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的会谈困难重重,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如何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不是短短几天能够达成协议的。于是,我们约定稍为晚些时候,两国间将会举行一次贸易谈判,争取扩大双边贸易。
如何限制日本的扩张,短期内日本也没有继续扩张的可能,一旦日本继续扩张,与英美法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九十,想来日本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这个我答应了,但只签署了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和平协议,声称共同维护亚洲和平。
不过,中美此后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总额稳步增长,又限制了日本的扩张。要说赫尔圆满完成任务,也不为过。
英国与法国的态度,与美国类似,都是默认了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吞并,只是增加了在东南亚的兵力,以为警示。老实说,我觉得这毫不解决问题。
日本需要时间消化荷属东印度群岛,也无意于一场必败的战争。
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穿梭外交之后,各国承认了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占领。东南亚的局势逐渐缓和下来。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亚洲局势稍定,欧洲战事又起。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110章[全]
1938年5月14日,是阿道夫·希特勒有生以来,最荣耀的日子。古人云,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今天,德国元首希特勒就回到了故乡。
40辆坦克在前面开路,坐满军官的警车作后卫,希特勒站在敞篷汽车上,他身着棕色的突击队员军服,向狂热的支持者们挥手致意。极度兴奋的希特勒近乎歇斯底里了。
数以万计的奥地利人走上街头,高呼着“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的口号,疯狂地拥护“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国”军队的到来。希特勒返回维也纳来,在数千人的簇拥之中,他骄傲地宣布“德奥合并”。
“我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希特勒在维也纳宣称:“也是所有其他德园人的共同感受。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宣称的统一的德帝国,再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分裂,永远不会处于分裂状态。”
至此,奥地利终于成了第三帝国下辖的一个省。
在凡尔赛和平条约中,有一条禁止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的条款。
希特勒这么做,自然是违反了该项条款。但希特勒对此毫不在意,这又不是他第一次违反凡尔赛和约了。
时势造英雄,希特勒的上台,便是如此。
慕尼黑啤酒馆政变也好,《我的奋斗》也罢,不过是给希特勒带来几分名气,而这种只怕也是好坏参半。那时候,希特勒在芸芸众生中,并不显得出色的,没人觉得他能成气候,他只是一个善于言辞,精通演讲的“德国下士”。他的极右翼主张在主流社会,总是被当作笑柄。
但是,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世界,德国损失惨重。随着德国人失业人数的增多,希特勒的政治纲领就显的娓娓动听,为愈来愈多的德国民众所接纳。
希特勒提出,要废除不平等条约,重整军备,建立新的强大的德国,消除失业。这些符合各个阶层德国人民的要求。
30年,希特勒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
此后,希特勒便一发不可收拾。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并在第二年兼任德国总统。希特勒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了民主,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
希特勒他的施政纲领早已确定。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清楚地阐明了奋斗目标:为德国人寻求生存的空间,以欧洲东部国家为代价,将领土扩展到乌拉尔山脉;获得军队和政权;与犹太人展开殊死斗争。
希特勒也正是这样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希特勒是个非常诚实的政治家(^o^)。
35年,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兵役制,从而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他重新武装了国民保卫队,并改为武装部队。到第二年,德国陆军就已拥有30万人的正规军,大大超出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10万。
36年,希特勒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巴黎和约》,进兵莱茵河非武装地区。
对此,英、法两国并没有加以阻止,仅仅提出“强烈抗议”。
对英国来说,中国、苏联和德国都是威胁。
中国是东方国家,然中国的组织形式、政治结构完全是美国式的,与各国之间是利益纷争,规则是一致的,无论胜负均可以共存。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大,对东南亚怀有企图,中国的威胁很大。然,中国距离欧洲远,与印度也没有接壤,从中国到印度交通不便,对英国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
苏联是全世界唯一的共产主义国家,是“自由世界”的死敌,一旦失败,就无法共存,共产主义如果席卷欧洲,英国也一样难以幸免。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次于中国,两者互相牵制。
德国人在欧战失败后,一直心怀不满,且德国企图统治欧洲,也是个威胁。然德国实力已被大大削弱,威胁降低不少。
如此说来,苏联是英国的第一威胁,中国紧随其后,再次才是德国,日本还要排在后面。
对法国而言,把中国与德国的威胁交换顺序,苏联威胁最大,德国次之,中国、日本再次之。而对美国来讲,日本的威胁还要靠前,就算不能够排在首位,至少也是第二位,然后才是德国和中国。
这里要说明的是,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三十年代的世界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风起云涌。按说,这应该算是件好事,是工人在争取自己的权利。
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喜欢罢工——罢工是对国家经济造成极大破坏。资本主义国家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更进一步——直接取消了罢工的权力。因此,苏联的威胁超越了地缘政治理论的范畴,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威胁。
众所周知,德国经济畸形,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时间一长,易于引发战争。希特勒扩充军备,可以减少失业,减缓经济危机,也非常符合德国人的心意。以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德国人举国上下的不满,无处发泄,多半会来个大爆发,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开战,即使是一场短期战争,轻易打败了德国,也只会使欧洲经济恶化,从而削弱英法等国。况且,短期战争的可能性不是很高,欧战说明战争正日益长期化。
这对英法两国就极为不利了,内部本就不稳,再被大幅削弱的话,问题就麻烦了。确切地说,英法两国不是害怕战争,而是害怕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害怕随之而来的革命。假如苏联趁此机会扩张,英法应对困难不说,光是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够两国喝一壶的。
失败的德国也极有可能倒向苏联,倒向共产主义,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希特勒的上台再不好,英法两国再不喜欢他,却总要比革命,比共产主义要强——一和失业率超过50%的国家,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那时候,直接面对苏联,面对共产主义威胁的,就是法国了。法国若是失败,英国也无法幸免。
而且,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政治家,不考虑人民的意愿是不行的。各国民众反对战争,政治家就不能说战争。罗斯福在36年竞选的时候,也要发表“我痛恨战争”的演讲,并提议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以取悦奉行孤立主义的民众。
各国民众反对战争,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历史学家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料的重新发掘与研究,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卑鄙争夺,并与军火的制造和贸易息息相关;二是欧战的死伤惨重,民众对战争还心有余悸;三是对德国怀有同情。
很多人认为凡尔赛条约太过严厉,对德国太苛刻了,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条约原本就不该限制德国做的事。如果要避免战争,就应当迁就希特勒,他要求生存空间似乎并非无理,他想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在一面旗帜之下,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实行民族自决原则,做得比威尔逊在凡尔赛所做到的还要忠实。
再说,希特勒与英国、法国的分歧,不涉及各国根本利益。
“要为德国人寻求生存的空间,要以欧洲东部国家为代价,将领土扩展到乌拉尔山脉”——各国乐观其成,都会很高兴地为德国提供贷款,以及物资。可以预计,一场长期的战争,会让德国负债累累,极大的削弱德国和苏联。并且带来庞大的商品需求,从而为振兴各国的经济作出突出贡献。
“获得军队和政权”——既然做了初一,就不怕他做十五。不武装德国的话,怎么同苏联战斗,反正不能选择战争,也就无法限制德国人武装自己,给他。
“与犹太人展开殊死斗争”——犹太人在欧洲名声极差,回想一下两个犹太家族23年把全德国人洗劫一空,可想而知,其名声差到何种程度。且犹太人向来受到歧视,又是个少数民族,谁也不会在意这,随他去。
加之,德国还存在着一个由实业家、陆军总参谋部和高级文官组成的“稳健派”,其代言人是德国经济部长兼帝国银行总裁沙赫特。他们似乎在寻找一种可以避免战争,就使德国摆脱经济困难的途径。
这也是符合英法美等国需要的,给各国以幻想的空间。
如果德国对苏联开战,自是上上策,再好不过了;如果德国没有选择战争,而摆脱了经济危机,也减少了对各国的威胁,强大的德国自然会成为英法的屏障。
到时候,苏联东有中国,西有德国;德国东有苏联,西有法国;中国西有苏联,东有日本;日本西有中国,东有美国。
怎么看,也是一件好事情。
老实说,这与我打的算盘差不多。都是打算让各国互相牵制,进而发生战争,好从中渔利。
当然,这也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过条件所限,没有最好,也只能因陋就简,选择此好了。开战总是下下策,欧战已经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大家都不想成为下一个。
综合考虑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英、法两国没有强力干预希特勒扩充军备的行为了。
顺便说件趣闻。
在合并之前,希特勒约见了反对合并的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舒施尼格。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别墅会谈时,希特勒严厉地指责舒施尼格在奥—德边境设防。处于弱势地位,他的保护伞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又态度暧昧,舒施尼格在面临这种指责,是非常紧张的。
身为一个资深的烟客,舒施尼格不由得点了根烟。结果,希特勒一拳打在舒施尼格的嘴上,粗暴地命令他熄灭冒烟的烟头,说:“还从来没有人敢在我面前抽烟。”
如此蛮横的希特勒,当然不会对英法的让步感到满足,让步更助长了他的野心。随之而来,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那里居住着300万讲德语的居民。在去年,希特勒就曾经宣称,要把那里与德国合并。
有这样的背景,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内斯自然不会答应当地纳粹党成立自治政府的要求。柏林的反应十分迅速:希特勒召集军队,并指示军队准备“摧毁捷克斯洛伐克”。9月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给予苏台德自治权,将遭到军事占领。
事实上,英国和法国既然决定放纵德国扩军,就已经对此有所准备。英国不但没有阻止希特勒,还秘密动员捷克政府接受苏台德独立的要求。法国因与捷克有协约关系,别无选择,只能下令于当月进行全民总动员。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全世界都紧张地关注着欧洲。
然,形势急转直下。法国眼看着夙敌崛起,鲸吞蚕食,不是没有警惕的。但形势逼人,德国已拥军百万,这时候要是与德国开战,那就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英法两国已经骑在老虎背上,再想下来可就难了。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于是,在接下来的慕尼黑会议中,四国首脑一商量,就把苏台德地区划给了德国。而作为交换,希特勒承诺不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被劝说接受德国的要求,还被迫弃沿德国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事,甚至签订了“英德友好宣言”。
全世界人民都为此而欢呼雀跃,一切都结束了,张伯伦和墨索里尼拯救了和平。
希特勒要求的这些地方,都是德裔人为主的地方,当地人也愿意与德国合并。希特勒抵达当地