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红楼大话红楼(4)-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弘历新升了宝亲王,趾高气扬地住进了杭州知府的衙门,把知府赶到外面去住了。他这次出京是打着抓贾宝玉的幌子,杀了太湖边上林家庄子里所有的人。
  正琢磨着怎么编一套瞎话说自己追贾宝玉一直追来江南,大战太湖。忽然,手下人报告贾环求见。
  弘历有点儿奇怪,贾环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就命令把他带进来。
  贾环一见弘历,忙跪下磕头说:“恭喜王爷高升亲王。”
  弘历大剌剌地一摆手问道:“你怎么溜达到这里来啦?”
  贾环知道弘历是精细人,不敢撒谎,只好红着脸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
  弘历听到贾环被卖到妓院里去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好小子,还有本事做相公啊,学了什么新功夫没有,那天咱亲自试试你。”说着又淫笑起来。
  贾环尴尬地笑了笑说:“王爷,我看到贾宝玉了。”
  弘历的眼睛马上瞪圆了,忙问:“你怎么见到他的?他现在在哪里?”
  贾环把自己被从妓院里赎出的经过讲了,又接着说:“不过,他们现在可能已经不在这里了。宝玉说他们要到云南去。”
  “云南?去云南做什么?他们,他们又是谁?”弘历追问说。
  “他们,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啊,我也不知道他们去云南干什么。”
  “好极了,好极了,”弘历开心地笑着说,“好小子,你下去吧。”
  “这个,”贾环犹豫了一下说,“王爷,不是说报告贾宝玉下落的赏千金,封万户侯么?”
  “好说,好说,”弘历不耐烦地说,“等我回北京就赏你。”
  贾环想了一想,回北京他要忘了怎么办,还得继续讨好他,八成他还惦记着林黛玉呢,就说:“王爷,还有一件事儿,那林黛玉不但长得漂亮,出身也能配得上您呢。”
  弘历双眉一扬问道:“你说什么?”
  贾环献媚地说:“我听我娘讲,林黛玉不是我姑妈生的,她本来是个亲王的女儿,那亲王的夫人想要儿子,就用林黛玉和我姑妈的儿子掉了包儿。”
  “哦?”弘历一怔,“有这等事儿?你知道是哪家亲王么?”
  “这个,还不清楚,我可以去慢慢打听。”
  “很好,很好,”弘历冷笑着说,“你去账房里先领一千两银子吧。”
  “谢王爷,”贾环退到门口,刚一转身,弘历掏出自己的暗器树挂,一甩手打进了贾环的后心。贾环大叫一声,摔倒在地,眼见得是活不成了。
  弘历走过去,嘿嘿地笑着说:“贾环啊,你太聪明了,知道的事情又太多了。你要知道,知道事情太多的聪明人是很难长命的。可惜呀,可惜呀。”说罢向着窗外大吼一声:“来人!”
  一个侍卫跑进来跪下。弘历厉声喝道:“飞鸽传书给芜湖、汉口、重庆水督,要他们严加搜索,绝不能让贾宝玉跑了!”

  第九十三章 九宫山的秘密

  贾五在铜陵的码头看好了一条中等大小的船,连人带马都可以上去的。船老板一听说要去四川一直过了宜宾,非要五百两银子不可,而且要先付。贾五没奈何,只好答应了他。
  木船扯足了风帆,虽然是逆流而上,倒也走得不慢。大江之上,烟雾缥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令人心旷神怡。过了九华山,水面上的波浪渐渐大了起来,船身也开始左右摇摆。黛玉在船头上盘腿坐下,贾五站在她的身后。
  对面漂过来一只小渔船,船上是个十五六岁的渔家女,一面摇橹一面唱道:“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两船相错,那女孩向贾五眨眨眼睛。贾五想要说什么,又怕黛玉多心,只是呆呆地望着她。那女孩嘻嘻笑着一扬手,一样东西飞过来。贾五伸手接住,却是一支桃花,正不知道如何是好,那小船已经去远了,随风只飘来她的歌声:“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山歌当唱你不唱,辜负江南好春光。”
  贾五不由得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暗暗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看黛玉,只见黛玉双眉紧锁,脸色煞白。贾五吓坏了,忙问:“林妹妹,你怎么了?”
  黛玉摇摇头说:“我觉得头好晕,好难受。”说着往前探了探身子,向着江水”哇”的一口吐了出来。
  贾五忙扶住她,问道:“林妹妹,你怎么了?”
  船家怪笑一声道:“大姑娘家的,闹反胃,还能是什么?肯定是”
  “咄!住嘴!”贾五喝断船家,轻轻地给黛玉捶着背,说:“没关系,你是晕船了。”接着高声喊道:“船家,快靠岸!”
  船靠了岸,贾五扶着黛玉上了岸,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黛玉苦笑着说:“怎么搞的,那年我坐船经运河上北京一点事儿都没有呢。”
  “小姐,那运河怎么能跟长江比呢,”船家插话说,“这长江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一丈。这里还算好的呢,等以后过三峡的时候,水急风高浪大,那才叫吓人呢。”
  贾五皱着眉头想了想,把马匹和行李都从船上拿了下来。
  黛玉转过头看看贾五,奇怪地问:“宝玉,你这是干什么?”
  贾五笑着说:“从这里去云南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走水路坐船沿长江而上到四川再翻雪山去云南,另一条是旱路,经湖南、广西、贵州去云南,我们干脆换旱路算了。”
  黛玉犹豫地说:“可是,旱路要远好多呢。”
  “没多大关系了,只要你不晕了就好,而且,”贾五附在黛玉耳边小声说,“走水路虽然近,可是万一有人堵截的话就麻烦了,跑都没有地方好跑。而且我沿途还要练武功呢,那秘笈让船家看到也不好。旱路上大路小路繁杂,追来的人也搞不清楚我们走的是哪条路,也方便我们练功。”
  “那好吧,我们改走旱路。”黛玉感激地笑着说。
  贾五转向船家说:“老板,我们不坐船了,你把钱退给我们吧。”
  “这个,这个,”船家挠挠头,“说好了的买卖,怎么能变卦呢?这退是不能退的,哎呀,船怎么忽然脱缆了,不好,不好……”他一纵身跳上船头,不知怎地搞了一下,船飞快地移向江心,顺流而下,转眼不见了。
  贾五和黛玉互相看看,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贾五把怀里的银票子拿出来点了点,说:“哎呀,这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我们就只剩下一千多两银子了,以后可得省着点儿花了。”
  “别担心,”黛玉安慰他说,“我还带着首饰呢,怎么也能当它一千两。”
  两人沿着江边走了一阵子,雾气越来越浓,把他们的衣服都打湿了。贾五见到路边有个小酒馆,就建议进去坐坐。黛玉晕船的时候吐了一阵儿,胃里都吐空了,现在开始觉得饿了,就点点头。二人骑马过去,在柳树上把马拴好,并肩进了酒馆。
  才进门,店家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说:“二位请里面坐。敝店虽然小,可是做的菜是远近驰名啊,您要点什么?”
  贾五笑着说:“先别吹牛,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拿手的?”
  “呵,我们拿手的可多了,符离集烧鸡,天下第一菜,掌上明珠,问政山笋,玉兔海参……”
  “天下第一菜,掌上明珠,都是什么东西?”贾五奇怪地问。
  “这个我知道,天下第一菜就是炒锅巴,不过味道不错。”黛玉笑着说,“那掌上明珠就是鸭掌炖蛋。”
  “好,好,来个锅巴,来个烧鸡,再来壶酒。”贾五说完,转身问黛玉,“林妹妹,你要什么?”
  “我要个竹笋好了。”黛玉说。
  酒菜很快就端上来了。贾五一边慢慢品酒,一边仔细地端详黛玉吃菜。
  黛玉笑着说:“看什么?天天看还看不够?”
  贾五也笑着说:“年年看,月月看,天天看,连梦里还接着看呢,可是啊,总也看不够。”
  黛玉的脸红了,佯装生气地说:“不理你了,就知道耍贫嘴。”
  雾气渐渐地散了,莽莽长江,尽收眼底。黛玉痴痴地望着远方,叹息地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真是好景色!”
  贾五点点头,正想说那我们作首诗如何,忽然见到十几艘战船,在大江上横着一字排开。他奇怪地问店家:“掌柜的,那么多船是干什么的?要打仗了么?”
  “唉,别提了,”店家叹了一口气说,“有个什么亲王下了命令,要长江水督封锁江面,搜捕一个北京来的书生,叫什么贾宝玉的。这下子这里的百姓可遭殃了。那些兵丁们以搜查为名,调戏妇女,勒索钱财,吓得大家都不敢下船了。可是我们这开店的人家,东西从旱路运来要贵好几倍呢,唉。”
  贾五向着黛玉吐了吐舌头,小声说:“好妹妹,多亏了你。”
  黛玉吓得一颗心像小鹿儿似的乱跳。是啊,多亏自己晕船,要不现在正好撞到水丁的手里。冥冥中似乎有神助。是不是我们真的该走好运了?
  走旱路当然比坐船要辛苦得多,可是也有它的好处,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山玩水,探胜寻幽。黛玉看的书多,一路上见到古迹就给贾五讲解,贾五听得津津有味。过了鄱阳湖,前面就是九宫山了。
  黛玉看看贾五,然后说道:“宝玉,书上说九宫山兼具南山北山之胜,我们上去看看吧?”
  “好啊,”贾五笑着说,“听说李自成兵败以后就在这里当了和尚呢。”
  “真的么?你听谁说的?”黛玉奇怪地问。
  “这个,想不起来是什么书了,说他还给自己起了个法名,叫什么奉天玉。”贾五笑了笑说,“我们上去看看。”
  二人把马拴在半山腰,并肩向山上走去。九宫山山势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挺拔,又兼北国风光之雄浑壮美,大崖头瀑布从百丈高崖上一泻而下,夕阳照耀下,迷蒙的水雾里泛起一道道的彩虹。
  两人在瀑布下呆呆地看了半天,贾五拉拉黛玉的手,说:“林妹妹,天色不早了,我们找个地方住宿吧。”
  “好吧,”黛玉点点头,“这九宫山是因为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听说后来那些宫殿烧的烧,毁的毁,留下来的两所都改成寺庙了。我们就去庙里求宿好了。”
  贾五和黛玉手拉手向山下走去。拐过一道山谷,黛玉忽然停住了,对贾五说:“宝玉,你看这里,山环水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真是块风水宝地呢。”
  “你还会看风水啊,那好,以后我们两个死了,就埋在这里,子孙就发达了。”
  贾五调侃地说。
  “呸,你个没正经,”黛玉的脸红了,“我只不过是书上看的。你瞧,已经有人在这里修墓了。”
  贾五顺着黛玉的手看去,果然有一座高高的大墓。墓前还有个汉白玉的拱门,门内有一匹刷了金漆的木马。
  “贾不假,白玉为门金做马,”黛玉笑着说,“这不是咱们府的顺口溜么?”
  又往前走了几步,看到墓前还有个石碑,上面刻着:“奉天玉和尚之墓。”
  黛玉吐吐舌头,回头看看贾五,说:“宝玉,还真让你说着了,这大概就是李自成的墓了。”
  贾五点点头,说:“应该是了吧。而且,那门内一个马,不就是个'闯'字么?”
  黛玉刚要说什么,贾五忽然听得远远地有人走了过来,急忙拉着黛玉躲进小树林里。
  “爹,您从北京过来,听到什么新闻没有?”
  贾五听得着声音好熟悉,悄悄望过去,原来是贾兰和高士奇,提着篮子走来。贾五和黛玉面面相觑,心中暗暗奇怪:这贾兰怎么又成了高士奇的儿子了呢?
  高士奇从篮子里拿出四盘贡品,摆在石碑前,说道:“孩子,别着急,我们的时机就要到了。那四阿哥杀了他的哥哥二阿哥,又杀了他的弟弟八阿哥九阿哥,现在又开始对他手下知情人大开杀戒。先杀了年羹尧,现在又要杀隆科多了。真是草木皆兵,众叛亲离啊。”
  “他怎么这么胡闹呢?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他就不怕失去人心么?”贾兰问。
  高士奇赞赏地拍拍贾兰的头说:“好,说得有理。不过人一旦当了皇帝就糊涂了。咱们的闯王不是也杀了李岩,抢了陈圆圆么?唉,以后你要是当了皇帝,可千万不能太刚愎自用了。那四阿哥也怕失去民心,怕老百姓说他杀弟弑兄,皇位是偷来的。因此自己写了一本小书,叫什么《大义觉迷录》,声明自己的皇位来得正当,兄弟们都是病死的,不是他杀死的。”
  贾兰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他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高士奇也笑着说:“谁说不是呢?”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小书来,“你看,就是这个,宗人府发给全国人民每人一本,给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叫什么整俗观风,要大家早晚各学习一次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