?”
    刘繇让太史慈在一边坐下,抚着颔下柳须问道。
    太史慈坦然道:“大人昔日对慈多有照拂,慈欲报久矣,唯老母不良于行,且有孔北海之恩未报。去岁黄巾贼攻掠郡县,慈已替孔北海解了围城之危,故渡江前来相投,以报大人昔日之情。大人但有所谴,纵甘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好好好!”
    刘繇喜的连叫三声好,他丢了寿春,眼下正是用人之情,此番太史慈渡江来投,可真是雪中送炭来了,如似叫他不喜,
    且刘繇深知太史慈骁勇善战,实是一员不可多的的勇将。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命之际。
    似太史慈此等忠义两全的将才,正是各地诸侯极力招揽的人才,不论到了哪里,都能谋个不错的职位,刘繇如今势微,太史慈还能渡江三投,足见其诚。
    刘繇当下便划拨了五千兵卒让太史慈统领,于帐前听调。
    时间来到了八月底。
    就在太史慈渡江投奔刘繇,徐荣大军退守虎牢关,董卓大军猛攻邺城受阻时,周坚也开始整军备战,准备一举扬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经过近两个月的整顿,新降的南郡、武陵二郡局势初步平定。
    周坚仍以范康为南郡太守,给了南郡士族一个明确的信号,因此并未引起南郡士族的反感和抵触,南郡局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稳定了下来。
    蒯越亲赴武陵,并未大肆拿武陵士族开刀,局势也在短时间内得以稳定。
    万事皆定,周坚当即决定起兵南下,以雷霆之势扫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以完成戏昌战略中的第一步,尔后据荆州图谋西川。
    江陵,周坚临时官邸。
    军议已经结束了,戏昌却没有离开,明显还有事要说。
    周坚早就和这个极为倚重的谋士建立起了相当的默契,也不意外,待麾下诸将及谋士尽数散去后,才问道:“志才还有何事要与本将军说,现在说吧!”
    “主公明鉴。”
    戏昌微笑道:“对于南征之事,昌的确还有些想法。”
    周坚刹时脸色一肃,道:“志才请说,本将军洗耳恭听。”
    戏昌道:“荆襄七郡,眼下主公已据有四郡之地,鲸吞荆襄之势已成。其余三郡除却长沙太守孙坚与主公有旧怨,其余零陵、桂阳二郡太守与主公并无旧怨。主公何不谴人前往二郡晓以厉害,若韩玄、张羡是聪明人,自能认清形势,纵然负隅顽抗,亦无法阻挡主公一统荆州之势,如此零陵、桂阳二郡自可不战而降。”
    “嗯,志才言之有理。”
    周坚神色一动,沉思片刻,问道:“然则何人可出使零陵、桂阳二郡?”
    戏昌道:“昌愿往。”
    “不行。”
    周坚想也不想便断然摆手道:“志才安危事大,岂可轻身犯险。”
    “这”
    戏昌愕然,心里却有些暖暖的,只好道:“舍昌之外,子安兄、蒯良、蒯越皆可胜任。”
    周坚沉吟道:“中原局势变化莫测,子安要坐镇南阳,蒯越也要稳定武陵局势,皆不能轻离。罢了,就让蒯良去吧,速谴快马回襄阳命蒯良出使二郡。”
    “昌这便去安排。”
    戏昌拱了拱手,当即起身离开了内堂。
    数日后,蒯良轻装简行,出襄阳南下,到江陵连城都没进,就急急渡江南下,从武陵境内过辰阳,从湘东进入了零陵地界。
    泉陵。
    零陵太守张羡正在大宴宾客,就接到亲随来报,荆州刺史周坚使者求见。
    “荆州刺史?”
    张羡哂笑一声,道:“周坚小儿别以为杀了王睿,占了襄阳,就成了荆州刺史了?真是可笑。”话虽如此,但还是吩咐亲随将周坚使者接了进来。
    不多时,蒯良在亲随的引领下,大步上堂。(未完待续。。)

第205章 入冬前平定荆州
    “蒯良见过张大人,见过诸位。”
    蒯良大步上堂,不卑不亢地向张羡和堂上的一众零陵士族拱手作揖。
    “蒯良?”
    张羡一怔,问道:“足下莫非便是襄阳名士蒯子柔乎?”
    蒯良答道:“正是在下。”
    张羡刹时肃然起敬,蒯氏兄弟皆为襄阳名士,名门在荆襄可着实不小。
    这个年代的士人极重声名,名头越盛的名士,却能受到人的尊敬。
    张羡可是闻蒯氏兄弟之名久矣,闻言也不由素然起敬,起身肃手道:“先生请上坐。”
    蒯良也不客气,神情泰然地在宾客位入了座。
    张羡这才重新入座,问道:“不知先生此来泉陵,有何要事?”
    蒯良环视了下堂下一干零陵士族,这才对张羡拱手道:“大人明鉴,在下此来,实为大人及零陵士族指明出路耳!”
    张羡刹时脸色一变,沉声不悦道:“先生此话何意?”
    堂上的一干士族也不是笨蛋,立刻就明白过来,蒯良这是当说客来了,当下都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有那嫉妒蒯氏兄弟名头的士人还一脸冷笑。
    蒯良不慌不忙,微笑道:“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家主公雄才大略,以匡扶汉室为己任,麾下兵精将勇,民富粮足,此番挥师南下,大人以为零陵之兵能挡乎?”
    张羡闻言脸色更加不悦,目露杀气道:“先生这是在威胁本官?”
    蒯良道:“不敢。在下只是就事论势,今江夏、南郡、武陵三郡皆已归降,我家主公拥兵近十万,良到要反问一句,零陵、桂阳不过万余之军,长沙太守孙坚博望坡一战,两万大军灰飞烟灭,不足为虑,试问大人零陵、桂阳、长沙有谁人能抗我家主公大军。”
    张羡虽然脸色难看,但也知道蒯良说的是事实。默然不语。
    蒯良又道:“吾主本欲刻日举兵南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荆南。然我家主公实不欲荆襄士族遭受兵灾之苦,故尔良自请命出使零陵,欲息兵戈之争。”
    张羡蹙眉不语,显然也在思量蒯良之言。
    堂上有零陵士人冷笑道:“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