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济道“某十分惭愧,不过二十九名,虽可以入得国子监,但却不够外放做官了,也不能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打算去考郡武试。”
孙处约道“以来兄之能,如是入行伍,前途胜我等十倍。”
来济听了哈哈大笑,丝毫没有因为没有名列前茅而懊恼。崔家五少爷看着这三人得意之情,脸皮微跳,心底不由羡慕嫉妒恨。
这时来济看向崔家五少爷道“崔少爷,你还在等什么,这次我们看了,三十名内似乎没有你的名字吧,武试的名单上也没有你的份,不论是外放做官,还是参加明年的会试,就是国子监你也没办法入啊。还是回去多读两年书吧。”
五少爷脸皮一跳,牙齿咬得紧响。
“哼。你们说得我就信,走,我们看榜去。”当下对方重重甩袖。家仆连忙给他备上马车,急匆匆地离去。
见五少爷走后。
张文瓘对孙处约道“方才我在那人面前,是长你面子,但我想你在郡内做官有什么意思,清河郡虽大,但是比得上幽京,洛阳,就格局太小。幽京洛阳才是天子所王畿在,我们兄弟二人明年一起去幽京考会试,入中枢做官,那才是真正的鱼跃龙门啊。”
ps今天还是三更,向大家求推荐票,月票,订阅,什么都求。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上吧,谢谢大家。
2014…8…15 1347338518181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议(第二更)
身为同窗,张文瓘一脸诚恳对孙处约提出邀请。
张文瓘道“我知道孙兄家境,这样去会试的开销,我一切替孙兄出了如何,你不要谢我,你中郡试后,来奉承你的人还少吗?我不过先走一步罢了。”
“哈哈。”三人一并大笑。
孙处约道“多谢张兄好意,但我不比张兄,衣食不愁,能在一郡为官,我已是很满足。我家境贫寒,没有时间耽误,想早点踏上仕途。明年参加会试,若是不中,只能回国子监读书,要么再等三年考下一次会试,要么只能在国子监两年肄业后,外放为官,这就差得远了。”
来济道“我觉得孙兄说的有道理,郡官嘛,虽不必入中枢为官,但是在哪里不是作官,眼下朝廷正需要人才,与李唐抗衡,孙兄说不定早作几年官,日后前途反而更好。”
“多谢来兄金口。”
张文瓘道“孙兄想清楚就好,你知道无论如何,我都是支持你的。”
孙处约道“日后,青云之路,我要靠两位兄长提携才是。”
张文瓘笑道“说什么,大家相互提携才是。走吧。”
三人正要迈步而行,孙处约突然停下脚步,但见其舅舅索在一边。
孙处约道“舅舅。”
舅舅道“侄儿耶,你终于出息了,以往舅舅是对你打骂,对你尖酸刻薄了点,但你千万莫要在意啊。”
孙处约正色道“舅舅哪里的话,我自幼丧父,要不是舅舅你扶持,照拂我们母子,哪里有得今日。况且若非舅舅那一番激励,我也怎么有今日。侄儿要先感谢舅舅才是。”
舅舅听了一脸惭愧道“你不要怪我就好了,还谢我做什么。”
孙处约笑了笑道“舅舅,你先辞了这管事之职。我若是外放为官,头三名最少也可以到地方州县内,任一曹吏,不用从书办做起。大赵法度,曹吏可以自募一名书办,舅舅你就来帮我好了。”
舅舅听了喜道“书办,这么说我也在衙门吃公门饭了。”
“正是。”
舅舅当下十分高兴道“好啊。我先告诉你娘这好消息,早点回家,舅舅和你娘要为你庆贺一番。”
舅舅走后,张文瓘看向孙处约道“孙兄,贫不夺志,贵不忘本。在下佩服。”
孙处约笑道“别给我戴高帽子了。走吧,该去郡守府答谢郡守了。”
“是啊,之后我们找个烟柳之地,好好闹上一闹。”
“太好了早等着张兄,这么一番话了。”
“不行啊,我还要回家,见过娘。”
“改日吧。不差这一时三刻。”
三人嘻嘻哈哈的笑声远远传来,少年得志,金榜提名对于三位初涉官场年轻人而言,最是喜悦不过。
几十年后,已从赵国宰辅之位退下的孙处约,回忆起这一日时,仍是感慨不已,并留书记录此事。大意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孙处约所攥之书,众人传阅,一时洛阳纸贵。
幽京临朔宫。
李重九正在殿内批改奏折,下面姬川。虞世南,张玄素三人一并候立。
李重九对三人道“中书省,尚书省这一次合议,对于尚书左仆射和吏部尚书的人选。可商议出来了吗?”
姬川当下奏折递了过去,李重九将奏折取来看了一遍,将奏折丢在一旁道“这就是你们商议的最后决定吗?”
“是,陛下。”
李重九将奏折丢于桌案旁道“奏折上请王珪升任尚书左仆射,卢承庆为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由礼部尚书高徐道升任,吏部尚书由工部尚书赵何然递进,工部尚书由工部侍郎何稠迁至。”
姬川道“陛下,这是尚书省八座,与中书省议定的,陛下可觉得不妥。”
李重九口气稍缓了一些,却肃然道“你们荐举贤才是不错,但这份奏折大有问题,卢承庆方才已向我提上奏折,说不愿意进尚书右仆射之职。你们推举人才前,都不会事先询问当事者的意见吗?这简直乱来。”
李重九微微动怒,三人皆一并低下头。
虞世南道“陛下息怒,既然卢亚相不肯,那么就换其人就是了。”
李重九道“这恐怕其中别有蹊跷,你们不必说了,朕决定在今日午朝商讨此事。”
临朔宫外,百官的车马陆续而至。
大赵法制,七品官吏配马一匹,五品以上官员,朝廷才给配有马车一辆,马两匹,车夫一人,马夫一名,以解决官吏出行的问题。
临朔宫午朝,都是五品以上官吏,故而宫前车水马龙。众官吏缓缓步至殿外,按班站好,解剑脱履进殿。众官吏各按班次站立。
“陛下驾到!”
内侍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内。
百官们向龙椅方向下拜。等了一会,就听到上首一个清澈声音,平身。百官们齐呼万岁后,这才起身。
李重九将腰上长剑放在侍卫的手中,坐于龙椅上道“今日召集大家来是商议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就任之事。之前奏折朕看了很是失望,所以朕将他否了,现在重议此事。”
赵国没有门下省,所以作为皇帝李重九有一票否决权,但凡中书省商议的决策,李重九不认可,就可以驳回再议。这样是权力制衡中,决定权要大于建议权的体现。
现在李重九这么说,百官都低下头,作为天子李重九有此大权,众人无人敢说不是,否则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对于李重九而言,为何不满意他这份奏折呢,很简单,这项任命破坏了权力平衡,得利最大的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涿郡赵氏,渤海高氏。而将其他势力都排除在外,如果放任他们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小的权力圈子,进而结党,甚至挑衅皇权。
保持均势,是历来皇帝的做法。
李重九道“此事朕不放在内部商议,而是放到朝议上来议一议,你们无论官职尊卑尽管可以发言。”
“微臣有话说。”
众人看去是户部尚书林当锋。
“讲。”
林当锋道“微臣以为魏府台于幽京牧守多年,恪尽职守,微臣推举他为尚书左仆射。”
2014…8…15 1927138520303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议和(第三更)
大殿上宫灯明亮。
赵国众臣们都是垂下头,殿内寂静一片,数人的袖袍轻轻的抖动着。
林当锋保举魏征后,魏征一声不吭,默然站在大堂上。但见现在的魏征,双鬓已是白发早生,双手交叉覆于官袍。赵国上下谁不知魏征办事勤勉,将幽京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谁也都知道,前一次在朝议上,魏征公然顶撞李重九,反对疏通永济渠,赌气的三日称病不出,最后温彦博亲自上门去请,这才请动。
林当锋的提议,李重九会拒绝吗?众臣心底揣测着,没有人应声,也没有出反对,众人都在等着李重九的决定。
李重九目光扫过殿内,当下毫不犹豫地道“朕认为可以,诸卿有异议吗?”
众大臣们终于一阵骚动,大家交头接耳一阵,一人出首道“魏府君在幽京牧守一方多年,百姓都称颂其德,幽京牧守如此之重要,我看非魏府君不能担任,换其他人恐怕难以胜任。”
这人的意思,虽没有明说,但也是反对的。
李重九看向那大臣道“正因为魏府君能力出众,故而才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幽京府需要他,但大赵三十郡的百姓更需要他。幽京府牧守的人选,朕自有定夺,稍后再议。”
“微臣失言。”对方当下低头退下。
“还有异议吗?”
这时王珪出首道“魏府君,办事公允,在微臣之上,微臣愿辅助魏府君处理好尚书省的。”
好一个能见风使舵的王珪,李重九看向王珪道“尚书省左右仆射,就是朕的左膀右臂,你们二人相互团结才是,没有谁辅助谁的。”
“是,陛下。”
连王珪都这么说。当下左右大臣们都没有再言当下一并道“我等谨尊陛下旨意。”
“好,即日朕就下旨以让魏征,迁至尚书左仆射。”
“微臣叩谢陛下。”魏征朗声言道。魏征老臣,升任尚书左仆射也是实至名归。
“微臣愿意保举清河郡郡守崔君素为吏部尚书。”说的是谏议大夫卢齐卿。
卢齐卿是出自范阳卢家,原本也与高,赵两家都是涿郡的士卒。卢齐卿既然表态就是说明,卢家支持清河崔家上位。
李重九笑了笑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微臣以为不可!”说话的是赵何然。果真提议崔君素上位的意见。遭到了高,赵两家的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外官岂能入中枢,崔君素是刘黑闼的降臣不说,人年纪又大了,怎么能为吏部尚书。
众臣商议一阵,李重九道“既然如此。崔君素不可为吏部尚书,改迁幽京府牧守。”
此言一出,满堂官员都是惊愕。温彦博,魏征把握到李重九的意思,顿时双目一亮。清河崔家在清河郡势力根深蒂固,之前李重九新破刘黑闼,任命崔君素为清河郡郡守也是权益之策。
现在局势稍稳。李重九决定在清河郡插入自己的钉子,同时为了拉拢崔家,让崔君素晋为幽京府牧守,崔家不仅不会怨怼,反而会感激李重九才是。
当下有人反对道“陛下幽京府牧守乃是从二品之职,但清河郡郡守不过正四品,连升三级,此不合法度。”
李重九道“这朕知道。大赵今日有三十多郡,朕不可能再以一郡一郡治理天下,并郡为府之事刻不容缓。之前不过只有两府,故而授予从二品,以后增扩为五府,十府,朝廷不可能有那么多从二品官职。所以将各府牧守降为正三品。次于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与中书侍郎平级,却高于六部尚书。”
崔君素连升两级的也算正常范畴。何况他背后清河的崔家又势力那么大,众官员不敢再有异议。
最后就是吏部尚书了。李重九道“吏部归于尚书左仆射管辖下,不知道魏爱卿对于吏部尚书有什么人选?”
换做他人可能为了避嫌,不会有发言。但魏征自持公正无私,所以他倒是没有这点芥蒂。魏征言道“微臣没有什么太好人选,只是吏部尚书关系重大,微臣觉得可以启用卢齐卿,周旭为吏部侍郎,辅助微臣处理吏部之事。”
李重九点点头,让卢齐卿加入吏部,也算是对卢承庆,范阳卢家在此事中审时度势的一种奖励。
朝议之事,就此敲定。
就在这时,鸿胪寺卿裴矩突然禀告道“陛下,李唐派从关中派使者前来,已在鸿胪寺住下!”
“所谓何事?”
“似乎是议和!”
这一次出使赵国的使者是李唐使者刘弘基,刘政会。
临朔宫中,在赵国官员带领下,刘弘基昂然在前,一旁刘政会稍滞后一步。
不久二人来到殿内,只有李重九与数名官吏在侧。
裴矩向李重九道“这二位就是李唐使者刘弘基,刘政会。”
刘弘基与刘政会毕恭毕敬地行参拜之礼。
李重九笑着道“洛阳一别,没想到今日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刘弘基道“赵皇陛下别来无恙,我也是高兴,陛下这一次命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