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恪懋只是愣了一下,就跌跌撞撞地爬下床,凑到妻子跟前,抓住她的手,死盯着她看。

    芳华看到宋雅兰的眼睛也看着张恪懋,那疑惑的眼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激动。

    张恪懋颤抖的声音问道:“雅,兰,你,你”

    宋雅兰的嘴唇一动,发出了些微极难辨认的声音:“m,g”

    芳华和张恪懋都激动地等着宋雅兰继续发出完整的声音。

    跟在后面的看护大婶,却大惊小怪地说:“天呀,真的醒了”

    这声音吸引了宋雅兰的目光,她微微侧头看向大婶,却微微皱了下眉。

    那大婶是她病后请来的,自然不认识了,难怪她皱眉。

    只是很快芳华就发现宋雅兰的目光呆滞了,没有了神采。

    果然不愧是MCS,意识活动有够短暂啊估计还没有三十秒钟

    平静下来的芳华凑上去检查了一下,然后对张恪懋委婉地说:“又睡过去了。”

    张恪懋也看出来了,妻子又恢复了这两年多来的一贯状态。

    本来医生跟他说什么MCS,他还将信将疑,因为在他看来和过去的植物人状态就没什么差别。

    可是刚才那一幕,他确定妻子认出了自己,她想和平时一样叫自己“懋哥”。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奇迹啊而奇迹真的可能发生,即使只有那么一会儿,也够了

    张恪懋难以抑制住激动的心情,他将妻子的手放回薄被后就跌跌撞撞地跑到卫生间去了。

    很快,里面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仔细聆听,其中还夹杂着压抑的呜咽声。

    还处于震惊状态的看护大婶拉着芳华问:“林大夫,宋大姐这到底是醒没醒啊?”

    芳华微笑着说:“当然是醒了只是还没醒彻底。”

    “哦,那该咋办?”

    “我们会帮助她真正醒过来的。”

    说完,芳华看向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初露曙光。

正文 一百九十四、有时会治愈

    一百九十四、有时会治愈

    再经过几天的病情观察后,芳华已经基本掌握了宋雅兰意识活动的规律。但是像那天早上的会睁眼和认人的情况,却没有再出现过。这也说明宋的“最小意识”的确很“小”。

    结合病人的表现和各项检查,这更证实了高主任对病情的判断,也下定了手术的决心。通过置入电极维持丘脑的功能,才可能保住大脑的功能,不至于使大脑逐渐萎缩了。

    手术自然是由高主任“主刀”,芳华担任助手。她需要在术中协助高主任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

    这DBS治疗帕金森病都还是新鲜事物,目前国内才不过开展了几十例手术,用它来治疗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MCS),更是高主任的首创,当然国外也没听说过先例。

    所以,手术当天会有京城的同行们来观摩。

    对此,科室和医院领导都认为这是个宣传的好机会。院党委对这台手术特别重视,特意向总后和总政请示。总政最后派来了几名宣传干事,都是出色的笔杆子,不过摄影师还是请301医院医学摄影室的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摄像师担任。他们相互配合,对手术全过程进行采访和录像,准备制作个专题片。

    手术前两天,笔杆子们和摄影师就在张协理员的安排下,采访了病人家属张恪懋教授。他们发现这个家庭的故事很有煽情效果,顿时采访的热情更加高涨。摄影师还到病房录下了宋雅兰平日里的情况,以方便和术后做对比。

    他们接着采访了主刀的高主任,当然芳华也被“殃及池鱼”。

    笔杆子们还需要恶补脑外科的知识,在科里是见人就采访讨教一番。那勤学好问的劲头让这些医生都自愧不如,不过芳华在病房里是看见他们扭头就跑。实在躲不过,也是找借口“嫁祸江东”地把他们推给其他人应付了。

    好在手术这天,这些人是只准拍摄,不准提问的。

    手术开始了。病人的头部安好了立体定位仪。高主任打开了电脑,用DBS配套的手术计划系统给病人做扫描。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得到病人大脑30个切面的图像,再经电脑软件处理后就得到了三维立体直观的脑组织影像。医生就在这个影像上测量计算定位出手术靶点,还能模拟探针伸入病人脑内安置电极的手术情况。

    高主任边做边讲解,芳华专心听着。其实DBS除了电极贵,这套手术计划系统也很重要,需要高超的影像软件的支撑。不过,这对海阔和何超等人倒还不算难事,多花些人力总是可以编出来的。

    只是帕金森病人,大部分可以通过计划系统的影像找到手术靶点,但宋雅兰就不行了。

    高主任只能大致估计她的问题可能在丘脑的哪些位点,然后在颅骨上钻个小孔,通过定位仪将微电极置入了病人脑内。

    这个微电极并不是DBS,而是用来记录丘脑内不同位点的神经核团的放电现象的。

    高主任一点点地慢慢地移动着微电极,同时还时时看着旁边仪器上记录的脑电波的变化。芳华则注意观察着病人的神志、意识反应。

    如果是帕金森病人,这时候就可以让清醒的他直接说出来,微电极在移动时自己的感受,那就容易找到靶点或者最佳安置DBS的部位了。

    终于在刺激了几个反应不明显的位点后,当高主任的微电极移动到丘脑某一位点时,脑电图出现明显波动,芳华也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意识波动。

    找到靶点了

    下一步就简单了。手术计划系统已经记录下这个位点,按照它计算好的角度和深度,用探针将DBS放置到位即可。

    整个手术时间不过一个多小时。宋雅兰一直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地回到了病房。

    一直全程参观手术的笔杆子们发现这次手术,和他们印象中的脑外科手术很不一样。手术看上去很“干净”,没有血淋淋的开颅,医生就这么看看电脑上的图像,钻个小孔,然后不带一点烟火气地,就放了个电极到病人脑组织内。

    很神奇、很科幻的感觉

    不过,这就行了吗?这就能解决病人的问题吗?

    对他们的疑问,高主任只是淡淡一笑:“现在当然还不行,起搏器还没工作呢。”

    虽然DBS手术对病人损伤小,是很安全的一种手术操作。但术后还是要观察一两天,才可以启动电极。好在宋雅兰手术后,和平时一样安然过了一天,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术后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以高主任为首的脑外科群英,以及笔杆子和摄影师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宋雅兰所在的病房。

    摄影师举着机器,找好了拍摄角度。

    高主任打开了植入在宋雅兰胸前锁骨处的微电脑脉冲发生器的开关。这里通过无线电连接着她脑内的微电极,然后使脉冲电波能直接刺激她的神经细胞。

    开关打开后,众人屏气观察着宋雅兰的反应,当然其中以她的丈夫最是紧张了。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

    病人依然静静地半躺半卧在那里,没有明显的变化。

    后面的众人发出了窃窃私语的声音,似乎在说没什么效果啊。

    高国良此刻却显得更加风度翩翩了,他转过头微笑着对大家说:“这个电刺激应该不会马上使病人清醒。也许病人正处于睡眠状态呢”

    话还没说完,旁边一直在用摄像头对准宋雅兰拍摄的摄影师突然说道:“她,醒了”

    高国良迅速转头,果然宋雅兰的眼睛睁开了。房间里一下子都安静下来,众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宋雅兰的脸上,等着她的反应。

    她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老伴,终于费力地喊出了比较清晰的一句:“懋哥。”

    张恪懋只觉得眼前一下子有点天旋地转了,他闭了闭眼、定了定神,又很快睁开眼看着妻子说:“嗯,是我。”

    宋雅兰缓缓地看着周围,又缓缓地说:“我怎么,躺在这儿?这儿是医院?”

    后面的众医生都激动地鼓起掌来:太神奇了病人不但醒了,还有不错的人物记忆以及思维判断能力这可是个曾经的“植物人”啊

    高国良此时倒很严谨,他示意众人小声些,然后让张恪懋和他配合,两人一起和宋雅兰交谈起来。

    是的,宋雅兰能够和他们勉力交谈,虽然每一次只能说一两字,还说得很不利索、很不清楚。她也能说出钢笔、杯子、凳子、床、窗户等物体的名称,并能在医生的指令下做皱眉、闭眼和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

    只是,她还不能做只有小学一年级程度的算术。比如,“2+3”等于几,这样的题她都摇头表示不会。她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更复杂的想法和感情。她这时的智力恐怕只相当于三岁小孩。

    但是重要的是,在将近半个小时的询问中,她都是一直清醒的。

    这对一个被判断为“植物人”、昏迷不醒两年半的人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张教授早已是目中含泪了,特别是宋雅兰对着他费了半天劲、说了两个字“别哭”后,他的泪刷地就掉了下来,而且怎么止都止不住。

    芳华在高主任身后也是看得热泪盈眶。身边那些高大威猛的脑外科男大夫们,平时一个个英明神武的很,此刻也有好几个眼圈发红。大家都在为这个医学的奇迹兴奋和感动。

    高主任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考虑到宋雅兰昏迷太久、肌肉萎缩、不宜劳累,便对张教授说:“我准备再做完实验,就让您爱人休息了。”

    张教授早就听高主任交代过术后事宜,便配合地点点头,因为此刻他的喉咙还哽咽着发不出声来。

    高主任将那起搏器的开关一关,宋雅兰就合上了眼皮。像是睡了过去,其实是再次昏迷。

    等了一会儿,高主任再次打开开关。这次不过半分钟左右,宋雅兰的眼睛又睁开了,似乎有些疑惑地看着面前的丈夫和医生。

    后面的医生们都明白了:这电极就是宋雅兰意识的放大器啊。打开,病人可以有清醒的意识;关上,病人的意识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的程度。这就是MCS。

    张恪懋也听芳华解释过这种情况了。对他来说只要妻子每天能醒那么一会儿,都是求之不得的,何况只要电极一直开着,她就会一直醒着呢他知足了

    高主任的试验证明,他安置的电极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这时,他冲张教授点点头,又关上开关让宋雅兰“睡”了过去。因为电极刚刚安装好,不宜太刺激病人的神经细胞,以后再慢慢延长开通起搏器的时间,直到每天开通12小时再关闭12小时,使病人能和普通人一样有白天和黑夜的作息时间。

    众人退出病房,回到脑外科医生办公室,开始热烈地讨论起这一奇迹。

    笔杆子记者和摄影师则忙碌地四处采访,他们也被这一医学奇迹震惊,不过更惊喜地是挖到了一条好新闻。

    张教授的学院领导刚才也目睹了这一奇迹。他们一边向医院和脑外科众医生表示了感谢,一边非常惭愧地说:多亏301医院的医生们没有放弃啊总医院的医生们水平就是高总医院不愧是全军总医院,是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服务的好医院

    不久,某笔杆子的通讯《“植物人”苏醒的奇迹——记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高国良》发表在军报上,而摄影师拍的录像专题片也在央视军事频道以及其他频道的医药卫生和新闻栏目中反复播放。

    高主任和神奇的DBS技术,一下子轰动了国内医学界。请他做报告和演讲,或者来参观取经的同行们络绎不绝,高主任经此一事迅速在国内神经外科界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而张恪懋和宋雅兰的感人故事,也被广为流传。有很多读者和观众都给他们二人来信或捐款捐物,鼓励他们继续和病魔做斗争,并祝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不久,国际医学界也注意到了这个首例用DBS治疗脑外伤后MCS的病例。很快好几个亚太、北美、欧洲的神经外科学术会议都对高国良发出了邀请,请他去报告整个手术的详情。高主任后来在会议上播放的手术视频,正是摄影师拍摄的那个专题片。

    高主任在临出国开会交流前,将病人全权托付给芳华照管。完全是独立处治,上面不再有上级医生指导。这既是对芳华能力的信任,也是因为这例医学奇迹的创造也有芳华的功劳。他知道自己走后,还会有人来采访报道,由芳华接受采访也是最合适的。

    芳华倒没想过那么多,只知道善始善终地指导着宋雅兰的康复治疗。

    宋雅兰现在只能是靠电极维持意识,而身体感觉运动等机能的恢复还需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