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布武-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子干啊,卢子干。苦笑了数声,袁隗缓缓的站起身子,举拳向董卓道:“我以为,卢将军当堂失仪,但罪不至死,当格去中郎将之位,令他去西园军中做一个小卒,董将军以为如何?”
    袁隗作为当朝太傅,地位自然高的出奇,现在拿出他侄子的西园军来,以求董卓能有一丝顾虑,保住卢植的一条命,几乎算是请求了。
    虽然偶有政见不同,但袁隗还是身为士大夫之流,现在董卓骄横,他自然想保住卢植这个威望很高的儒将。以待天时,诛杀董卓。
    董卓面色一变,袁绍的性子他自认为了解,重命而无断,不是个成大事的,但要是袁隗命令的话,他到是有几分机率起兵,那他的乐子就大了。
    心中快速的计算了下。最终还是下不去手有点勉强的笑了笑。董卓对徐荣道:“带卢将军下去。”
    徐荣闻言,黑亮的大眼里里顿时闪烁出几分杀气,向身后的几个西凉兵使了个眼色。几人一拥而上。
    卢植号称将军,但是以智谋见长,可以说是个文弱书生,哪是西凉兵的对手,眨眼间被抱了个结实,但卢植却还不气馁,不时的挣扎着,大叫道:“奸贼祸国。。奸贼。。。”
    既然不能发作。董卓也收起了刚才那副黑黑的脸色,卢植大叫奸贼,他也只是淡淡的撇了眼,而没做丝毫动作。
    倒是堂上的诸位大臣为卢植生生的捏了把汗,卢子干未免刚烈过头了。
    “呃。”忽然卢植的大叫声一停,两眼也一阵翻白,昏睡了过去。
    董卓不怒,不代表徐荣就不介意其他人当着他的面骂董卓,一怒之下,扬手就是一个手刀,正好切在卢植的后颈,随即拉起卢植的衣领,像拖死狗一般,把卢植给拖出了德阳殿。
    看的诸位大臣是又惊又恐,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徐荣这样的干脆利落的弄昏了卢植,可算是犯了大忌。
    哈哈一笑,董卓对徐荣的作为非常不以为意,他不信这些大臣们能翻出什么风浪来,坚信手中有兵,腰杆就直。
    “咳咳。”用力的咳嗽了一下,掩饰住满脸的恼怒,袁隗还抽空与杨彪对视了一眼,再点了点头。
    最后由杨彪示意,王允施施然的走出列席,恭敬的像董卓一拜,低眉顺眼道:“自洛阳大乱以来,董公率兵镇守洛阳,使局势得以稳定,功劳虽然不能与先贤霍光相比,但也是有利于社稷稳固。”
    王允圆滑,先是对董卓上了道甜点,也是首次称董卓为公,但话语过后,却是一转。
    看了眼面色青白,呆坐在御座上无语的刘辩,求情道:“然陛下年少,性情也不显,董公就这样废了,恐难以服众,何不等陛下年长些,再行定夺?”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心中千万个想杀了王允这老狐狸,但董卓还是忍了。
    不过,王允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历史上那位就是废而后杀刘辩,虽然不能说直接导致关东诸侯反叛,但也是客观原因之一。而且对董卓的统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动荡。
    但历史还是在他的左右下,稍稍的改变了一点。心里有些得意,但面上却是微微一叹,董卓道:“刘辩年少确实,但性情却无比狠毒。”
    下定了决心要废掉刘辩,董卓干脆连尊称都省了。
    为了把他的话增加点公信度,状似犹豫了下,才道:“刘辩经皇太后蛊惑,居然下令宫女以毒酒毒菜,喂食陈留王,要不是手下人发现的快,恐怕陈留王爷早以归天多日了。”
    王允一时听的有些发呆,但御座上的刘辩面色却更惨,全身似乎失去了力气般,瘫倒在案上,原来如此,怪不得他见不着母后了,呵呵,母后啊,母后,算计来算计去,最终是您断送了儿臣啊。
    王允回过神来后,先是不信,但是一看刘辩的状态,加上何太后早年毒杀王美人,独霸后宫,后来又唆使何进对婆婆董太后下手,可以说是劣迹斑斑。
    心中细细思索,王允还真信了几分。不由为难的回头看了眼杨彪这些人,等待他们定夺。





    第一卷,起兵河东 第二十九章一朝权操在手,即无法无天(下)
     更新时间:2009…6…20 15:51:45 本章字数:2720


    俺想上首页,再次求票票。
    。。。。。。。
    王允能信,杨彪、袁隗这些人,当然或多或少的相信了董卓的话,一时间居然不能组织起攻势,以反驳董卓。
    但有一个人,却坚信董卓品德恶劣。
    丁原早就想反驳董卓了,却被卢植抢先一步,后来见卢植如此刚烈,以为会唤起在座大臣们的忠诚,却没想到这群人全部胯下没根,毫无气节。
    “哼。”丁原冷哼一声,表情愤愤的盯了董卓一眼,随即对刘辩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拂袖而去。
    多余的话,他不能再说了。要不然董卓下令当场诛杀了他,才算是对不起先皇恩泽。
    他不像卢植,号称中郎将,但手下无兵无卒,可以毫无顾忌的大声咒骂董卓。
    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躯与董卓决一死战。
    董卓见此也不阻拦,任由丁原离去,只是吕布这个人却是有点怪,只见他不慌不忙的上下打量了董卓片刻,竖起大拇指,赞道:“你倒是个英雄。”随后才施施然的跟上丁原,看都不看一眼殿外矛戈发寒的西凉兵,状似闲庭漫步。
    这一幕恰巧被牵着刘协赶到的李儒看在眼里,心里不禁暗赞一声,好气魄。
    “诸位可还有疑虑。嗯。。”董卓扫了眼在座的大臣,托着鼻音道。
    纵然是心有不满,但满朝文武却不敢表态,但却以无声的沉默抵制董卓。
    董卓却不管,只当这些人是默认了,哈哈一笑,伸手从李儒的手中牵过刘协,来到刘辩面前。冷声道:“弘农王还不快献上冕冠?”
    此时的刘协身穿冕服,满脸的苍白,眼中酝酿着股股水汽,刚才李儒说的明白,要废了他皇兄,立他为帝,要是不从,哼。三两句话就把他给吓坏了。
    “皇皇兄。”咽呜着,刘协低着头,不敢看向瘫坐在御座上的刘辩。
    定了定神,刘辩缓缓的解开布绳,拿下头上的冕冠,最后扫了眼或面有愧疚,或低头不敢看向他的大臣们,自嘲的一笑,再轻轻的把冕冠为刘协带上,捏了捏他的小脸,柔声道:“皇兄是脱身了,只是却苦了皇弟了,这江山社稷如此沉重啊。”
    顿了顿,已经收起心神的刘辩,淡淡的看了眼董卓,又看了眼大臣门,深意道:“以后要擦亮了眼睛,使劲的盯着,到底谁才是大汉的忠臣。”
    刘辩到底是年幼,这话说的实在太明显,李旁边的李儒冷声道:“弘农王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皇弟保重。”刘辩最后说的凄凉,似乎是再也见不找刘协似的。
    也是啊,历来废帝能得到善终的有多少?何况是被董卓这匹夫废的。
    “嗯。”使劲的点了点头,刘协眼中的两行清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董卓看的有点不耐烦,要是再让他们如此下去,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了。
    想着,向李儒使了个眼色。李儒会意强行牵着刘辩往外走去。
    “陛下莫哭,这位置可不是人人都能坐,该高兴。”董卓用袖子为刘协擦了擦眼泪,指了指御座,笑道。
    “来。”笑呵呵的抱起刘协,董卓就这么大马金刀的坐在御座上,缓缓的扫视了眼,除了杨彪这些人外全都一脸愤色的大臣们,笑道:“皇帝年幼,还不能理政,董卓不才,欲从新设丞相一职,代管朝政,诸位以为如何?”这话说的漂亮,但却没有交代还政的日期,明显是空头支票而已。
    董卓这一连翻的动作可以说是无法无天,彻底的把大臣的脾气给整没了,皇帝都废了,他们还有什么能反对的?
    由太傅袁隗、司空杨彪、司徒黄婉等三人带头,诸大臣们一起朝拜刘协。
    一场可以说是简陋之极的登基就这么落幕了,其后依旧是一些没营养的事情,大臣们无精打采,刘协则依旧满脸苍白,到是董卓难得的细细听取了大臣们的一些政事上的问题,并一一代小皇帝决断。可谓是意气风发。
    这相位的地下虽然有刀有剑,但毕竟是坐下了,就算是被刺的鲜血淋漓,他也得坐着,而且要坐的稳当。
    不管世人怎么看,也不管累累的骂名,就是理直气壮的坐了,谁能把他怎么样,哈哈哈。。。
    因为大多数人心都不在此,所以这次早朝只是捡一些重要的事情说,没多久,就在太监的一声吆喝声中结束了。
    看着大臣们陆陆续续的退去,董卓的脸也微微的沉了下来,向门外唤了一声,找来一个西凉小校,让他带刘协下去。根本就没有朝堂上的亲热劲。
    你废了人家哥哥,一心一意的想篡夺汉室江山,就算是脸皮上的功夫,董卓都懒得做了。
    “主公,弘农王与何太后那边如何处理?”正当董卓坐在御座上沉思,李儒快不走到董卓跟前问道。
    “在洛阳找间不错的府邸,再派重兵把守,软禁着就是。”董卓想也不想道。
    “主公为何心软?当斩草除根哪。”李儒疑惑的看了眼董卓,劝道。
    “身为臣子,废了自己主君已经够落人口实了,要是再杀了,实在是不吉利,左右不过一个小王爷,养着就是了。”董卓皱了皱眉头,深深的看了眼李儒,意味深长道:“有的事可以做绝,做狠,但有事却要留点余地,这不是本本相心不狠,而是没有这个必要。”
    刚刚才做了丞相,董卓对自己的自称一时还不适应。
    有点冒冷汗,又有点欣慰。李儒这些天越发觉得董卓有人君之象了,既信他,又不全信他,作为君主,是正确的。
    作为臣子的他却又有点冒汗,董卓是怪他做事太狠?
    见李儒这幅表情,董卓到是也能猜上几分,呵呵一笑道:“文宣也不必多想,本相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董卓不想在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顿了顿,于是问道:“洛阳城的防事可不值妥当了?”
    “嗯,依主公之言紧闭十二门,决不出战。不过,全守也不利于战事,儒举荐都尉华雄暂且掌管西凉铁骑,随时出城奔袭丁原。”李儒回道。
    华雄?罗贯中吹嘘他是个猛将,但史上却是不显,不过既然李儒举荐那就应该有几分真本事的。
    虽然对所谓的出击不置可否,但董卓还是点了点头,算是呐了李儒的意见。





    第一卷,起兵河东 第三十章 西凉贾诩(冲榜求票票)
     更新时间:2009…6…20 15:51:45 本章字数:2499


    洛阳本是繁华之都,却被一连翻的混乱搅和的乱七八糟,不仅街上行人稀少,连那些本门庭若市的高门大族门前都稍嫌冷清。
    往日那些走街斗狗的浮夸子弟更是一个个不见了踪影。
    倒不是洛阳城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而是董卓那个魔王显威了,没看见城东那座车骑将军府中那个凄惨样吗?
    血都流出了府门,惨叫声几乎响了一夜,可怜何苗也算是大汉朝有数的高官,硬生生的被人剥皮拆骨,全家鸡犬不留。
    不仅如此,死后的头颅更是当猪头用。由董卓亲自主持,在何进的大将军府内,大摆祭坛,来祭奠那个死的冤枉的屠夫,大将军何进。
    啧啧啧,又是祭酒,又是礼乐,那个热闹啊,让整座洛阳城的百姓硬是不敢入睡,怕这一睡,就会稀里糊涂的被勇悍的西凉兵给杀死在梦中。
    不过,董卓纵兵杀何苗,大肆祭拜何进却是利大于弊,不仅震慑了满朝文武,也大收原何进部下之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百姓永远都是这个时代的最下层,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人,等到董卓彻底的稳定下司隶的局势,使得民生丰足,还可能会得到歌功颂德呢。
    而城外的丁原在董卓全城紧闭之下,望城墙而欲穿,无计可施,就是现造攻城器械也得几日功夫。
    因此这些天的董卓可谓是春风得意时,偶尔处理下紧要之事,或读书,或观歌舞。端端的轻松惬意。
    但今早却的一件坏消息却让董卓的眉头拧成一团,李儒病了,虽然关键时刻可以说是过了。
    李儒也算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用计使得他的地位得以稳固,并且稳步上升,但却并不代表李儒再也没了可压榨的能力。
    李儒是女婿是心腹,也算是他手下的一个半文人中的一个,不仅要出谋划策,还要监视那些朝臣们的一举一动,以防备那些人的偶尔小动作,做用不可谓不大。
    另半个自然是允文允武但都是半吊子的李肃了。除了勉强能带带兵,偶尔处理下一些政务,压根就没太大用处。
    李儒这一病,算是把董卓在朝中的眼线一网打尽,到了今天,董卓才得以正视这个问题,他手下的文人实在是太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