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是粮食歉收,道路不畅,物价暴涨,另一方面却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镇江前线的那些兵痞子们,虽然没本事跟革命党打仗,索要粮饷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而在镇江前线督师的庆王,又不是什么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料,反倒是个大手大脚的纨绔子弟。皇上在出征之前忍痛掏出来的二百万两内帑银子,才一个月就给他花了个干净。于是厚着脸皮回头向朝廷再要,康德皇帝当即就暴跳如雷,死活不肯再掏自家小金库了,兵部和户部只好硬着头皮在民间加紧搜刮。
    偏偏如今朝廷政令还能通达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了这座京城而已,再加上各级官吏的层层加码、中饱私囊,隐约也有趁着最后一次机会捞个够本的打算……结果一下子狮子大开口:全城的每个老百姓,居然都给摊上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平贼捐!
    这不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吗?
    于是,过去是外地难民往京城里涌,现在却是京中百姓往城外逃了。
九十三、星火燎原(中)
    沐浴在清晨曙光之中的紫禁城,看上去显得分外壮观恢弘。
    两堵高大的赭红色宫墙,夹着一溜长长的甬道,甬道上铺着一层整整齐齐的青石板,而在这宫墙的后面,则高耸着一栋栋飞檐斗拱的琉璃瓦宫殿。此时初升的太阳,将东边屋檐上的一片琉璃瓦给照得金灿灿的,看起来甚是晃眼,也在甬道中留下大片幽深色的阴影,散发出些许阴暗潮湿的腐朽气息。
    而此刻的康德皇帝,尽管正坐在光线明亮的御书房内,却感觉身上阴冷得仿佛置身于冰窖
    ——四面漏风,八方起火,层出不穷的叛乱和动荡,已成星火燎原之势……这就是他如今的天下!
    可怜他励精图治,惨淡经营了这么些年,最后却是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一念及此,康德皇帝就不由得万分懊丧——国势朝政如此悲催,朕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事实上,在康德皇帝的眼中,当皇上其实是一件很无聊也很辛苦的事:每天都有无数的规矩要遵守,一举一动都有不知多少人盯着,手边堆着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连个休假都很少有。
    按照朝廷的规矩,若是有大朝会的时候,皇帝和文武百官刚到天色蒙蒙亮,人还睡眼惺忪的时候,就得聚集在殿上点灯议事,更糟糕的是通常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能推到后面再议。
    就是在没有朝会的日子里,皇帝也必须每天一大早就接见军机大臣,让他们把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奏报上来,初步磋商出一个结果。大约商量到十点钟左右的时候,军机大臣便可以退出去吃午饭了。
    但皇上却还不能吃午饭,因为后面还有好几茬人等着觐见——首先是特旨召见的各地总督,巡抚,亲贵大臣,部院大臣;下一批是将要外放的封疆大吏,比如巡抚总督之类,他们在去上任之前,要先来向皇帝辞行;再后面还有各地的道台、府台和县官,他们在离京赴任或者进京述职的时候,通常无论如何也都要面圣一次;最后则是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太监,因为他们管着皇帝的家务,所以往往话比较多,也很琐碎,时间会拖得比较长,必须放到最后一个接见,以免让别人等急了。
    除了这些按照正规流程接见的大臣,偶尔还会有其他人插队——如果哪个大臣突然有了烦心事要对皇帝说,或者是要跟皇帝打小报告,那么也可以递牌子请求皇上接见(所谓的“牌子”,其实就是一张名片,因为朝廷官员实在太多,皇帝记不住,所以要他们写好简短的履历,让皇帝知道你是谁,要干什么事)。因为级别不够,必须等到皇帝心情好或者有空闲的时候,才能让侍卫把求见的人领进来。
    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么多人都接见完了,皇帝总算是可以吃午饭了,然后看情况稍微休息一下,接下去就要批阅奏章,每天通常都有几百件之多。更糟糕的是,这年头的官员们废话特多,最喜欢堆叠辞藻长篇大论,短短两三百字的内容,若是不用些大话空话凑到上万字的篇幅,简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而且还喜欢引经据典,什么东西生僻就用什么,搞得皇帝头晕脑胀,叫苦不迭。
    那些普通的奏章,皇帝还可以让军机处归纳出一个“节略”,也就是缩水版本,让皇帝看得省时省力。但问题是很多重要官员的“密奏”,或者涉及要员的弹劾,就不能让人写节略了,皇帝只有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字地自己看,还要翻书推敲其中某些典故的含义……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一天的奏章看完了,估计也已经是深夜了,只能躺下来睡觉,说不定连找嫔妃上床制造龙子龙女的力气都未必有。万一熬到困倦极了,眼皮子直打架,却还是没把奏章批完,那就只能把今天的工作量推到下一天了。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偶尔祭祀和出巡,皇帝根本就没有一个节假日。
    ———————————————分——割——线————————————————————
    所以,康德皇帝自从登基之后,感觉自己每天除了见大臣就是看文章,想要搞点歌舞戏耍之类的娱乐活动消遣消遣,马上就有欲求清名的大臣进谏劝阻,甚至还会搞得哭天喊地,乃至于撞墙自杀。
    回顾自己当上皇帝以来的生活,简直是连一点趣味也没有,除了接见大臣和看奏章就是接见大臣和看奏章,连皇宫大门也没出过几回,差不多就这样成了一个苦不堪言的极品宅男,未来只怕是要过劳死……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跃跃欲试地想要当皇帝,还为此处心积虑,机关算尽……
    偏偏他已经这样呕心沥血、操劳勤政,可国家运势还是在一天天地败坏下去,如今更是几乎上了快车道,朝廷版图每一天缩水的速度,几乎能晃瞎康德皇帝的眼睛!
    ——当洋人和革命党在东边煽风点火、虎视京畿的时候,各路藩镇名义上打着勤王救驾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背后蚕食着朝廷的地盘……现在更是已经有人公然造反了!
    “……好个安南柳贼啊!朕不念前嫌,封你为安南国公!你不知感恩戴德,反倒借着勤王的名头偷袭福州,还打出了革命党的旗号……这,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气哼哼地将一本加急奏章丢在地上,还恨恨地踩了两脚,有些色厉内荏地咒骂道。
    自从西洋舰队离京撤退,朝廷官军再次转入反攻以来,康德皇帝寄予厚望的三路反攻兵马,就一直没给他带来过什么好消息——在最靠近京师的镇江战场,三万“精锐”官军对着一帮阉党余孽,始终久战不下,自己割肉一般忍痛掏出来的二百万两内帑银子,更是转眼间就打了水漂;
    负责率领攻略上海的费立国大学士,倒是不断地从他的苏州老家发来一份又一份捷报,但是从其它渠道传来的消息,却表明上海周边毫无战事——显然是这个该死的老东西在胡说八道;
    南线的局面最是悲催——玉山派再次造反,福建水师崩溃,省城杭州失陷,那个女海贼李华梅,居然已经在巡抚衙门挂出了浙江督军的牌子,并且分遣人手掌控各地府县了。
九十四、星火燎原(下)
    不仅是京畿附近的正面战场,已是呈现出一片土崩瓦解之势,还有从后方捅来的暗刀子,更是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愁白了头发,哭红了眼睛——陕西秦藩的五万彰武军,自从入蜀之后势如破竹,各路川军几乎毫无抵抗,不过数十天时间,就已经兵临成都城下,眼看着秦蜀即将合为一体!
    山东齐藩的威海军,前些日子悍然自胶东南下,占据了淮北的徐州、海州,夺走了天下最大的海州盐场,独揽淮盐暴利犹不知足,最近又继续渡过淮河南进,兵锋已经直指扬州!
    在康德皇帝的眼中,外地的各路藩镇之中,不想让它来的,如今是一个个削尖了脑袋硬要往这边挤;想要它过来的,却催死催活也没个动静——岭南两广的各路藩镇诸侯,在收到朝廷的征召圣旨之后,总是寻找借口百般拖延,迟迟不肯发兵北上救驾,前天居然还炮制出一份“岭南互保”的盟约,宣布什么“局外中立”、“保境自守”……你们又不是什么外国君主,而是朝廷辖下的将军啊!
    更让这位陛下感到愤慨的是,其他藩镇虽然桀骜不驯、行为悖逆,一个个都盯着自己屁股底下的皇帝宝座,但好歹暂时都还披着一层朝廷官军的外皮,在世人面前也有个可以敷衍的说辞。可安南的黑旗军节度使柳宇,却是已经连这层官皮都不要了,直接光明正大地宣布造反!
    此外,这货在名义上还是打着“奉旨勤王”的旗号,堂堂正正地进了福州城,再突然翻脸下的黑手!其手段之卑鄙恶劣,给朝廷的打击之沉重,实在是令康德皇帝几乎要为之吐血。
    而更让皇帝陛下差点儿吐血吐到死的是,当福州陷落之后,这位柳大帅还通过福州驿站的玉石乐器传讯体系,赶在朝廷中枢传音殿的值班人员发现不对之前,向全国各府县都发出了一份“黑旗军革命举义檄文”,大致上就相当于另一个世界的“通电全国”,当时便是石破天惊,天下轰动……
    ——因此,等到皇宫传音殿这一天的当值太监,颤巍巍地闯进寝宫,送来了有关这份檄文的抄报之时,皇帝陛下才粗粗扫了几眼,就被气得一佛升天二佛涅槃。
    这份檄文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鞑虏丑类,窃据庙堂,原系蛮胡异族,游牧贱种,自古以来,久为我中原之寇仇。三百年来,逞其凶残悍恶之性,屠我同胞,窃我神器,豺狼成性,残害忠良。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近世以来,朝政日颓,版图愈缩。其伪帝犹亲恶远善,视赤子犹如草木。群丑当道,肉食者无非寺人。天怒地裂,阴阳不调,赤地遗尸千里。风土沉沦,五谷不登,百姓嗷嗷待哺。
    此般种种,不能尽数。朝野人和已失,天又夺其王气。中国之人,莫不背德。阉竖惑乱,流寇肆虐。内忧外患,朝不保夕。外则挑衅于友邦,内则逞凶于忠良;北则屡败于胡人,南则结怨于百姓。正所谓龙蛇起陆,紫薇具现杀机。逐鹿问鼎,鞑虏气数已尽!其土崩之势已成,而横流之决,亦可翘足而待矣!
    本帅虽身处南荒,亦志安社稷,救世济民。欲奉天景命,广兴王业,爰举义旗,以清妖孽。今者与鞑虏伪朝划清界限,特兴讨罪之师,率安南子弟,为天下冀雪前耻!
    当今时势流转,王师即兴,鞑虏罪恶贯盈,天所不佑。凡我同胞,宜各尽天职,各勉尔力,以速亡鞑虏之命,而成革命之功。值此拨乱反正之时,凡我中原同胞,无论老少男女农工商兵等,皆有殄灭鞑虏之责任。务各尽尔力,各抒尔能,以速成扫除丑夷之鸿业。
    至现在为虏廷官吏者,宜革面反正,出郊相迎;若仍为虏出力者,以鞑虏视之,歼杀无赦。现在为虏廷将弁营勇者,宜闻风响应,倒戈相向,若仍死力相杭者,亦以鞑虏视之,歼杀无赦。
    特此昭告天下,以申挞伐。彼等官民好自为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分——割——线————————————————————
    “……砰!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顶着朝廷的官职爵位,却说出这种大言不惭的混账话……”
    一想起黑旗军那篇檄文之中的种种悖逆之词,康德皇帝就直感觉额头上的青筋蹦蹦乱跳,“……安南柳逆跳梁作乱,福建全省糜烂,军机处和兵部那边可有商议出什么对策了吗?”
    他随口向身边伺候着的大内总管孔令旗问道,但对方却只是无奈地苦笑。
    “……回禀皇上,军机处那边闹哄哄地吵了一天,始终没个主意。至于兵部……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还有几位主簿,最近都说是家中有丧事,要回乡守制丁忧,已经有好些天没到衙门点卯了……”
    孔令旗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一五一十地如此回答道——自家跟那几个人又没啥交情,不必过多遮掩。
    事实上,自从三路官军反击尽皆受挫,而各路藩镇强兵却从背后大肆侵吞朝廷版图以来,这京中朝廷的文武百官,在无比的愤慨狂怒之余,也已经几乎被吓破了胆。
    原本有句俗话,说是“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良”。可是帝京城里到了这个最后的时候,却是刚好倒了个个儿,变成了“家贫出忠良,国难见孝子”——那些早已往宦囊里捞足了银子的京官,一个个不是声称年老体衰,就是借口父母抱病,或者暗中贿赂御史发文弹劾自己,总之就是死乞白赖着非要开缺回乡。要是实在搞不到朝廷的批准,索性就自己开溜。京中的六部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