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取出一封信交给仆妇。
    仆妇答应一声,连忙接过信,转身出去了。
    洛阳,德阳殿。
    百官上朝,灵帝听政。
    汉灵帝刘宏高踞御案之后,哈欠连天,精神萎靡,明显有些打蔫。
    司徒袁隗出班奏道:“陛下,皖县令周尚有奏章呈上。”
    司徒本为丞相,乃文官之首,哀帝时更名为司徒,负责处理郡国事务,郡县守令的奏章想要上呈天子,都是先送达相府,由司徒上呈天子。
    朝班最后,周忠却是听的一愣,三弟有奏章呈上,事先怎得未通知自己?
    灵帝有气无力地问道:“所奏何事?”
    袁隗道:“启奏陛下,此乃密章,请陛下亲自检阅。”
    中常侍张让连忙奔下丹陛,从袁隗手中接过密章,然后勿勿奔到御案后,双手捧起递给灵帝,然后站在灵帝身后偷眼打量。
    灵帝打开火漆封口,取出密章,只看了几眼,就气的脸色铁青。
    张让在后面瞧的清楚,也忍不住心下暗自嘀咕,这周尚怎么搞的,竟然上书弹劾儿子。
    “啪!”
    灵帝忽然一巴掌拍在御案上,怒气冲冲地道:“周尚这厮好生无礼,朕三番两次下旨欲升他的官,任他为郡守,这厮不愿缴纳修宫钱也便罢了,竟然还敢抨击朝政,说朕以价赐官会损害社稷,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气死朕了。”
    群臣这才恍然,原来是这么码子事,有知道的就忍不住回头望了周忠一眼。
    灵帝余怒未消,问张让,“这个周坚捐官多久了?”
    张让忙答道:“回皇上,还不足三月。”
    灵帝更是勃然大怒,“岂有此理,周坚捐官还不足三月,若是朕这就罢了他的官,以后还有谁会给朝廷缴纳修宫钱,周尚这是要朕失信于天下呀!”
    百官心说原来如此,儿子捐了官,老子上书弹劾,也算一桩趣事。
    本来这年头,就连司徒袁隗拜相,也得交钱,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这周尚可是有些不知好歹,不识时务,难怪只能做个县令,到是他那个叫周坚的儿子能识得时务,唯一令几位知情的大臣不爽的是,那小儿竟然攀附的宦党。
    周忠站在朝班的最后面,只听的心惊肉跳,暗暗叫苦!
    三弟呀三弟,你这是何苦,这么多年了还看不明白。
    周忠想要替周尚求情,奈何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说话的资格。
    灵帝发了一阵火,终于怒气稍歇,就要治周尚之罪。有昔年曾受过太尉周景恩惠的官员连忙出班求情,灵帝恨恨地道:“罪责可免,但朕却要罢了他的官。传朕旨意,皖县令周尚不守臣德,妄自非议朝政,令他休印归家,十年内不得再行启用。”
    张让忙道:“老奴遵旨。”
    百官神情默然,再没有人出班求情。
    周忠面色灰败,暗叹一声,心说罢了罢了。
    己吾,县衙后院。
    当!
    当!
    当!
    雷鸣般的金铁交击声中,两条人影正厮杀成一团,打的不可开交。
    周坚使的是重达八十斤的亮银铁枪,汉代斤两与后有所差别,但就算如此,折算下来铁枪也有四十斤的重量,如此沉重的武器,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使用。
    典韦的兵器还没打造好,使的还是三丈多长的铁链,重量不比铁枪差多少。
    枪来链往,转瞬间交手五十回合。
    周坚最擅长的是近身搏杀,用的最得心应手的兵器也是东刀战刀,枪法虽然精熟,但毕竟更适合马上厮杀,近身肉搏不太合手,战了五十回合,也没讨到半点便宜。
    “撒手。”
    典韦猛的甩开铁链缠住铁枪,大吼一声,铁链瞬间绷的笔直,发出‘咔咔’响声。
    “未必。”
    周坚眼神犀利如刀,右手忽然松开枪身,反握在左手枪尾处,铁枪疾抖,顺着典韦猛虎的扯力,迅疾无伦地疾刺典韦胸腹。
    “好。”
    典韦大喝一声,迅速发力抖动铁链,将枪刃扯偏,铁链也从枪身上脱离。
    周坚铁枪往地,借势飞纵而起,猛的一记鞭腿疾扫向典韦左胫。
    典韦来不及甩开铁链招架,急抬左臂硬接了这一记截腿,被踢的连退了数步,才将铁链抖了开来,大吼一声,狠狠扫向周坚腰腹。
    当!
    铁枪和铁链狠狠贯在一起,两人同时跃起飞退。
    “痛快!”
    典韦狂性大发,又要脱要衣甲,来个祼衣大战。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周坚随手扔开铁枪,扯下脖子上的布巾抹了把额头的细汗。
    这些天来每天一有空,就跟典韦打上一场,一连半月下来,收获着实不少。
    闭门造车,进步十有有限,尤其是武艺到了周坚这样的地步,要想再进一步,实在是难如登天,只有跟典韦这样的猛人交手,取长补短,才能受到一点启发。
    典韦没有趁手的兵器,铁链虽沉,但实力却发挥不出十成。
    周坚用战刀的话,三百合过后能占得上风。但是用铁枪马下近身厮杀,一身实力也发挥不出十成,只能和典韦战个平手。
    尽管如此,半月下来,他的枪法也有了少许进步,多了些连贯,少了几分生涩。
    典韦没打兴奋,闷吭一声,拖着铁链回房去了。
    周坚也不管他,这厮性子有些怪癖,没事的时候通常都是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发呆,很少跟人交流,唯一关注的事情,或许就是胡三给他打造兵器的事情了。
    院外脚步声响起,周武匆匆奔了进来。
    “公子,乔府蔡小姐托人送来书信。”
    周武奔到近前,将一封没有封漆的书信递了上来。
    “蔡琰送了书信来?”
    周坚怔了下,随手接过,抽出里面的信笺,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汉代记录文字都用竹简,纸是奢侈品,且质地粗糙,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偶尔使用。
    “闻君之事,妾心难安;然妇人者不闻于政,以君之明,即已事己,必有决择,妾不敢妄自劝之,唯愿君夙愿得偿,显为将相;望君珍惜清名,以荣故里,蔡琰拜上!”
    信很短,只有聊聊七十余字,字里行间隐有规劝之意,更多的则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情愫,想来蔡琰在写这份信时,心情也是十分复杂。
    周坚脸色淡然,信中隐含的规劝让他不自禁皱眉,然仔细品读,又不尽然。
    信中的规劝之意,其实多是劝他珍惜名誉,并非是让他悬崖勒马的劝告。
    妇人不闻于政,自是表明一种态度,意指蔡琰也不知道周坚的做法是对是错。
    既然分不清对错,自然没有规劝他悬崖勒马的意思。
    通篇虽然没有一句关心的话,但字里行间,却隐隐透着一丝挂怀。
    周坚默默收起信笺,英雄爱美女,固然是永不过时的主旋律,连霸王项羽,也不免有红颜难断之时,更何况他这个凡夫俗子。
    然而,现在却委实不是儿女情儿的时候。
    最多还有一年,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就要爆发了,乱世即将拉开帷幕,需要做的准备实在太多,时间远远不够用,又哪有精力去儿女情长。
    周坚心里转了几个念头,等黄巾之乱结束,尽快找一块安身立命的地盘,再想办法把蔡琰弄到自己身边吧,还有大乔和小乔,也得一并接到身边。
    尤其是小乔,那可是堂弟周瑜未来的媳妇,可不能出了差错,别被人捷足先登。

第27章 管不了那么多了
    县衙后院。
    周坚正在给蔡琰写回信,胡三兴奋地冲了进来。
    “胡三,你这么兴奋,可是有什么喜事?”
    周坚放下毛笔,饶有兴趣地问道。
    胡三咧开大嘴笑道:“大人,大喜呀,小人在新乡亭附近发现了好多铁石,听附近的百姓说以前有官府挖过铁石,但只挖了上层,以为下面没有了,就再不挖了。小人也是听百姓说下面可能还有铁石,才试着往下挖民了几米,果然给小人找到了铁石。”
    “哦,此话当真?”
    周坚顿时精神一振,铁石就是铁矿石。
    没想到己吾县境内居然还有铁矿,这可真是个大喜事。
    胡三忙道:“小人不敢欺瞒大人。”
    周坚问道:“铁石纯度如何,能炼出精铁吗?”
    胡三道:“纯度不是很好,也就四成左右,炼出精铁不是问题,就是有些麻烦,而且铁石埋在地下,挖铁石也要大量的人手,至少也得两百人,每天才能挖到两千斤铁石。”
    周坚击节道:“好,只要能炼出精铁就成,人手不是问题。你去找周武,从流民中招募些汉子,多给些工钱,雇他们去挖铁石,想必能招到不少人手。”
    胡三忙答应一声,又道:“大人还有一事,小人最近又招了十八个有手艺的匠人,许给他们良田十亩,月钱五百,这个咋整?”
    周坚道:“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用钱找周武去拿,要田找陈方,以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说给我知道了,只需要告诉我打磨了多少件铁甲就行。”
    胡三心下嘀咕,这么大的事我哪敢作主,嘴上却不敢说,连忙答应一声。
    周坚挥手道:“去吧,赶明年正月,无论如何也要打磨好一千件铁甲。”
    “小人遵命。”
    胡三挺胸凸肚地答应一声,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只要有了匠人和足够的铁石,明年正月前打磨一千套铁甲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皖县的时候,要匠人没匠人,要精铁没精铁,好多事周坚又做不了主,巧妇也得难在无米下锅,做起事来自然束手束脚。
    如今己吾县大小事都由周坚做主,自然没有了诸多制肘。
    胡三刚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这些天下来,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田有田,搞的是有声有色,难免心气倍增,信心满满起来,干劲头十足。
    做铁匠能做到这个份上,却是从来不曾想过的。
    胡三刚走,陈方又来汇报招募人才的事情,这些日子来,还真给他招募到了一些有手艺的匠人,不过全都有家有室,想要让人这些离开己吾,怕是不太容易。
    不过,这个不是问题。
    乱世哪有人权,周坚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人就范。
    城南的一座大宅子里,数十名匠人正在忙碌,四周到处都堆满了各种木头。
    周坚跟着陈方走进宅子时,一个三十岁左右地汉子匆匆迎了上去。
    陈方向汉子示意,“这位便是县令大人。”
    汉子连忙下拜,“小人毛四,拜见大人。”
    周坚挥挥手,令毛四起身,扫了一眼四周问道:“这里有多少匠人?”
    毛四答道:“回大人,有木匠十二人,篾匠七人,石匠五人,皮匠三人。”
    周坚问道:“你会什么?”
    毛四抓抓头,答道:“小人会做枪。”
    周坚精神一振,说道:“可有做好的枪,拿来我看看。”
    毛四答应一声,立刻跑到一边,取了一杆木枪过来,枪杆已经做好了,唯缺枪头。
    周坚接过枪杆,两手握住略微用力掰了下,枪杆立刻弯成了弧形,却没有折断,韧性却是极好,看的毛四一阵乍舌,心说这位县令爷好大的力气,竟如此生猛。
    “杆枪上抹油干什么?”
    周坚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了一嘴。
    枪杆上明显抹了油,握在手里有点滑,不容易握紧。
    毛四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实心木虽然坚硬,但韧度不够,容易折断,因此要用油浸泡晾晒,反复至少五次,才不容易折断。”
    周坚恍然,他以前使用的都是成品的枪,这点到不知道。
    无怪无人说三人行,必有多说,一杆小小的木枪,也有精深的学问。
    “好好做,干的好有赏。”
    周坚鼓励了一句,对于认真做事的人,他是从来不吝啬赏赐的。
    毛四恭敬应命,略微有些拘束。
    周坚又问道:“这里由谁负责?”
    毛四答不上来,还是陈方答道:“回大人,暂时由毛四负责。”
    周坚点点头,四处看了一圈,匠人们有的在做枪,有的在做木盾,几个石匠则将坚硬的石头打磨成锋利的枪刃,然后装在了做好的枪杆上。
    至于几个皮匠,则是在鼓捣几张生牛皮。
    除了木匠被安排的任务外,其他的匠人都没有安排什么事干,就随着兴趣鼓捣。
    周坚看的兴趣大增,拿了个石匠打磨的枪刃试了试,打磨的到是挺锋利的,虽然硬度比铁器差了许多,只能用来观赏,但能做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又拿了副皮匠做的牛皮甲,虽然防护的部分只有几处要害,而且也不及铁甲坚固,但是重量却比铁甲轻的多,穿在身上与人厮杀的时候,好歹也能挡上几刀。
    除非遇到周坚和典韦这样的猛人,不管什么铠甲,那绝对都是一刀两断。
    周坚忽然想起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