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统年号,确立了对金朝贡的宗藩关系。
  此后高丽与宋的关系再度进入低潮,与金的往来则更为频繁。而与宋的官方外交关系则断绝。可随着赵柽继位,击退了金国的进攻,三国的关系再次发生微妙的变化,宋和高丽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主要还是经贸关系的恢复,官方还是比较冷淡。而在宋军收复燕云,兵出大定后,金国颓相已显,宋却重新崛起。让高丽不得不重新考虑新形势下两国间的关系!
  “陛下,高丽遣使欲向我朝称臣纳贡,请赐封号,恢复往来。使臣已至登州,请陛下示下!”今日廷议,各部官员皆参加。礼部尚书杨时在汇报完婚礼的准备情况后奏道。
  “嗯,诸位臣工有何看法?”赵柽点点头。问殿上的众人。
  “陛下,臣以为高丽与我朝通好应准其所请。如其为宋属国,可以其之兵牵制女真,又可引为侧翼,合力进军,成大宋之臂助!”李纲首先言道。
  “陛下,臣以为李相所言不虚,伐金之时我军可从海路入高丽,然后攻击金贼侧后,与其交好可享其利!”宗泽也赞同李纲所言。
  “陛下,臣以为不可,高丽对金称蕃,其入贡我朝,所经州县甚众,山川道路,形势险易,皆入其目。其若为女真之间,则贻害我朝,应礼送其回国。此后高丽人所欲买历代史书,乞并不许收买,防其散于女真!”工部尚书张孝纯不同意两位宰执所言,启奏道。
  “陛下,艰难以来,高丽首鼠两端,坐观成败,实难信赖,若许高丽称蕃,而一旦高丽所得之赐物,大半归于女真,实乃借寇兵而资盗粮之举。”工部尚书司马朴言辞更为激烈的反对。
  “陛下可曾忆否,当日陛下欲假道高丽迎回辽王,其百般推脱,不肯应允,置陛下之计胎死腹中!”兵部尚书张叔夜也奏道,反对与高丽建交。
  赵柽静静的听着,对张叔夜所言他也只能苦笑,当年他刚刚继位,对他篡位的谣言流传甚广,主要就是来自太上皇等人全都安然脱险,偏偏皇帝被女真人掳走北行,传说就是赵柽勾结女真人有意为之。因此赵柽便想将赵桓救回以打破谣言,但当时大举北伐是不可能的,只有采用小部队突袭的方法营救。
  后来探知赵桓等人被囚禁于处在金国腹地五国城,赵柽便制定了一个营救计划,准备派遣特战队出击将其救出。可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时燕京等地皆未收复,两国相距遥远,那会儿又没有直升机,救出他们后如何带回成了最大的困难。他想到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利用阿疏作为接应进入他们控制的区域,可女真人对他们防范甚严,沿途布有重兵,成功率太小;另一个选择便是利用水路至高丽,然后前往五国城,救出赵桓等人后,原路撤回高丽在水军的接应下回国。
  大家当时都倾向于借道高丽,那时他们与金建交,防范不严,成功的机会最大。因此赵柽专门修书给高丽国王希望他能提供协助,赵柽也开出了不菲的价码予以回报。但是高丽对赵柽的提议十分冷淡,为此找出了种种借口拒绝‘借道’要求:其一,由高丽前往女真道路险阻,不可前行;其二,若高丽借道与宋,金也可能由此路发兵攻宋;其三,假若高丽借道与宋,可能触怒金而招来祸患。
  其实,赵柽很明白高丽的理由难以站住脚,在金国建国之前,他们常常依附高丽贡使到大宋入贡,那时可行,现在却不能走了是不可能的;再有女真人没有大规模的水军,也不能水战,攻宋一直是走的陆路。第三点倒是不假,与利益攸关的国家安全相比,对宋的那些回报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们如此说实则是为拒绝借道找的借口,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罢了!
  张叔夜旧事重提是再次提醒皇帝高丽曾对大宋在危难之时见死不救,现在大宋强盛如昔,女真衰落,他们又想趁火打劫,行的是小人行径,不应该与他们结交。如今由于宋加强了对金国陆海商路的封锁,使其对外贸易只能假道于高丽。而宋又以此为借口封锁了高丽的出海口,让他们的商路限于停顿,经济上没有获得利润,反而跟着吃了瓜落。同时金国在宋的军事打击下,女真无暇东顾,使他们的胆子又大了起来,想重续两国‘友谊’。
  细数朝臣们对高丽的态度也无外乎两大类,一为主张通高丽,另一类则反对通高丽。就国防战略安全而言,主张联高丽的人是基于高丽的实力和两国友好关系的传统,从理想出发,联高丽共抗女真;而反对通高丽者则以为高丽游离于辽或金之间,对宋的态度暧昧,因此从现实着眼对他们十分不信任,态度自然消极、谨慎。
  这两类观点看似针锋相对,势成水火,但却都是现实状况下宋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不过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赵柽却明白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道义不过是块遮羞布随时都可以扯下来。若从东亚局势的变化考虑,其实高丽的态度变化就可以理解了,在赵柽看来这正是政治格局的改变所带来的变化。
  在这百余年中,宋与唐不同,它的实力一直无法有效的支配东亚地区,也无法把中国的世界秩序强加于这一地区。不惟如此,宋还要不时遭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辽、西夏、金的异军突起,都要求并得以与宋王朝平等的发展外交关系,甚至辽和金还要求宋对其朝贡,这意味着它们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宋都无法对抗,像高丽这样在大国间求生存的小国自然也必须不时的调整对外策略。
  面对强大的外敌,处于国家安危的考虑,宋朝的统治阶层对先后臣属辽、金的高丽疑虑重重,多方设防,这本无可厚非,自有其合理性。但假若将这种疑虑、戒备、防范推向极端,对外一味采取关门主义,断绝与高丽的一切往来,则有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之嫌了。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赵柽对高丽这种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也十分厌恶,可是他知道现在正是东亚霸权在从金国的手中转移到大宋的微妙节点,尽管他发起的两次战役奠定了宋的再次崛起,但功夫不仅在军事上,还在外交的较量上。
  如果按部就班的依靠军事实力逐一征服各国,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分漫长和危险的,但地缘政治,却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在正是通过外交又让女真承受大宋和其盟国对他施加的压力,而其他盟国感觉离开大宋的支持他们便变得无足轻重,无所作为的时候,从而遏制女真重新的崛起,而高丽正是这条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赵柽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各施手段

  宋与金交恶后,女真人为了防止后院起火,对高丽发起数次征服性的进攻,并在两国边界地区筑垒对其严加防范并施予巨大的军事压力。高丽为了自保不得不对金称臣,与宋断交,但是高丽受汉文化影响太深,对过去还要依附自己的女真人有多少好感可想而知。
  而金国在与宋战争中的失利,对于靠掠夺维持经济繁荣的女真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可宋逐渐恢复了元气,想要在从大宋身上找便宜也变得日益困难。金国为缓解自己的经济危机,便转而压榨弱小的高丽,随意增加岁贡,征调军队出征,并派兵掠夺人口和财物,使高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高丽与宋并非世仇,而是世交,宋及以前的汉族王朝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对其地缘政治的包围,也是采用一贯扶植以高丽为主体的朝鲜半岛邦国。为了摆脱金对自己的压迫,高丽只能转而向曾经的宗主国求援,希望重新恢复关系,解除宋对他们的经济封锁。
  高丽也知道自己在宋金战争中自己的背叛严重损害了两国过去的关系,造成了信任危机,因此姿态摆的很低,不但带来了大批价值不菲的贡物,还有国主的罪己诏,说明了自己的苦衷。赵柽明白高丽的转向是出于无奈,但也清楚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如果高丽能诚心依附,则自己便完成了对金的全面包围,可以进一步挤压其的生存空间。保持对金进攻的战略态势,于是还是接纳了它。
  因此赵柽说服了众臣。下诏申饬高丽的背叛行为后准许其进京入贡,并提出高丽必须断绝与金的一切往来。不得两面称臣。同时提出租借高丽身弥岛百年作为大宋水军和往来商船的避风之所;釜山为对宋开放港口便于双方贸易,准许宋朝水军建立基地用于护航舰队的补给维修。
  高丽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几番商讨后同意大宋以每年五万贯的价格租用身弥岛,准许大宋设置官方管理机构、修建港口及驻扎警备部队,但是主权仍归高丽,没有同意宋朝军民不能进入高丽内陆,不得随意不得强迁岛上军民,并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意开放釜山,作为宋朝贸易中转地。可以在划定的区域内建立军港,但是驻军不能超过千人。
  双方谈妥后,赵柽宝玺落下便达成协议,同时昭告天下宋为高丽之宗主国,有维护其正统和国土安全之责,任何有侵略高丽主权之行为都视同对大宋的挑战,大宋有权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其利益和国土完整,同时给予其贸易最惠国待遇;高丽在签订后,也宣布高丽为宋之海外藩国。接受宋的敕封,岁岁纳贡,听从宗主之国的调遣,同时断绝与金国的一切官方和民间的往来。
  与高丽的协议签订。尤其是得以在高丽的驻军,赢得了朝野的普遍支持,因为这昭示大宋对藩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征服。而不是过去那种仅仅是形式上的宗主。而赵柽在意的是西夏、高丽和蒙兀部的臣服及成功的控制了大理,使他通过外交手段完成了对金国的战略包围。再次收紧了套在女真人脖子上的绞索,而不用再向过去那样担心有人背后捅刀子。避免要两线作战的窘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大宋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长有关,但主要还是赵柽因势利导利用了民心。随着金的崛起,其先后发动了对辽、西夏和宋的战争,令女真人几乎成为了东亚地区的绝对主人,宋被极度削弱,几近亡国。饱受蹂躏的大宋,对金国的入侵和压迫难以忘怀,这一恐怖的记忆催生了民族主义,并使得素来保守宋朝士人们成为大汉族主义运动的旗手,希望重现汉唐时期汉族雄霸世界的景象。而赵柽敏锐的感到了这种潮流的涌动,并为之己用,在他的领导下一步步将重现汉唐威服天下的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宋与西夏的和亲及高丽的联盟却惹怒了正意气风发,一心要掌握大权,重整河山的金国少年皇帝完颜亶。他立刻以此为由终止了与宋的和谈,撤回了使团,终止归还赵桓的协议,也不再承认割让大定府的协议。同时向高丽和西夏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中断与宋的一切关系,否则将兴兵问罪。随后金军向两国边境地区调集,这引起了西夏和高丽的一阵恐慌。
  针对金国的反应,赵柽立刻明诏天下,对女真人‘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进行揭露,同时警告金国‘如对西夏和高丽发动战争,大宋作为宗主国和保护国绝不会坐视其侵略行为,定会兴兵讨伐!’与此同时,赵柽下令登州和明州水军全军北上;大定府镇抚司宋军与蒙兀部在栲栳泺、大同镇抚司宋军与西夏军在天德军分别举行了联合军演,显示共抗金军的决心。
  女真人看到宋朝水军上百艘大小战舰在渤海湾上游弋,并登陆身弥岛建立基地。而陆上边境地区宋军、夏军和蒙兀族军陈兵十数万做出攻击的强硬姿态,让他们紧张万分,终于意识到宋朝的警告不是说着玩儿的,也只能悻悻地向两国遣使,说自己并不是真的想破坏与各国的关系,希望能放弃前嫌重新归附金国,不要上了宋朝赵二的当,只要他们真得用兵,宋朝一定会放弃他们。
  四国边境上刀枪相向,可周边各国的使臣私下里却往来不断从中斡旋劝说各国停战。谁都明白此时各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一旦战争爆发便会将不可避免的把周边各国拖入战争,甚至波及到西域,那时东亚将重新洗牌,他们这些弱小的国家也许将灰飞烟灭,因此极力阻止这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硝烟一直持续到了九月,这场由西夏和亲、高丽称臣,导致金国撕毁和议引起的风波才在各部调停下以四国各自撤军而告终,但是每一方都说自己在这场对峙中取得了胜利,逼的对方不得不屈服撤军。
  完颜亶自然是以为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不但将大宋又戏耍了一番,以一张空头支票换回了完颜希尹,还将计就计粉碎了宗罄等人意图‘出卖国家利益,联合大宋叛乱的阴谋’,维护了大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