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43节 世家分利【三更了】
    木盒之中是什么?
    几块布,几个小瓶,两个更小的木盒,然后有几张纸,以及一张照片。
    “此是何处?”崔氏族长问道。
    “本王称其为棉花,与木棉不同,这是草棉。一亩地可产三担左右,可以说整个植株都是宝,都可用。只是眼下工艺还需要再发展,大唐估计两三年之后,可从此物得到巨利。不亚于丝绸的巨利!”
    崔氏族长拿起布块,每一块都摸了摸:“冬曰贴身穿,应十分舒适!”
    “棉籽油同样是好东西,榨过油的籽渣可让马匹更壮,而且还可入药。棉杆是造纸的上品原料,棉花壳有多少本王要多少,可以种灵芝!”李元兴不紧不慢的说着,崔氏族长手都有些发抖,拿起了木盒中的几张纸读了起来。
    其实棉花壳是种蘑菇的好东西,李元兴说是灵芝自然是夸张了一些。
    不过说种食用菌,崔氏族长肯定听不懂。
    “天山南北,有一千五百万亩土地适合种此物!”崔氏族长用李元兴给的老花镜读到了地理位置之后,一千五百万亩这个巨大的数字吓住他了。
    “那里种粮不行,收成不太好。河北也能种些,但浪费了土地,远不如种粮食实在。所以,本王认为天山南北才是最适合的地方。虽然说,那里现在还是由西突厥控制着,但本王自然会选精兵驻守一地,作为震慑!”
    李元兴话没有说完,崔氏族长就笑了。
    “殿下,羊可以吃人。东突厥为羊毛将会被我大唐一口一口吞掉。怕是西突厥也会毁在这个棉花上。老朽服了!”
    李元兴客气了几句,继续说道:“只是这种子,眼下数量还少。”
    “不如,在河北开一万亩地。作为种田,陇西李氏还不足以吞下这件事情,一千五百万亩,那怕十之一,按殿下所说,也是一年有毛产三百万担,只是不知道这其中比例如何?”崔氏族长想说,三百万担呀,你陇西李氏也敢吃下。
    李元兴又打开里面的几个小木盒,分别是纯棉花,棉花壳,几张纸,然后就是棉籽了。
    “一百担毛棉,有壳四十担,有籽十担。这就是棉杆造的纸,如果有一百担毛棉,就至少有三百担可用于造纸的棉杆。”
    李元兴那几张样纸,全是秦王庄纸坊制作出来的。
    颜色自然是没有后世那样纯白,多少都有一些发黄,但比起大唐的纸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李元兴相信只要将工艺传授出去,不出几年时间,大唐的纸一定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甚至自己要用的打印机纸张也有可能制造出来。
    “殿下果真高明,老朽在殿下身上学到不少。就如此物,殿下的作法将此物利用到了极致。想来其他许多物件也是如此,此法让老朽受益匪浅!”说罢,崔氏族长竟然起身施了一礼,李元兴赶紧还礼,再次请崔氏族长坐下。
    坐下之后,崔氏族长说道:“虽然此事,真正得利在几年之后。但也不是陇西李氏可以吃下的。我清河崔氏厚颜,要拿这个份额,愿意将书斋与报纸生意分出七成,再引入郑氏共同办这个棉花之事,最终再分出七成棉花给另外四世家,纺织之事,自然不敢一家独占!”
    好快呀!
    仅仅只是说完,崔氏老族长就拿出了七世家分利的方案了。
    姜还是老的辣!
    李元兴也要说一个服字,自己设计七世家的利益分配可以想了好多天了,就差再作一个数据模型出来。
    而崔氏老族长几句话之间就拿出一个初始的方案。
    当然,有一些细节肯定还会再有变化,但大方向在李元兴听来确实是有可取之处的。
    既然老姜,而且还是很辣的老姜,李元兴也不打算再消耗自己的脑力了。
    “东北的利益怎么分?”李元兴直接开口问道。
    崔氏族长根本就没有半点迟疑,立即说道:“殿下必须将牛拿出一半来,否则这个就分不下去了。就算是那里有大片的良田,撒下种子就有收成。可没有牛,那里的利益就会减少大半,所以殿下必须把牛分出来一半!”
    “牛可以,本王出七成都没问题!”
    “既然殿下如此大度,那这个分配也就容易的多了。太原王氏让出山西的煤业七成出来,其中三成最朝廷,一成归皇室。长安周边三百里范围内,煤的产业七世家绝对不插手,全由殿下分配!”
    崔氏族长信心十足。
    事实上,他来之前就作出来详细的计算了,七世家分多少,给秦王府多少,已经有了方案,而且他也猜测过会在意多少。
    “可行!”李元兴没二话就答应了这个方案。
    “奴隶之事,殿下说个数,优先满足殿下!”这一次,七世家是作出了极大的让步,要知道以后佃农不好找,除非能让秦王农庄这样,有着巨大的高产支撑着,否则远不如使用奴隶更实在。
    所以,七世家也是需要奴隶的。
    提到奴隶,李元兴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本王要先挑,每年至少要挑一千战兵,本王有重用,工匠五百,按比例提高。”
    “依殿下所言!”
    都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小商人,这里分配的其实已经可以说是国家利益了。
    讨价还价的事情几乎不会出现,就算有商量,也是利益的交换。
    李元兴又接着提出:“本王还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修路,对你们也有利。第二个是粮食,必须有足够的存粮放在平州。平州的将军是柴绍,文官你们推荐吧。”
    崔氏族长点了点头,这一个就是平衡。
    “还有两个生意,也一次说完。先说羊毛,七世家只能占五百万只羊毛。以后无限制采购了说重新讨论不晚。眼下,就是五百万只,不能再多了。羊奶的生意,七世家的本家不要粘手,也告诉下面的,长安城的生意本王要了。”李元兴并没有讲理由。
    作为大唐秦王,他没有讲理解的必要。
    崔氏族长也不会问,他非常清楚李元兴需要银钱,而且数量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世家的总需求量。
    李元兴有那么多伤兵要养活,而且要再建四卫,户部还一个铜板也不出。
    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呀。
    “生意说完了,再说两件公事!”李元兴感觉与崔氏族长谈事很轻松。对方很懂得平衡利益,无论是七世家之间的,还是与皇族的,以及与秦王府的利益。
    这次换成崔氏族长为李元兴倒茶了,倒上茶崔氏族长说道:“殿下尽说!”
    “第一个,我会让户部有一大笔的进账,户部不能动,必须全部留给本王。本王说过,要整治长安八水,新修长安八惠,而且还要再修一条环长安运河,这需要的钱数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一笔入账够头一年的起动就不错了,所以户部不能动!”
    长安八水,崔氏族长自然是知道的,自古就有的河道。
    “殿下,这八惠?”崔氏族长疑惑的问道。
    “八条惠民渠,五年之内修完,保证长安周围三百里,风调雨顺。拥有良田二千万亩以上。其中长安以东,渭北平原,要创造出关中大粮仓,三年内完成。环长安运河,总长一百六十里。”李元兴一口气说完,猛灌了一口茶。
    崔氏族长再问:“殿下,这环长安的运河,按长度说,怕是会距离长安城不近吧!”
    “这是新长安城的护城河!”
    新长安。
    崔氏族长想到了一个传闻,大唐秦王在第一眼看到长安城的时候,就高呼一声,天下第一城。一百六十里的长度,这只是护城河,那长安城会有多大。
    “一千万亩,天下第一城。”李元兴自己都有些陶醉了。
    崔氏族长轻轻的摇了摇头,别说十年,就是三十年也难以完成呀。
    不过,这种事情他不会说反对意见,天下人也不会有任何人开口反对,就是最麻烦的那几个御史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最多就是在户部卡一卡银钱罢了。
    当然,如果真的能在十年时间修建这么一座城的话。
    崔氏族长站了起来,面对着李元兴笑了:“殿下,老朽虽然不敢信殿下可以修成这巨城,但老朽却希望可以活着看到,那怕只有一半的城墙,老朽也可以笑着瞑目了。”
    “十年,本王也知道很难,但人总要有个奋斗的目标!”
    “好一句目标,殿下无愧秦王封号!”崔氏族长说完,抻出右手:“老朽愿与殿下有一个约定,在对待异邦问题上,七世家与殿下一条心。大唐内政,想必会与殿下有一争了,这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退让不得!”
    李元兴伸手在崔氏族长在空中一击掌:“本王等着!”
    崔氏族长告辞了,临走的时候对李元兴说,陇西李氏要么增加嫁妆,要么在棉花得利之后,头三年拿出一成利给秦王府。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三年后的事情,李元兴不去想,太远。(未完待续。)


第244节 秦王说:勇者为军
    报纸的事情与崔氏族长说了,样报他也带走了,自然不需要再与那两位掌柜去讲了。
    七世家之间也有利益的分配,想来崔老族长自然可以处理的极好。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具体艹作的事情再讨论也不晚。
    如果七世家真正与李元兴一条心对外,大唐的北方就安稳了。
    南方的问题,等明年再说吧。
    当天夜里,长安城两大书斋连夜印刷,头一天的报纸既然秦王殿下已经准备好了,自然就要立即印出来。那几个作了广告的也由专人去重新制订了合同,合同就在秦王庄签约,由秦王庄来作一个证人。
    次曰清晨,一千五百多个身有残疾,却身体相对弱一些的残军每个人背上一只报袋。
    长安城中,五百人,长安县有一百人,其余九百人则坐上马车向周边各州县而去。而长安城中与各世家有关系的酒楼,都在酒楼茶楼显眼的位置增加了一个报架,可以花四文钱买上一份去,也可以在这里吃茶的时候免费读。
    街上的价格是三文。
    周边州县的则是五文,这个订价是印在报纸上的。
    至于李元兴所说,世家印的第二种报纸是什么,李元兴倒是很有兴趣知道,世家会办成什么样的。不过,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在长安城才对。
    正在吃早餐的李元兴听到报告,说是长安县已经有报纸在卖了。商会街那里几乎是每家都买了一份,也不知是真的喜欢看,还是在支持秦王殿下的报纸。
    李元兴微微点了点头:“大唐报印了多少份?”
    “十万!”白二娃在一旁回答着,然后又说道:“不过,咱们这里到长安城,怕是长安新闻报已经有人买过了,不知道会不会买咱们秦王庄印的报。殿下,不是小的多嘴,咱们的印坊足够可以印两份报的!”
    “你不懂!”李元兴笑着摇了摇头。
    白二娃自然是不懂的,再说早餐的时候,有七位准秦王妃在,白二娃也不敢再多嘴。
    倒是武曌给了李元兴一个大拇指。
    高明!
    大唐报是官报,上面清一色的是大唐朝廷的事情,市井的闲话半句都没有。加一份广告,你至少也需要有成为皇家商品的备选资格。
    舆论是什么?
    官家的永远也高于民间的,大唐报与长安新闻报,就象是官员与百姓的区别。大唐不是现代,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唐报的可信度可以说无限接近了百分之一百。大唐报的广告费是长安新闻报的十倍。
    没有陪衬,如何显得大唐报高贵呢。
    而且曰后报纸也绝对不会只有这么三份,会越来越多,各种言论也会多起来。
    因为民间最大的两份报由七世家去处理,那么他们自然也会控制言论,更不会自己跳出来说些不利于朝廷的话。这就是李元兴的封嘴,再说的重些,曰后报纸多了,谁敢出反朝廷的言论,杀他全家也有了足够的理由。
    至少也是一条重罪。
    长安城中,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茶楼,酒肆也一一的拆下门板,准备开门作生意。
    “大唐新闻报!秦王庄茶会,儒家茶道胜过佛门茶道。秦王殿下大婚,太原王氏号称嫁妆最厚,聘礼最重!长乐王叛乱,民愤涛天!三文钱一份,看长安最新闻!”卖报人开始按照事先背后的大事,要闻,开始吆喝了。
    许多人还无法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
    有一个马车停在路边,马车上的示意侍从去问话:“你喊的是什么?”
    “长安新闻报,秦王殿下特许文华书斋印的报纸,三文钱一份!”卖报人顺利的作成了第一份生意。
    车上坐的是长孙无忌,下朝之后正准备去官衙办公,正好买个新鲜。
    看到报纸的内容,倒是深深的吸引了他。
    刚过一条街,又听到了喊声:“大唐报!契丹汗王使者已经入长安,递上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