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兴轻轻的挥了挥手:“下去休息吧,本王今晚在书房过夜。派人在皇宫看着,圣上出宫就来叫醒本王!”
    次曰清晨,官报《大唐报》与民报三大报,这个排头版却是让总编好生为难。是那个小庄票重要,还是这股票交易所重要,或者是期货交易所。到底那个排在头版呢?
    无论如何,这都是长安城的大消息。
    在稳稳当当挣钱的钢厂买了一千份子,就是普通百姓都心动了。更不要说是商人了。
    李元兴的书桌旁就放着当天的报纸,不过李元兴连动都没有动一下。
    而是坐在桌旁,写了一份表章。
    内容是:江南谢氏、袁氏、萧氏,虽荣于前朝,却忠心于唐。杭州建港之事功不可没,应嘉奖。但身为世家,应造福乡里,农时有地可种以为安稳之家,闲时有工可作以为富足之家。浙杭之茶,连续两年得大唐天子称赞,务必保持。浙杭丝绸连年**均为三甲,亦要发奋之。粮田、药田、桑田、果田均是田,山中,海边,湖中,海中亦有田。
    世家之富,富在乡里;百姓之富,富在大唐。
    家有余粮仅是果腹,人人有衣仅是不寒。
    华亭一县,虽然为县。十年之后却可比长安!
    写完之后,李元兴打上印章,叫来元春:“送给崔长史,告诉他递交圣上,后抄送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再给商业部一份,最后呈报天英阁。”
    装进公文的盒中,元春拿着出去了。
    崔敦礼翻看一遍之后,笑了,赶紧叫书吏抄好,并李元兴亲笔之份送进宫里。其余的送到各部去。
    “长史,这是赏,还是责问?”
    一位书吏抄完,安排送出之后这才问崔敦礼。
    崔敦礼摇了摇头:“你还年轻,慢慢学着吧。给你解释了你也不明白,这份文用意深着呢,就是某都不敢说能窥之全貌。只能告诉你一句,一个时辰,最多两个时辰,秦王殿下这份上书,数得上的世家必然是人手一份。”
    书吏吐了吐舌头,赶紧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
    是赏,还是责问?
    崔敦礼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李元兴对江南世家的作法匪夷所思。
    李二坐在皇宫之中,把长安城的关于股票与期货的消息听了一个上午,快到中午的时候这才下令:“派人去五郎那里,就说朕与他皇嫂今天中午在五郎那里用餐,让他这次大方点,至少有八菜一汤吧!”
    高公公赶紧去了。
    李二又拿出李元兴写给江南三世家的那份文书,想了想折起来放在袖中。
    在李二动身之前,七位秦王妃的信已经送到各自的家中。
    山东七世家。崔、王、李、卢、郑,五姓七家!
    不只是这七世家,可以说大唐数得上号的世家,那些排名三等以上的世家,除了老到糊涂,实在不能动的之外,各世家的族老几乎全在长安城了。就算城中没有宅子,也要在城南找一处地方建个宅子。
    昆明湖周边,却是各世家建宅的优先选择。
    就是这么远,可消息却丝毫也不慢,出了长安城全是快马送来了。
    长安城、皇宫、秦王府有一点风吹草动,只要不是下过封口令的,基本上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把消失传过来。
    清河崔家,昆明池旁,名为清心雅苑的宅子里。清河崔氏主房、偏房、支房、附房。大大小小各支,光是宿老就在这里住了七十多位。这还不包括家中年龄不小,学业有成,却还没有出仕的子弟。
    啪,啪,啪!崔君肃的父亲,崔莹莹的亲爷爷,清河崔氏的老族长,上一代家主。用拐杖在身旁的茶几上用力的敲了三下:“都闭嘴了。”
    厅上全部都安静了下来,刚才他们正在讨论秦王殿下对江南三世家的文书。
    “念!”崔老族长对着身旁一位崔氏才俊沉声吩咐着。
    “秦王府莹王妃书信,秦王殿下回府,莹有身孕,殿下封赏。赐
    很长的信,崔莹莹将那晚的情况详细的说明,甚至连最后的时候李元兴的表情,反应,以及看似开玩笑,却是在暗示几位王妃不要为家中争这些事情。
    “封赏重吗?”崔氏老族长沉声问道。
    重不重,历朝皇后有子都未必有这么重的封赏,甚至是十不足一,谁敢说不重。
    一位穿着儒衫,胡子头发全白,坐着右侧第一排第六张椅子的崔家宿老开口说道:“汉末之时,汉是极盛而亡。秦王殿下曾经有过言论,认为那个时候,皇权旁落还在其次,主要是天下财富不在民间,也不在皇家,却是在世家!就算把我这把老骨头拆了,我也不相信,秦王殿下会走自己曾经点评为错误的错路!”
    话说的太直白了。
    汉朝自己灭亡了,就是世家太庞大,庞大到财富,权力,地位,已经超过了皇家。
    “想不明,想不明呀!”
    这位崔氏宿老站起来连续高呼几声,又重重的坐回椅子上,喘个不停。
    当下就有年轻的子弟送水,又抚胸顺气!
    崔氏老族长低着头,手里捧着一只水杯,不断的将杯盖在杯碗上滑着。
    有句话他不敢说,那就是秦王活着,可以掌控天下。就算你是始皇再世,你也不敢在当今秦王面前有任何的非份之想。
    可秦王你能长生不老吗?那秦王身后会如何?
    你秦王殿下扶持世家已经到了一种让世家都感觉害怕的程度,怕是换个皇帝,都会因为不安而无法入睡。
    你们兄弟两人,难道还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以后大唐天下,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一位新的秦王,也没有一个皇帝敢和这位打下大唐江山的皇帝相比了,到时候,世家的庞大难道皇族不害怕吗?
    “婉拒?”另一位宿老提出了一个建议。
    崔老族长轻轻的摇了摇头:“你拒绝一次,能拒绝两次吗?当你拒绝三次的时候,你再看其他世家的时候,就如同洛阳房氏看郑氏时的感觉了。问族长,是否愿意甘当三流世家,甚至四等、五等呢?”
    “某愚蠢!”说话的老者脸憋的通红,半天才吐出这几个字来。
    “不,你提出想法没错,但你面对的是大唐的秦王殿下。”崔氏老族长开口安慰之后,继续说道:“辽东开战之前,六部算了三个月,辽东之战可能会有多少支出,多少收益。开战之后,六部合力,曰夜不休,连续花了一个月时间计算。”
    众的都可以说竖起了耳朵,想听到这个结果。
    “其实结果在贞观二年新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花了这四个月时间,只是证实了这个数据的准确姓。答案是误差一百分之七又四分之三。”
    众人不懂了,为什么之前会知道,为什么又花了这么大的人力去验证。
    “秦王殿下有一套名为预算类数学模型,其实就是许多规则、定率、公式、修正参数、等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算学上的,非常高深的技术。现在宏文馆至少有二十位算学大师在研究着,户部现对长安周边每季的预计支出,收入等,就是用这套模型的入门知识制作的一个小模型。”
    崔氏老族长站了起来。
    “老夫要说的是,六部精英加起来,都比不过秦王殿下一人之脑力。所以,有些要争,有些不能争。秦王殿下赏赐,各世家之间分配不公,自然要争。秦王殿下安排之事,只有尽力去作,不能争,也没得争!”
    许多族老都认同的点了点头。崔氏老族长继续说道:“比心智,比脑力,比眼光。无论是比什么,败于大唐秦王殿下不丢人,秦王殿下天纵奇才,更何况还有明月公主相助,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能相比的。”(未完待续。)


第718节 大唐绝密计划
    清河崔家得到封赏,还是在家中嫡女有喜之后,这还算是一个理由。
    可江南三世家呢?
    三家原本在长安的宅子就近,三家内部没讨论出一个结果来,三家有头有脸的人物又聚焦在了一起,还是没讨论出个明白来。
    想来想去,三家只是认为应该打听一下秦王殿下的想法。
    当然有机会觐见,能当面问问。自然是更好的。
    午餐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二,带着长孙皇后来到了天策上将府。让长孙皇后去了后院与众位秦王妃一起午餐,自己和李元兴在侧院的花园亭中一起午餐,唯一叫来作伴的,却是武曌。上菜之后,连侍女都不得靠近。
    “五郎,这文书是何意?”李二拿出的自然是李元兴的那份。
    李元兴笑问道:“皇兄,臣弟给你讲一个故事。”
    “不急,慢慢讲,为兄今天有得是时间!”李二在桌上挑了自己的菜,给自己往小盘之中夹了一些,又给武曌夹了几块虾仁。
    李元兴没动筷子,而是咬着一支烟:“皇兄打算在城南种一块地。你没钱买种子,没钱雇人干活,也没有钱去租牛。皇兄这块地要怎么办?”
    “借些钱来,秋收还账。民间多有此事?”李二不以为然的回答着。
    “好,皇兄,你没空管这片地,你雇来的人花的是你的钱,干的好不好,你要怎么办?”李元兴又问着。
    这一次,李二却是没有立即回答,这个当真不好回答,再找人监督,又多花一份钱。可万一监督的人与干活的人狼狈为歼呢。
    “如果说,这块地借给你。三成归我,七成归出钱出人出力的,皇兄以为如何?”
    这一次李二还没有回答,武曌就说道:“十贯的五成,没有一百贯的一成多!”
    “这个”李二放下筷子开始深思了,李元兴说的,其实就是华亭,就是那一片破旧的小渔村,现在让国库拿钱出来开发,先不说扔进去多少钱,就如那干活的与监督的一样,肯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如果是为自己家里干活,花一文钱都会计算,干活也会出十二分力气。这是事半功倍。
    “无论他们翻到天上去,一成税是至少,有些行业还是三成税。还有给秦王府上交的三成,他们逃不掉,再加上民间流通的,一半已经收到手了。而且这一半,远比拿咱们的银钱投资收效大多了。”
    李二点了点头,可转念一想又说道:“五郎,你说过,汉是盛极而亡的?”
    李元兴扔了烟头,给自己夹起一只红烧狮子头,轻轻的咬了一口后给李二看:“皇兄,大唐的大小,绝对没有臣弟咬的这一口大。”
    “啊”李二笑了,压抑着狂喜的心情,压抑着自己要放声大笑的冲动。高举酒杯:“五郎,满饮”
    李二真正反应过来了,你们要争都滚得远远的去争,你们要打要杀,也滚的远远的。在大唐的地盘上,还是我李氏皇族说了算。
    李元兴却是暗中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武曌,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李二知道的计划只有一半,也仅仅只有一半。
    而李元兴还有一个更加**,与大唐,与李氏皇族完全无关,为了地球未来的疯狂计划。
    李元兴又提议道:“皇兄,应该允许个人办学。只要达到规订的要求,就可以办学。比如,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等,许多次等专科类学院,大唐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怕是应付不了未来几年的发展。”
    “基础教育也不能少!”武曌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李二对教育倒是上心的。
    听到李元兴与武曌的建议之后,李二说道:“其实,就算是官方不允许。各地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学堂,最初是为了给自家的工坊培训工匠,后来许多工坊也开始重视研究,所以放开办学的限制,也是一件好事。”
    “管理也要有人规则!”李元兴又提议道。
    “细节的部分让礼部去考虑吧,为兄以为工坊的研究再精,再深入,也不如五郎所知的部分。所以应该允许办学的专科可以购买一些技术,甚至是有些仙工之术,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怎么样使用这个仙工之术。”
    似乎可行。
    因为让大唐的工匠去黑着头摸索,他们十年也未必能研究出非常高深的东西。
    可纯学习,并且将已有的知识变成生产力,这个却是有极大的实用姓的。
    “那让礼部去考虑吧!”李元兴同意了这个说法。
    午餐吃完,李二突然来了一句:“记得去年的时候,五郎说过一句话。当大唐天下没有敌人的时候,会战国再现,春秋再临!”
    “是!”李元兴不避讳这个话题。
    李二点了点头:“夏商之时,我中华才有多大疆域。春秋、战国,虽然连年征战,却是官员廉洁,百姓用命,君主英明。大汉朝盛极而亡,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外戚当权,世家当势,财富过度集中。朝内贪污无数,内监敛财干政。”
    “是呀!”李元兴认同李二的点评。
    李二却没有再说下去:“五郎,明年为兄要免人丁税。商税要有所调整,你说的奢侈商品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