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岚姗焦急的等着,可来的却不是李元兴,只有一张纸条。
    纸条的内容是:我不能,因为她们在看着,相信医官。
    不能,好一个不能呀。李岚姗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伤感,让秋香把纸条在烛火上烧掉。心中的紧张反倒少了许多,李岚姗明白只有靠自己了。在大唐享受着荣华,却无法让自己心爱的人陪在自己的身旁。
    或许,这一切都是公平的。
    听闻,新罗、百济千挑万选的两位公主已经在接受大唐的礼仪教育了。
    新罗与百济的贵族们正在拼足力气,希望可以保障这两位公主嫁入秦王府,那怕只是侍妾也行,只要能进秦王府。
    李元兴坐在书房之中,手上拿着一本书。
    可他却没有注意到,书拿倒了。手中的烟已经烧尽,烧的烟嘴都有些发黑。却依然还在李元兴的手中。
    此时的李元兴如一座雕像一样坐在那里。
    “殿下,顺产。母子平安!”秋香跑了进来,大声的说着。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轻轻的将手中的书放下。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突然一下就乌云密布,大雨没有一点征兆就突然倾盆而下。
    “秋香,立即通电秦岭工地。保证所有路工之安全。”
    暴雨,肯定会有泥石流什么的,李元兴第一反应就是保护人员的安全。
    站在屋檐下,李元兴看着天空默默的说道:“或许这就是岚姗你的泪水吧。抱歉,我不能。七位王妃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没有陪在她们身旁。所以也没有办法去陪你,否则这府中一定会乱的。”
    李岚姗没有哭,这种事情不值得一哭。
    别人不了解李元兴,她了解。李元兴也有自己的苦,特别是七位王妃,长期以来让李元兴狠下心保持着一种平衡,就已经是极为难的事情了。李岚姗也知道,李元兴没有过来也是为她好,不能让她成为七位王妃的眼中钉。
    李元兴在看着大雨,李岚姗已经因为生孩子的辛苦而睡着了。
    孩子自然有专门的人照顾着,这一点不用他们去**心。
    此时,秦岭工地之中,八万大唐的路工全部停下,正扛着装满碎石的麻袋去压路基,去护住他们的工地。
    因为没有命令,所以绝大多数的倭人都没有动,因为他们对这道路没有感情在其中。
    大雨连着下了三天三夜,秦岭工地的电台因为雨过大,进了水,短时间无法使用。山外的人进不去,山里的人出不来。
    这一次连大唐皇帝李二都惊动了,亲自来了山口,看着那因为大雨而无法通行的山口。几百名唐军士兵正在清理路上的石块,泥土,还有草木。
    “外面的兄弟,谁扔进来一包雷管!”里面有人在高喊着。
    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唐军翻过那块巨石,将两只背包扔了进去。
    连续的巨响之后,那巨石被炸的粉碎,几百人合力之下,很快道路就被抢通。一队人也从山中跑了出来,看有皇家的旗帜在,赶紧汇报:“山中只有一段八百丈的盘山道毁了,铁路一寸也没有伤到。”
    “断粮几天了?”李元兴语气平稳的问着。
    “回殿下的话,一天!”那冲出来的人如实的汇报着,然后又说道:“粮食原本就不多,因为倭人没有参与救路,大管工给几百人用了鞭子,减了倭人七成的口粮。”
    “记住一句话,我们大唐的繁华靠我们大唐人自己守护。如果路通了,就立即让粮车进山,先运熟食,再运生粮。这大雨很突然,所以工地备下的粮食依然保证一天半的口粮就足够了。”李元兴开口吩咐着。
    说完,李元兴转过身:“皇兄还有何旨意?”
    “五郎你应该回家去,岚月的孩子出生,你怕是还没有看过一眼呢?”
    “臣弟是大唐的秦王,先国后家是臣弟的义务。”李元兴面无表情的回答着。
    李元兴无情吗?李二还是了解李元兴的,他知道李元兴是强撑的。此时的李元兴怎么可能不想陪着李岚姗身旁,看着他的儿子。
    “也罢,第一批粮车进山之后,五郎陪为兄入山巡视。”
    “皇兄,雨虽然小了,但还没有停。皇兄不能进山”李元兴话说到一半就被李二打断了:“不让为兄进山,你也不能进。去你的书房,为兄要看看这几条铁路的进度报告。”李二根本就没有给李元兴再说话的机会,转身就走。
    秦岭山中,第一批运到的全是上等的精食,依人头数为标准分装的。每个人半只鸡,两块饼,还有每人一只梨。
    每到这食物的倭人,只有七百人左右。
    其余的近三万人只能看着。
    除了食物之外,当天这七百个分到第一批熟食的倭人还领到了一个带着钢牌的项链。
    秦岭工地的大管工本身就是工部正四品的官员,他有这个权力。你为大唐作事了,你为大唐拼命了,我就给你足够的好处。你没有,那你依然是下等人,不服气的话,这里还有皮鞭,还有护军。
    不服吗?
    无论是不是被打过鞭子的倭人,眼中更多的是羡慕。
    只是扛了两天的沙袋,就得到了与大唐路工一样的待遇。秦岭山中的工地可不同于平原上,这里没有太多的地空地,也不可能分营。伙食的差距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雨还在下着,有减小的趋势,可却没有停下的感觉。
    “五郎呀,朕想看看你的儿子。”李二进了秦王庄就对李元兴说道。
    “皇兄在小会客厅休息片刻,臣弟去抱来!”
    李岚姗的房间之中,刚刚给孩子喂了奶的李岚姗一脸幸福的看着躺在自己身边的孩子。
    奶娘已经选了六个,可李岚姗却坚持要自己来奶孩子。
    李元兴进屋的时候,这屋里至少站在十个人,随时准备听李岚姗的吩咐。
    站在屋中,李元兴与李岚姗四目相对,眼神之中的交流李岚姗看到了李元兴的无奈,最终孩子也没有被李元兴抱在怀中,而是由一位奶娘抱着。
    李元兴没有抱过七位王妃的孩子,所以也不能抱李岚姗的孩子。
    心痛吗?李岚姗很想问李元兴,可这样的问题她不能问,越问李元兴怕是心里越不舒服。爱情这东西其实并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亲情。最难得的是理解,李岚姗自认为自己能够理解李元兴的心。
    孩子再次抱回来的时候,怀中多了一块龙纹翡翠,这是大唐皇帝的赏赐。
    李二知道李元兴顾忌着什么,可他却没有这种顾忌,作为兄长代替李元兴表一份心意。(未完待续。)


第825节 倭人分粮
    大唐皇帝李二推迟了自己出行巡视的时间。
    因为天英阁的借口,希望可先在大唐皇帝的指导下尝试监国的流程,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再更改,这样对于朝政来说是极大的好事。
    整个大唐到处都在稿建筑,不仅仅是倭人,来自高句丽、百济、南洋的劳工在各工地忙碌着,自然是大唐人第一等待遇,半岛三族的二等,倭人与南洋三等。
    从第一位上船的倭人劳工开始,倭岛已经有接近七万劳工去了大唐,被分散了几处工地在干活着,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两个月时间了。
    倭岛之上招人的速度在变慢。
    许多想挣一份钱的倭人已经开始往东走,在接近大和中都城的地方都贴上的招工告示。
    王霸的船队终于将自己领地的新米装船运到了广岛等几个港口。王霸得到的可不仅仅是在这些港口招人,而是连通商权都一起拿到了。这里大唐的商人也多了起来。
    昨夜,就有专门的倭人小吏走乡窜村的高喊过。这是到了领粮的曰子。
    许多倭人都带着一个竹制的小架子,可以背着,然后能放两石米,用绳子再绑在架子上。天不亮,码头上就排了足有几千人,有些人距离远的昨夜听到消息就带着饭团出发了,走了几十里路赶到了码头。
    广岛的码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也作了扩建,从勉强停一条船,变成了可以停两条船。同样是勉强停进来,还需要在靠近码头的时候,靠人力拉绳子让船靠岸。
    “下马村!”有倭人小吏站在高台上,用铁皮卷成的喇叭高喊着。
    普通的下等村民是没有正式的名字的,但也有着自己用来称呼的,被倭人贵族称为**名的名字,或者说是一种代号吧。
    一个个的叫着,排着队一个个的上前来。
    那倭人小吏又在高喊着:“这是发的干活头一个月的米,大唐的贵人有打赏,所以干的好坏总是有个区别的,需要花些曰子来计算,也需要花些曰子把米运过来,所以都不要闹,听大唐的贵人吩咐。”
    无论如何,总算是有米发过来。
    倭人原本就没有什么可闹的,倭岛的领主让他们干活却是根本就没有发过半粒米的。
    许多倭人先是上船下货,然后在这里开始封装,带着草编米袋的不在少数,就算没有带米袋的,也背着许多用于编米袋的草过来。不用人指挥,许多人就坐在地上开始编袋子,这袋子的编法或者说大小,已经印在普通倭人的生活之中。
    负责发米的只是船上的几个普通的,认识字的船工罢了。
    叫名字,一口就叫了十个,那倭人小吏赶紧去应了一声,高喊着十个名字。可许多人却是有些茫然,因为一个村子,同名的人不少。原本就是**名,许多人叫法都一样。什么一男,大男,二男之类的。
    “当时签定合同的时候,每个人发过一个竹牌,对上那面的编号。”
    编号,这倭人小吏也不认识上面的数字,更不知道如何发音。
    “让这个村子所有人都过来。”
    一个村子去当劳工的,也不太多,一般就是几十个人。
    “叫二男的都出来。其余的人每人领一包走!”
    分粮食很容易,一石米装上,这可是上等的好米,当下这里就有倭商在收米。一石这样的米,可以换到一石陈米,再加几斤糙米,依然是以物换物的方式。
    也有大唐的人在暗中打听着这些商人的来历。
    叫二男的有七家,核对编号之后,其中五家去领一包米。
    “你,五十包!”负责发米的船工指着其中一个用汉语说着,那负责翻译的倭人小吏听着就呆了,五十包,是不是听错了。当下就一脸恭敬的问着:“您刚才是说,五十包?”
    那船工也懒得解释,指着那已经打好包的米堆:“从这里开始,然后到这一包。都是他家的,告诉他,那个二男作了领二百人的小队长,有些功劳,所以米五十包。”
    那一家人听到五十包米,差一点晕倒。
    五十包,他们可是背不回去的,这么多的米要怎么办。
    都是同村的,自然要帮了把,村里人都愿意帮着他把米背回去,有这么多米了,自然也不用去把精米换成陈米了,回去可以放开了吃。
    正在所有人商量着自己搬米的时候,最后一个叫二男的家人被船工叫到了桌前。
    一只袋子被从筐中拿了出来,直接就在桌上打开,满满一袋钱币。“你米五十包,钱一千枚。你不要钱的话,再给你一百二十五包米。你自己选。”那倭人听不懂,翻译之后,依然是一脸的迷茫。
    这个钱可以干什么?
    倭国到现在还没有钱这种东西,他们的货币就是米,或者是布。象税收就是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所以还是以物易物的时代。
    这么漂亮的,亮晶晶的小圆片代表着什么?
    只有与大唐作过生意的商人懂,可普通的倭人那里懂这些。
    “要不要钱,不要钱的话可以给你一些布。粗麻布可以换到两匹、白麻一匹、丝割半匹。你看着换,要什么你开口。”
    那倭人还是一副发呆的样子,那怕翻译给他讲的非常清楚了。
    负责发米的船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不是怕麻烦,只是大唐有大唐的规矩,用秦王殿下的话说,我们可以把倭人当牲畜去用,但答应的工钱,应该发的赏赐绝对不能少,这不是对倭人的信用,而是身为大唐人的傲气,大唐人为自己的信用负责。
    无奈,这船工叫人从船上搬下了许多零碎的小东西。
    专门有一个懂倭语的对这倭人解释,他可以领到多少东西,就算不要米,也可以换成其他的。
    “下一个村子。”
    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那么一两个拿到比普通人更多的米。
    超过普通人的那些,少则有五包,多的有上百包米。
    “头,那个倭人想要两个罐头,还有上次的香饼一些。再要一匹粗麻布,还想要一根针,一些线。”
    “针,给他一包。”负责发米的船工很随意的摆了摆手。
    针这种东西,靠铁匠打,然后再磨,可是一个很不容易制作的小东西。而且真正的好针都是钢的,所以一根针在飞鸟时代的倭岛,那是贵重物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